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歌曲用什麼軟體作詞作曲的
作曲
是個人靈感創作的,你可能是把作曲與編曲搞混了,請看以下文章。
編曲的話就用:FL《
水果
》;或者:Nuendo和Cubase《
牛犢
》
首先我的回答是個人意見,不代表專業性質。
從一首完整的歌說起:
作詞:就是歌曲中的詞《字》;
作曲《譜曲》:就是你用嘴吧去唱某一首歌的調《指的是人唱的聲調》,也稱作
主旋律
;
編曲:也就音樂伴奏,比如琴聲呀,鼓聲呀!。。。等等。。。
所以一首完整的
歌曲
=
作詞
+
作曲《譜曲》+
編曲
。
但是
作詞
,作曲《譜曲》
,編曲
,這三項工作並不規定要誰先誰後,也就是說,有作詞了,找人來作曲《譜曲》,然後再找人來編曲;
或者有作曲了,找人來作詞,然後再找人來編曲;
還有就是比如在網上有些人編曲好了一些音樂伴奏,別人聽了心有感觸,腦子里的靈感一下就出來了,於是順著音樂伴奏的起伏,將心裡的感情以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是作曲的其中一種,如果靈感很到位的話,主旋律出來的同時詞也會相應的出來,因為是內心的感概嘛,但是有些人是達不到這種程度的,因人而異吧!
以下有例子你自己領悟:
要開始了:作曲就是無中生有的一個想像調子,作詞就是表達你思想里頭的情感文字。如果有了調子而沒有文字那就是哼歌。話又說回來,那怎麼樣作詞,加上作曲呢?這願自於你的心,就是你當時要創作的那棵心。比如你今天畢業,即將要離開學校、離開老師、離開同學,那麼你心裡一定會有依依不捨的感覺吧!只要你是這種感覺產生出來的靈感,我敢百分百的包你作出來的歌《作曲》,是有點留戀學校、留戀老師、留戀同學並帶點悲傷的音樂風格,把你這時的心情唱出來就成了一首
清唱
的歌。此時要是我唱的話,就會這樣唱:慢唱帶點傷心的口音來唱:我-我將要離別,我
的心情,你們懂嗎?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還有我成長的學校。。。我會永遠,永遠愛你們。。。
當然你是聽不到我現場所唱的旋律也就是所為的作曲,你發現了嗎?作曲里頭會情系於心地產生詞,即所為的作詞。你能領悟到其中的奧妙嗎?
又再舉個例子:比如你今天畢業,即將要步入社會,這時的你是盼望已久的沖動得以實現,快要能在社會上展示你的才華,你會有一種脫離束域而奔向奮斗的感覺,只要你心裡是這種感覺所產生的靈感,我敢百分百包你的歌是開朗帶奮進的風格,把你這時的心情唱出來就成一首清唱歌。要是我唱的話,就會這樣唱:帶點輕快高興的口音來唱:學業我圓滿完成啦,就要步入社會啦,我的理想,我要實現,用上我的畢生所學。。。。。
當然你是聽不到我現場所唱的旋律也就是所為的作曲,你發現了嗎?作曲里頭會情系於心地產生詞,即所為的作詞。你能領悟到其中的奧妙嗎?
總結:噢
原來是這樣
的呀!歌是什麼樣的風格,原來就是當時心裡所想的方向啊。同樣是畢業的心情,但出現了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你現在領悟到其中的奧妙了嗎?
現在說說改詞吧!如你發現你的詞有點不好,想改一下,當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押均放在第一位,有時會為了一些更有義意的詞而放棄某些段落的歌,但是歌的增減與詞的改動,是靠你的個人
整體觀
來定的,你也可以找個有專業水平的人幫你定量一下共同創作。
詞都可以改,
那曲
當然也是可以改的嘍,簡單的說你把調唱得能承上接下不卡音不卡嘴就OK啦。
再有就是不會樂理的作詞作曲方法:用錄音機或者手機的錄功能,將你的心情唱出來並錄下,然後完善它豐滿它,一首原創《清唱》歌曲就這樣旦生了。
然後再用樂器配音,即所為的編曲,由於有了作曲《主旋律》,再來編曲《加伴奏》會顯得容易很多《經調查得知的》。
至於編曲的方面我沒辦法幫你解說,因為我還不會編曲,所為的不會就是,不會用樂器,不會樂理,但是在我作曲的時候,那個歌的伴奏在我的腦中是已經生成了的,只是我沒辦法得到我想要的聲音,並按照我的思維響起。
終於說完了,都成短編小說了,呵呵。。。加點分給我好嗎!謝謝!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祝你早日作出動聽的原創歌曲!
