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畫色彩靜物如何才能把畫面的色調統一起來(最好可以詳細點)
在畫深色器皿時,先觀察固有色以外的地方的色彩傾向,畫完最深的部分在調色盤的這個顏色里稍微加一點淺的顏色偏紅加點朱紅,偏綠加粉綠,偏藍加鈷藍,一定要在原來的那塊地方加哦!!另調的話很容易與原來的偏離太大,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加白,白色粉太重,暗部參了粉,想再暗可就難了。畫一筆上去後如果效果不明顯先別急著改,水分干後顏色會變淺。注意調以上顏色時千萬別調死,筆上沾點後稍微調兩下就可以,這樣顏色會豐富一點,畫色彩最忌諱顏色調死。
還有畫物體投影時,可以參入補色(紅~綠;藍~橙;黃~紫這三對補色),這樣在視覺上會形成舒服的感覺,而且也是符合色彩形成原理的。可以參考印象主義的繪畫。比如畫紅蘋果時,暗部掃點低純度的粉綠,很美的。
深入造型時調出一種顏色不要再畫一大片了,但也不是讓你一筆調一種,這樣很容易花,亂。只要在這個顏色基礎上再碰一點別的顏色,稍微改變下色彩傾向(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啊!!!不能畫過了~~!!)
在後期深入過程中,要想保持大的關系不亂,在做細節顏色時,每畫一筆不要就盯住這筆,要看看這筆在整體畫面中的效果。
總之,充分利用的的調色盤,顏色的變化不是一小塊一小塊調出的,而是在原來調出的顏色上稍作變化,這樣就又豐富又整體了!
㈡ 色彩靜物中什麼畫面用什麼顏色的布才和諧協調
不能一律用深色,背景布色應該和靜物的主要色彩相搭配,盡量避免過於鮮艷的背景布色,但是,比如,如果靜物的主要色彩是淡藍色,那麼背景布色可以選用深一點的藍色,但是如果靜物的主要色彩是深藍色,那麼背景一定不能用深色,反而用淺藍色或者淺色系比較出彩。
㈢ 關於色彩靜物物體顏色搭配問題
一般用用冷暖色搭配,用相近色搭配,只有這兩種。
人的視覺是:暖色往前跑,冷色後退。所以畫面中間物體(前面的)一般設置為暖色,襯布與周邊物體用冷色。這是冷色調。
也有暖色調的,襯布與周邊物體是暖色調,中間放置冷色物體。
當然,在畫的時候,要有環境色,就是說暖色物體上(灰面、暗面)要帶有一些冷色筆觸,而冷色物體上(灰面、暗面)要帶有一些暖色筆觸。
並且,還要有鮮灰色的運用,比如暗處和背景要灰一些,前景要鮮一點。
第二種是相近色搭配(色相環兩個鄰近的色,如黃和綠,藍和紫,綠和藍,紫和紅等等)
如藍色(最好是紫藍色)的襯布前面放置幾個綠色(最好是的帶一點黃綠)的蘋果。或者綠色的襯布前面放置幾個黃色的香蕉等等。
忌諱什麼顏色,一般紫、綠、橙,這三種顏色互相搭配,不怎麼好看,如翠綠襯布搭配橙色桔子,有一些刺眼,但是,高手有辦法讓它們諧調,如把翠綠襯布加一點藍灰色,把橙色桔子亮處加一點黃色,這樣,色彩又有對比,又很協調了。(又比如,紫和綠搭配也不好看,但是,把紫色加一點紅,這樣就協調了)。
另外,忌諱冷暖色搭配,面積一樣。就是說冷色的面積和暖色的面積一樣大,這樣不好,應該是一個面積大,另一個的面積要小一點,這樣才和諧,不沖突。
以上就是一些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㈣ 在畫色彩靜物是需要什麼顏色相調和最好
如果就按照你說的這組靜物的話,做好選用暖色的色調,這樣整個畫面看起來比較生動一些,蘋果--橘子--香蕉--所呈現出的基本都是暖色,所以選用暖色調也有助於對靜物的刻畫。在選用襯布的時候,選面積小一些的談黃色以及藍灰色的襯布,既好看畫起來也不難。酒壇子一定要是深色的,比如褐色,有助於整個畫面的協調。在畫酒壇子時,筆觸一定要乾脆,顏色明了,注意冷暖區分。按部暖,亮部冷,(在自然光下是這種情況)按部反光不能過於強烈。籃子這種復雜的物體,一定要有節制的畫,不能搶了主角,最好用土黃和褐色兩種顏色即可。水果就不用了說了,固有色為主體,明快,前後細節的加減。最後調畫面,哪裡有不舒服的地方小改一下就可,一定要學會如何看畫。
㈤ 色彩靜物什麼顏色調和會很好看
顏色的調和要根據你整個靜物充分的搭配在一起
各種顏色的面積
例如:紅黃藍三種色彩放在一起十分刺眼
但是將它們占的面積分配好
再加上調和色(例如:黑)就會十分漂亮
㈥ 色彩靜物常用的調色方法
構圖:定位適當,主次分明,對比鮮明,關系協調,盡量做到自然別致,富有充滿生活氣息的新鮮感和完整性。
