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俄羅斯兵帽怎樣選擇顏色和訂單
擴展閱讀
怎樣用ps添加人物蒙版 2025-02-05 08:02:04
怎樣拍個人軍訓照片 2025-02-05 07:31:46

俄羅斯兵帽怎樣選擇顏色和訂單

發布時間: 2022-05-04 02:23:12

1. 白俄羅斯軍裝和俄羅斯軍裝以及蘇聯軍裝的區別是哪裡

俄羅斯軍裝300年
自俄軍創建300多年來,軍裝更換頻繁。各式各樣的軍裝也成為一種文化,現在都可以在俄羅斯軍服博物館里看到。 <#J<QYF&2
彼得大帝的官兵統一著裝 俄國的正規軍隊始建於彼得大帝時代,當時的軍裝官兵沒有區別,這恐怕在任何政體下也沒有過這樣的「民主」。 a'L7y%
要說有那麼一丁點兒的區別,那就是軍官挎肩披一條白藍紅三色的武裝帶。這恐怕就是惟一的政治色彩,其三色正好和國旗上的顏色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就幾乎看不到別的純俄羅斯東西了。就因為彼得崇尚西方,他在軍事上是要仿效強大而可靠的普魯士正規軍,所以軍裝的式樣也模仿普魯士。但是,當國內軍事政治形勢招來人民的不滿時,彼得下令將沙皇的主要支柱——軍官們的服裝做了一番改進,才同士兵服有了區別。 r.W"@vc>
亞歷山大一世引入雙角帽 19世紀初,俄國宮廷大興學法國之風,於是亞歷山大一世在確定軍裝時也趕這個時髦:所有的軍裝都按法國軍裝的式樣縫制。俄國官兵戴起了與俄羅斯風格迥異的拿破崙雙角帽,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不過在亞歷山大一世時代也出現了純俄羅斯特點的東西:1802年縫制了第一件一直穿到現在的灰呢子軍大衣。 LO Yyj?^7
尼古拉一世崇尚奢華 尼古拉當政時期國內政局穩定,因此「宮廷」可以放開手腳地在改變軍人形象上做文章。尼古拉一世非常熱衷於美化軍裝,最愛鮮艷的呢子、袖口條帶的金銀邊飾、鑲邊和制服上的鑲條。 ]mDsUZf<
「法國風」過去之後,沙皇開始往軍服上添加國家象徵標志,以提高國威。軍服上出現了紋章與徽章圖案,而且有冠形章紋的雙頭鷹。俄羅斯徽章的形態還不時有所變化,翅膀一會兒向上飛,一會兒朝下飛。歷史學家發現,當國內政局穩定時,翅膀便向上飛,局勢不穩時便朝下飛。首次在俄羅斯肩章上出現跟今天一模一樣的星形。從整個來說,新軍裝很漂亮,但就是不實用。 T<_1|eH
亞歷山大三世「扯下」所有的扣子亞歷山大三世當政期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其慘痛教訓給軍裝改革造成很大的影響。教訓之一:官兵們花里胡哨的服裝在戰場上根本不實用。沙皇下令給予簡化,使之更加方便。亞歷山大三世首先從軍服上「扯下」所有的扣子,取而代之的是小鉤襻。然後取消華麗的近衛軍帽子,規定戴羊羔皮帽,還留下大檐帽。肥大的雙排扣制服上衣取代了窄小的制服。 ;L/T}!Dx
尼古拉二世重新把軍服裝扮得十分華麗尼古拉二世擔心當兵的嫌軍裝難看而跑光,於是又恢復了軍服上的金銀線和裝飾品。與此同時,沙皇還把軍服分為作戰服和便裝兩種。戰斗服實用、方便和肥大,便於士兵在戰斗中跑動。便裝上恢復了過去那些精美的小掛件和小飾物,這純粹就是為了恢復軍威,吸引那些年輕的新兵。在尼古拉當政的那些年月,各團乃至各營都有各自不同的軍服,可全軍的作戰服是統一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結束了沙皇的這種軍服亂七八糟的局面。 }j5@\c48
IBsO
列寧取消了肩章 十月革命之後,以列寧為首的人民委員會取消了尼古拉二世時期俄國軍隊中的所有官銜和稱號,新政權在軍裝方面也力求取消同沙俄帝國有聯系的東西。因此紅軍官兵一開始沒有嚴格規定的軍服,帶槍的人穿什麼的都有。布爾什維克政權還取消了舊的軍人標志,一開始的主要標志為帽子上的紅帶子和寫上黑字「紅色近衛軍」的紅色袖標,有些部隊還興佩帶套在桂冠里的紅星形紅色近衛軍證章。紅星上畫的是象徵著工農紅軍各部政治團結的錘子和犁。 Q(eQZx{
