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去除衣服上扎過留下的針腳眼
可以以衣服上的針眼為中心縫制一朵小花,就又能處理掉針眼,又能讓衣服變得更加美觀。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1、首先在衣服上發針眼處周圍畫一個小圓圈,以針眼為中心,等下在這里縫制一朵小花,2、針線從下而上穿過小圓圈中間的針眼,接著再從上而下的穿出圓圈邊緣線,如3、先如下圖所示在圓圈縫制9根主線對圓圈進行主幹的打底,形成小花的雛形,如下圖所示
4、接著用針線橫著穿過兩根小花的主幹線,相鄰兩根線都穿過,一直把花瓣填補滿,5、相鄰兩根線都穿過,一圈又一圈,沿著剛才的主幹一直把花瓣填補滿,6、最後效果如下圖所示,沿著剛才畫好的小圓圈縫制了一朵小花,針孔自然也處理掉了,如(1)怎樣磨穿衣服的針擴展閱讀
衣服保養小竅門:
1、衣服上的紐扣,因時間過久會暗淡無光,欲恢復光澤,只需塗上點無色指甲油,用軟布擦試,即能煥然一新。
2、縫補衣物穿不上針時,可將線頭蘸點指甲油,稍等片刻,線就容易穿過了。這是一種在你失去耐心時最有效的辦法。
3、羽絨服上有小洞,可找與羽絨服顏色相同的指甲油或無色指甲油輕輕塗上一層,洞口就會被封住,羽絨也不會鑽出。
4、毛皮服裝有蛀蟲時,不要用手捏,以免弄臟衣物。只要滴一滴指甲油在蟲子身上,蟲子便會自動掉下來。
2. 在書上和電影上看到母親縫衣服的時候會先把針在頭發上「磨」一下!!為什麼喃
因為頭皮上有油脂,用針尖去磨一下,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使針穿進的動作更快的完成.
3. 為什麼在縫衣服的時候要把針放在頭上磨兩下
這個「純棉」跟現在的可不太一樣,現在的紡織工藝根本不是以前可以相比的。以前的棉布是很粗糙的,拿針來縫制的時候摩擦力較大,需要較大的氣力,但是拿針尖在頭上蹭一下,使得針頭上沾染些許頭部分泌的油脂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麻煩採納,謝謝!
4. 衣服爛了一個口子,如何用針線縫衣服,要非常詳細的,包括穿針引線
1、首先將線穿進針中,如下圖所示。
5. 縫衣服的針,用現代工藝是怎麼造的古代呢難不成真是磨的。
古代有的是用動物細小的骨頭來當針,也有的是用小一點的鐵杵來磨成針; 現在工藝大多是用機器來完成的。
6. 什麼什麼磨針
鐵棒磨成針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鐵杵磨成針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傳說李白小時讀書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碰見一位老大娘磨鐵棒,說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因受感動,從此發奮學習,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語出宋祝穆《方輿勝覽》。後用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難辦的事情都...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民間諺語。比喻人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比喻持之以恆,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鐵杵磨針 [ tiě chǔ mó zhē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 tiě chǔ mó zhēn ]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 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例 句
王明同學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並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滴水穿石 鐵杵成針 愚公移山 滴水石穿
典 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當然!」,「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7. 古代縫衣服用的針是怎麼製作的
最早的時候是骨頭,用狩獵時候打回來的野獸骨頭製作
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學會用魚骨針、石針來縫制獸皮與樹葉等簡單衣服了,以後隨著鐵器和金屬製造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學會了使用金屬針縫制衣服,形狀也大大改進了,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期的縫紉機即是用單根、雙根及多根線和機針將布料或皮革縫合,或在縫料上縫綴裝飾線跡的機器。應用於家庭、工業和服務企業。