㈡ 如何通過電腦和聲 因為我想寫歌.還有怎樣在電腦上編曲
用FLstudio來編曲,網上教程不少。有個賣血過年水果教程,優酷上應該有,迅雷里可以下。
還有簡譜的作曲大師,專攻吉他的用GuitarPro5。另外波形方面可以用Audition ,cool edit。
見過一款叫天才作曲家的軟體,可以自動和聲,不過找不到破解版。最近發現一款Magix music maker,有素材的話作曲似乎相當快捷。自己研究研究吧,寫出好歌拿來聽聽哈
㈢ 有沒有能在網上做音樂(編曲、錄音)的軟體
編曲軟體的話。。
如果會彈吉他的一般都能用GP5來做伴奏。
另外FL
Studio、Nuendo、Cubase、cakewalk
sonar也都是電腦編曲軟體。
另外還有一些自動伴奏軟體如天才音樂家、band
in
box、cutemidi等。
至於錄音軟體的話。。
一般人都用Cool
Edit2.1,也有用Adobe
Audition的。。
還有一些比較專業的我就不說了,一般也用不著。。
㈣ 你知道怎樣在網上作曲嗎
編曲是靠自己的 希望你去買個吉它 這樣很有利於編曲
吉他編曲的方法
吉他的編配是很深奧的學問。各人的經驗、技巧、樂感不同,編配出來的東西相差很多。建議還是多彈好的原版譜集。
基本的方法:
1.確定歌曲的調式。以1、3、5其中一個音開始並結束在1音或5音上的是大調,以3或6開頭並結束在6音上的是小調。大調歌曲主要配大調和弦;小調歌曲主要配小調和弦。
2.歌曲的開頭和結尾應配主和弦。大調為C,小調為Am。
3.終止前的一個小節配屬七和弦或屬和弦。大調為G7,或G,小調為E7或Em。
4.屬七和弦前應配下屬和弦。C → F → G7 → C。
5.然後再為每小節配和弦。小節中的音明顯傾向於某一和弦就配上該和弦。
6.如果小節中的音對任何和弦的傾向性都不明顯的,就應以重拍上的音或時值較長的音為准。
7.考慮和弦進行是否合理。三度、四度、五度、六度連接是良好進行,二度、七度為不良進行。
8.用代理和弦美化和聲。
流行音樂的特點:
一、和弦進行程式化
1.C → F → G → C
2.C → Am → F → G → C
3.C → Am → Dm → G → C
4.C → Dm → G → C
5.C → G/B → Am → G → F → Em → Dm → G → C
6.C → Em → Am → Dm → G → C
二、和聲配置圍繞旋律為中心,允許反常的和聲序進和聲部進行。
三、大量使用爵士味和聲。
使用七和弦、六和弦、增和弦、減七和弦以及各種高疊置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這些和弦的運用使和音變得富有刺激性。象在C → Dm → G → C中出了開始和終止用主和弦外,其他和弦完全可以全部變成七和弦。
還有一些象低聲部的半音下行和高音聲部下行來編配和弦。
四、重視和弦色彩的變化
如用F/G代替G,以bB或G/F代替G。運用掛四和弦、九和弦、七減五和弦、大七和弦。
最後引用一句西蒙的話,當記者問到西蒙:「您配置和弦是僅僅憑聲響效果嗎?」,西蒙是回答是:「噢,當然,取決於聲響效果,選擇那些聽起來最有意思的和弦。」還是需要更多的感覺,多彈些譜,你一定會成功的!
㈤ 怎樣作曲並發到網上
首先要有作曲的軟體。不知道你作曲是自彈自唱錄音還是想通過不同的音色來進行編曲?
