『壹』 工筆畫怎麼調色
1、草綠:約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花卉的葉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綠: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做為反葉的底色和嫩綠的底色。
3、老綠:草綠中微加墨或微加點胭脂,常用來罩染處於暗部的葉子色彩,薄薄的老綠也可以用來渲染反葉。
4、檀香色:約70%藤黃+20%朱磦+10%三綠調配而成,加大量的水以後常用來刷背景,也可以作為嫩芽和托葉的底色。
5、米黃:約70%藤黃+30%赭石,主要用來刷背景,在重彩畫的繪制中打一層米黃色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諧。
6、三綠:石綠+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則就變成四綠、五綠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調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來提染枝幹或提染葉面被蟲咬蝕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調和而成。主要用來復勒線條,曙紅水、花青水等說法同理
9、豆綠色:三綠+藤黃+少許酞青藍
10、墨紅色:曙紅+稍許墨
11、赭綠色:赭石+草綠
12、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
13、汁綠色:草綠+藤黃+少許朱磦
14、灰綠色:三綠+少許墨
15、芽綠色:汁綠+藤黃
16、米黃色:藤黃+朱磦+少許墨
17、桔黃色:藤黃+朱磦
18、墨青色:花青+墨
19、藏青藍:酞青藍+墨+少許石青
20、絳紅色:胭脂+朱磦+少許墨
21、紫色:曙紅+少許酞青藍
22、墨綠色:草綠+少許墨
23、老綠:草綠+少許胭脂
24、翠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翡翠綠
25、褐色:赭石+墨
26、檀香色:藤黃+朱磦+少許三綠
27、藍灰色:花情+白粉+少許三青
28、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許花青
29、土紅色:朱磦+少許胭脂
30、青綠色:草綠+少許酞青藍
31、四綠色:三綠+白色
32、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33、青灰色:花青+少許墨+白色
34、藍色:酞青藍+三青
35、朱紅色:朱磦+曙紅
36、紫青色:胭脂+少許酞青藍
37、粉黃色:堂皇+白色
38、紅褐色:墨+胭脂+少許朱磦
『貳』 工筆人物畫的皮膚顏色怎麼調
工具/原料:顏料(國畫顏料)、毛筆、調色板、宣紙。
1、首先,勾線,白描稿。
『叄』 工筆畫調色
白色,黃色,赭石,胭脂,我一般用這幾種,人物畫的臉部主要是看你平時調色的習慣,你可以自己調一邊,記住每種差不多放多少,然後加水在白宣紙上試試,直到調處你要的底色,也就是上底粉的意思,多調幾遍就習慣了,然後在著重的地方,比如臉部和眼部處趁著濕上淡淡的稍重點的色,也就是要處層次感。或者習慣了你也可以直接用朱磦和赭石調處來,一般女生的臉色要調的細些,男生的要粗些。其實工筆人物最重要的就是上色,你就想著你是在給她化妝就行了。
『肆』 工筆畫里的人物皮膚顏色怎麼調怎麼畫出粉嫩的感覺
問候朋友。
人物皮膚顏色的處理,要因人而異。少女皮膚細膩,膚色調合時可以稍加粉質顏料,以期達到嬌嫩滋潤的效果。畫老漢的膚色以水色為佳,色彩易沉重厚實。
渲染較深色的部位時,可分數次染成,逐步加深,便於把握整體關系。如須發層層渲染,發際處過渡就易自然。
渲染時用色的深度與墨線的深度要相宜,既要發揮線在畫中的形式美和主導作用,又要讓色與墨線協調統一。在墨線上,尤其是在輪廓線上稍加渲染,可以使線渾圓而有厚度。
渲染完成了底色的鋪陳,在此基礎上就可用色彩覆蓋其上,通常以平塗的手法,稱為罩色。罩色不可過厚,以略能透見底色為宜。罩水色和半透明石色時較容易,而罩覆蓋力強的石色,也應層層薄塗罩色。石色太厚,不易塗勻,且色彩易灰暗無光。
罩色用的顏料應一次調足,寧多勿少,尤其罩大面積的色塊時,塗色時一筆接一筆地展開,以免先塗過色的局部先干而出現筆痕,使色塊不平整。以水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恰如其分,不宜過火;罩以石色,底色渲染可以稍過一點,罩色後就恰到好處。如石色罩得較厚,使渲染的底色的作用不明顯時,還可以等石色干透後塗上膠礬水,用以固定顏色,防止泛色,再進行渲染。
上不透明的石色也可採用填色法,用色較厚,突出墨線,使色不礙墨,墨不礙色。色與墨線之間最好不要留下空隙,免得影響畫面的工整。填色時可以用色擠壓墨線來校正墨線的缺陷。填色法多用於描繪服裝道具。