當國內開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新政權開始考慮工農紅軍的軍服得有別於白軍的問題,於是便出現了被稱之為布瓊尼式軍帽的呢帽。順便說說,這種帽子還是從臨時政府的倉庫里拿出來的。 ^a0 -5
斯大林恢復肩章 斯大林時期又開始了軍裝改革。各族人民之父認為列寧時代的軍裝有些地方「不夠嚴肅」,比如說大衣和襯衫上的彩色胸兜蓋就過分花哨,於是將它們作為「災難時代的殘余」取消。就從那時起,軍隊開始越來越有一種「帝國的派頭」。斯大林最先推出的新玩意兒有夏天戴的大檐帽、弗倫奇式襯衫、指揮員穿的呢燈籠褲以及初級指揮員和列兵穿的棉運動衫。到1943年偉大衛國戰爭戰火正酣時期,不僅將帥和各級軍官,就連士兵也佩帶上肩章,而且其形狀甚至字型都跟舊俄部隊軍人佩帶的肩章一模一樣。 k>@^M]%
勃列日涅夫喜歡紅色鑲邊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軍裝改革方面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舉動,但還是有不少小的動作。根據勃列日涅夫的建議,各軍兵種大檐帽的帽圈、鑲邊、領章和肩章條紋間的彩色緣條都統一為紅色,軍便服改為套頭上衣和夾克衫,有些改革純粹是形式主義,這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保守。比如說,大檐帽的盔頭只加高了半厘米,帽徽上也只增加了幾支穗子。各軍兵種還出現了自己的袖章,上面必不可少的標志物為一顆有鐮刀和錘子圖案的大紅星。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蘇軍中第一次出現了迷彩服。 {;rpgc
戈爾巴喬夫得罪了元帥們 戈爾巴喬夫一上台,便簽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的一道命令,根據該命令將取消裝甲兵主帥、元帥,工程兵和通訊兵主帥的軍銜和肩章。這完全屬於改革過程中的「即興之作」,旨在取消上述軍銜的改革著實惹惱了軍事長官們,這個餿主意是克里姆林宮那些主管軍事的官僚給戈爾巴喬夫出的。他們知道,自德國空中流氓魯斯特駕機降落在紅場附近之後,總書記對軍人大發了一頓火。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軍人和當局的關系一直就不怎麼融洽,國家首腦對軍隊談不上有多喜歡,對官兵的著裝也不怎麼感興趣。軍裝的改革只在肩章上做了些小文章。 /[|md0,
不過客觀地說,戈爾巴喬夫還是做了一些含有民主色彩的變動,比如說允許夏天穿短袖襯衫和不打領帶,這些都受到了軍人的熱烈歡迎。 +,w|&y
葉利欽急於更換軍裝 俄羅斯軍隊剛剛於1992年5月組建,葉利欽便催促國防部領導:「我的軍隊得穿最好的服裝!」 pzp"NKx i
1992年10月,國防部給「鮑里斯」展示了新的軍裝。其式樣很像北約一些成員國的軍隊的服裝。俄國歷史上曾有些沙皇拚命模仿歐洲,葉利欽走的也是這條道路。新大檐帽的檐很寬,盔頭很高,上面有一隻碩大的金屬「鷹」,這讓軍官們一看就不舒服。他們帶著揶揄的口氣說:「盔頭越高,戰鬥力就越低。」 pt;Sk?-1
在葉利欽執政時期,國庫出現虧空,校官和將官的高筒皮帽被普通皮帽所取代,鉻鞣革皮靴也讓位給多脂軟革靴,大衣、馬褲和考究的皮帶也不見了。有時候撥下來的款只夠更換區別標志(陸軍大將和海軍元帥原來肩章上只有一顆大星,現在換成四顆小星)以及增加袖標、胸徽和其他圖形標志。 <'yC:HeAwD
普京又「恢復」了毛皮高帽普京在軍裝改革方面沒做出什麼大動作。讓將校軍官感到欣慰的是,給他們恢復了毛皮高帽。不久前普京又同意降低盔頭的高度和縮小了大檐帽上檐的直徑,使之接近俄軍傳統的小檐。這既是按傳統行事,也是回歸理智,因為大檐的「承風面積」太大,刮風天極容易被掀掉。不久,又將把軍官大檐帽上的常常被部隊厭惡地稱之為「肉用雛雞」的「鷹」拿掉。