由於整體畫面比較亮,應先刷一層暖色的底色。//由於底色是暖色,所以畫面上的色彩可以略為偏冷。
從背景畫起較好,鋪色時不要把物體填滿,要留有空白,使畫面有透氣感,不可畫得太鮮艷。
鋪大色調時,用水要多一點;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時,也要略多一些,以增強其虛遠感和透明感,但不宜過多,以免引起水漬。
水粉有一定的覆蓋力,若使用不當,來回拖塗,會使底色泛起,造成色彩污濁。
調色要從整體去決定每塊顏色,千萬不可孤立地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
色澤鮮明,飽和度高,力度高強;反之,灰色,純度低的,力度就弱。
對畫面色彩節奏的安排上,既要有所控制,又要相對的自由。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平穩的;可以是高亢的,也可以是低沉的;可以是開門見山的,也可以是迂迴曲折的,應根據情緒表達的需要。
可以推厚以顯示凝重感,也可薄塗有潤澤感和輕松感;可以有流淌的靈動感,也可以求虛幻的朦朧感。
梵谷的許多作品就是利用筆觸的方向變化給人眩暈的動感。
通過明度、純度,形成有主有次、有強有弱、有虛有實的效果。
某色中調入的白色,明度增強,純度減低。
大面積色彩純度宜弱,小面積色彩純度宜強,一大一小,一弱一強,才使畫面色彩趨向和諧。紅與綠是互補色,本來對比很強烈,由於兩者面積懸殊,如大面積紅和一點綠的組合不但不刺激,反而顯得特別和諧。
1、平光,能使物體固有色凸現,從而使畫面色塊明確,色彩明麗而響亮。在平光的照射中整體靜物會產生近、中、遠的光線推移,把握這種推移,會使畫面色彩在光線的作用下產生層次感。
2、側光,從側面過來的光,能顯現出物體較強的立體感,便於塑造結實的物體。
3、逆光,在色彩上最容易表現出特殊的效果。重在暗部色彩要得透明,不可太黑。
整體出發,是整體控制局部,局部服從整體、充實整體。整體是綜合,局部是分析;整體致廣大,局部盡精微;整體重印象,局部求深入;整體求統一,局部求精彩。沒有局部對細節的刻畫,哪有畫面的精彩?局部如果幹擾了整體,那麼畫得再精彩也不可取。
要明確大的調子,在大調子的控制下進行局部細節的描繪。從明度上要確定是亮調子、高調子、低調子還是不明不暗、不高不純的灰調子;從純度上要確定它的色彩是飽和濃艷還是沉穩柔和;從冷暖上要確定是冷調子還是暖調子。
暖色:紅、橙、黃;冷:青、藍、紫;綠色居中
灰色放暖色上顯冷,放冷色上顯暖。
某塊顏色畫得太冷了,只要把它周圍之色變冷,那麼它的表現就准確了;反之……。關鍵還在於與其它顏色的相互對比。和諧是最高境界。
紅色能使人歡樂和激動,黃色能給人帶來愉快和光明,藍色表示幽靜、寂寞和憂郁,灰色耐人尋味。
不是主體物(雖然在前方),應用大筆概括出暗部、灰部和亮部之間的關系。
在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如採用厚畫法,筆蘸色飽滿,下筆有力,筆觸明顯,則能表現形體轉折與結實厚重之感。
兩個瓷罐的前後和距離,是由色的深淺、冷暖通過色彩變化顯示出來的。
近處、實處、高光處,「白」要多一些,以突出鮮明感和結實感;暗部、陰影和色彩傾向性較強的中間層次等處,可少用或不用白色,改用粉綠、檸檬黃等色,這些色比白色更鮮明、透氣,其傾向性也強一些;濫用白色易使色彩渾濁、粘滯和「粉氣」。
補色: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
補色:
1、對比兩色並列,雙方的色相明度都有加強,如紅者更紅,綠者更綠。
2、有此一方,必有其對方。以一個深紅蘋果為例,在蘋果的明暗線上,投影邊緣處應當有與紅相對的綠色部分,在邊緣四周也應有適當的淡綠成分混在背影色中。
010畫室全力提供
㈦ 色彩靜物調色規律
一色彩靜物調色方法:
1、 用群青或者熟褐或者深紅+黑畫出輪廓
2、 加水刷一遍明暗
3、 鋪大色調 用普蘭+深紅+物體固有色+環境色
4、 畫暗部:用普蘭+深紅+物體固有色+環境色
5、 畫中間色調:用普蘭+深紅+物體固有色(提高明度)+環境色
6、 畫亮部:用高純度的顏色+固有色「盡量少加白」
二色彩靜物調色規律
1、先畫重顏色, 由深畫到淺。 由開始到結束,都在固有色的基礎上畫。
2、畫單個物體的時候 ,物體是暖色物體,亮部則偏純偏暖。暗部則偏冷。
