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 種植 生薑的 最新 技術 和 訣竅
生薑種植技術(優)
1、生薑在我地什麼季節播種為好?
答:生薑在我區2-4月均可播種,一般來說在適播期內,提早播種,姜的生長期較長,可獲得較高產量。而播種過晚,姜的生長期過短,產量會明顯下降。所以姜在我地的播種期以3月上旬--4月上旬播種較為適宜,農諺曾有「清明芋頭,穀雨姜。」,就是這個道理。
2、我地目前栽培的姜以哪些品種為主?
答:我地目前栽培的姜品種主要有:本地大肉姜。
3、姜的播種量一般是多少?種姜塊以多重為宜?
答:姜的播種量一般每畝用姜種150公斤,因為種姜姜塊的大小對姜的產量有顯著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種姜愈大,產量愈高,正所謂「本大利大。」。種姜塊一般以50-80克為宜,過小則影響群體生長,降低產量,過大則造成用種量高,增加成本。
4、生薑播種前應注意哪些環節?
答:生薑播種前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①、精細挑選姜種;
②、種姜消毒;
③、 種姜催芽;
④、種姜切分。
5、如何精選姜種?
答:姜在播種前必須精細挑選姜種,選用塊大肉厚,芽頭鈍圓、表皮新鮮顏色黃亮、姜肉鮮黃、質地較硬、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害及無病蟲危害和機械損傷的健壯姜塊作種姜。
6、種姜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進行?
答:種姜的消毒方法分別有:
①、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鍾;
②、用600倍的多菌靈浸種15分鍾;
③、用1000倍高錳酸浸種10分鍾;
④、用4000倍農用鏈黴素浸種12小時;
⑤、種姜塊的切口醮些新鮮的草木灰。
7、種姜的催芽如何進行?
答:種姜催芽可採用如下方法進行:
①、釀熱物溫床催芽:選一背風向陽地塊,挖寬1.2--1.5米,深0.4--0.5米,長度視姜種量多少而定的凹床(以東西向為好),床底鋪上一層0.2米厚的新鮮豬牛欄糞,淋濕水後踩緊踏實,上面覆蓋一層約0.05米厚的細土,將消毒過的種姜依次排放於床內,姜塊芽頭朝上,上面再蓋一層稻草,用薄膜封好保溫保濕,約10--15天種姜就開始發芽。
②、室內覆蓋保溫催芽:在室內選一向陽的地方,地面上鋪一層厚稻草,將消毒過的種姜依次排放上面,姜塊芽頭朝上,上面再蓋一層稻草,用薄膜封好保溫保濕,約20--30天種姜就開始發芽。
8、如何切分種姜塊?
答:種姜塊的切分應在播種前進行,將催好芽的種姜,按每塊重約50-80克,從基部切分,並按大小分級,每個種姜塊選留1-2個壯芽,其餘全部抹除,切口用新鮮草木灰醮一下,可利於切口癒合,達到減少病害的目的。
9、如何培育健壯姜苗?
答:培育壯苗是獲得生薑豐產的首要環節,只有健壯的幼芽才能長出茁壯的幼苗,為植株的旺盛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達到豐產的目的。要培育出健壯的姜苗,必須注意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①、嚴格挑選姜種;
②、種姜要進行消毒;
③、種姜要經過催芽;
④、種姜塊的重量要在50克以上。
10、如何選擇種姜地塊?
答:姜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不論是沙土、壤土或粘壤土,均可良好生長。但不同的土壤對姜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種姜的地塊應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透氣、有機質含量豐富,呈微酸性的壤土。且前作至少2年以上未種過姜、芋、紅薯、馬鈴薯、番茄等作物的田塊。最好選用生地,若是生地,應提前1-2個月,深耕曬地,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結構,減少病蟲、利於作物生長。
11、為什麼說生地種姜比熟地種姜好?
答:生地一般多指那些從來未種過作物的開荒地,由於從未種過其他作物,因而病蟲就很少,尤其沒有生薑栽培中的毀滅性病害---姜瘟病。故用肥沃的開荒地來種姜,姜的產量不但較高,而且品質也比較優良。而熟地由於連年種植, 病蟲害多且重,甚至因嚴重發生薑瘟病,造成嚴重減產,直至失收。
12、生薑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如何?