2. 中國俄羅斯的裝甲坦克帽和美國英國的裝甲坦克帽為什麼不一樣

因為坦克里空間小(尤其是俄羅斯),坦克里有很多精密儀器,為了不碰壞,同時也不碰壞坦克兵的頭,所以俄羅斯選用坦克帽,再說坦克帽也比頭盔暖和啊!適合寒冷地區的坦克兵們帶!中國是從俄羅斯(蘇聯)那裡繼承來的!
而美英坦克比俄羅斯的大點,而且美英一般用兵次數多(戰爭和沖突),頭盔比坦克帽適合防護啊!再說美英沒有帶坦克帽的傳統啊!

3. 如何通過軍裝分辨俄羅斯的兵種

一般靠臂章以及帽子,海軍陸戰隊是黑貝雷帽,空降兵是天藍色,陸軍一般是紅色。在蘇聯時代,著土黃色軍裝,黑帽牆的是坦克兵、炮兵;紅色是步兵;天藍色是空軍、空降兵;墨綠色是克格勃內衛、邊防部隊。

4. 清朝士兵 的帽子是什麼顏色的 所有的...

八旗兵。紅白藍黃,鑲紅,鑲白,鑲藍,鑲黃

5. 蘇聯軍帽條帶的顏色有什麼含義

紅色代表是陸軍。很多國家的軍隊軍帽的帽牆{帽邊}都是用紅色代表陸軍。比如英國。中國。日本。但所表達的含義卻不同。

而那些穿著綠色軍裝戴藍色或其他顏色帽邊的是陸軍的其他特殊兵種。比如裝甲兵。防化兵。內衛部隊。特種兵等等。以藍色的深淺的來區分。一般電影中出現的戴藍色的多是裝甲部隊或內衛部隊。

蘇軍的軍服,標志等等很復雜、花哨的很。

6. 貝雷帽的編織方法

1.起110針圈織;

2.先織2行平針(下針),再織6行一針上一針下(此處為帽邊,我覺得稍窄,又加了幾行);

3.花樣編織,起始每花11針,共10個花,按圖樣織到最後減至40針;
4.織兩行平針;重復織(2下,2並1下),減到30針;

5.一行下;重復織(1下,2並1下),減至20針;重復織(2並1下),減至10針;

6.將線穿過針孔,拉緊,完成!
注意事項
編織密度:22針*32行的花樣=10cm見方。
關於貝雷帽的起源,說法眾多,一說是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一種名叫無檐菌蓋帽的帽子,它的帽型與貝雷帽極為相似,但此時並沒有出現貝雷帽這個稱謂。還有一種說法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首創,並在文藝復興時期流行。

而比較多的說法是起源於15世紀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當地牧羊人喜歡佩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

1889年,由法國陸軍組建的阿爾卑斯山地的部隊,拋棄了拿破崙時代的平頂kepi,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把貝雷帽改革為制式軍帽的部隊。貝雷帽被他們採用是因為這批精銳山地作戰部隊的作戰實際需要,軟帽無檐的設計不容易磕磕絆絆,不易與樹枝相絆,與頭部的貼合設計也不會在奔跑時掉下來 。

1917年,英國坦克部隊和法國山地部隊的一次集體訓練中,英國坦克部隊的少將司令官休·艾勒斯爵士發現法軍頭上這個造型奇特的帽子,很適合白己的坦克兵使用。於是他把這種貝雷帽和當時流行的蘇格蘭圓扁帽的設計相結合,設計出了屬於英國坦克兵的貝雷帽,並聯系坦克兵的作戰實境,選用毛料材質且顏色調整為耐臟抗油污的黑色,並在腦後設計了繩子以調節松緊,方便不同體格的士兵佩戴,這便是現代貝雷帽在軍隊的真正開端 。

二戰時期,當時為了向法西斯集團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與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顯著標志 。