前者我推薦你用glodwave來錄音,裡面可以消除雜音,增加音量,還有一些基本的混音效果。
後者,我用的是fl studio9。比較方便也容易上手,自帶的音色也還算可以,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足夠了。
㈥ 怎麼才能依靠網路學習作曲編曲 或者怎麼才能找人作曲
首先學習一個織體樂器:比如鋼琴或者吉他,吉他的話比較省錢~呵呵
對於一個編曲人來說,需要製作很多樂器的音樂,但是並不代表他們都要去學。換比較通俗的話說,你只需要知道這些樂器的演奏原理就可以在軟體上使用音源插件和音序器製作出來了。
那麼把織體樂器解決後,你需要去學習一下軟體的使用:
理論上說如果有一定的樂理基礎,直接去學cubase或者nuendo就可以了,FL和cubase的操作方法有很大的差異,先學FL再學cubase會讓你感到很不適應的。這是過來人的經驗。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FL在編配loop尤其是鼓點loop的時候具有天生的優勢,但是混音和錄音處理就顯得有點薄弱。cubase作為一款全能音樂工作站軟體,在混音和錄音效果上是非常出色的。但是製作鼓點loop卻不如FL簡單省事。綜上來說的話,你也可以考慮兩個軟體都學會,那麼FL是可以作為一個VST載入到cubase中使用的,如此以來,兩個軟體一起使用製作音樂會提高很多效率。
對於玩FL的人來說,延遲是個很頭疼的問題,有錢的可以去用設備彌補,沒錢的話也可以達到削減消除延遲的效果,方法很簡單:使用FL將歌曲分軌導出WAV,然後將這些WAV導入cubase進行後期混音處理,這樣子製作出來的樂器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延遲了。
學會軟體的基本操作後,你下一步需要的是編曲的經驗,說句話來說,編曲人編的好不好專業不專業,很大程度上是靠經驗決定的。一個編曲10年的肯定比編了3年的人編的好得多。這些經驗從哪裡得到呢?------大量的編曲練習和大量的扒帶。扒帶,也就是扒曲子,具體一點就是你聽完一首歌曲後,用你的軟體把整首的曲子的伴奏在你的音序器上重新製作出來,盡可能的還原原曲的編曲結構,以達到學習其中編配手法的目的。那麼,盡可能多的扒曲子對於你中期的便去學習很重要,但你扒夠1000首曲子的時候,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你的水平已經在職業編曲人的行列里了。
當然,僅僅是會使用音序器編曲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合格的編曲人,必要的混音知識是必須的,聲像、壓縮、EQ、包絡線這些的知識都是你必須要掌握的,否則你做出來的東西都是未混音的...那樣子就有點悲劇了~混音師也是門職業,你大可不必讓自己壓力過大,沒必要把混音學到混音師的地步,只需要能把編曲人的粗混混好就OK,混音的詳細知識我推薦你看《混音指南》這本書,寫的非常好!!!講解的很詳細,當然如果你能吃透這本書,我敢說你在國內也算是個比較出色的混音師了。
如果你是學院派的話,大學里會有老師按部就班的教你們編曲知識。如果你和我一樣屬於野派的話,建議到比較負責任的錄音棚學習一年左右。錄音棚的編曲學費的話一般是20課時2000~3000不等,具體你們那邊的價格你要去自己問了,至於那些一開口就要你5000以上甚至上萬的(我就碰到過這個2B還是個40多的大叔編曲還很垃圾) - - 基本上都是騙子...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你。
㈦ 如何在網上寫歌
由於網上要求找我交流作曲心得的朋友比較多,為了避免重復打字,我特把我的觀點集中表述如下:
很多朋友一上來就說他們很有寫歌的願望,問我如何寫歌。我的第一感覺是這種心態太不踏實了,缺乏一種客觀的態度。想寫歌想作曲的願望當然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如果你連自己哼出的東西都沒法記錄下來的話,這種想法就成了急功近利的表現。
其實寫歌包括配器這個東西是個水到渠成的東西,如果你還在問我該怎麼寫的話,我覺得你根本就沒入門,對這個音樂這個東西根本還沒能力掌握。對寫曲子這個想法還必須先放放,多去學習基本的東西,學到一定程度,積累到一定量,自然就會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包括評價自己有沒有作曲的能力。凡是一上來就問怎麼寫曲子的朋友經過我進一步了解,都是沒什麼音樂基礎或者基礎不好的朋友。不要走都沒會就想飛,這是我想說的。你們需要的不是怎麼寫曲子,而是怎麼先去了解音樂是怎麼回事。
