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這幅水彩畫中植物的綠色怎麼調 兩種綠色都說一下怎麼調 用什麼顏色調的出那種顏色
深的是草綠加一點點點黃色,如果想顯得厚一點的話,可以稍微加點墨。淺的話就多點黃就好了。求採納~~~~
B. 墨青, 墨綠 ,草綠,中國畫顏料怎樣調出來呀
墨青:酞青+墨汁(少量)
或 花青+墨汁(少量)
墨綠:藤黃+花青+墨汁(少量)
或 藤黃+酞青+墨汁(少量)
草綠:藤黃+花青
或 藤黃+酞青
復勒:工筆畫中,染了後,可能把以前的墨線罩住了,需要把墨線顯現,就在原來墨線的地方再勾勒一遍,叫做復勾,也有叫復勒的叫法。工筆畫有三礬九染,復勒要看情況而定,要是是用礦物制顏料畫的,好容易蓋住。那就要再勾下了啊。
C. 怎樣可將中國畫顏料調成紫色,我怎麼都調不出來
將中國畫顏料調成紫色方法:
1、找到顏料中的藍色跟顏料中的紅色,然後藍色加上紅色就是紫色。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哪種紫色,可以拿筆少量試調之後,在進行大量調色。
2、如果手頭沒有藍色,可以找到黑色,黑色加上紅色也是紫色。
3、如果想要淡紫色,可以適當加點白色。
(3)中國畫水草的顏色是怎樣調出來的擴展閱讀:
調色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D. 工筆畫荷花怎樣調色
先用淡墨分染,花青打底,三青、三綠罩然,藤黃分染,草綠罩然,背面三綠打底,都比較偏水色,盡量調淡點,一遍一遍染,盡量不要調色,國畫是不調色的,是分染和罩然的結果。
工筆畫白荷花的畫法步驟:
一. 畫白荷,因花頭為白色,以淡墨勾花。花梗、葉梗用中墨勾。
荷葉的葉筋用重墨勾。葉的輪廓用淡墨勾。
二. 先用很淡的墨染花瓣根部,後用芽綠從里向外分染花瓣(芽綠:
藤黃加赭石加少量花青)。蓮蓬用藤黃加赭石染。葉子及水草
用墨分染,留出白線和霧氣,正面葉深,反面葉淺。然後再用墨統染一遍。
三. 花瓣從外向里用白粉分染,花瓣尖部用曙紅提染,用色要淡,
染二遍,用石綠罩染蓮蓬。荷葉及水草用深淺不同的草綠罩染。
四. 用芽綠罩染花瓣(畫白荷用綠要淡,否則就變成綠荷了)。用
四綠點出蓮子,並染花梗、葉梗以及反葉。用三青、三綠分別染葉子,顏色要薄。
五. 花瓣紋理正面用白粉勾,反面用芽綠勾,要勾得工整、精細。
用胭脂點蓮子尖,用淺黃(白粉+藤黃)、雄黃及白粉分別點出花蕊的各部分。用草綠和四綠點出花梗、葉梗上面的刺。用赭石提染水草尖部。然後調整渲染一下整體畫面和霧氣。最後簽名蓋章。
E. 怎樣用國畫顏料調出草綠色
顏料調色:
1、綠色顏料調色:
黃+藍=黃綠(黃多藍少)草綠、綠色(等量混合)中綠、藍綠(藍多黃少)深綠 藍綠色=草綠色+天藍色,粉綠色=純白色+草綠色 黃綠色=檸檬黃+草綠色,墨綠色=草綠色+純黑色
2、其他顏料調色:
紅+黃=紅橙(紅多黃少,俗稱桔紅)、橙色(等量混合,俗稱桔黃)
藍+紅=紅紫(紅多藍少)、紫色(等量混合)、藍紫(藍多紅少)
肉色=少紅+少黃+多白,熟褐色=檸檬黃+純黑色+玫瑰紅
粉玫瑰紅=純白色+玫瑰紅,朱紅色=檸檬黃+玫瑰紅
暗紅色=玫瑰紅+純黑色,紫紅色=純紫色+玫瑰紅
褚石紅=玫瑰紅+檸檬黃+純黑色,粉藍色=純白色+天藍色
灰藍色=天藍色+純黑色,淺灰藍=天藍色+純黑色+純紫色
粉紫色=純白色+純白色+純紫色,啡色=玫瑰紅+純黑色
粉檸檬黃=檸檬黃+純白色,藤黃色=檸檬黃+玫瑰紅
桔黃色=檸檬黃+玫瑰紅、土黃色=檸檬黃+純黑色+玫瑰紅
(5)中國畫水草的顏色是怎樣調出來的擴展閱讀
一般常用顏料:
1、檸檬黃(冷調黃)。
2、淡黃(暖調黃)、中黃(暖調黃)、土黃(暗調黃)。
3、桔黃(或桔紅)、朱紅(暖調紅)、曙紅(冷調紅)。
4、深紅(用來壓暗紅系的重色)、褚石(很常用的哦)、熟褐(臟臟的重色,不敢多用,但很好用)。
5、玫瑰紅(美麗透明的顏色,爆炸力強,干後反色,少用效果極好)、紫羅蘭(美麗的冷調色)、群青(偏暖的藍)。
6、鈷藍(挺正的藍)、湖藍(冷艷的藍)、普藍(除黑之外最重的色,用來加重畫面的重色)。
7、淡綠(偏暖的綠)、中綠(用得較多的綠,比較正)、深綠(或橄欖綠,用來壓暗綠色系)。
8、粉綠(偏冷,畫蘋果的時候挺好用的)、草綠(不用說了,畫草的時候得勁)、黑。
F. 在繪畫里各種顏色顏料是怎麼調配出來的
掌握各種繪畫技巧,還有各種調色機能,比如說,常用的高級灰::月芽黃灰,淺蟹灰,淡青灰,豆沙紅,灰豆綠,米駝,藍蓮等等。在色調可以用色相環上的兩個互補色調制高級灰,如紅與綠,黃與紫。互補色調和,顏色就灰,其中某一個顏色量稍多,就是灰的有傾向性,不論有多少高級灰都是由,紅黃藍三原色+白色調配出來的,如紅的補色是綠,紅+綠+白=高級灰,黃的補色是紫,黃+紫+白=高級灰等等,這些高級色都是一種顏色+補色+白=高級色,在繪畫中一般灰是偏暖或偏冷的。