在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街頭,不論是藝術家、詩人,還是歌手和電影明星,他們都戴著毛氈貝雷帽。到了20世紀80年代,貝雷帽在美國開始成為一種街頭文化的標志,也從此開始越來越朝著時尚單品發展。到了21世紀,貝雷帽已經發展成一款帶有濃厚復古味道的單品 。
折疊款式
貝雷帽從使用人群可以分為軍用貝雷帽和民用貝雷帽兩種:

軍用貝雷帽帽頂呈圓形,帽身大於帽邊,無帽檐 。是世界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但各個國家的各兵種的貝雷帽略有不同 。

英國

在二戰期間,貝雷帽在軍隊中迅速普及。當時英國各種部隊都佩戴了顏色不同的貝雷帽,其中包括:英國特別空勤團採用的黃褐色貝雷帽,以及英國第一支空降部隊佩戴的栗色貝雷帽 。英軍皇家陸軍第五空中機動旅的官兵都佩戴紅色貝雷帽,所以人們稱其為"紅魔鬼"部隊 。

美國

美軍首次使用現代貝雷帽是在1943年,當時美軍第509傘降步兵團的一個營佩戴了英國傘兵部隊在戰爭中使用的栗色貝雷帽 。

195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曾試驗性地佩戴過綠色和藍色貝雷帽,但經過測試後,覺得效果不佳,沒有被大批量的採用。

1953年以後,一支新組建的專門用於反暴亂和反游擊戰的陸軍特種部隊開始大批量佩戴綠色貝雷帽,至此,美軍便開始廣泛地使用貝雷帽,但是當時的美國軍方卻一直拒絕將其列為制式軍帽。

1961年,約翰·肯尼迪總統計劃到布拉格堡視察,行前他特意指示特種作戰中心指揮官威廉·亞伯勒准將,要求特種部隊閱兵時全部佩戴他們的貝雷帽。因此,在1961年9月21日,美國軍方致電特種作戰中心,正式批准將綠色貝雷帽作為這支特種部隊的制式裝備。其後,肯尼迪總統便告訴五角大樓,他認為綠色貝雷帽就是"美國軍隊勇氣與成就的最高象徵之一","綠色貝雷帽"也成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標志和同義語。

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軍的政策鼓勵各地駐軍指揮官大力推廣能增強士氣,體現各自特色的制服,貝雷帽的使用日益廣泛。例如,雖然同是裝甲部隊,駐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裝甲部隊士兵佩戴的是黑色貝雷帽,而駐德國的美軍裝甲騎兵團則佩戴的是紅白相間的橢圓形黑色貝雷帽。

1973年,駐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的第82空降師的部隊開始佩戴栗色貝雷帽,而在肯塔基州的坎貝爾堡營區人員佩戴的是紅色貝雷帽,憲兵佩戴的是淺綠色貝雷帽,第101空降師佩戴的則是與其軍服顏色相同的淡藍色貝雷帽。在阿拉斯加,第172步兵旅佩戴的是橄欖綠貝雷帽。

1975年,陸軍參謀長批准黑色貝雷帽作為空降游騎兵的制式軍帽。1979年,美軍官方開始著手遏止貝雷帽顏色泛濫的情況,只允許特種部隊使用綠色貝雷帽,游騎兵保留其黑色貝雷帽,1980年,批准空降部隊繼續佩戴栗色貝雷帽,而其他各種類型的貝雷帽一律禁止佩戴 。

美國空軍佩戴貝雷帽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9年,美國空軍正式批准空軍系統司令部戰術空軍控制小隊士兵佩戴黑色貝雷帽。1985年,戰術空軍控制小隊的全體飛行員獲准佩戴由北卡羅來納州波普空軍基地的兩名飛行員設計的帶有徽章頂飾的貝雷帽。空軍聯絡軍官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完成上聯合火力控制課程的學業後,也獲准佩戴黑色貝雷帽,所不同的是,其貝雷帽用軍階徽章取代了原有的頂飾。空中機動聯絡軍官也獲准在空軍內佩戴黑色貝雷帽。除了戰術空軍控制小隊、空軍聯絡軍官和空中機動聯絡軍官佩戴黑色貝雷帽外,空軍中的傘降救援部隊、作戰控制員、安全警衛部隊和作戰氣象部隊也佩戴不同顏色的貝雷帽。

2002年,美國陸軍正式將卡其色貝雷帽確定為陸軍游騎兵;空降部隊(及傘兵部隊)使用栗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繼續使用綠色貝雷帽;其他陸軍單位則佩戴黑色貝雷帽。

