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水粉怎樣調紙箱的顏色
擴展閱讀
所得稅多少 2025-02-02 08:08:55

水粉怎樣調紙箱的顏色

發布時間: 2022-05-18 02:07:24

❶ 水粉顏料怎麼調色

水粉顏料的粉色,主要是由紅色與白色混合調出,其他的輔助顏色可以根據需要適當的調進去。
淡粉色:朱紅(少)+鈦白(多) 鈦白加得越多,粉色越淡。
深粉色:朱紅(多)+鈦白(少) 朱紅加得越多,粉色越深。
玫粉色:玫紅(多)+藍色(少) + 鈦白(適量)

❷ 水粉盒顏色怎麼擺放

從淺到深,從暖到冷。
一般我們買的顏料盒都是有兩排或者三排的,盒子橫放,正對著自己,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顏料的第一格都是色的,最後一格是黑色的,一般的次序是:白,黃,橙,紅、綠、藍、紫、黑。
只能大概這么寫吧,你就按照這個順序從淺到深,從暖到冷排一下就好了,或者你覺得有哪一個不順手的也可以調整一下。
或者你買一盒24色的管裝顏料回來,按照盒子的顏色的擺放順序把顏料擠到顏料盒裡去,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❸ 水粉如何調顏色

正常情況下紅黃藍三原色,用水粉很難調出標準的其他的顏色...
紅+黃=橙色
紅+藍=紫色
藍+黃=綠色
紅+黃+藍=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玫瑰紅



=
玫瑰紅
+
純黑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大紅+檸檬黃+湖藍--熟褐(其實幾乎可以是黑色)
大紅+檸檬黃--桔黃
檸檬黃+湖藍--草綠,加多了湖藍就是粉綠
大紅+湖藍--紫羅蘭,加多了大紅就是玫瑰紅
大紅+桔黃--中黃
大紅+草綠--熟褐
大紅+紫羅蘭--玫瑰紅
檸檬黃+紫羅蘭--熟褐
檸檬黃+草綠--淺綠
湖藍+紫羅蘭--青蓮參考資料:

❹ 水粉怎麼調色

水粉怎麼調色?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要了解基本調色原理。
在現實顏料中,紅、黃、藍三原色,兩兩一起能調出橙、綠、紫。這是基礎顏色。所有顏色調在一起,最後得出是接近黑色的深土色。然鵝,知道這6原色是不足夠的,因為在對比之下,原色也有偏向,例如黃色系列的,偏冷色的檸檬黃、較為中性的中黃、偏紅色的橙黃。再例如紅色系列,偏冷色的紫紅、較中性的深紅、偏暖色的橙紅。藍色也是這個情況。所以在這里,學會 比較 顏色,才能進一步利用顏色。
另外,水彩初學者是不建議用白色顏料的,因為容易失去水彩的通透性。所以,我們會手動留白,例如高光位置。一種顏色的深淺,是可以由水量的多少組成。如下圖,水多就淡色,水少就濃稠。也不能說是深色,因為暗部顏色用法是要加其他暗色的,不能重復疊加同一種顏色。

常用水粉調色表:
紅+黃=橙
黃+藍=綠
紅+藍=紫
紅+綠=棕
紅+黃+白=膚色
品紅+黃+群青=黑
紅+綠+藍=白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 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熟 褐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水粉調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必須多練習。平時練習可以嘗試艾隆免調顏料系列的40色高級灰。到了聯考可以嘗試艾隆83色免調顏料,提分省時,而且畫面非常有層次感,不顯灰、不顯臟,非常好用。

❺ 水粉怎樣調出各種灰顏色

灰色的配色方案:

1、直接用現成的灰色加傾向色;

2、湖藍(鈷藍)+土黃+紫羅蘭+白色(灰色)+傾向色;

3、草綠(或中綠、粉綠)+赭石(或熟褐)+白色+傾向色;

4、土黃+青蓮(或紫羅蘭)+白色+傾向色。

二、做好三面五調的色彩調配

1、亮面色彩:基本色+明度較高的同類色或鄰近色+白色。如,一個紅蘋果的亮面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檸黃或中黃(鄰近色)+白色即可

2、暗面色彩:基本色+基本色的補色或基本色+明度較低的同類色或鄰近色(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淺的物體);基本色+藍色類+紅色類(主要用於基本色較深重的物體)