黃灰=肉色+檸檬黃+白+天藍(一點) ,埃及灰=土黃+橄欖綠+白 ,天鵝灰=灰+粉綠+天藍+白 ,冷固灰=土黃+黃綠,高光灰=白+天藍,藍灰=粉綠+湖藍+白,冰梨灰=橄欖綠+中黃+土黃, 紫灰=玫瑰紅+天藍+白,蘋果灰=黃綠+中黃。
色彩調色靠的是多練,多臨摹、多寫生。但是也有天賦比較差,技術掌握不到位的,這種美術生個人建議用一用艾隆免調顏料。
去年我參加集訓,發現自己色彩很差,無論怎麼學習都跟不上,最後到聯考聽老師介紹用了83色艾隆免調水粉,真的免調色沒心裡負擔,當時跟我一起考試的那個妹子出了考場就哭了,因為他平時畫得都比我好,他看到我畫得這么好都驚呆了。
G. 中國畫怎麼調色
中國畫的調色,(這里我要聲明,中國畫的色,不單指那些五顏六色的顏色,還有墨的色:焦、濃、重、淡、清。)主要是看你要畫什麼類型的畫,是工筆的,潑墨的,寫意的,青綠的等;
工筆類:是將顏色一層層的疊加,其中顏色是通過不同的技法染上去,點上去,提上去等;
潑墨類:這類主要是顏色之間的相互碰撞而產生的,其實 「水」 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畫者自己慢慢體驗,會慢慢明白其中的趣味;
寫意類:一般是先水墨,再染一些顏色;還有就是墨與色一起用,等;
青綠類:與上面差不多;
調色:主要是根據要畫什麼樣的畫,需要幾個碟子(還有文房四寶),一個裝墨,一個裝色,一個裝清水的筆洗;顏色的調和可以使色與色的調和,也可以使墨與色的調和,加水,調和去自己需要的色澤,即可!
H. 國畫的綠色是怎麼調的
黃+青=綠
印刷/顏料三原色(減色法)
青+品紅=藍
品紅+黃=紅
黃+青=綠
青+品紅+黃=黑
色料(顏料)三原色——減色法原理
在列印、印刷、油漆、繪畫等靠介質表面的反射被動發光的場合,物體所呈現的顏色是光源中被顏料吸收後所剩餘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減色法原理。減色法原理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被動發光的場合。在減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顏料分別是青(Cyan)、品紅(Magenta)和黃(Yellow)。
(8)中國畫水草的顏色是怎樣調出來的擴展閱讀:
調色原則
顏色如同炒菜要掌握火候.顏色調配得不夠,會顯得「生」,「火氣」。
顏料的品種要盡量用得少,包括黑白在內,一般不超過四種色就能調配出所需要的顏色,第五種以上的顏色加進去,只能起到增加黑和灰的作用,顏色中的對比色成一起,就是黑灰色。有人認為加不同顏料可以使顏色豐富,其實只能降低純度,經驗豐富的畫家常常利用簡單的幾種顏色,取得優美雅緻的效果。用淺黃加入少量的黑調配出一種沉著的綠色。當顏色調配合適的時候,會有一種滋潤的感覺,塗在畫布上色素滲入畫面,退到空間里的感覺,相反顏色顯得乾枯、漂浮就不好。
根據顏料中所含的成分,顏色可以分為純色、清色、濁色。純色中不含白,清色中只含黑,或者只含白,濁色(「灰」顏色)中含有黑色也含有白色,也就是含有灰色。
我們作畫時口頭上講的「灰顏色」,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消色的灰色;另一個指的是濁色。不是指由黑加白調出的灰色,而是指顏色微妙、沉著,含有一定灰色成分的某種顏色。畫面上使用大量「灰顏色」,其目的是為了使畫面色彩互相襯托得更為響亮。
彩畫家應該熟練掌握調色技巧,明確所要調配的顏色是純色(灰顏色),然後根據不同種類顏色的調色原則分別進行調色
I. 國畫顏料中綠顏色怎麼調出來啊是哪兩種顏色調處來的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說明:顏料中任何一種顏色加入白色都會使之變為粉色變淡顏色
把我選為最佳答案吧,幫你找資料我都很辛苦的捏
呵呵
J. 國畫中顏色的調色是怎麼回事
中國畫的調色,主要是用色和水。
墨,分為濃墨、淡漠、焦墨(濃、干),主要是看筆的干濕和水的多少,其中淡干墨最為難調,主要靠自己的感覺。
色,中國畫的顏色最初是從礦物質中提取的,所以不容易變色,但調好的顏色中會有沉澱,畫工筆的需要注意。調色時可以適當加點淡墨,水跑了之後留下的顏色會比較深,純色會比較不真實,不過個人喜好不同……
總之,國畫的調色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感覺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