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使用皮革做衣服
擴展閱讀
雞血石多少錢一克 2025-02-09 12:42:04
華為p9怎樣取消鍵盤音 2025-02-09 12:16:51
腰難受的原因有哪些 2025-02-09 12:13:50

怎樣使用皮革做衣服

發布時間: 2022-04-18 03:43:13

❶ 皮革做的衣服應該怎樣打理和保存

皮革打理和保存的方法如下:
一、由於牛皮革是由蛋白質組成,所以皮衣的保存首先要考慮防蛀和防潮。為了防蛀,收藏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凈,並充分晾曬乾燥,而且還要完全冷卻。
二、洗滌干凈和充分乾燥的皮革衣物可以不放防蟲劑。但不宜使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尤其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可以使用干凈的舊單衣或布罩上保存。這樣可以保持皮革在不同的環境條件能夠正常吸放水分。
三、皮革衣物在保存時一定要採取懸掛方式,不可折疊存放,更不能被其它衣物壓在下面。
四、天氣晴好時候可以把皮衣置於蔭涼處通風(避免陽光直射),乾燥冷卻後再行收藏。

❷ 一張新鮮羊皮怎樣弄成可以做衣服的皮革

1.鮮的生皮或乾的生皮。 2.葯品:工業用甲醛(福爾馬林)、硫酸、食鹽、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鈉(白鹼)、洗衣粉、滲透劑JFC、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甲酸、硫酸銨、硫代硫酸鈉。 3.用具:溫度計、酸鹼試紙、刮刀、半圓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燒杯、粗天秤等。 方法以步驟 1.生皮分批和稱量:將生皮按厚薄、面積大小、鮮或干生皮及乾燥程度、保存時間等進行分批,盡量把性質相似的生皮組成一個生產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張一批為宜,並稱重,生皮重量作為用水量的依據。 2.浸水: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鮮皮狀態,改善其軟度,加水量以乾重的20倍或鮮皮的10倍,水溫為常溫以不低於20度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時間24—36小時,在浸水過程中要間歇地翻動毛皮,並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3.脫脂: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跡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溫35—40度,水中加適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時。 4.復浸:目的是使皮板進一步回鮮,皮纖維鬆散便於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濃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鈉1克。 復浸時間2—5小時,以皮板腫亮、柔軟為度,復浸過程中亦要經常攪拌、翻動。 5.揭里去肉:復浸後要用碳酸鈉溶液中和,把PH值調至7.5左右並維持2小時以上,再進行揭里去肉,方法是從尾部開始,向頭部方向揭,用鈍刀或鏟刀剖鏟,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6.浸酸:目的是使皮板纖維組織軟化膨脹、為鞣製工序作準備,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水溫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鹽50克、芒硝50克、濃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 浸酸時間24小時左右,也可適當延長並經常翻動皮張,浸酸效果檢查是將毛皮對折、板皮向外,在對折處用手擠壓,若形成白色壓痕、皮張很軟即可,再將皮撈起擠水,待基本不滴水後即可放入鞣液中鞣製。 7.鞣製:目的是使皮板纖維鬆散穩定,並使毛與真皮結合更加牢固。鞣液配製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鹽40克、芒硝40克。水溫最好保持在35—37度。將浸酸後的皮投入並攪拌半小時後,用碳酸鈉慢慢分3—4次將鞣液的PH值調至8—8.5。鞣製時間不得少於24小時