3、灰面色彩:以基本色為主,適當加入周圍物體的環境色。如紅蘋果的背景是一塊淺藍灰色的襯布,它的灰面色彩調配方法為:紅色(基本色)+淺藍灰色+白色(少量)。

(5)水粉怎樣調紙箱的顏色擴展閱讀

水彩用阿拉伯樹膠稀釋色料作畫的技法,並可指其作品及用於此法的顏料。

除樹膠作為粘合劑外,水彩顏料中還包括增塑劑,如蜂蜜水、糖水、甘油等以保持濕度;調潤劑,使畫面筆觸平穩;苯酚等防腐劑。

水彩一般用毛筆畫於手工特製的水彩畫紙上,而最好的畫筆是用紅紫貂毛做的。水彩明快、鮮亮,而水粉則是一種不透明的水彩畫。真正的水彩常用自由、輕松且寬大的筆觸在薄塗法下完成,紙材本身的顆粒、紋理和白色的效果更增添了作品絢爛與跳躍。

整個中世紀,水彩顏料都用於繪制羊皮紙手抄本插圖。

❻ 水粉怎麼調顏色

有啊,你要先學學理論,把色輪,色相背下來,然後有補色啊,什麼的,挺多的,最重要的是你的經驗拉,你要多畫,多調到顏色才能調出你想要的。
還有就是顏料的牌子也會影響調色,你最好固定用一個牌子的,所以建議你還是用馬利的,要好些,畢竟是大牌子,顏色差距不大
這些都是過來人的意見,很有用的!!!!!!!!!!

❼ 水粉的十二種顏色具體怎麼相互調色調出不同的顏色

三原色:紅


三間色:紫


紅+黃=橙
紅+藍=紫
黃+藍=綠
藍+白=淺藍
藍+黑=深藍
綠+白=淺綠
綠+黑=深綠
黃+黑(少量的)=土黃
黃+黑(稍微多點)=赭石
黑、白
原本就有,不用再調。不過亂七八糟一堆顏料調在一起,最終都能得到黑色。

❽ 畫水粉時如何調色

干畫法主要是要注意筆觸.筆觸如何處理這要多練習多臨摹,文字不好表達.
象你說的一組靜物,藍色襯布白色瓶子,很明顯,白色的瓶子主要受蘭色的環境色影響,因此在暗部和反光應調點環境色.
畫投影的時候,切忌畫得太厚,顏色要透明,不能死黑一塊,而且強烈建議你不要用黑色,可以用普藍等深色加其他顏色調配出來.投影的顏色是畫得越透明越出效果的.另外請不要用現成的灰色.
調色盤的問題:水粉中調色盤十分重要,我個人習慣用很大的那種調色板,每次調顏色的時候可以多調一點.以備等下要用,因為水粉顏色幹了會發灰變暗,許多顏色你可以直接在調色板上觀察出來,另外,當你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看看自己手中的調色板,之前所調的顏色會有許多能再次用上或者經調和其他顏色上直接用的.這樣調出來的顏色會與畫面上的顏色更協調.不用每次都沾很多不同的顏色把之前的顏色調出來,這樣減少畫筆直接接觸顏料盒也有利於保持你的顏料的干凈.我一般畫水粉一張4開的靜物,3個小時的作業,調色盤基本是不用洗的,注意調的時候冷的暖的亮的暗的分開區域就好了.盡量少用黑色,切記.

❾ 水粉畫怎麼調顏色啊調色表!

不要去調色表,調配顏色有感而發就行了
只要注意不要過多的攪拌顏料,不要過多使用幾種顏色調配。其他方面比如顏色不要調粉了,不要調焦了,臟了等等,都是自己慢慢體會的。最重要的是由感而發

❿ 水粉里的顏色調法

水粉畫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水粉畫的基本技法】

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白色的使用

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

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水粉畫的性能材料及作畫工具】

關於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範例1 A 《蘋果與梨》(單個物體練習演示) A-1 通常我在畫水果時,因為檸檬黃沒有覆蓋能力,所以利用檸檬黃顏色的透明性,先用檸檬黃薄塗一層打底,此目的是為了把握水果顏色的純度與明度。 A-2 從物體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顏色先畫出物體的暗部,再用純度較高的顏色畫出固有色。 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淺黃色,形成蘋果的調子關系。 A-4 畫出投影,提高蘋果亮部的明度。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畫出梨子的暗部與半調子。 A-6 用筆鋒掃暗部反光。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許檸檬黃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用尖頭筆畫出梨和蘋果把。 A-7 加強梨的暗部。在蘋果的亮部再做進一步塑造,使蘋果的亮部色彩更豐富一些。 A-8 完成以後的蘋果和梨。