答:生薑屬喜肥耐肥作物,但其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在幼苗期生長慢、生長量小,對養分的吸收亦少,。進入旺盛生長時,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增。據測定,每生產1000千克鮮姜,約吸收氮6.34千克、磷0.57千克、鉀9.27千克、鈣1.3千克、鎂1.36千克。若以磷為1計,則氮:磷:鉀:鈣:鎂之比為11:1:16:2.3:2.4。可見生薑在整個生長期中,對鉀的需要量最大,其次為氮,再次為鎂、鈣、磷等。因此在栽培中,合理施用氮、磷、鉀肥,特別是增施鉀肥,不但可增加姜的產量,且姜的品質優良,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13、生薑栽培中以多大的密度為好?
答:生薑種植的密度多大,應視種植地塊的肥力、水肥條件、種姜塊的大小而定。土壤肥力高,肥水條件好的地塊,且種姜塊在60--80克之間,行株距為0.65×0.2米,即畝植5000株左右;土壤肥力和肥水條件中等的地塊,種姜塊在50克左右,行株距為0.6×0.18米,即畝植6000株左右。
14、生薑栽培中,培土這一環節對姜的產量構成有什麼影響?
答:生薑屬於塊莖作物,其收獲的產品主要是塊莖,且姜的塊莖生長需要在黑暗濕潤的環境下,才能生長良好。因此要想獲得姜的高產,就必須為姜的根莖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栽培中的田間管理工作--培土,既可為姜的塊莖生長創造黑暗濕潤環境,保護姜塊,又能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培土工作應隨姜的生長不斷進行,一般整個生長進行2-3次,培土工作可結合追肥、除草等同時進行。
15、生薑栽培中,遮陰這一措施對姜的生長有何作用?
答:生薑屬於耐陰性作物,不耐高溫,特別是生薑的幼苗生長期,正處於炎熱的夏季,溫度高、陽光強烈,必須採取適當的遮陰措施,才能使姜幼苗生長良好,否則易導致姜苗矮小而造成減產。
在生產實踐中,我地農民常在種植生薑時,播種後在姜田鋪一層芒箕草,為出苗後的幼苗遮陰。芒箕草不但有遮陰作用,且通透性很好,這就為姜苗的生長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的環境,同時還可避免姜田出現草荒。通過蓋草,使姜地畦面處於黑暗濕潤環境,有利於姜的生長發育和塊莖膨大,因而獲得較高的產量。
16、姜的採收方式有哪幾種?
答:生薑的採收方式有:收種姜(姜娘)、收嫩姜、收鮮姜。
收種姜:生薑與別的蔬菜作物不同,種姜在發芽長成植株形成新姜後,種姜內部組織完好,沒有干縮腐爛,可回收利用。種姜收獲可與收獲鮮姜一同進行,也可提前在幼苗生長後期(夏至前後)進行,注意保護好姜苗。
收嫩姜:嫩姜收獲是在生薑植株旺盛生長期進行,這時姜塊組織柔嫩,纖維含量少,水分大,辛辣味較淡,宜於腌漬、糖漬等加工。但收獲嫩姜產量太低。
收鮮姜:11月霜降後,姜的地上部植株開始枯黃,塊莖已充分膨大成熟,選晴天採收。收獲後的鮮姜要帶有少量濕潤泥土,不用晾曬直接入窖貯藏。
17、如何防治姜瘟病?
答:姜瘟病又叫姜腐爛病,姜株受到病菌侵染後,不論莖葉或根莖都能表現受害症狀。根莖發病初期呈水浸狀,黃褐色,無光澤,以後內部組織逐漸軟化,僅殘留外皮,擠壓病部可流出灰白色水狀液體,有臭味。生薑根部受害後也呈現淡黃褐色、並最終全部腐爛。地上莖被害呈現暗褐色,莖部組織變褐腐爛,殘留纖維。葉片受害侵染後出現凋萎狀,並從下至上變成枯黃色,邊緣捲曲。
防治:①、注意輪作,尤其是在多年種姜的老薑田,最好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②、嚴格選種,消除種姜帶菌隱患;③、施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姜田要選地勢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塊,高畦栽培;④、葯物防治上可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1000-1500倍液;或30%琥膠肥酸銅500倍液;或用70%敵克松600倍液灌根防治。
18、如何防治姜葉枯病?