2011年,美國陸軍方面宣布,貝雷帽今後還將是陸軍制服的組成部分,但不會出現在日常實戰演習中 。

除了以上各色貝雷帽外,美國陸軍第117旅的官兵裝束則是頭戴黑色貝雷帽,並在貝雷帽上別著前蘇聯時期的紅星及早期英國MK1戰車的徽章、身著新式三色沙漠虎紋迷彩服、肩章上掛著紅星,它是美軍的假想敵部隊 。

美軍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款式都相同,均屬軍方制式統一品。

俄羅斯

為了確保莫斯科奧運會的安全,蘇聯政府於1978年下令在內衛部隊捷爾任斯基師組建了一個特別訓練連,此後,經過選拔組建了"勇士"特種部隊。設立"栗色貝雷帽"考試的想法,如果想要獲得標志性的"栗色貝雷帽",必須經過非常殘酷的訓練。1993年5月31日,時任俄羅斯內衛部隊司令的阿納托利·庫利科夫簽署命令,批准了《內衛官兵獲得"栗色貝雷帽"稱號專業考試條例》。"栗色貝雷帽"正式成為代表俄羅斯特種部隊最高職業水準的標志 。

蘇聯軍隊在1981年正式將藍色貝雷帽作為蘇軍空降兵的制式軍帽,但其帽型與西方截然不同,其帽頂極其巨大,以顯示出蘇聯軍人的威武,那個時代的蘇聯軍帽普遍帽頂極大,但只適合人高馬大的蘇聯士兵,不適用於亞洲、非洲人種。

中國

2000年5月1日,貝雷帽經駐香港、澳門部隊試用後首次裝備全軍 。

2017年5月1日,武警官兵著夏常服時,通常戴"16武警貝雷帽",這是武警部隊首次列裝貝雷帽。

"16武警貝雷帽"適體度高,實現了"一號一尺寸";採用大帽襯板設計,保證集體佩戴時帽形統一;增加整燙工藝,定型牢固、佩戴簡便,確保官兵佩戴美觀;氣眼位置相較於一般貝雷帽後移,增加了透氣性。此款貝雷帽可更好地滿足官兵在高溫、高濕等多種環境下的佩戴需求 。

聯合國

1945年10月25日,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作戰時都戴著藍色頭盔,平時戴藍色貝雷帽,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藍盔部隊" 。

其他國家

土耳其、希臘和盧森堡只允許其軍隊各軍兵種使用3種顏色的貝雷帽,但多數國家都達到了4-5種顏色。比利時軍隊使用了7種顏色的貝雷帽 。

相比軍裝中的貝雷帽,民用貝雷帽的式樣可謂千變萬化。其設計大致可分為三類:①根據貝雷帽本身的造型進行設計。貝雷帽是無檐帽,所以它的造型全部體現在帽身上,帽身可加長,加寬,並且可以設計成上下一樣寬,帽邊也是貝雷帽設計的部分,帽邊的寬窄可以根據設計的需要而定。帽子裁片的不同也會改變貝雷帽的造型,兩片式的貝雷帽更加圓整,簡潔,六片式的貝雷帽則多一些稜角,更加活潑。根據貝雷帽本身造型進行設計 的貝雷帽有頭盔式貝雷帽,針織一體式貝雷帽,上下兩片式貝雷帽,六角貝雷帽等。②是在前一種帽型基礎上略作變化,如添加帽舌,就可以變化出狩獵帽,大蓋帽,新四軍帽等帽式。在增加帽舌的變型中,大蓋帽等帽子,其帽舌只是外部的添加,不影響帽子本來的造烈。而狩獵帽是比較特殊的,其前部的帽身與帽舌相連,從正面看,它的造型更加像鴨舌帽。③外部裝飾設計,這種設計方法可與前兩種方法疊加使用,帽子上的裝飾非常廣闊,常用的裝飾物有綢帶、裝飾花、毛球、羽毛、蕾絲花邊、珠子、紐扣等 。

材質
貝雷帽通常用棉布、昵、絨等材料做成,故較柔軟,並有較好的隨意性 。

7. 我想知道俄羅斯每次閱兵中。紅色貝雷帽的是內務部隊。桔紅色的為緊急情況部隊。藍色為空降部隊。黑色為海

天藍色軍服應為俄羅斯空軍,藍色貝雷帽+綠色軍服+天藍色海魂衫是空降兵

8. 誰有蘇聯陸軍將軍常服帽子的圖片.

