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焰一共有多少種顏色
火的顏色是根據燃燒的物質決定的!
正常條件下冶煉燃料的火焰顏色和溫度對應:
暗紅色:600攝氏度左右.
深紅色:700攝氏度左右.
橘紅色:1000攝氏度左右.
純橘色:1100攝氏度左右.
金橘色:1200攝氏度左右.
金黃色:1300攝氏度左右.
金白色:1400攝氏度左右.
純白色:1500攝氏度左右.
白藍色:1500攝氏度以上.
天藍色:一般冶煉達不到此程度.
注意,這只是冶煉時的火色判斷,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可以用在爐火里)
❷ 化學反應火焰的顏色判斷
燃燒反應,火焰顏色沒規律。與生成物也沒關系。
具體現象得記住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蒼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霧。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硫在空氣中燃燒---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在純氧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化氫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
磷在空氣中燃燒,白色火焰,有濃厚的白煙
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有黑煙
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很亮,有濃厚黑煙
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黃色
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沒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熔融而滴下。
❸ 火焰顏色等級
1、暗紅色:600攝氏度左右。
2、深紅色:700攝氏度左右。
3、橘紅色:1000攝氏度左右。
4、純橘色:1100攝氏度左右。
5、金橘色:1200攝氏度左右。
根據火焰的不同色調,可推測窯內的相對溫度。火焰顏色越深,溫度越低,顏色越淺,溫度越高。
火焰指火的灼熱發光的氣化部分。是一種狀態或現象,燃燒著的可燃氣體,發光,發熱,閃爍而向上升。是燃料和空氣混合後迅速轉變為燃燒產物的化學過程中出現的可見光或其他的物理表現形式,燃燒是化學現象,也就是一種化學反應。火焰可以給人帶來許多益處,但使用不慎卻亦可以害人至深。也有同名歌曲。產生火焰的三個條件是有可燃物,有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但鎂燃燒可以不需要氧氣,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火焰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外焰,內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
❹ 為什麼火焰有藍色和紅色
當火焰溫度是3000度是橙色,當火焰溫度是5000度-6000度是藍色。
火焰的實質是高溫的氣態或等離子態的物質。有兩種因素決定火焰的顏色:
1、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火焰是一種反應。
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3000度)到黃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藍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後看不見的紫外線(幾萬度),顏色在不斷改變。
從高能物理來說,紅外線,有色光譜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溫度繼續高下去,火焰的顏色從紫外線到x線到伽馬線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形容的「顏色」。
2、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元素構成決定火焰的固有光譜,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
常見的比如鈉會出現黃色,鉀是紫色,銅是綠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種雜色,因為有許多種類的元素在發光。這也就是各種火焰的顏色不一樣的緣故。
火焰簡介
火焰是一種狀態或現象,燃燒著的可燃氣體,發光,發熱,閃爍而向上升。可燃液體或固體須先變成氣體,才能燃燒而生成火焰。
主要由於可燃氣體被空氣或單純的氧氣氧化而發光發熱。部分物質燃燒並非一定需要氧氣,如活潑的金屬鎂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氣中燃燒。
❺ 古人是怎樣通過火焰顏色來辨別溫度的高低
古人還通過觀察發熱物體的火焰顏色,掌握了高溫目測技術。「火候」一詞最初的本意是,觀察發熱物體的火焰顏色。
在金屬冶煉或燒制陶瓷過程中,歷代工匠都以火焰顏色來判別爐體內溫度的高低。因此,火候實際上是古人創造的一種經驗性的高溫目測技術。雖然,它具有很大的經驗性,也不能標出溫高的具體數值,但它有充分的科學性。
戰國時著作《考工記》,最早記述了冶鑄青銅的火焰顏色:
在熔爐中加入銅礦和錫礦而進行熔化的過程中,首先熔化揮發的是那些不純雜物,它們的燃燒呈現黑焰色;然後,熔點較低的錫或雜物硫熔化並揮發,呈現黃白焰色;隨爐溫升高,銅熔化並揮發,銅與錫成為青銅合金,呈現青白顏色,進而爐火純青,便可開爐鑄造。歷代冶鑄、陶瓷等工匠常用火候觀察法,煉丹家和葯物學家對此也有所發展。
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物質的火焰顏色的記載,這些記載表明通過觀察火焰顏色來判斷溫度的高低以及爐內氣氛,確實是古人常用的判別溫度高低的方法。這與近代物理學中用光譜學原理,對不同物質的不同特徵火焰及其所對應的溫度,來鑒別物質的方法是一致的。
❻ 火焰有哪些顏色溫度是多少
暗紅色
約600℃
深紅色
約700℃
紅橙色
約900℃
橙黃色
約1100℃
