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網上學習怎樣互相監督
擴展閱讀
羊產後怎樣預防疾病管理 2025-02-12 02:37:46
怎樣在網上招人才 2025-02-12 02:25:22

網上學習怎樣互相監督

發布時間: 2022-04-14 18:17:32

1. 你認為老師線上教學如何 對學生進行監督管理才能保證 教學效果

推薦使用趣練習~趣練習可以幫助老師進行學員管理。老師進行教學輔導,學員每天提交作業或者任務進行打卡。趣練習支持線上測評,測評完之後,老師在管理端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位學員的學習情況和測試成績,數據分析功能非常強大,幫助每一位老師實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督效果非常好!

趣練習圍繞「測-學-練-考」四個學習環節幫助老師和機構完成招生推廣、在線開課、輔導點評、作業批改、答題測評等業務場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課程的完課率和復購率,非常適合有開設打卡練習和學員管理需求的運營以及老師和機構使用。

教學培訓

1. 訓練營

幫助老師一站式解決課程管理,將授課、作業、點評、互動、打卡等行為都放在統一的場景里。適合在特定周期內進行學習、練習、提升的活動。

使用場景:如課程作業打卡、語言糾音輔導、習慣養成、線上訓練營、興趣打卡等。

★ 考 ★

為了讓學員「學有所得」,老師可結合答題模式或AI語音測評對學員進行考察。學員能夠檢驗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並根據考試得分做針對性的復習,提升學習效果。

老師也可根據學員的測驗水平,了解課程效果,不斷優化課程內容。

榮譽證書:活動結束24小時後由系統自動頒發,完成任務的同學可以拿到「學霸證書」,任務失敗的同學也會拿到「結營證書」。老師對學生給予的肯定與獎勵,不僅起到激勵作用,還讓學習更有成就感。

快來一起堅持趣練習,每天進步點吧!

2. 怎麼相互監督學習

你其實都說出關鍵問題了「聊很長時間的天」,你倆只要不聚在一起聊很長時間的天自然就時間夠用來復習考試了……

3. 怎樣用Timing互相用視頻監督學習

互相監督學習那你倆一起開個視頻,你看見他看著你,然後你就進行揭露學習。

4. 學習,兩個大學生寒假想互相監督學習,應該怎麼做

1、互相監督僅是比較好的方法;
2、高層次的是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是清末民初著名學者,他在《人間詞話》中用古代詩詞表述了治學三境界:
1、「昨夜秋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3、「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名人治學的故事》知識出版社,第177頁。)

5. 異地朋友怎麼監督學習

異地朋友想要監督學習。
可以採取視頻通話的方法監督,讓對方展示自己的學習筆記,或者展示自己學習的狀態。

6. 家長應該怎樣加強學生線上學習的監督與管理

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承擔起老師的責任,經常觀察學生是否認真聽課,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也要知道,督促學生去完成。就算在家裡上課,也要和在學校一樣的認真學習。

7. 如何互相監督學習

你好,如何互相
監督學習,可以

互相提醒幾點
讀書,做作業
好好學習加油!

8. 有一起互相監督學習的嗎,我自製力太差了每天互相提醒學習

自製力差是每個人的通病,這就是團體的力量。你看從古到今,凡是形成團體的力量就比較強大,因為它可以相互約束。相互管理,相互制約,相互幫助。我們的解放軍剛開始小的時候也是非常弱小,而且力量也薄弱,戰鬥力不強,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那種制度,沒有團結,沒有各種約束,但是形成體系以後就無比的強大。

9. 如何和朋友互相在網上監督做作業

其實可以說簡單,也可以說難。 你就把作業當成一個游戲,一道道關卡。慢慢的沖過去。 或者你把課本上的東西到網站上下載過來,然後就在電腦上做作業咯。(不過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網站) 或者乾脆把電腦里的游戲給刪了。