❸ 生羊皮怎麼處理能做羊皮襖

如果沿用最原始的工藝,確實設備,化料都不是問題,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精力,可以做出來一張純天然的革製品,但是質量不要報太大希望。在條件比較簡陋的情況下,效仿古人熟皮 可能是一條比較簡便的方法,能在價廉易得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皮革的質量。
因此可參考了兩種不同的方法,即古印第安人鞣革方法和明清時期的硝皮法。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印第安人鞣革方法處理後,一定程度上算是皮革,而硝皮得到的是帶有毛被的裘革。前者更原始,工藝簡單,但耗時很長,而且處理復雜。後者則是明清時一直沿用的方法,甚至在二三十年前還有使用,雖然工藝相比較而言更復雜,但時間更快,處理簡單,且質量會更穩定,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因而選用了這種方法,並本著價廉易得的原則對步驟有刪減。另外,默認為綿羊皮來處理。皮張剝下來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皮張板結發硬。因而第一步是將皮張浸水,使之恢復鮮皮狀態。參考現代工藝 加入生皮重量兩倍以上的水,使生皮充分舒展,水平面淹沒皮張為易,溫度20~24℃,夏季降低溫度。由於綿羊皮的油脂含量較高,因此加入洗潔精代替脫脂劑,反復脫脂。時間在24小時左右,以生皮恢復自然纖維編織狀態,油污去除為准。皮重5%的明礬用溫水化開,然後加入100%的水,5%的食鹽混合均勻,不要混入雜質,溫度調至30攝氏度左右。然後把浸水後的皮加入,進行硝制,浸泡過程中每天攪拌半個小時,浸泡3~7天,待皮硝好後取出瀝干,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除去多餘水分。此時若有油脂從肉面滲出,可以用鈍刀刮下油脂。將皮革平鋪在地,盡量不要留下褶皺,然後將毛發理順,使之盡量恢復至天然的狀態,然後加入少量魚油,選用碘值高的。均勻塗抹在羊皮的肉面,使之滲透入皮內,繼續晾曬,注意防止皮失水過多,不要讓羊皮板結,所以要經常檢查,適時翻曬,同時防止潮濕,避免蟲蛀。然後應該就差不多了,應該勉為其難能算張皮革了吧,注意一點就是這樣做的皮子是不能見水的,走了硝會恢復生皮狀態。

❹ 皮革怎麼製作的人類為什麼對皮革情有獨鍾

人類文明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發展至今,無論生活方式還是社會形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一種生活習慣始終未曾改變過,你能猜出那是什麼嗎?如果不能,請低頭看看你腳上的皮鞋,或者手裡的皮包,沒錯!那就是人類對皮革製品的利用。

可是雖然人造革價格便宜,透氣性和吸濕性卻遠不如真皮,如何打開銷路呢?商家開始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宣傳說「人造革是不會造成痛苦的皮革」。


20世紀人造革在世界流行開來,並衍生出名目繁多的種類,大有取代動物皮革之勢。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發崇尚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於是近幾年奢侈品市場出現了抵制皮草的浪潮。


或許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可以研發出完全替代天然皮革的材料,不再需要以動物的痛苦為代價。