更進一步來說,寫歌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多人即使他不懂樂理是個樂盲,時常也能瞎哼出一些曲調出來(我老爸就這樣,呵呵),但是他們自己不了解哼的是什麼東西,所以沒法記錄,所以也沒法跨進音樂這個門檻。而懂得記譜的人就不一樣,他可以把自己或者別人哼出的曲調記錄下來,比如王洛賓,於是就有這么些部分人成了作曲家,音樂家。實際你有沒有作曲的能力就在於你有沒有記譜的能力。
如何訓練出這個記譜能力?首先你得識譜,唱的要准,歌譜的細節都很清楚。然後要練耳,包括分辨音程和分辨節奏,各種復雜的音程和節奏都要練到條件反射,一耳就能辨認。這個有點象練英語,要練到象母語的程度。當然越復雜越難辨認,但是能分辨的出復雜音程和節奏的人一定也可以寫出復雜音程節奏的東西,所以想要寫歌寫的好對耳朵的訓練要持之以恆,不斷提高,而且沒有盡頭。練到一定程度,你聽到的音樂的時候,在你頭腦里反應的不是聲音,而是樂譜。
更進一步,如果你不單單是能辨認音程和節奏,而是對樂曲的和弦也漸漸開始敏感了。你會漸漸發現歌曲的旋律都是建立在和聲的基礎上的。除了傳統式的中國樂曲是先有旋律再有和聲背景(也就是先有曲,再配器)以外,現代樂的旋律都是建立在嚴謹的和聲架構基礎上的。你對和聲越敏感,就越會發現寫好一首歌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很強的基本功。你對和聲越敏感,也就會越發現國內音樂對和弦運用手段的匱乏,聽得出什麼是好歌什麼是爛歌。真正有水平的歌曲光從旋律上看是無非跟爛歌拉開距離的,甚至旋律還不如爛歌來的花哨。你會了解到真正有內涵的旋律是什麼意思。
下面上一個層次,談談如何寫好曲子
對寫歌有經驗的朋友來講,要討論一個寫歌的趣味問題。一件事情,如果你會做,別人也會做,甚至人人都會做,那你做起來就很沒樂趣。如果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你的感覺會很不一樣。寫歌也是一樣,如果一段旋律你想到了,但是聽眾也能想到,這個曲子就很沒特色,或者說沒什麼水準,沒難度。為什麼說現在的流行音樂垃圾多,就是當你聽到了開頭就能預料到他下一句唱到什麼音上面去,連你都能想出這樣的旋律,那麼這首歌必定不是什麼好貨色。現在的歌曲都是似曾相識的風格和曲調,聽多了讓人感覺膩味,因為它們太平常太普通了,沒有新鮮感。我們寫歌應該講求一個作曲的樂趣,要寫出可以抓住聽眾耳朵的東西,要讓他們感覺到不一樣,這是屬於你自己的個性問題,只有你想出了這樣的東西,別人不會這么想,如果你的曲子還能讓別人覺得好聽的話,那就說明你的水平真的很不錯,這才是寫歌的樂趣,要突出個性。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很多人不談各種作曲技巧,喜歡強調一個觀點:「音樂是感性的,不一定非要遵從什麼規律」,他們的意思是想拋棄作曲那種嚴謹的架構去天馬行空,走出屬於自己的個性世界來。照這么理解的話,不用理會那些束縛作曲的結構體系,任何人都可以玩音樂了,那你自己還能體會到樂趣嗎?今天我給你一把吉他,你明天就出一張不知所雲的專輯,這並不是不可以。但是會有幾個人承認你這樣的音樂呢?說白了,我亂寫,你也亂寫,大家互相不承認,這樣很有意思嗎?所以我個人是非常反感這種反傳統的做法,實際就是想逃避音樂規則。
因此,從寫歌的樂趣角度出發,我希望寫歌的朋友都能在理性的約束下寫出有個性的旋律出來,這才是樂趣。
最後討論一個寫歌水平的維持的問題
大家也許都注意到國內的創作型歌手都非常短命,要麼就一首歌出名,要麼就一張專輯出彩,很少有能維持創作水準的歌手。比如鄭鈞,唐朝等等。大部分人的觀點有兩點:1是因為出第一張專輯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比較艱苦,體驗比較深刻。成名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創作想法的變化,很多物質因素左右了他們,所以以後就平庸下去。2是因為第一張專輯是他們多年靈感的積累,成名後靈感用的差不多會枯竭,沒靈感就沒好歌。對於這種「物質生活論」和「靈感論」不是完全沒道理,但是我覺得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國外的樂隊很多70年代就成名了,到了現在還有好的專輯和好的單曲不斷涌現,難道他們作曲不受物質生活和靈感枯竭的影響?