在整個設色過程中,往往渲染與罩色交替進行。罩色時,可以用同一種顏色多次罩色,也可以不同的色彩交替罩色來達到所追求的色調。在薄紙或絹的背面可襯一塊顏色或墨色使畫面正面的形象色彩更加沉穩飽滿而有厚度,且保持色彩的鮮明、透氣。一般背面襯托用的顏對比正面用色厚些。
渲染罩色這一整個設色過程也是畫面不斷深入的過程。人物的臉部,尤其是眼、嘴、鼻、眉、耳等傳神部位,還有富於動作表情的手足,都要仔細深入刻畫。細微的刻畫服從於整體,不必處處面面俱到。在罩石色後,墨線因被覆蓋不如原先清晰明確,就需要重新勾線,叫做「勒」。勒線常用比該著色區域稍深的同類色的線,依原有墨線重勾。在皮膚外露部分可用與膚色協調的顏色如赭石類顏色重勾,增加厚實感。在重勾時不必刻意一絲不差地描在原有墨線上,避免線顯得過於刻板無生氣。
畫中的白色常最後上色。
深入刻畫後,對畫面整體進行審視是不可少的。人物形象神情表現是否到位,色調是否協調,渲染著色有無遺漏等等均需細心檢查並加以調整。整個畫面、人物、背景關系統一和諧,人物神采能恰當體現,這幅畫才算完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吉祥。
『伍』 貂皮改色全過程
貂皮染色改色要遵循從淺色到深色的規律來做,較淺的顏色可以染很多彩色,把貂皮變成色彩斑斕的彩色貂皮,顏色較深的棕色貂皮也可以染成彩色的。
只是彩色的貂皮因為原來顏色的深淺變化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會有所差異,底絨和毛針的顏色也會不同。
貂皮等動物毛類為動物蛋白質纖維,易縮水,所以衣服弄臟選擇送到專業洗滌店交給護理人員進行處理。
白色的貂皮即使在國內也能染成幾乎任何顏色。
中國的貂皮染色技術已十分成熟,接近世界最頂尖水平,因此可以將白色貂皮染成幾乎任何顏色。
可染:黑色、深藍、深煙、大紅、棗紅、桃紅、紫醬、正灰、毛蘭、天蘭、學生蘭、米黃、草黃、杏黃、粉紅、銹紅、西紅、藕荷、紫、卡其、豆沙、咖啡、果綠、草綠、軍綠、主綠、墨綠、駝灰、銀灰、翠蘭、缸靠等40個顏色。
(5)工筆畫貂皮顏色怎樣調擴展閱讀:
貂皮大衣保養技巧:
1、注意保持清潔:貂皮大衣要保持清潔,若皮毛沾濕或弄污,一定要及時處理,用干布把水擦去,再放乾燥通風處自然晾乾。
2、不宜陽光直射:貂皮大衣在放入衣櫃前,一定要先晾曬一下,曬2至3小時即可,待余熱散盡後即可放入衣櫃。
3、不能用重物壓:貂皮大衣在放入衣櫃前,先撣去表麵灰塵,再在衣服裡面放上已用紙包好的衛生球,放在乾燥的衣櫃中,不能用重物直接壓放在衣物上。
4、防潮:貂皮大衣最怕受潮,特別是皮毛的皮板遇水後,易霉、易爛、易掉毛,最輕的影響也會使皮板硬化。
5、放置要求。收藏貂皮時,不能折、疊、壓,不能經常與其他物體蹭磨,以防禿毛。收藏前應在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選用寬松衣架與衣罩掛在衣櫃中保存。
『陸』 工筆畫如何調配顏色
大學的時候學過工筆重彩,就我知道的,給你說說。
不知道你說的是調顏料還是畫面中的色彩比例
如果是調顏料,雖然說是重彩,但在畫的時候還是應該以淡為主。
根據畫紙的材料選擇調配的所需要的顏色和水的比例,一般顏色和水的比例都是1:10 甚至更高,根據你所畫的具體情況來定,大學老師是中國美院花鳥畫博士,專供工筆的,她給我們交的辦法很變態,墨筆蘸出來的顏色只能在筆尖可以看到墨色。。。色筆基本在你蘸出來的筆上不能看到顏色。。。渲染過後的顏色不能用肉眼看到。。。所以當時我們的一張作業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很是悲憤,但是這樣一遍一遍畫出來的確實比用調出的深色顏料厚重很多,而且顏色不會感到很膩,整幅畫面很通透。
顏料最好以天然顏料最好,這個日本的是最上乘的。。。人家的顏料是按兩稱的。。。小日本在這方面已經超越我了,但是普遍我們用的中國畫顏料也可以用,只要不是假冒偽劣產品。
那麼如果你用的是宣紙的畫,最好建議你搭配礬水來調配顏色,如果是在絹上畫,最好在畫之前用明礬水刷一遍,這樣在畫的時候就不容易漏礬,如果畫到後期因為大量用水渲染漏礬厲害的話,也可以按漏礬情況按適當的比例在你調好的顏色中加入一定量的礬水。
如果是色彩比例
「重彩」又叫重著色,多以礦物質顏料如硃砂、石青、石綠等色著染。染色步驟較為復雜,經多次疊染,色彩深沉厚重,富麗堂皇,精緻工整,富於裝飾效果。就是色彩反差較大。
「淡彩」主要使用較透明的植物質色(又叫水色)著染。淡彩著染的基本方法與重彩相同,但比重彩著染要簡便一些。因此,淡彩具有線條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朧的效果。相近色較多
就我知道我給你這些建議,知道的不多,希望你能用。
『柒』 水貂皮染色的一般步驟怎樣
水貂皮染色包括鞣製、鹼液凈毛、媒染、漂白、染色等步驟。
(1)鞣製
見以上鞣製工藝。
(2)鹼液凈毛
往劃槽里加入干皮重20倍量的水,按每升水加5克純鹼、氨水3克,保持溫度35~40℃攪拌均勻,放入需凈毛的水貂皮,作用1.5~2小時,取出、控水,待下一步媒染。