❺ 我的世界皮革衣服怎麼做

用工作台把皮革圍滿讓後讓後中間的最上面的拿掉就可以么

❻ DNF怎麼用皮革做衣服啊

皮革屬於材料…你要是有設計圖就可以用材料合製成相應的裝備…你太讓我無語了…

❼ 皮革是怎麼製作的

皮和革的區分方法介紹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皮革製品有真皮和人造皮革兩大類,而合成革和人造革是由紡織布底基或無紡布底基,分別用聚氨酯塗復並採用特殊發泡處理製成的,有表面手感酷似真皮,但透氣性,耐磨性,耐寒性都不如真皮。如何區別真假皮革製品呢?
1.革面:天然的革面有自己特殊的天然花紋,革面光澤自然,用手按或捏革面時,革面無死皺或死褶,也無裂痕;而人造革的革面很像天然革,但仔細看花紋不自然,光澤較天然革亮,顏色多為鮮艷。
2.革身:天然革,手感柔軟有韌性,而仿革製品雖然也很柔軟,但韌性不足,氣候寒冷時革身發硬。當用手曲折革身時,天然革曲回自然,彈性較好,而仿革製品曲回運動生硬,彈性差。
3.切口:天然革的切口處顏色一致,纖維清晰可見且細密。而仿革製品的切口無天然革纖維感,或可見底部的纖維及樹脂,或從切口處看出底布與樹脂膠合兩層次。
4.革裡面:天然革的正面光滑平整有毛孔和花紋。革的反面有明顯的纖維束,呈毛絨狀且均勻。而仿革製品中部分合成革正反面一致,里外面光澤都好,也很平滑;有的人造革正反面也不一樣,革里能見到明顯的底布;但也有的革里革面都仿似天然革,革里也有似天然革的絨毛,這就要仔細觀察真假品種的差異性。
羊皮革:其特徵是粒面毛孔扁圓,較斜地深入革內,毛孔幾根排成一組,排列的很像鱗片或鋸齒狀。花紋特點如「水波紋「狀。在羊革中又分為綿羊革和山羊革。
綿羊革:皮層中脂肪含量較多,革的纖維組織鬆弛,非常柔軟,粒面細致,延伸性較大,但不堅固。
山羊革:皮層中脂肪含量較少,纖維組織比綿羊革飽滿,堅實耐用。
二者的區別:綿羊革粒面細致光滑;山羊革毛孔清楚,革質有彈性。無論那一種羊革製品製成的服裝都具有美觀的花紋,光澤柔和自然,輕薄柔軟,富有彈性,但強度不如牛革和豬革。
表皮位於毛發之下,緊貼在真皮的上面,由不同形狀的表皮細胞排列組成。表皮的厚度隨著動物的不同而異,例如牛皮的表皮厚度為總厚度的0.5~1.5%;綿羊皮和山羊皮為2~3%;而豬皮則為2~5%。真皮則位於表皮之下,介於表皮與皮下組織之間,是生皮的主要部分。其重量或厚度約占生皮的90%以上。
製革的原料是動物皮,雖然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豬皮、牛皮、羊皮,但實際上大多數動物皮都可以用於製革。只是牛皮、豬皮和羊皮的質量好且產量大,是製革的主要原料。
雖然製革的原料皮種類繁多,根據國際頒發的動物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真正用於生產的原料在一下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常用的皮革是:牛革、羊革、豬革和馬革。
皮料的特性與區別
頭層皮與二層皮:按皮革的層次分,有頭層和二層革,其中頭層革有粒面革、修面革、壓花革、特殊效應革、壓花革;二層革又分豬二層和牛二層革等。
粒面革: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塗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它不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表面輕磨後進行塗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製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整容」。此種革幾乎失掉了原有的表面狀態,
全粒麵皮革特性:分為軟面革、皺紋革、正面革等。特性為完整保留粒面,毛孔清晰、細小、緊密、排列不規律,表面豐滿細致,富有
半粒麵皮革特性:其在製作過程中經設備加工、修磨成只有一半的粒面,故稱半粒面牛皮。保持了天然皮革的部分風格,毛孔平坦呈橢圓形,排列不規則,手感堅硬,一般選用等級較差的原料皮。所以屬中檔皮革。因工藝的特殊性其表面無傷殘及疤痕且利用率較高,其製成品不易變形,所以一般用於面積較大的大公文箱類產品。
修面牛皮特性:又稱「光面牛皮」,市場也稱霧面、亮面牛皮。特性為表面平坦光滑無毛孔及皮紋,在製作中表層粒面做輕微磨面修飾,在皮革上面噴塗一層有色樹脂,掩蓋皮革表面紋路,再噴塗水性光透樹脂,所以是一種高檔皮革。特別是亮面牛皮,其光亮耀眼、高貴華麗的風格,是時裝皮具的流行皮革。
特殊效應牛皮特性:其製作工藝要求同修飾面牛皮,只是在有色樹脂裡面加帶珠、金屬鋁或金屬銅元素進行綜合噴塗皮革上,再滾一層水性光透明樹脂,其成品具有各種光澤,鮮艷村目,雍容華貴,為目前流行皮革,屬中檔皮革。壓花牛皮特性:用帶有圖案的花板(鋁制、銅制)在皮革表面進行加溫壓制各種圖案,成一種風格的皮革。目前市場流行有」荔枝紋牛皮」,其就是利用一塊帶有荔枝紋圖案的花板,名稱也隨之稱「荔枝紋牛皮」。
二層革:是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頭層用來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層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二層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最廉價的一種。
二層牛皮特性:其反面是牛皮的第二層皮料,在表面塗上一層PU樹脂,所以也稱貼膜牛皮。其隨工藝的變化也製成各種檔次的品種,如進口二層牛皮,因工藝獨特,質量穩定,品種新穎等特點,為目前的高檔皮革,價格與檔次都不亞於頭層真皮。
納帕革:也稱納帕皮牛皮軟面鞋面革,英文名稱:NAPPA NAPPA.由南韓流傳而來,當時中國製革技術還很落後,納帕革就當迫來品一樣,久而久之納帕革這一稱呼就這樣留下來了.納帕革的技術革命在韓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韓國服裝業到達一定高峰,皮草行業軟皮納帕革也得到很好的應用,手感柔軟是納帕革的最大特,表面絲滑也是納帕革特點之一,後來用納帕革增加牛皮厚度後,用來製作鞋子同樣表現納帕革的所有長處,所以納帕革在鞋業界也漸漸開始流行起來.納帕革真正在中國的應用在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在中國辛集用納帕革製作的皮衣服裝很快風迷全國,充份演驛了納帕革柔軟、耐寒、高貴的特點。納帕革在鞋業界的盛行是在浙江溫州,自九十年代初期納帕革做為休閑鞋的徇常用料一直盛行至今。

