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的早中晚熟是怎樣劃分的
是按成熟的時間來分的,一般在熱帶才有早中晚三熟的水稻
2. 稻田的特點和顏色
水稻在幼嫩的時候都是綠色的,到了成熟期慢慢變成黃色,到最後熟透了為金黃色。
水稻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葉鞘無毛;葉舌長膜質或具葉耳;葉片線形扁平,寬大。頂生圓錐花序疏鬆開展,常下垂。小穗含一兩性小花,其下附有2枚退化外稃,兩側甚壓扁。
穎退化,僅在小穗柄頂端呈二半月形之痕跡;孕性外秤硬紙質,具小疣點或細毛,有5脈,頂端有長芒或尖頭;內稃與外稃同質,有3脈,側脈接近邊緣而為外稃之2邊脈所緊握。
(2)水稻顏色怎樣才是長熟的呀擴展閱讀: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3. 水稻什麼時候成熟,水稻成熟標志是什
水稻成熟要經歷的4個時期,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
乳熟期:水稻開花3-5天開始灌漿。灌漿後籽粒內部呈白色乳漿狀,隨著澱粉的不斷積累,干物質重量不斷增加,乳熟初期,鮮重迅速增加,中期,乾重迅速增加,末期鮮重最大,米粒逐漸變硬變白,背部仍為綠色,持續7-10天。
蠟熟期:籽粒內容物濃黏,無乳狀物,手壓穗中部籽粒有堅硬感,鮮重下降,乾重達到最大。米粒背部綠色逐漸消失,谷殼稍微變黃,持續7-9天。
黃熟期:谷殼變黃,米粒水分減少,籽粒變硬,不易破碎,此期為收獲最佳時期。
枯熟期:谷殼黃色退淡,枝梗乾枯,頂端枝梗易折斷,米粒偶爾有橫斷痕跡,影響米質。
水稻達到生理成熟的標準是籽粒內干物重達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從外觀上看,當每穗穀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穀粒小穗軸及副護穎變黃,米粒定於變硬,呈透明狀,這時是水稻收獲最佳時期。
4. 水稻是什麼顏色
水稻在幼嫩的時候都是綠色的,到了成熟期慢慢變成黃色,到最後熟透了為金黃色。
水稻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葉鞘無毛;葉舌長膜質或具葉耳;葉片線形扁平,寬大。頂生圓錐花序疏鬆開展,常下垂。小穗含一兩性小花,其下附有2枚退化外稃,兩側甚壓扁;
穎退化,僅在小穗柄頂端呈二半月形之痕跡;孕性外秤硬紙質,具小疣點或細毛,有5脈,頂端有長芒或尖頭;內稃與外稃同質,有3脈,側脈接近邊緣而為外稃之2邊脈所緊握。
(4)水稻顏色怎樣才是長熟的呀擴展閱讀:
稻為東南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品系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大類,前者多植於山地或旱地,東亞一帶的山地居民常栽植之,其形態和水稻無甚差異,不過在栽植期間無須常浸水中,但仍須有足夠的雨量方能豐收;
後者廣植於水田中,今亞洲各國均有大量栽培,品種甚多,主要分成粳(或作粇)、秈和糯3系,前二者質不粘,後者質粘。
在這些系中又有若干個品系,如早熟、中熟和遲熟等。農藝上栽培品種的名稱雖多,但原種仍為一種植物。有些學者曾將粳和糯別為2個變種,但採用的不廣。
5. 水稻成熟一般經過幾個時期生產上應注意什麼
根據稻穀成熟的生理過程和谷殼顏色變化等,可將水稻成熟過程分為以下4個時期。
乳熟期:水稻開花後3~5天即開始灌漿。灌漿後籽粒內容物呈白色乳漿狀,澱粉不斷積累,干、鮮重持續增加,在乳熟始期,鮮重迅速增加,在乳熟中期,乾重迅速增加,到乳熟末期,鮮重達最大,米粒逐漸變硬變白,背部仍為綠色。該期手壓穗中部籽粒有硬物感覺,持續時間為7~10天左右。
蠟熟期:該期籽粒內容物濃黏,無乳狀物出現,手壓穗中部籽粒有堅硬感,鮮重開始下降,乾重接近最大。米粒背部綠色逐漸消失,谷殼稍微變黃。此期約經歷7~9天。
完熟期:谷殼變黃,米粒水分減少,干物重達定值,籽粒變硬,不易破碎。此期是收獲適期。
枯熟期:谷殼黃色褪淡,枝梗乾枯,頂端枝梗易折斷,米粒偶爾有橫斷痕跡,影響米質。
水稻成熟期的長短因氣候和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氣溫高則成熟期短,氣溫低則成熟期延長。
在生產上,要注意水稻成熟期的栽培管理特別是水分的管理。一些地區常因生育後期撤水過早而影響籽粒飽滿度。水稻在灌漿結實期合理用水,可以達到養根保葉,青稈活熟,漿足粒飽的目的。為此,一般在成熟前7~10天左右灌最後一次水,具體時間可視土壤含水量及天氣和籽粒成熟情況靈活掌握。
6. 水稻多長時間才算成熟
早稻7月上中旬成熟,中稻9月中下旬成熟,晚稻10月上中旬成熟,生育期天數一般為120天左右。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