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後,紡織工業的大生產促進了縫紉機的發明和發展。1790年,英國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1841年,法國人發明了機針帶鉤子的鏈式線跡縫紉機。1851年,美國工人I. M.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跡縫紉機,並成立了勝家公司。這一時期的縫紉機基本上是手搖式的。
1859年,勝家公司發明了腳踏式縫紉機。從托馬斯和愛迪生發明了電動機後,1889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從此開創了縫紉機工業的新紀元。
1940年,瑞士愛爾娜公司發明了採用筒式底版鋁合金鑄機殼、內裝電動機的攜帶型家用縫紉機。1950年以後,進一步發展了家用多功能縫紉機。
建立於1851年的勝家公司是美國最早開始生產縫紉機的公司,當時,縫紉機的產量僅次於時鍾。1870年,美國生產縫紉機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國縫紉機年產量為70萬台。到1891年,勝家公司已累計生產1000萬台縫紉機。可以說,在較長時間內,勝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世界縫紉機的生產。
二次世界打戰以後,原西德、義大利以及日本縫紉機工業發展很快,歐洲各國除仍然生產高檔傳統家用縫紉機的公司以外,大多企業開始生產工業用縫紉機。在此時期,日本縫紉機企業在政府的資助下,開始生產廉價的縫紉機,並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期,工業先進國家的家用縫紉機市場已趨飽和,日本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轉向生產工業用縫紉機,而韓國特別是台灣抓住機會, 使得縫紉機工業崛起, 生產中、低檔縫紉機並投入國際市場。
1975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腦控制的多功能家用縫紉機,此後又逐步用於工業用縫紉機。80年代初期,世界共有3000多種縫紉機,常用於生產的縫紉機約為600種。
縫紉機的分類
按照縫紉機的用途,可分為家用縫紉機、工業用縫紉機和位於二者之間的服務性行業用縫紉機;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手搖、腳踏及電動縫紉機;按縫制的線跡可分為仿手縫線跡、鎖式線跡、單線鏈式線跡、雙線或多線鏈式線跡、單線或多線包邊鏈式線跡和多線覆蓋鏈式線跡縫紉機。
家用縫紉機:初期時,基本上都為單針、手搖式縫紉機,後來發明了電驅動的縫紉機,一直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按其機構和線跡形式來劃分,則大致可歸納為JA型、JB型、JG型、JH型。下又圖為家用縫紉機的一種--JG型家用電子多功能縫紉機。
工業用縫紉機:工業用縫紉機中的大部分都屬於通用縫紉機,其中包括平縫機、鏈縫機、包縫機及綳縫機等,而平縫機的使用率最高。
8. 如何快速穿針,眼睛不好,縫衣服的針
快速穿針的方法有:
蘸水法:
1.將線頭蘸些水,捋一下,使其有垂直感;
2.再拿上針,將線搭在針上,把線從針眼方向拉出,使線頭形成一個銳角;
3.然後把線往針眼送,穿針時針眼要垂直於小線頭,這樣才好穿。
4.穿好後,用食指頂住針孔,使線不易脫落,順勢用拇指將線頭領出將線掛好。
頭發牽引法:
1.准備一張白紙,這樣能更好地看清針眼;
2.剪一根頭發,先把頭發的一頭穿針里(頭發很好穿),之後再把另外一頭也穿進去,形成一個圓圈;
3.把要穿的線放在這個圓圈裡,一拉,線就穿過去了。
抹膠水法:
1. 在線頭上抹膠水,然後稍微捻一下
2. 等線頭幹了之後,就很容易把線穿過去了。
備註:如這些傳統的方法閑麻煩,可以直接購買一個穿針器,就幾塊錢,使用起來也方便。
9. 縫衣服用的針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縫衣針的生產流水線上一共有12道工序,分別是拉絲、校直、切斷、磨尖、制鼻、磨鼻、熱處理、研磨、串亮、精磨針尖、拋光、包裝。縫衣針的原料是直徑6.5毫米的鋼絲。在多次拉絲後變成適合針精細的粗胚,然後再根據需要切成針的長度。最小的9號針,拉絲後直徑僅為0.55毫米。縫衣針的針尖則是五六台磨尖機從不同角度磨削而成。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制鼻」,也就是加工出針的穿針孔。這一道工序中又包括壓型、沖孔和切鼻三道工序。先是在鋼絲中間沖壓出兩個針孔的形狀,因似鼻孔也稱針鼻,再沖掉針鼻內的鋼皮,最後用磨鼻機將針鼻內外的銳邊稜角磨削光滑。磨鼻機每分鍾可磨針鼻2500根。
10. 縫衣服的時候,為什麼把針在頭上蹭幾下
頭上有油,針頭沾油好鑽眼,一般人頭上都會出油,把針放在頭上擦兩下,可以增加其潤滑作用,縫衣時就會減少阻力,容易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