有人問李敖「你寫作需要靈感嗎」他反問「妓女賣需要性慾嗎」,這實際上已經說明了問題。創作不能靠靈感去維持,要靠基本功和積累。純粹用靈感去寫歌是非常累的,你不光要靠靈感想出一個漂亮的開頭,還要靠靈感想出一個漂亮的過渡,然後還得靈感突發寫出一個漂亮的高潮,餘下每首歌都這樣,這樣持續下去你還能不枯竭嗎?真正的寫歌是藉助一個動機來發展的,動機就是靈感,餘下的部分是靠作曲者對音樂創作技巧和理解發展而成的。強調靈感忽視作曲技巧的人遲早要走進資源枯竭的死胡同。國內創作型歌手藝術生命短就是因為基本功和積累不夠造成的。對於國外那些大師級的人物來說,他們隨便信手拈來的東西都會讓我們覺得深不可測,為什麼?基礎不一樣啊!對他們來說,靈感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只要找到一個寫作的方向就可以發揮了,一切按照他們的作曲風格進行,就這么簡單。
所以說想維持自己的寫歌水準或者想進一步,很簡單,把基礎再打牢點,積累再深厚些。學習學習再學習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終辦法。那種把自己關在錄音棚裡面悶頭找靈感的方法是沒有效果的。
㈧ 怎麼寫歌編曲
1、學習作曲技法:比如唱一首歌曲,你會發現它的基本形態結構是有規律的。有的歌曲的段落在視覺上前後是對稱的(偶數個段落),這個是作曲講究的"對稱統一的美感"。
有的歌曲在聽覺上的音高或節奏(快慢)有著明顯的不同,這是作曲技法"對比"。有的歌曲(段落/樂句)前後似乎有些一樣或不完全一樣,這是作曲技法「完全重復/變化重復」。
2、學習和聲知識:通常我們聽的歌曲都有伴奏,伴奏就涉及到和聲,所以要做一首曲子,還應該兼顧它的"和聲走向"。
而和聲走向中最核心的即是根音走向,在音樂里我們可以把根音理解為貝司彈奏出來的重低音。如仔細聽一些流行歌曲,你會發現不同的歌曲裡面的和聲走向有些是重復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照搬別人的和聲走向,或加以變化來並為己用。
其次要了解的就是最基本和弦種類"正三和弦",即簡譜中每個音類似於「1、3、5」三個音疊加起來的這種關系,它是伴奏中最常用的。
3、了解音的性質:在簡譜中就是:1-主音,2-上主音,3-中音,4-下屬音,5-屬音,6-下中音,7-導音這七個音各自在音樂中呈現出來的特點。
特別說下,主音是音階中最有穩定感的音,而且歌曲通常是由主音(1)或下中音(6)開始的,結束時又將回到主音或下中音,這種模式的意義在於使音樂進行具有強烈的方向感。
以「3-中音、5-屬音或7-導音」結尾往往表示音樂未完,即將進入高潮。屬音對音樂引起的穩定作用僅次於主音。音階里對主音傾向性最強的音叫導音,它通常用在過渡到主音的連接。
寫歌的技巧
1、找准自己喜歡的曲風
每個人總會有自己喜歡的歌曲,有的人喜歡周傑倫的中國風,有的人喜歡張學友的情歌,有的人喜歡五月天的搖滾,當找准自己喜歡的歌曲風格後,就可以從自己喜歡的曲風里找感覺。
2、學會模仿
很多人寫的歌曲都是盜版,這就是模仿的過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別人寫好的曲子,自己填詞,自己翻唱。模仿是創作歌曲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在模仿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歌曲的最基本的技巧和要求。
3、嘗試自己加入創意
當通過模仿掌握了一些歌曲創作的基本技巧後,可嘗試自己的創意。創意靈感可以來自平時的生活,也可以來自網路的段子,或者來自古代詩人寫的詩詞。
比如嘗試寫一首傷感的歌曲,沒有靈感,可以去找一首宋代李清照的《聲聲慢》來看看,學習李清照的意境,自己模仿著填一些字進去。
㈨ 如何為自己的原創歌曲,編曲並把歌曲上傳到網上
這是自己實力問題,原創歌曲曲詞都是自己寫的,比如歌手:家家
徐良
mxd小寶
鄭毅
單色凌
喬洋
他們都是自己寫詞作曲,你要努力啊
㈩ 如何在網上作曲
一首完整的音樂是怎麼做成的呢?首先弄好歌詞和作曲,然後做伴奏,最後錄唱以及人聲的後期編輯。你現在只有歌詞,那麼必須再請人作曲,然後請人編曲(即是做伴奏)。拿到伴奏之後,練熟了再去錄音棚錄唱,錄音之後錄音棚的人會幫你做人聲後期。歌曲就是這樣完成的。網上可以找到人作曲和編曲(要准備足夠的資金),錄音的話你可以自己買個好的話筒在家裡錄,也能錄的不錯的。自己錄音的話錄音軟體可以在我網路空間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