3、畫面的前後空間關系是靠 1:色彩純度2構圖 3 體積 4冷暖 5比例 才能表達出的。
4、冷色調的畫一般都是亮面偏冷暗面偏暖。
亮部是光源色,那麼暗部都是偏環境色。
(7)色彩靜物怎樣才能顏色協調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1、正確的學習調色方法,首先是認真解讀有關色彩構成的理論,先把色彩構成的理論基礎打牢實了,再拿一些典型示範作練習,有了這個基礎後,就好辦了。
2、色彩既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但又是主觀世界的感受。某種色調一些人會棒為至尊寶典,另一些人可能則視為垃圾,這完全屬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問題,但也反映了色彩既是客觀存在又是主觀感受這個事實。
3、調色技術雖然紛繁復雜、令人眼花繚亂。但從哲學上講,任何事物都有規律性,關鍵是我們如何認識和掌握這種規律。
4、同樣,調色也有很強的規律性,這裡面最主要涉及色彩構成理論、顏色模式轉換理論、通道理論,使用工具主要涉及色階、曲線、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可選顏色、通道混合器、漸變映射、信息面板、拾色器等這樣一些最重要的基本調色工具。
調色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㈧ 色彩靜物色彩怎麼的搭配
色彩關系中最大的整體就是畫面的色調。也就是畫面中各物體的顏色搭配要協調,這實際上也是變化統一。我們通常說一幅畫是綠色調、紅色調、紅綠色調、灰色調、冷色調、暖色調等等,是說一幅畫中盡管有不同顏色的物體,但我們能感覺到一種基本的整體的色彩傾向。比如說在一幅靜物寫生中,有綠色的桔子、紅色的蘋果、棕色的罐子、白色的盤子、灰色的襯布。在這個組合中,如果灰色襯布的面積比較大,那麼往往會影響到它周圍的小物體的顏色,會使整體畫面傾向於灰色調。除此之外,光源的顏色也會影響到畫面的色調。我們在觀察各物體的顏色變化之前應該先眯著眼睛大體地感受一下整體的色彩傾向,定下畫面的色調,再去表現色彩變化,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整體。 色彩關系的第二個整體關系是冷暖變化。明暗變化中往往會產生冷暖變化。比如亮部偏暖,暗部就會偏冷,反之亦然。還有空間距離也會影響冷暖變化,一般是近暖遠冷。 色彩關系裡邊還有一個補色關系。所謂互補色,就是在色相環裡面對面的那兩個顏色。比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等。我們平時留心生活的話會發現物體亮部與暗部的顏色往往會呈現一種互補的關系,在處理畫面時合理運用補色關系會使畫面色彩更加明快、和諧。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純度、明度。我們畫色彩時對色相都比較注意,這里不多講。明度的變化影響到明暗關系,包含在素描關系裡。而純度往往是很多同學所忽視的問題。在通常情況下,亮部的純度要高於暗部,近處的純度要高於遠處,這是自然規律。為什麼說是通常情況呢,我們觀察高純度背景前的灰色物體,會發現亮部的純度不如暗部高(暗部呈現強烈的背景色)。出於處理畫面的需要,主體物的純度可略高於次要物體。 在畫色彩時,每畫一筆都要同時考慮到色相、純度與明度。否則,明暗對了,色相和純度會錯。色相對了,明暗又錯。改來改去,永無止境。 根據人們畫色彩的習慣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人畫主觀色,也就是理論色。這種人根據平時的經驗,不管對象色彩如何變化,都按一定的規律去搭配。這種畫往往裝飾性比較強,但可能會缺乏表現力。另一種情形是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理論分析,重實際,重感受。
㈨ 色彩靜物怎麼塑造物體,怎麼把暗灰亮三大面的顏色畫協調
色彩靜物,其實只要你入了門都是挺好畫的,我以前學習色彩靜物的塑造時也覺得挺難的,但是你一定要從整體出發,不要一直盯著那幾個主體物,一直在想我畫的立不立體,這樣你會陷入死胡同的。
