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網上異地轉移醫保關系
擴展閱讀
電腦怎樣微信定位 2025-02-08 11:57:12

怎樣網上異地轉移醫保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4-21 16:08:01

⑴ 醫保跨省轉移網上辦理流程

摘要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我覺得首先要在原參保地辦理醫保關系注銷手續,然後由本人向市社保中心提出醫保關系轉移申請,憑轉出地經辦機構出具的《參保(合)憑證》以及原參保地醫保繳費憑證,填寫《**省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到市社保基金結算中心辦理醫保關系和個人賬戶轉移手續。

⑵ 網上醫保異地轉移如何辦理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你服務。我是蕭老師,擅長入職輔導、職業規劃、社保醫保、及關於職場方面的問題。

⑶ 醫保跨省轉移網上辦理

一、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二、醫保異地轉移網上辦理
醫療保險轉移所需資料:
接收地社保開具《接收函》,《接收函》上必須提供轉移人身份證號碼、轉入地社保所在銀行名稱及轉入地社保帳號;
本人須持《接收函》、社保手冊、終止合同書到公司辦理社保轉移手續。轉移手續辦理時**盛世人力資源公司會給轉移人開具《養老保險轉移清單》及《養老保險帳戶明細》;
本人須持由公司開具的《養老保險轉移清單》到醫療保險辦公室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手續及醫保帳戶結清手續。
三、一般醫療保險辦理需要哪些手續呢1、申報程序:
首先須由本人或代辦人到市商業銀行任意網點開辦醫療保險繳費卡,首次預留資金不得少於3個月的應繳費額。開卡兩日後,攜帶相關資料到市醫保中心辦理申報核定手續。
2、參(續)保需攜帶的資料:
在職人員需攜帶:商業銀行醫保繳費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憑證(或工商銀行養老保險代扣存摺)、失業證(領取過失業金的人員提供)、2004年1月1日以後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還需提供養老保險變動通知單原件及復印件。
退休人員需攜帶:商業銀行醫保繳費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退休審批表原件及復印件、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手續原件及復印件。
綜上所述,收地社保開具《接收函》,《接收函》上必須提供轉移人身份證號碼、轉入地社保所在銀行名稱及轉入地社保帳號;本人須持《接收函》、社保手冊、終止合同書到公司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⑷ 外地購買的醫保如何轉到戶口所在地具體流程是什麼

外地購買的醫療保險想轉移到戶口所在地,或者是別的地區的話,能操作的辦法如下:第一種方式,前往參保人所參保的醫保局受理窗辦理,申請醫療保險關系轉移,列印出醫保轉移的憑證,然後拿著醫保轉移憑證,就可以前往下一個參保地的醫保局申請辦理醫療保險轉移,當目的地的醫保局同意接收轉移了,那就是代表著你的醫療保險關系已經可以在業務辦理之後成功轉入目的地的醫保局中。

個人建議,因為各地的政策可能有所不一樣,所以,我個人覺得參保人要想進行醫療保險關系轉移之前,最好電話聯系兩個醫保局,進行相關的政策咨詢,這樣,才有助於參保人正常的辦理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業務。

⑸ 醫保異地轉移網上辦理

摘要 1、轉移人本人或參保單位或代辦人持申請材料到社保中心提出轉出申請,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基本醫療保障參保(合)憑證》;

⑹ 醫療保險異地轉移怎麼辦理

可以在網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方式)辦理,也可以去所屬的社保局辦理醫保異地轉移。
拓展資料
一、操作步驟:
步驟1:在微信搜索社保所在地的社會保障市民卡公眾號,點擊進入
步驟2:點擊【我.社保卡】,點擊【社保掌上辦】
步驟3:在【業務辦理】中選擇【醫療生育保險辦理】
步驟4:點擊【常住異地就醫備案】,門診也有些可以申請短期外出異地備案,具體看各地的門診情況
步驟5:輸入個人信息及所在異地省份和城市,然後選擇【申請條件】,比如【被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的職工】然後【確定】【保存】
步驟6:然後上傳工作單位的派遣證明或者所在異地的居住證,提交後等待審批即可
異地醫療保險如何轉移成了社會醫療保險的一大難題。目前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等一系列相關內容。那麼異地醫療保險如何轉移呢?
二、異地醫療保險如何轉移
醫療保險,是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職工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醫療保險起源於西歐,可追溯到中世紀。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家庭作坊被大工業所取代,出現了近代產業隊伍。由於工作環境的惡劣,流行疾病、工傷事故的發生使工人要求相應的醫療照顧。可是他們的工資較低,個人難以支付醫療費用。於是許多地方的工人便自發地組織起來,籌集一部分資金,用於生病時的開支。但這種形式並不是很穩定,而且是小范圍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很低。18世紀末19世紀初,民間保險在西歐發展起來,並成為國家籌集醫療經費的重要途徑。
1998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部署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內全國基本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⑺ 秦皇島市異地醫保轉移怎麼在網上轉回本地