(3)媒染
用鹼液凈過毛的水貂皮,放入調好的媒染中,詳見媒染方法。
(4)漂白
染色中最重要的工序。用30%的氨水和30%的雙氧水調配成氧化液,用毛刷沾氧化液塗刷毛被上,待毛被褪至需要的程度,將毛被放入還原劑中洗滌,中和殘余的氧化劑。還原液是用硫代硫酸鈉2克/升,醋酸1.5~2克/升,調配而成,保持溫度28℃。毛被在還原劑中作用1小時左右,取出、控水,應立即放入染液中。
(5)染色
依需要的顏色調好染料,加入少許雙氧水和氨水。染色調好後,可以將以上處理的毛皮放入染液中,並不斷攪拌,使之染色,或用毛刷沾染液刷於毛被上。染液的溫度應保持在35℃,染色後洗去浮色,經整理即為成品。
『捌』 請問工筆畫的顏色怎麼調
米黃:土黃+白
乳白色:白色+橘黃
工筆畫其他調色方法:
草綠:約35%花青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最常用的色彩之一,一般葉子的最後罩色多用該顏色。
翠綠:約35%酞青藍 65%藤黃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白色花頭的暗部,重彩葉子的表色甚至現代工筆的背景都可以用此色。
汁綠:約15%花青 80%藤黃 5%朱磦調配而成,工筆畫常用色之一,嫩葉、托葉、反葉底色、白色花頭暗部分染、白色鳥類暗部分染等。
青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酞青藍調配而來,畫葉前可先以此色打底色。綠色花頭的最暗處也經常用到此色提染。遠景正中罩色。
墨綠:約30%花青 60%藤黃 10%墨調配而成,反葉的分染、仿古畫風的正中罩色、加入大量水以後也可以作為遠景葉子的表層色。
四綠:石綠的一種,用國畫色中的常用色三綠加入白粉即可得到四綠色,主要用來提染反葉亮面,一些淺綠花頭常用四綠 白粉做底色。
黃綠:約30%三綠 70%藤黃調配而成,非常嬌嫩的色彩。常用來作為小型白色花頭的分染色,新開的荷花蓮蓬也常用此色分染。
灰綠:約10%墨 90%三綠調配而來,一種色彩純度較低的綠色,可用來直接作為反葉底色,烘染背景時也常用此色。
朱紅:約65%曙紅 35%朱磦調配而成,正紅色、紅日、朱紅色花頭常用色。最好先平塗朱磦底色,然後用曙紅分染,最後罩一層薄曙紅。
墨紅:約15%墨 85%曙紅調配而成,用來作為暗紅花頭底色,粉紅花頭的最暗部提染,嫩葉尖部的提染,紫紅花頭的分染等。
(8)工筆畫貂皮顏色怎樣調擴展閱讀
調色技巧
1、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2、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3、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玖』 工筆畫,如何調色
一、工筆畫配色表
1、草綠:約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畫工筆花卉的葉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綠: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葉的底色。
3、老綠:草綠中微加墨或微加點胭脂,常用來罩染處於暗部的葉子色彩,薄薄的老綠也可用來渲染反葉。
4、檀香色:約70%藤黃+20%朱磦+10%三綠調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後常用來刷背景,也可作為嫩芽和托葉的底色。
5、米黃:約70%藤黃+30%赭石,主要用來刷背景,在重彩畫的繪制中打一層米黃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諧。
6、三綠:石綠+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則就變成四綠、五綠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調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來提染枝幹或提染葉面被蟲咬蝕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調和而成。主要用來復勒線條,曙紅水、花青水等說法同理
二、工筆畫技法之名詞解釋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拾』 這幅工筆畫底色怎麼調
你拍的或許有偏色的,加上顯示器不同。
就赭石一點,根據實物顏色,加一點花青。在稿紙上先試,越淡越好,不夠再罩。
淡墨加黃也行。
理論上說:永遠調不出一模一樣的兩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