範例2 As《蘋果、梨、桔子》(單個物體練習演示)(說明)不同的水果呈現不同的固有色彩。
[ 小技巧] 固有色擺在中間調子上。 [妙點子] 冷顏色是浮在固有色上面的,它很微妙,切忌過冷,應與蘋果的固有色保持聯系。水粉畫靜物寫生的著色步驟水粉畫易於修改,初學者往往思想鬆懈,缺乏嚴格的方法步驟。應當每一步都不馬虎潦草。有了嚴格的訓練,才能進步得快,否則欲速則不達。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水粉畫干濕畫法的特點以及應用范圍,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別說明的是:干畫法與濕畫法的分界是以畫筆含水量的多少來決定,一般人認為用粉及用色多了,畫得厚了,就是干畫法,這不準確,因為必須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為干畫法。也有人認為粉少、畫得薄就是濕畫法,這也不確切,只有稀釋顏料用水多的情況下才能成為濕畫法。因此,可以說有粉多的干畫法,也有粉少的干畫法。與此相反,濕畫法也有粉多濕畫法和粉少的濕畫法。但不管幹也好,濕也罷,仍然以粉使用之得當為佳,這樣才不失水粉畫的特點。干畫法和濕畫法,二者在作畫時應交叉運用,只是根據畫面實際需要,有的濕畫法運用多一些,有的干畫法運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畫用水過多,全部採用濕畫法來處理畫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體鬆散,並失去色彩光澤。同樣,全部採用干畫法,靠堆積的顏色和白粉不斷加厚畫面,就會出現死板、乾裂和顏色脫落的情況,畫面也難以長期保存。

總之,干、濕畫法只有根據作畫步驟,由濕到干、由薄到厚的順序合理運,才能發揮干、濕技巧的最佳效果。這是一般的作畫過程所遵守的原則,真正運用還要在實踐中根據畫面要求靈活掌握。水粉靜物畫技法第一步:這種平擺浮擱的構圖給人的感覺很自然,也是一種構圖形式。單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確。第二步:這是一幅紫顏色的畫面,紫色不易反復畫。第一遍的顏色要爭取畫准確,使下一步能有一個好的基礎。黃與紫是強對比色,通過玻璃盤的灰紫色;把兩種對比較強的顏色連接起來,把粉紫色襯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畫得偏桔偏暖、形成對比,很有顏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較強,在背光的暖顏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體顏色處在變化統一的色彩氣氛中,很響亮鮮明。第三步:用干畫法表現塑造桃子的質感。用小筆調一下的黃綠色,畫出桃子的微妙變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間的縫隙。而粉紫襯布上的黃梨顏色調得很飽和,水分適當。如淺黃加白至中黃過渡到桔加綠,在顏色濕的時候進行銜接,筆觸含蓄,表現出梨的光澤質感和韻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紋可畫虛些,偏藍紫味。而轉折部畫的實些,背光帶綠味。這一步要注意畫面的虛實、強弱、冷暖變化。第四步: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體觀察。影響整體關系的地方要毫不猶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調整,調普藍加熟褐畫出背光里的花紋變化,邊緣處調點紫色,明度與後邊的襯布接近,使之邊緣線含到背光裡面,空間感比原來要好多了。桃子之間的關系有些過實,縫隙過重可帶點暖色減弱些。玻璃酒杯的邊緣用小筆細心畫出細線,提出質感、粉襯布靠里邊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邊緣也帶了幾筆。前後形成色彩的透視變化和畫面的整體協調感。使畫面更完整。第五步:調整畫面,細部的地方,大體的畫面要處理好,雜亂的東西要除去。

水粉畫的著色方法: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從著色順序方面有如下幾種:

1、從整體到局部水粉畫是色彩畫的一種,它同水彩、油畫一樣,都是從畫大色塊入手。整體著眼和從大體入手是我們的作畫原則,大色塊和大片色,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應首先畫准組成畫面的主要色塊的色彩關系,然後再進行局部的塑造和細節刻劃。

2、從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塗,一遍遍薄塗亮不起來。先畫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蓋;相反,一般是先畫面積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確定畫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間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為主的畫面,還是要先塗明亮的大色塊,顏色稍薄一點,局部小面積的深重色後加上去。如果中間色為主,作畫時先塗中間色,運用並置的方法,分別向面積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畫過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3、從薄塗到厚畫薄塗即用水稀釋顏料,如同畫水彩畫,根據總的色彩感覺,迅速地薄塗一遍,造成畫面整體的色彩環境,爾後逐漸加厚,深入表現。薄塗比較正確的地方要善於保留,使畫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層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畫顏料不象油畫、丙烯顏料附著力強,可隨意畫厚。水粉畫的厚塗要厚的適當,過厚容易龜裂脫落,所以較厚而不準的顏色應洗掉再畫。

具體著色的技法應掌握下列幾種:

(1 )干畫法和濕畫法在水粉畫中,干畫法一般是指厚塗重疊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復地畫,一遍不行再畫一遍,表現對象比較充分、深刻,也宜於初學者掌握。這種厚畫的畫面,類似油畫的效果,有渾厚之感。濕畫法是以薄畫為主,發揮水色滲化的效果,著色遍數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紙,具有水彩畫濕潤流動的意趣。當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濕結合會增強表現力。