10. 孩子在網上學習能坐得住嗎怎麼監管孩子在網上學習

孩子能否坐得住,其實並不取決於學習形式,而取決於孩子的興趣,他能夠自己主動去學習,無論怎樣環境他都能夠專研下去。

基本上我們的網課學員都是年齡非常小的,大部分都是1-4年級的小學員,像這么小的孩子,他是沒有沒什麼自製力的。

那為什麼我們的網課學習卻是很熱烈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孩子主動去學習,這跟我們的「玩科技·學知識」教學模式有著很大關系,因為我們上課學習有著吸引孩子核心,那就是滿足孩子好奇心以及孩子動手能力。

我們的上課學習不再死板,而是以引導式與孩子互動交流,讓孩子們自己交流探討問題從而總結出裡面的道道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地去探討。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講蹺蹺板這一課,我們首先會以「小朋友在生活中都玩過蹺蹺板嗎?」勾起孩子的回憶,然後讓小朋友們自己去講述他們那些童年美好記憶。

而後呢,就是以「那麼小朋友有沒發現你們玩的這個蹺蹺板有什麼特點?」引導孩子去總結蹺蹺板的特點,這里就充分調動孩子的觀察能力,一般孩子會以他的視角用他們的語言去講述他們所觀察的,比如說有小朋友就說「一高一低」,有說「平衡」,「好玩」「轉動」等等,當然這里只是列舉一些核心的。

還有一些大人想像不到的稀奇古怪的說法,孩子眼中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做到這個引導還不夠的,還得繼續引導學習知識,比如問「小朋友你們從蹺蹺板中看到什麼」有說「看到小孩」「看到板子」「三角架」等等,或者根據上面有說「轉動」的問「為什麼會轉動」,從而把蹺蹺板的基本結構形式從孩子們自己在七嘴八舌總結出來,原來有個支點,繞支點轉動的板子,支點是在三角支撐架上。那麼蹺蹺板的結構就總結出來了,一個板子,它專業叫法我們叫「杠桿」,繞著轉動的點我們叫「支點」,那麼這就是蹺蹺板的里的知識-杠桿。

認知了杠桿它有著五個要素,帶著小朋友分析,首先要有支點,然後一根桿,桿兩邊兩個小人,坐得近坐得遠會怎樣?通過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從而總結出,兩邊臂長有關系,還跟小孩的重量有關系,那麼專業來講五要素就是支點,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通過這種「引導式」學習方式令孩子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並訓練了孩子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我們課堂很注重孩子去說去表達,包括也會引導孩子怎麼去組織語言去表達,所以都能夠看到上過我們課程的孩子,表達能力提高不少),其實所謂的科學規律不都是從現實生活中這樣總結出來的嗎,我們是幫助孩子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總結,這個過程中孩子是主動式探索科學,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灌輸式學習,當孩子逐步形成這樣的探索式思維,以後碰到其他東西時候,也會懂得先觀察再總結,然後得出一個規律或結論,那這不就是科學嗎,所有的科學都是這么建立的。

其實一開始做網課,我們心裡也沒底,因為也調研過網上都是板書的網課學習,而這種創客這種科技動手的學習網上從來沒有,我們大都以為這種只能在線下上課才可以。然而我們嘗試地去做了,反而獲得了一個更大的驚喜,那就是我們越來越注重孩子學習的感受,也就是怎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式學習成主動式學習。正如家長們所擔心的,就是網課學習老師無法監管孩子學習,孩子也可能坐不住,其實這些都是家長們「過去的經驗」,我們曾經也是這么認為的,我往往忽略了問題的根本,如果孩子沒有興趣,沒有主動式學習,孩子無論是在線上上課,還是在線下課堂上課,你都無法保證他坐得住,雖說線下課堂有老師管著,孩子也只是被束縛在凳子上,你看到的是他坐得住,而沒看到的是他的心早已坐不住。有句俗話說的好,孩子不學你怎麼弄他也不學,孩子想學你怎麼弄他都會學。所以我們主要專注攻克於孩子的「想學」。只要想學,啥都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