h蘇聯軍服樣式是由蘇聯部長會議(負責軍裝和裝具)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負責軍人區分標志)制定。
在蘇聯,以下人員有權著用軍服:武裝力量現役軍人、蘇沃洛夫陸軍學校學員、納西莫夫海軍學校學員、以及有權著用軍服的預備役和退役將軍、軍官和准尉。
十六世紀俄國射擊軍最先規定著用長襟服。十七世紀初葉,射擊軍著用長襟服,穿高腰靴,戴皮鑲邊呢帽。十七世紀後半葉,為區分各團而規定了不同顏色的軍裝品。十八世紀初彼得一世建立了正規軍隊,規定了統一的軍服。綠色(步兵)或藍色(騎兵)長襟服,紅色背心、短褲、襪(近衛軍為紅色,常備軍為綠色)、鞋、三角氈帽(細毛氈帽)(擲彈兵和炮兵戴皮帽)、佩帶各種識別標志。冬季在長襟服外披紅色寬大斗篷(或短呢斗篷)。水兵著灰色(後改為綠色)長襟服、同樣顏色的短褲、藍襪,銅扣眼鞋、黑氈帽。軍官服上帶有特殊的識別標志——金色飾物、紐扣、白色領帶、帶穗的三色綬帶等等。
彼得一世逝世後,軍服樣式發生了各種變化。1762年規定了佩帶綬帶,1763年規定佩帶肩章和帶穗肩章(在左肩)。十八世紀30至50年代出現了胸甲騎兵團和驃騎兵團規定了特殊的軍服。1786年根據A.B.蘇沃洛夫的建議,著用新的更方便的軍服——短襟服、馬褲、矮筒靴、皮盔。保羅一世時,俄國軍人曾著用不方便不實用的普魯士的軍服。此種軍服主要適於派班儀式。保羅一世逝世後不久軍服大為簡化,取消了士兵寬大斗篷,用彩色高立領的軍大衣和方便的馬褲;用靴筒到膝蓋的皮靴代替皮鞋;取消發辨和波紋發。但軍服仍不夠方便實用。十九世紀對軍服繼續進行了改革。例如:1801——1809年全體軍人佩帶了肩章,1807年軍官佩帶帶穗肩章(雙肩);1803年用高筒軍帽代替普通軍帽,後改為大檐帽;1802——1803年為海軍人員規定了單排扣軍服(軍官為雙排扣大禮服),長腿褲和軍帽,後改為水兵帽和水兵短大衣;1853——1856年克里木戰爭後,陸軍人員著用比較方便的軍服,軍官穿灰色野戰軍大衣。根據各團在師內的番號規定帽圈和肩章的不同顏色;帽圈顏色,第1團為紅色,第2團為藍色,第3團為白色,第4團為深綠色;肩章顏色,第1、2團(第1旅)為紅色,第3、4團(第2旅)為藍色。1869年土耳其斯坦軍區規定白色亞麻布襯衣(發給士兵用於體育訓練時用)系帶肩章,允許夏季在隊列內和隊列外著用。用各種紡織品製作的此種襯衣後來成為俄軍主要軍常服和野戰服之一。
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軍服變化較大;規定軍裝為深綠色,無紐扣(用鉤扣)和彩色翻領,統一式樣的軍帽——大檐帽(士兵戴無檐軍帽)、羊羔皮冬帽;騎兵領取步兵式樣的軍裝;取消了禮服(近衛騎兵除外)。1907——1908年恢復禮服。海軍著用雙排扣軍服,翻領白色亞麻布襯衣和藍色法蘭絨襯衣、貼身針織杉(水兵汗衫)、黑色(夏季為白色)褲和灰色帆布作業服。1892年起海軍將軍和軍官著用白色軍上衣,1910年起著用藍色軍上衣。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期間及革命勝利後,直到1918年,工人武裝隊伍——赤衛隊沒有規定專門的軍服。赤衛隊戰士穿著各種服裝,佩帶寫著「赤衛隊」的紅色臂章,帽子上有紅帶。1918年建立的工農紅軍著用舊俄軍儲備的軍裝,但無肩章。軍帽上系有紅帶。為紅軍戰士和指揮員正式規定的識別標志是形似花冠的胸章,它由月桂枝和柞木樹枝圖案構成,上有錘、犁和紅五星。