(2 )並置和重置並置是筆觸在畫紙上並列擺置,著色遍數較少,開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強調二度空間的畫面。先用毛粗暴色線勾一下輪廓及結構,添色時用並置的方法把顏色擺上去,壓出色線。
重置是一種疊色的方法,以色點、色線、色塊進行重疊著色。作畫大都是重置與並置結合運用,以利充分地表現對象。

(3 )干濕變化的掌握顏色干濕變化是水粉顏料的特性之一。將顏色塗在畫紙上,濕時感覺比較恰當,干後才會發現變淡變灰一些。不了解這一特性往往給著色帶來被動。掌握這一特性,事先預計干後的效果,可避免後加之色成為不協調的「補釘」。作畫時,應從薄到厚進行著色。先厚畫再薄塗干濕變化大;先薄畫,逐步減少用水畫厚,干濕變化不明顯,較易掌握。修改畫面時也適合厚塗。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圍塗一點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後就會自然統一。

(4 )色彩的銜接畫面需兩塊顏色銜接要自然,從明到暗要過渡圓潤,色彩要銜接恰當。方法有三: a、利用濕畫,使明色與暗色、此色與彼色,由於水的作用交互滲化,這樣效果會自然而柔潤。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畫一遍。b 、在兩色之間用中間明度的顏色畫上去,雖有明顯筆痕,遠看過渡自然。c 、兩色銜接生硬之處,可用其中一色在鄰接處干掃幾下,增加過渡的色階。也可用筆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處輕掃幾下,使兩色銜接處從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過渡層次,轉折即會自然。

(5 )用筆筆色在紙面上運動,出現筆痕,即謂筆觸。一般通過畫面中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大致的作畫順序和怎樣用筆來塑造對象的,用筆不是目的,是一種表現手段,許多畫家的筆法是有所區別的,有的大筆縱橫,有的小筆點繪。哪一種筆法好呢?怎樣用筆才對?應該從表現對象的目的著眼,根據不同物象的不同結構、不同質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於表現。要從表現對象出發,為表現形體結構和色彩,靈活運用塗、擺、點、勾、堆、掃等各種筆法進行描繪。

【水粉色彩純度與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畫在濕的時候,它顏色的飽和度和油畫一樣很高,而干後,由於粉的作用及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幅度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過稀釋、加粉或含粉質顏料較多的淺顏色來實現的。它的干濕變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顏色只加少許的粉,在濕時和干時,其明度就表現出或深或淺的差別。由於水粉畫干後顏色普遍變淺,所以,運用好粉是水粉畫技術上最難解決的問題。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畫的魅力所在,它使畫面的顏色充滿水粉畫特有的「粉」的品質,而出現特別豐富的中間色彩。

【水粉畫顏料的個性差異】

水粉顏料大部分顏色是比較穩定的,如土黃、土紅、赭石、桔黃、中黃、淡黃、橄欖綠、粉綠、群青、鈷藍、湖藍等等。但是,水粉顏料中的深紅、玫瑰紅、青蓮、紫羅蘭等顏色就極不穩定,容易出現翻色,不易覆蓋。水粉顏色的透明色彩種類較少,只有檸檬黃、玫瑰紅、青蓮等少數幾種顏色,要畫好水粉畫就必須充分掌握水粉各顏料的個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強弱、覆蓋能力的大小、色價的高低。這些問題都要通過不斷實踐,做到熟能生巧。

【作畫工具的選擇】

現在市場流行的水粉筆不外乎三大類——羊毫、狼毫及尼龍毛筆。羊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大,醮色較多,優點是一筆顏色塗出的面積較大,缺點是由於含水量太大,畫出的筆觸容易渾濁,不太適合於細節刻畫。狼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少,比羊毫的彈性要好,適合於局部細節的刻畫。隨著現代化工業的進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龍毛筆,在選擇尼龍毛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它的質地,要軟且具有彈性,切忌筆鋒過硬。過硬筆鋒的筆往往很難醮上顏料,在畫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顏色,使覆蓋力大為降低。在選擇筆的形狀上,不同的種類都選擇一些,如扁頭、尖頭、刀筆等,以備不同場合,不同題材的作畫之需。

顏料最好使用正宗美術用品生產廠家生產的錫管裝的專業產?品,它膏體細膩,色彩較飽和。切勿被廉價的劣質產品所迷惑。在紙張的選擇上,應選用有紋理的優質水彩畫紙作畫,吸水性不能太強。有些劣質的紙張,不但吸水還吸顏色,使顏色干後發黑,用這樣的紙張作畫,畫面的顏色難以明快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