答:姜葉枯病主要為害姜株葉片,呈現黃白葉斑,梭形或長圓形,斑點細小,長2--5毫米:斑點中部變薄,易破裂或穿孔。嚴重時斑點密布,姜葉似星星狀點點狀,病部可見針狀分生孢子。發病後期病株全葉變褐凋萎。
防治:①、避免連作,可行的情況下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②、低窪地最好不種姜,姜田應選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地塊;③、注意肥料的合理配比,在施用氮肥的過程中也要施磷鉀肥,特別是鉀肥;④葯物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於發病初期全株葉面噴霧防治,隔7-10天噴一次葯,連噴3次。
19、如何防治姜炭疽病?
答:姜炭疽病主要為害生薑葉片,發病時首先從葉尖及葉緣出現病斑,最初是水浸狀褐色小斑,逐漸擴大成梭形或橢圓形等褐斑,整個病斑會連成大片病塊,使葉片發褐乾枯。空氣潮濕時病面出現許多黑色小點,即分生孢子。
防治:①、嚴格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制度;②、以農家肥為主,不偏施氮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③、要避免姜株徒長,姜田不能積水;④、葯物防治可用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300倍液,於發病初期對姜株葉面噴霧防治。
20、如何防治姜螟危害?
答:姜螟又名鑽心蟲、玉米螟,成蟲體表黃灰色,幼蟲初孵出為乳白色,老熟幼蟲呈淡黃色,華南地區每年發生4--6代,世代重疊,幼蟲孵化出2--3天後便侵入姜株葉鞘,被害葉片變成薄膜狀,葉面上有殘留糞屑,莖葉常被咬食成環痕,幼蟲在孵化出第四至第六天,多在莖桿中上部蛀食,造成莖桿空心,使水分運輸受阻,姜株上部凋萎。未代老熟幼蟲在野生雜草莖桿上越冬。成蟲白天隱伏在作物或雜草中,傍晚開始飛行,夜間交配。
防治:①、徹底清潔姜田並異地燒埋;②、人工捕捉幼蟲或用誘蟲燈誘殺成蟲;③、用赤眼蜂、殺螟桿菌等進行生物防治;④、葯物防治可用50%殺螟松500--6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全株噴霧防治。
21、如何防治小地老虎?
答:小地老虎成蟲深褐色,幼蟲灰黑色,其生長世代重疊,華南地區每年發生6代,成蟲夜間活動、交配產卵,卵多產在5厘米以下的小雜草上,成蟲對黑光燈、糖、醋、酒等有較強的趨性。3齡前幼蟲為害不大,3齡後白天在土表中潛伏,夜間出來危害,咬斷幼苗,造成缺苗。老熟幼蟲有假死性,受驚縮成環形。小地老虎喜歡暖潮濕環境,若姜田周圍雜草多、蜜源植物多,會引起嚴重為害。
防治:①、清除田邊雜草,以防小地老虎成蟲產卵;②、用誘蟲燈、糖醋液等誘殺成蟲;③、在生薑播種前,可用小地老虎愛吃的苦蕒菜、白茅、苜蓿等堆放田邊,誘殺小地老虎幼蟲;④葯物防治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或20%青戍菊酯3000倍液,或滅殺斃8000倍液,於小地老虎1--3齡幼蟲期,全株噴霧防治。
2. 在選姜時,顏色好的就一定真好嗎為什麼
生活中離不開生薑的存在,炒菜調味去腥,吃白切雞要蘸薑汁,嫩姜做成酸辣開胃的小吃,坐月子時要吃薑醋豬腳……每一道美味的背後,都有一款新鮮優質的好生薑!也幾乎每家每戶都離不開它。
正常的生薑,把它掰開後,斷口新鮮嫩黃,可以看到裡面有粘粘的絲狀的物體,就像是白色透亮的絲線一樣,這樣的生薑就是正常的;如果那些絲線是比較灰暗的,甚至還帶著點黃顏色,那麼這個姜就是被處理過的,不建議買。
4、保存時間
新鮮正常的生薑,把它買回來後,一般會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後,除了表皮有點干之外,其他都是好的,不會腐爛,不會變黑。
而如果是被硫磺處理過的生薑,沒放幾天,它的表皮就開始慢慢地變黑、腐爛,甚至還會產生一股酸臭味。這樣的生薑就不能食用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如果你對自己買回來的姜實在沒有信心,那麼還有一個補救的好辦法:那就是准備一盆水,加入適量的蘇打粉,攪拌均勻,然後把生薑放在水裡,浸泡1個小時左右,最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晾曬干保存即可。
俗話有雲「冬吃蘿卜夏吃薑」,夏天炎熱,適當吃點醋辣開胃的醋泡姜是非常不錯的哦!醋泡姜可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脾胃好了,腸胃也會通暢,口臭濕氣自然就跑光光了!