色彩之所以稱為色彩顏色很重要,你一定聽別人說過,素描好的人色彩不一定好的吧,色彩是感性的東西,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加什麼顏色,只要顏色不要是臟色或者放在畫上特不舒服。
最後言歸正傳,關於靜物的塑造,首先把型打出來,型很重要,雖然現在的國美風中,型不怎麼講究,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它卻是個地基,然後把靜物的大色塊鋪上黑白灰,(順便把整幅畫也鋪上)畫完之後你會發現顏色幹了就不好看了,和剛剛濕畫時不一樣,沒關系,於是你要開始鋪第二層,第二層很重要,相當於人的皮膚顏色或者是一層底妝,先畫靜物的亮面用各種你所能想到的顏色例如最平常的陶罐,它的亮面你可以加白(加很多)然後再加點你喜歡的藍,然後畫上去一塊,再把原先的顏料中加點綠,然後畫上去一塊,以此類推,記住要一塊一塊的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這樣有助於打基礎,但塊與塊之間不能過於生硬,類似於劉長海的色彩,他的這張色彩已經過時了,最後再畫灰面,灰面如果你不太會調顏色的畫可以買一些高級灰,但絕對不能依賴高級灰,在你色彩畫到中期時,結尾的黑面,千萬不能用黑色會很難看的,不過你可以加一點調深顏色。這時前面的亮面已經幹了,會有點灰灰的感覺,於是你需要在亮面里找更亮面的地方,你的畫就會變的很豐富,色彩很多,最後點上高光,用干筆點,尾部在小小的拖一下。
色彩其實只能看看別人說的,如果自己不深索探討是沒用的,我以前學色彩時很迷茫,不知道哪一種好看,哪一種能得高分,哪一種更容易畫,其實想那麼多是沒用的,色彩要多去書店淘一些書,每一種畫法都多多少少的嘗試一下,取他們的長處,你一定會有大收獲的,現在比較流行國美畫風,你可以買一些這種類型的書,北京有一個老鷹畫室他們出的書是不錯的,畫水粉其實只要色彩好看,你就成功了一半,它可以彌補你的其他不足,畢竟到時考試,評委只會遠遠的看一眼,他看到的只是你畫出來的顏色。
加油吧,年輕人,我的國美研究生姐姐告訴過我,水粉想要迅速進步,最好的辦法是塗色卡,它可以使你調顏色的敏感度與色域的見識迅速提高。而我的畫水粉經驗是,色彩靜物在塑造時,用一些爛筆畫,它會使你的畫瞬間變得特有感覺和不俗。而你上面的協調問題,就有點類似於,我在句子哪一處打逗號,哪一處打句號一樣。這個需要你多畫,直覺和感覺會告訴你。你在畫水粉是把對比色調在一起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哦。
最後告訴你一個投機取巧的辦法,老師的題目里你不擅長的都放後面去,一筆帶過。
㈩ 如何使畫面的色彩關系更加協調
如何才能做到色彩的協調統一?我們可以通過色彩的明度去尋找答案。
①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顯示了色相的明暗差別,或者說是色塊的素描關系。每一色相都有其自身的光譜明度范圍,加入白色會提高明度,加入黑色則會降低明度。明度在色彩的搭配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②優秀的設計作品,無論是運用同類色搭配,還是運用非同類色(補色)配置,當我們把它們還原成黑白圖片時,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作品的黑白灰關系非常的協調統一。這說明了畫面中的各個色塊融於素描關系的大區域中,融於整個畫面的黑白灰關系之中,在黑白灰的關系中尋求色相的信息承載。
③明度是畫面的骨骼,是畫面的結構。亦色彩的明度搭配應與畫面秩序相符合。明度與色彩在一起,人們對於色相的關注往往會超出對於明度關系的關注。創作者比較容易忽略明度關系,由於色相變化、純度、冷暖對比等關系的干擾,創作者對於明度的差別的判斷也往往猶豫不決。
④平面設計中不僅要考慮色相間的協調搭配、美的並置,更要考慮每個色塊的明度與整個構圖的素描秩序相統一問題。素描(明度)秩序就是對畫面的黑白灰元素進行合理的歸納整理,通過明度塑造畫面主體與空間,引導觀眾正確順利且地解讀畫面要表達的信息,傳遞創作意圖。
在素描的世界裡,用黑白灰關系來強調主題,表現空間、節奏、韻律。這個規律在色相發生的時候仍然在起作用,只是它潛在了色相的表情之下。