這個應該是可以轉的,你可以到醫保局問一下工作人員。
異地醫保轉回本地,需要確保個人名下社保保費沒有欠繳情況,且異地醫保賬戶已經辦理停繳手續並提供《社會保險關系轉出申請表》,另外,還要獲得社保關系轉入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加具是否同意轉入意見、加蓋公章,即可轉回本地。
異地醫保轉移
不管是異地醫保轉入、轉出,都需要獲得轉出方和轉入方社保機構的同意,才能順利轉入、轉出。
可以轉入本地,醫療保險不管是省內跨市州轉入還是省外轉入,均可辦理。
第一,有接收單位的,由單位辦理醫保手續。沒有接收單位的,個人應在終止原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後的三個月內參保繳費。
第二,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時,三種醫保關系可以自由轉換。三種醫保關系是指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醫療保險轉移後,從次月起享受轉入地相應待遇。辦理手續期間發生醫療費用的,如在規定的3個月內參保繳費,轉入地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相關醫療費用,如超過3個月沒有辦理參保繳費,轉入地經辦機構不予支付未繳費期間的醫療費用。
異地醫保轉移流程
第一步 參保人員到原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開具《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憑證》;
第二步 參保人員由單位代辦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及繳費手續後,可向省醫保事務中心申請辦理醫保關系轉入;
第三步 參保人員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原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出具的《基本醫療 保險參保憑證》至省醫保事務中心;
第四步 省醫保事務中心接收《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憑證》後,15個工作日內開具《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並郵寄至原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
第五步 原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收到《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後,115個工作日內向省醫保事務中心郵寄《參保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類型變更信息表》,並按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個人賬戶資金劃轉或提起手續;
第六步 省醫保事務中心接收《參保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類型變更信息表》及個人賬戶余額後,15個工作日內按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轉入手續。

⑻ 醫保可不可以網上異地轉移

醫保可以網上異地轉移。
參保人可以在轉出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上,列印《基本醫療保障參保憑證》。然後找到轉入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並且輸入個人信息注冊好個人賬號。然後在轉入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上申報業務管理中,點擊醫療轉入業務,然後根據網站指引准備相關資料以及填入申請信息。在辦理完轉移項目後,用戶可以在轉入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查詢管理中,點擊申報信息查詢可以查看結果。
社保卡和醫保卡的區別具體如下:
1、概念不同。社會保障卡簡稱社保卡,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
2、功能不同。社保卡不僅具有醫保卡功能,還是辦理各項社保業務的重要憑證,例如領取失業金等等。但醫保卡僅限於醫保功能,只能用來享受醫保待遇。
3、發卡地方不同。醫療保險卡由當地指定代理銀行承辦,而社會保障卡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
4、安全性能不同。社保卡採取了全國統一的三層密鑰管理體系,其安全性、可靠性已通過國家驗收,真正能夠使社會保障卡成為參保人員的「安全卡」、「放心卡」,也為未來實現跨省的全國通用打好了基礎。而醫保卡則沒有這種管理體系,安全系數較低。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⑼ 三亞醫保異地轉入如何網上申請

摘要 如果用戶在線上辦理醫保轉移業務的話,則需要在轉出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上,列印《基本醫療保障參保憑證》。然後找到轉入地的社會保險醫療官方網站,並且輸入個人信息注冊好個人賬號。

⑽ 如何網上辦理醫保轉移

流程如下:

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

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拓展資料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法規,在勞動者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2016年12月20日,人社部召開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視頻會,並與北京等22個申請首批啟動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省份簽訂了工作責任書,標志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正式轉入落實階段。

2021年6月,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6131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醫保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繳費以低水平的絕大多數單位和個人能承受的費用為准,廣泛覆蓋城鎮所有單位和職工,不同性質單位的職工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參保人員完成繳費年限後可以終身享受。其次基本醫療保險具有「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原則。

優勢:

按統一標准享受待遇。同樣的准入條件,收費標准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別。員工門診費用可從個人賬戶中扣除,扣完以後由員工自行付費。員工住院費用按比例報銷:1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6%;1萬至2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8%;2萬至4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92%。如果員工連續幾年不生病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累計滾存。

缺陷:

每一次住院有一個基本起付線的免賠額,分別為:一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750元,三級醫院1000元,這些費用需要員工自行承擔。甲類葯和乙類葯按比例報銷,進口葯不予報銷,超過4萬元保障額度就得自行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