推薦這一款正宗的安徽銅陵特產——醋泡生薑。銅陵生薑是銅陵「八寶之一」,姜塊飽滿,色白鮮嫩多汁,味辣而不嗆口,特別適合用來製作糖醋白姜和醬汁白姜。
3. 種植大姜想要產量高、品相好,都有哪些技巧
對於咱們種植大姜的廣大姜農朋友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因為今年的大姜市場價格比往年同期將近翻了一番!姜價越高,姜種植收益就越好!而且姜農種植大姜的產量越高、品質性越好,大家在賣姜時就能比別人賣出更理想的價格、獲得更豐厚種姜收益回報!
如果培土時間過早,會抑制姜苗的生長,造成大姜生長緩慢、干尖黃葉、萌芽分枝受抑;如果培土時間過晚,容易導致大姜的分生的姜芽長出地面而遇陽光直射停止生長;如果培土過淺或培土過淺,又容易造成大姜的姜塊變的細長或粗短,既不利於大姜的高產,也不利於提高大姜的品質。
在大姜培土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大姜培土時不可在氣溫過高、土壤過旱或土壤過濕的條件下進行;②大姜大培土後2天內不可澆水;③培土後建議結合澆水用微生物菌劑進行灌根,或者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大姜油1000倍進行灌根,每隔5-7天進行1次,連續灌根2-3次,既可以促進培土損傷的根系盡快恢復,又可以預防地下病蟲害侵害大姜的地下根莖。
4. 生薑種植有什麼技巧
生薑是喜歡溫暖不耐寒的作物,也不能見霜,所以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整個生長期在無霜的溫暖季節最好。一般的情況下,都要求地面溫度穩定超過15度的時候才能種植,然後在初霜到來之前就收獲完畢。它對於積溫的需求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在根莖生長的時期,需要有一定的溫度合適期,才能有更高的產量。
在播種之前,要選擇沒有任何病害,而且自身也比較壯大的本地品種姜塊,然後在合適的地塊種植。最好是直接從地塊中取出,剛剛收獲的時候就要開始留種了,選擇個頭肥大,芽頭飽滿數量多,個體大小很均衡,外表顏色比較鮮艷,沒有病蟲害存在的姜塊最合適進行保存,然後來年方便育種。
培育狀芽是非常關鍵的生產步驟,也是保證高產的基礎。狀芽自身比較粗壯,頂部圓潤,而弱芽就是細長的,頂部是尖銳的,狀芽和種姜自身的情況有很大的關系,而且也和它的分布位置有關。一般種姜的營養情況好,芽頭自然也會更狀一些,如果種姜本身就非常的差勁,那麼新長出來的芽種也會非常的弱的。種芽最好的位置在頂端,越是靠下的芽種就越是差勁,這是肯定的。在二十五度左右的情況下進行催芽,是非常有利於新生芽出現的,但是如果催芽的溫度太高的話,長期超過二十八度,也可能會讓芽種變得細長一些,也不利於後期的培育。
在種姜生長過的地塊,一般是不利於進行播種的,因為可能會帶來病害。一般需要選擇有機質含量比較多,同時排水性能更高的沙土中最合適,當然黏土也是可以的。對於土壤的酸鹼度要求就是最好中性,或者是微酸性的,不能在鹼性的土壤之中種植。若突土壤酸化,可以使用萬嫁能,它能調節土壤的酸鹼PH值。連續使用可以使土壤的酸鹼度調節到適合作物生長的中性或弱酸性,使低產田變成高產田。瓜果蔬菜使用本品後,無壞果、爛果現象,果實色澤光亮、增加糖度,葉菜類葉片濃綠舒展,達到提高品質及增收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