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6)水稻顏色怎樣才是長熟的呀擴展閱讀:
收獲的稻粒稱為稻穀,有一層外殼,碾磨時常把外殼連同米糠層一起去除,有時再加上一薄層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澤。
碾磨時只去掉外殼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澱粉,並含約8%的蛋白質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煙酸、核黃素、鐵和鈣。碾去外殼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米的食用方法多為煮成飯。在東方、中東及許多其他地區,米可配以各種湯、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產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細的米糠粉和從米糠提出的澱粉,均用作飼料。
7. 稻子是什麼顏色的
淡黃色的。
水稻會開花,其顏色一般為淡黃色。稻花沒有花萼和花冠,快開放時,隔著陽光可以透視到穎片內的花葯陰影由於花絲的伸長而逐步被推到穎部頂端,同時穎片就像蚌殼一樣張開,淡黃色的1枚雄蕊和6枚雌蕊會逐漸落出。
植物學史
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稻的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低於玉米和小麥,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聯合國將2004年定為「國際稻米年」。
8. 如何區分水稻成熟時期
早稻7月上中旬成熟,中稻9月中下旬成熟,晚稻10月上中旬成熟。
水稻成熟要經歷的4個時期,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
乳熟期:水稻開花3-5天開始灌漿。灌漿後籽粒內部呈白色乳漿狀,隨著澱粉的不斷積累,干物質重量不斷增加,乳熟初期,鮮重迅速增加,中期,乾重迅速增加,末期鮮重最大,米粒逐漸變硬變白,背部仍為綠色,持續7-10天。
蠟熟期:籽粒內容物濃黏,無乳狀物,手壓穗中部籽粒有堅硬感,鮮重下降,乾重達到最大。米粒背部綠色逐漸消失,谷殼稍微變黃,持續7-9天。
黃熟期:谷殼變黃,米粒水分減少,籽粒變硬,不易破碎,此期為收獲最佳時期。
枯熟期:谷殼黃色退淡,枝梗乾枯,頂端枝梗易折斷,米粒偶爾有橫斷痕跡,影響米質。
水稻達到生理成熟的標準是籽粒內干物重達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從外觀上看,當每穗穀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穀粒小穗軸及副護穎變黃,米粒定於變硬,呈透明狀,這時是水稻收獲最佳時期。
9. 何為水稻黃熟度,請各位老師解答
所謂水稻的黃熟度,就是水稻的成熟成度。農民根據其成熟度決定收割時間。
10. 水稻貪青晚熟怎麼判斷原因是為何預防措施有哪些
您好!
1、水稻貪青晚熟的植株表現 抽穗至灌漿期葉片大而軟,抽穗不整齊,倒3葉生長旺盛,葉片寬而長,柔軟而下垂,特別是在早晨有露水時葉片披垂顯著,葉色濃綠,生育期顯著延遲。水稻貪青晚熟,容易發生病害和倒伏,使千粒重降低,產量銳減,品質變劣。
2、水稻貪青晚熟的主要原因 一是中後期追肥過多或過晚,造成無效分櫱增多,群體過大,導致幼穗分化和生育進程推遲。特別是水稻抽穗後,施氮素化肥過多,造成葉片中含氮量過高,植株貪青,不利於營養物質向穗部轉運和積累,使灌漿速度減慢,穀粒不飽滿,粒重降低,空秕增加;二是由於生育中期受旱,生長發育失調,稻株不能吸收養分進行營養生長,提早進入生殖生長,後期遇到適宜水分,導致葉片生長迅速,葉片增長,呈濃綠色。
3、預防措施 :首先選用抗逆性強,不易貪青晚熟的品種。其次是合理運籌肥水。在合理密植的的基礎上,做到看天、看苗、看田科學施肥和管水。尤其是後期 肥要謹慎,因苗施肥。水稻抽穗後,發生徒長貪青,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排乾田水曬田。曬田的時間和程度,看稻苗的顏色而定。如曬田5-7天,葉片已由濃綠轉黃時,停止曬田,復淺水保持田間濕潤;如稻葉未轉黃,繼續曬田,如植株顏色已轉為正常,可復水保持淺水層或濕潤灌溉,保持乾乾濕濕,促進早熟、活熟。在曬田期間,可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及噴施有機鉀750倍液各一次,從而提高穗粒數和結實率,可促進水稻早熟。
以上僅供參考!感謝您的提問!祝開心快樂!
期待您的好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