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魚缸里的水老是發黃是怎麼回事,有辦法嗎
魚缸中水變黃或者黃綠色的主要是因為水中有單細胞的藻類.通常在太陽光照射的情況下較為明顯,因為澡類在有光的情況下會大量繁殖.如果顏色較淺,影
響不大,如果顏色到達很渾濁的程度,就會導致水體惡化,氧氣減少.所以魚缸不要放在陽光下.換水也不要太頻繁.5天比較合適.因為自來水中有很多消毒劑,
含有氯,所以水最好放置2到3天,使氯揮發後再倒入魚缸,魚缸水變黃就是說你的魚缸里缺氧比較嚴重,富營養化,應適當加氧,定時清理魚缸內雜物,可以有效
地改善魚缸中水變黃的情況。
建議提問的朋友遇到正確答案時,能夠及時將最快回答正確的答案採納,免得其他朋友以為前面還沒正確的答案而費盡腦筋。
採納他人的答案,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肯定,對答題者也是一種鼓勵,且提問者和答題者雙方都能獲得財富值,正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未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或有其它疑難,盡可向我發起追問,亦可求助於我的團隊。
Ⅱ 魚缸的水應該是什麼顏色
略黃、透明。保持魚缸水健康方法:
1、首先要勤換水,換水的同時把玻璃擦拭乾凈,時間長了魚兒的排泄物,和魚食都會導致浴缸里的水變顏色。
2、可以養只「清道夫」,「清道夫」可以很好的清潔浴缸內部的各個角落。
3、少量餵食,有的魚食為增加金魚身上的顏色,會加色素。
4、魚食在水裡時間長了會變色。所以盡量少餵食。
4、溫度也會導致水質,加溫棒和燈光,燈光調暗。溫度不是很低的話,可以關掉加溫棒。另外配置過濾器。經常換洗過濾布。
Ⅲ 魚缸水顏色偏綠黃色,怎麼辦
當然就是要換水。每周換三四次水,每次換水三分之一,慢慢地就可以改變水質顏色。這個原理很簡單,無非就是稀釋了顏色的濃度。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治理水質變黃,那就是改善濾材,放一些活性炭。
活性炭具備很強的凈水效果,一般用上兩天或者三天就可以完全改善掉黃水。但是活性炭往往使用周期並不長,一般一兩個月就會開始粉化,還會堵塞其他濾材。所以要長期使用活性炭必須保持勤換。
(3)怎樣調魚缸水的顏色擴展閱讀:
定期換水就是每次換水三四分之一即可
1、給魚缸換水其實倒很簡單,無外乎抽取三四分之一,然後把水溫兌好之後,加入等量的新水即可,這個操作並不麻煩,最多也就是半個小時完事,家庭養魚也不可能整個三四米長的魚缸,那畢竟是少數。
2、換取的水都是以前晾曬好的,大約也有一周了吧,因為最近氣溫有點高了,也怕困水時間太長變質,所以只是蔭晾著,並未見光暴曬,一周時間也夠用。
3、因為魚缸的水溫我一直沒降,所以還是需要兌上一部分熱水的,大約熱水佔到了整個換水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直接用熱水壺燒開的,因為魚缸較小,每次只換三十來斤水,就差不多三四分之一。
Ⅳ 怎麼可以讓魚缸里的渾濁的水變清澈
地圖魚(詳情介紹)
其實有一句自古傳下來的話,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經常看到魚友家或者自己家的魚缸內水清澈無比,缸里跟沒有水一樣,魚兒都凌空懸掛,煞是好看。其實這也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因為水中充滿了大量的有益菌,是這些細菌在為您服務,為水服務,如何培養和維護這些菌就成了水是否清澈的關鍵。
光羨慕不是解決辦法,如何自己能達到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水的培養首先過濾系統要足夠,很多文章都說濾材達到水容量的%3-%5是最少的,但是這樣僅僅是可以滿足消化細菌生長,能夠達到最低的要求,我認為最少要達到缸里容量的%10以上才可以達到眾多魚友水清澈的基本要求,而且還要魚的密度小,投內放飼料少才可以。最好是要達到水容量的%30以上,不光物理過濾要跟上,生化過濾也要完善。消化細菌屬於喜氧菌,為了維護硝化細菌生長需要良好的環境,最好是在防治玻璃容環的地方加裝氣條,24小時供氧不間斷。
Ⅳ 魚缸里的水比較黃怎麼辦
水質變黃色大致有兩種原因:
1、沉木掉色;2、魚只過多、水質較差或者長時間不換水等水質改變所致變黃。
處理意見:
新使用的沉木經常發生掉色,使魚缸內的水發紅、黃色,這是正常現象。
只要沉木不是假的,水質不發生改變,水色改變,對魚只無害,僅僅對觀賞人的視覺效果略有影響。
通常沉木在入缸前需要浸泡或水煮,入缸後掉色現象會有所改善、減輕。
根據你的介紹,你魚缸水黃應該屬於沉木掉色。不過,你的沉木既然已經入缸了,如果不方便撈出水煮,只要勤給魚缸換水,慢慢水色就會變清的。
第二種原因所致的水色發黃,只能根據具體原因,加強過濾等加以改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魚缸的水怎麼能不綠魚缸怎麼養水
對於魚缸出現綠水的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魚缸光線太強,適合綠色單細胞藻類的生長繁殖。不想魚缸色水變綠可以減弱光線,使魚缸光照時間變短,都能有效抑制藻類的生長繁殖。
不過水色變綠,只是影響魚缸觀賞性,綠色對於養魚調水,穩定穩定水質非常有效,而且還藻類對魚還有增色效果、提供維生素和補充氨基酸等好處,所以並不一定只有壞處。而其他顏色的藻類大多數對於養魚有一點壞處。