❽ 新鮮綿羊皮怎樣加工才可以做衣服

自己是不能加工的,有專門的皮革製造廠才能進行加工。
原因如下;
1、按層次
有頭層革和二層革,其中頭層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層革又有豬二層革和牛二層革等。
2、按製造方法

「真皮」在皮革製品市場上是常見的字眼,是人們為區別合成革而對天然皮革的一種習慣叫法。在消費者的觀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義。動物革是一種自然皮革,即我們常說的真皮。是由動物(生皮)經皮革廠鞣製加工後,製成各種特性、強度、手感、色彩、花紋的皮具材料,是現代真皮製品的必需材料。
真皮動物革的加工過程非常復雜,製成成品皮革需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生皮----浸水----去肉----脫脂----脫毛----浸鹼----膨脹----脫灰----軟化----浸酸----鞣製----剖層----削勻----復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乾燥----整理----塗飾----成品皮革。其種類也非常多,按材料分一般常見的有羊皮革、牛皮革、馬皮革、蛇皮革、豬皮革鱷魚皮革等,按性能又可分為二層皮革、全粒皮革,絨面革、修飾面革、貼膜革、復合革、塗飾性剖層革等。
其中,牛皮、羊皮和豬皮是製革所用原料的三大皮種。
3、再生皮
將各種動物的廢皮及真皮下腳料粉碎後,調配化工原料加工製作而成。其表面加工工藝同真皮的修麵皮、壓花皮一樣,其特點是皮張邊緣較整齊、利用率高、價格便宜;但皮身一般較厚,強度較差,只適宜製作平價公文箱、拉桿袋、球桿套等定型工藝產品和平價皮帶,其縱切面纖維組織均勻一致,可辨認出流質物混合纖維的凝固效果。
所有的這一切做完後才能進行服裝的裁剪。而且在裁剪時還要考慮皮革的顏色和表面紋路的粗細,光滑柔軟的用到前門襟和大袖,稍次但顏色相近的用到後背。再次點的用到小袖。最後才是最次的用到里袋和小附件的里子。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運用皮革,才能做到不浪費,最大化的縮小成本的預算。

❾ 牛皮怎樣製成皮衣

像牛皮的話一般都是等牛死後將牛的皮直接給她整張播下,這樣的話放入工廠當中設計裁剪製成皮衣。

❿ 如何製作藍色的皮革衣服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把皮革料染成藍色的就可以用它來製作藍色的皮革衣服了,希望能幫到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