隨溫度的升高,火焰的顏色先後變為暗紅色、橙色、黃色、白色、青色(藍火熱)
白色
約1300℃
白熾色
約1500℃
❼ 火焰的溫度對應顏色表
各種顏色的溫度是:紅色橙色(3000度)、黃色白色(4000度)、青色藍色(5000~6000度)、紫色(7000以上)。
有兩種因素決定火焰的顏色:
一、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顏色在不斷改變。從高能物理來說,紅外線,有色光譜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溫度繼續高下去,火焰的顏色從紫外線到x線到伽馬線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形容的「顏色」。
二、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元素構成決定火焰的固有光譜,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見的比如鈉會出現黃色,鉀是紫色,銅是綠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種雜色。
(7)怎樣判斷火焰顏色擴展閱讀
火焰組成:焰心、內焰和外焰,火焰溫度由內向外依次增高。
1、焰心。中心的黑暗部分及藍色部分,由能燃燒而還未燃燒的氣體所組成。焰心粒子運動速度
低,光譜集中在紅外區,溫度低。
2、內焰。包圍焰心的最明亮部分,是氣體未完全燃燒的部分。含著碳粒子,被燒熱發出強光,並有
還原作用,也稱還原焰。內焰粒子運動速度中等,光譜集中在可見光部分,亮度最高,溫度較
高。
3、外焰。最外層淺黃或透明的區域,叫做反應區。是氣體完全燃燒的部分。含著過量而強熱的空
氣,有氧化作用,也稱氧化焰。外焰粒子運動速度最快,光譜集中在紫外區,溫度最高,亮度較
高。
❽ 為什麼火焰會呈現不同顏色
火焰的實質是高溫的氣態或等離子態的物質。有兩種因素決定火焰的顏色:
1 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元素構成決定火焰的固有光譜,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見的比如鈉會出現黃色,鉀是紫色,銅是綠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種雜色,因為有許多種類的元素在發光。
2 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火焰是一種反應(暴烈的火焰)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3000度)到黃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藍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後看不見的紫外線(幾萬度),顏色在不斷的改變。這其實就是不同物體燃燒後的焰色反應,屬於一種物理反應。從高能物理來說,紅外線,有色光譜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溫度繼續高下去,火焰的顏色從紫外線到X線到伽馬線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形容的「顏色」普通物質燃燒的顏色取決於構成該物質元素的原子的結構,物質燃燒時,構成該物質元素的原子外層的電子獲得能量,遠離原子核,然後又靠近原子核,放出不同頻率的光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外層的電子放出的光子的頻率不同,因此物質燃燒的火焰顏色取決於燃燒物質 但在宇宙中,我們可以通過恆星發出的光的顏色來判斷恆星的溫度 ,這么說吧:物質燃燒的火焰顏色首先取決於燃燒物質,其次受燃燒溫度影響。
❾ 火焰到底有幾種顏色,為什麼
因為燃燒物中的各種物質與空氣中的不同氣體反應而產生的,還有就是高低不同的溫度。
火焰的實質是高溫的氣態或等離子態的物質。有兩種因素決定火焰的顏色 :
1 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 元素構成 決定火焰的固有光譜 , 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見的比如 鈉會出現黃色,鉀是紫色,銅是綠色, 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種雜色,因為有許多種類的元素在發光。
2 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火焰是一種反應 (暴烈的火焰)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 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3000度)到 黃色白色(4000度) 到 青色藍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 到最後看不見的紫外線(幾萬度),顏色在不斷的改變。
從高能物理來說,紅外線,有色光譜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溫度繼續高下去,火焰的顏色從紫外線到x線到伽馬線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形容的 「顏色」
❿ 高中化學:兩物質燃燒 如何判斷火焰顏色比如某種元素燃燒有特徵色,會體現么
這是焰色反應,以下是顏色:
如:物質中有鈉元素,那麼火焰的顏色是黃色。
元素符號 離子元素 名稱 焰色
As As3- 砷 藍
B B3+ 硼 青綠
Ba Ba2+ 鋇 黃綠
Ca Ca2+ 鈣 磚紅
Cs Cs+ 銫 淺紫
Cu(I) Cu+ 銅(沒鹵素) 淺藍
Cu(II) Cu2+ 銅(II)(沒鹵素) 祖母綠
Cu(II) Cu2+ 銅(II)(有鹵素) 藍綠
Fe(III) Fe3+ 鐵(III) 金黃
In ln3+ 銦 藍
K K+ 鉀 淺紫
Li Li+ 鋰 深紅
Mn(II) Mn2+ 錳 黃綠
Mo Mo+ 鉬 黃綠
Na Na+ 鈉 黃
P P3- 磷 青綠
Pb Pb2+ 鉛 綠
Rb Rb+ 銣 淺紫
Sb Sb3- 銻 淺綠
Se Se2- 硒 天藍
Sr Sr2+ 鍶 深紅
Te Te2- 碲 淺綠
Tl Tl3+ 鉈 綠
Zn Zn2+ 鋅 藍綠
☆⌒_⌒☆ 希望可以幫到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