⑤色塊的明度關系是畫面相對隱蔽的骨骼,是一個潛在的問題。畫面中如果沒有明度關系的支撐,畫面必然顯得紛繁無序,雜亂無章。只考慮色相間的協調問題,畫面仍然會顯得雜亂無序,到處發光。畫面中的各部分色塊和無色彩部分應該共同構成一個協調統一的黑白灰關系。用色相的搭配和明度變化共同為主題服務,才能達到協調統一的畫面效果。推薦閱讀:色彩的視覺特性!讓色彩"說話"
①豐富的畫面效果離不開黑白灰藝術處理,黑白灰的不同調子,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畫面以黑色為主的深色調子,一般帶有神秘感和壓抑感、悲哀、憂郁、幽靜的美感;畫面以白為主的淺色調子,一般帶有愉悅、明朗、輕快、優美。畫面中黑、白、灰的面積不同,也會影響到調子和感情。黑、白多,灰少,調子強烈;黑、白少,灰多,調子柔和,優美。
②色彩明度變化的不同調子,也可以產生不同的氣氛和感情,這種感情經驗是基於人們長期的黑白灰視覺心理形成的。當畫面由各種色塊組成的時候,除了考慮色相的各種並置關系之外,還應該把色塊(包括照片,圖片)理解成不同的黑白灰塊面,要與畫面的黑白灰感情調子相協調。
③黑白灰旋律有無窮的變化。黑白灰對比的重復、交替,產生了黑白灰節奏和旋律。黑白灰的旋律和節奏是畫面的靈魂。體現特有的精神特徵。每一幅畫的黑白灰旋律中心,都制約著全局,起著震撼心靈和視覺的作用。畫面缺乏黑白灰節奏,畫麵灰暗、單調、雜亂無章。黑白灰旋律的中心應該是畫面中色彩搭配最精彩最動人的地方,最耐人尋味之處。
④在暗調子中畫面的最亮的部分是畫面的主題,那麼主體色彩的明度也應該是整個畫面色彩最亮的色域。如果主體色彩的明度不是畫面中的最亮部分,主題的力量就會被減弱,畫面要表現的黑白灰節奏和旋律就會被削弱破壞。所有的變化調整都要在對比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最終達到相輔相成的協調關系。
一幅富於表現性的平面設計,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色相和明度?
①從色彩的方面來說,運用同類色搭配可以產生一種富有張力的戲劇性效果。當平面中只有黑白和一種色時(包括同類色並置的情況),色彩的選擇首先要能夠表達設計主題,這種色塊在構圖中是起著灰色域的作用,它的明度的深淺,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著畫面的視覺效果。
②另外字體不只是承載信息,當字體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深淺不同的灰色的面。色塊的灰度應該和字體段落的灰度、畫面的空白,空間(白)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是黑白灰層次。色塊的明度變化要根據畫面視覺流程的需要。
③非同類色(補色)並置能形成豐富的畫面效果,在確定色塊間的明度時,首先要考慮各個色塊在畫面中是否處於相同的主次遠近關系。當色塊在畫面中的遠近主次關系一致的時,色塊處於相同明度時,色彩表現最為大張力。當畫面中的色塊不在同一個遠近、主次平面時,那麼色塊的明度應該和它們所在畫面素描秩序相統一。
④從畫面的明度差來說,畫面色彩的明度差異性小。畫面可以是高明度,高純度色彩、高明度,低純度色彩或者低明度中度純度色彩、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等等,色彩的搭配無論是同類色間的搭配還是非同類色間(補色)間的搭配,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畫面整體性高、力量均衡、強調統一、弱化差異、統一之中有變化。
如何更加正確的判斷色塊的明度?准確地判斷畫面的視覺流程是否順暢?主題是否突出?
將完成的設計作品轉換成黑白模式,可以很好的檢驗色塊的明度是否正確,畫面是否協調統一。這種方法可以避免設計師,在設計時只注意色相搭配的各種關系,而忽視色塊明度在整個畫面中的關系。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適應與平面設計之外的各種設計。
色彩的明度協調方法是藝術的手段,而非目的。許多優秀的作品因為有了色彩的傾向,從而有了更富有表現力的明度調子,從而取得了動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