Ⅶ 養魚的水質不好怎麼辦 調節養魚水質常見方法
水質不好得調節方法:
1.曝曬法,主要是針對需要更換新水的魚缸。現在人們更換新水都是選擇的自來水或者是井水,這類水質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嚴重刺激著魚鰓的呼吸,影響魚兒的成長健康。所以在更換新水之前,都需要將新水暴曬幾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後在進行換水。
2.可以在魚缸中,養殖適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個魚缸的生態環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凈化水質的功能,都能較長時間的維護水質。為飼養者省去麻煩,也為魚兒提供一個健康的水質環境。
3.在不影響魚兒生長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質中的青苔,還魚兒一個健康的家。
4.魚缸中必備的增氧設備,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證魚兒生長需要的基本條件。
魚水質改良方法
加水是調節改良養魚水質的有效措施,通過加註新水,帶進氧氣、改善池水溶氧狀況。但加水的時間應選擇在晴天下午2—3時,加水量為魚池正常蓄水量的三分之一。
但在炎夏晴天的傍晚,魚池卻不宜加水,這是因為這時精養魚池水質濃,白天上下水層易生產氧差,午後上層水的溶氧飽和,下層水的溶氧光耗不長,加之水的熱阻力,上下水層不易對流,氧差值越來越大。
到了傍晚以後,表層水溫逐漸下降,池水因上下水層溫差縮小因而形成上下層水對流,溶氧量迅下降,魚類會因缺氧而浮頭。
如果在傍晚給魚池加水,會人為造成上層水溫急劇下降,上層水的溶氧大量逸出,加之水流作用,上下水層急劇對流時間提前,造成池水缺氧,魚類浮頭早,浮頭時間較長,易造成泛池死魚事件發生。
(7)怎樣調魚缸水的顏色擴展閱讀:
一、建好池塘,配好設備。選擇水源可靠,無洪災,周圍無妨礙物。池塘面積在6-8畝,水深1.8畝,池底要平。魚種池和成魚池比例為1:10。須配有水泵、增氧機、網具各一部。
二、科學搭配放養魚種。一是多種規格一次性放足,分批捕撈中期插放,套養魚種。方法是:每畝放養魚種100公斤,要放養多種規格魚種:
鰱魚0.3魚、0.1公斤及每公斤28尾的3種,鱅魚100克1種,魴魚每公斤70-80尾1種,草魚0.4公斤和每公斤75尾各一種,鯽魚每公斤120尾,鯉魚每公斤40尾,羅非魚每公斤150尾,共10種,前四種與後六種比例為5:5。每畝水面應配1.5平方米的魚種網箱,每箱300尾。
三、合理投料、施肥。基肥多施,每畝需1000公斤堆肥;追肥勤施,5月份底前完成全年施肥量的60%,潑灑施放,原則是多次少量,水質要求肥、活、爽。5-6月魚類開始旺食,應大量投草,按照囤塘量,每公斤草食性魚每天投給1.2公斤。精料一般以喂羅非魚為主,方法要精細,按魚體重量的5%投喂。
四、加強魚病防治。草魚種放養前每注射0.3—0.5毫升的出血病免疫苗。6月份前開始半個月內,池內以生石灰消毒,用量為15公斤兌水潑灑。5月和9月以1ppm漂白粉全塘潑灑各一次,7月、8月以0.2ppm敵百蟲各遍灑一次。
五、適時捕撈。6月底捕撈第一次,減少池塘的負載量。捕取0.5公斤以上的鰱、鱅魚和1.5公斤以上的草魚。一般一個月捕撈一次。
參考資料:網路-養魚法
Ⅷ 魚缸水質發黃怎麼解決
魚缸水質
養魚先養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這魚兒的生存魚繁殖。在飼養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的調節魚缸的水質,下面介紹四種調節水質的方法。
1.曝曬法,主要是針對需要更換新水的魚缸。現在人們更換新水都是選擇的自來水或者是井水,這類水質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嚴重刺激著魚鰓的呼吸,影響魚兒的成長健康。所以在更換新水之前,都需要將新水暴曬幾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後在進行換水。
2.可以在魚缸中,養殖適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個魚缸的生態環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凈化水質的功能,都能較長時間的維護水質。為飼養者省去麻煩,也為魚兒提供一個健康的水質環境。
3.在不影響魚兒生長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質中的青苔,還魚兒一個健康的家。
4.魚缸中必備的增氧設備,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證魚兒生長需要的基本條件。
Ⅸ 怎麼讓魚缸里的水變藍色
讓魚缸水大致有兩種方法,一是往魚缸水裡放一些有色澤的葯物,二是用藍色光照射魚缸。
1、某些化學劑含有銅離子,會使得水變藍。有些治療魚病的葯物含有的一些色素也會使得水變藍,具體葯物名稱可以到賣觀賞魚的商店咨詢了解。
2、在魚缸上可以設計藍光燈使得魚缸水變藍。藍光模擬了海洋壞境,使水質看起來更加清澈,觀賞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