1919年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制定了工農紅軍第一批軍服式樣;帶紅星的盔型呢帽、長襟衣(軍大衣)、保護色的夏季襯衣(自1935年起叫做套頭服),佩帶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後又增加長方形)的區別標志。1921年制定了工農紅軍海軍服裝;指揮人員配備大檐帽、冬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為軍大衣),黑色雙排扣軍上衣和褲,深藍色和白色軍上衣;紅海軍士兵配備水兵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為軍大衣),黑色水兵短大衣、深藍色法蘭絨襯衣和藍領白色襯衣、水兵汗衫、黑色褲和灰帆布作業服,1922年工農紅軍陸軍和空軍著用統一式樣的軍服:深灰色軍大衣、襯衣、馬褲和盔型帽(夏季為淺灰色、冬季為深灰色)。規定佩帶彩色(按兵種)胸章和臂章。1924年取消胸章和臂章,區別標志改在領章上。著用保護色的緊身襯衣,取消盔型夏帽,改用大檐帽。1926年規定指揮人員穿著深藍色馬褲。此種軍服持續到1935年年末,在此期間由於實行新的軍銜制,對軍服也做了改革。除大檐帽外,又增加了船型帽;規定空軍和汽車裝甲坦克兵指揮人員著用敞開式緊身軍上衣,穿襯衣,系領帶。各兵種指揮人員的附加區別標志(角形章)佩帶在軍大衣、緊身軍上衣和套頭服的兩只衣袖上,單排扣軍大衣改為雙排扣軍大衣。1940年將軍開始著用禮服,銀灰色軍大衣、保護色扣合式常服上衣、彩色(按兵種區分顏色)鑲條的藍色軍褲、帶帽徽的大檐帽。冬帽改為護耳冬帽,元帥和將軍帶高筒皮帽。
偉大衛國戰爭初期,為提高軍服的偽裝性能,用保護色的領章和區別標志代替原有的袖章。將軍用保護色的套頭服和無彩色鑲條的軍褲。統一了各兵種軍服的式樣和顏色。全套女軍人制式服裝包括女軍帽、連衣裙和大衣,她們也著用套頭服,規定式樣的裙子和軍大衣。1943年規定軍人著用套頭服,常服上衣、立領單排扣禮服。
戰後,武裝力量的軍服日愈完美。1949年為空軍軍官和將軍及裝甲兵軍官規定了雙排扣開領常服上衣與禮服上衣,襯衣和領帶。1954年4月開始供給將軍和軍官防雨斗篷。取消陸軍元帥和將軍的立領扣合式禮服,代之以翻領雙排扣禮服。白襯衣、黑領帶;取消扣合式常服上衣,採用保護色的敞開式雙排扣常服上衣、襯衣和領帶。1955年(這一年對於中國軍人來說,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軍官開始著用銀灰色節假日禮服軍大衣,用敞開式雙排扣禮服代替扣合式單排扣禮服(陸軍、國土防空軍為銀灰色,空軍為藍色),穿白色襯衣,系領帶,帶帽徽。1958年全體軍官開始著用統一式樣的軍服;保護色的大檐帽與敞開式軍服上衣,藍色馬褲和散口褲、保護色襯衣和領帶。海軍軍服也有變化。1951年取消了軍官扣合式軍服,著用敞開式禮服、白襯衣,系黑領帶;1963年海軍陸戰隊著用黑色特種野戰服,它包括無檐軟帽、敞開式上衣、散口褲和矮筒靴。
1970——1976年蘇聯武裝力量對軍服式樣做了改革;定期服役的士兵、軍士和軍事院校學員,取消套頭式,著用常服上衣,取消扣合式軍服,著用敞開式單排扣軍裝,穿襯衣,系保護色領帶;超期服役的士兵和軍士著用節假日禮服時,允許穿散口褲和矮腰皮鞋;制定了元帥、將軍、軍官、准尉和超期服役軍人(空軍、空降兵和海軍除外)著用統一「海藍」色禮服上衣和褲子、大檐禮帽、白襯衣、黑領帶(空軍和空降兵為藍色上衣、褲子,深藍色領帶);對蘇軍各類軍人的常服和野戰服作了一系列改革。海軍軍官、准尉和超期服役軍人著用白色雙排扣制服上衣、藍色短外衣,白色或黃色襯衣、黑領帶。

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