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上魚窩視頻
擴展閱讀
皮鞋裡面是布里怎樣清洗 2025-03-31 13:58:22
白衣服怎樣才能洗掉墨汁 2025-03-31 13:56:29

怎樣上魚窩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7-22 12:04:04

『壹』 野外釣鯽魚怎麼打窩上魚更快

流水處打窩。很多人覺得流水的地方打窩也會很快沖走,但是卻也是可以打窩的,多用小米甚至更大的顆粒,往你的釣點前方幾米灑下窩料,入睡後魚窩是一條線狀的窩 。酒窩料。現在最常用的就是用糧食酒泡一些玉米面、小米,甚至大米、小麥都行,糧食的味道和酒味會吸引鯽魚前來 。

『貳』 如何誘魚進窩

第一,須區分季節、風向和地點,要將此三者結合起來考慮。餌窩所以能夠聚魚,是因為誘餌在水中散發某種魚類所喜歡的氣味。靜水裡,在無風浪的條件下,這種氣味的傳播並無一定方向,是緩緩地向四周擴散;而在有風浪的情況下,這種傳播卻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即向著順風方向迅速傳播。如果下風處魚多,集魚就多,魚群會循味頂浪而上,聚到窩點;反之,下風處無魚或魚少,餌窩就不能直到較好的聚魚作用。(註:如果你坐的位置風吹臉,那麼這個地方就是下風處;如果風吹後腦勺,這個地方就是上風處)每個釣點兩側的水域寬窄往往不同,一般說來,水域寬闊一側魚大且多,水域窄的一側魚小且少。因此,打窩必須對季節、風向和地點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考慮後再打。
春季,下風一側為寬闊水域的側風一岸打窩效果較好。白天魚群大多聚於深水邊沿的淺灘處,在側風一岸打窩,誘餌的氣味就能隨著風浪,順著邊沿的淺灘傳得很遠,會引來大量魚群進入窩點。另外,在春季打窩,窩點打在水草、木樁等依傍物體的下風一側效果好,原因是物體阻擋風浪,使其下風一側的水體相對穩定,造成魚群久留的條件。
夏、秋兩季,魚多在深水中,因此餌窩打在下風處為寬闊深水的一岸效果好,側風一岸效果差。
第二,應該在調試好水線,選好了釣點,並將鉤投入釣點之後進行,這樣才能把窩打得准。
第三,掌握好誘餌在水面上的落點。打窩不能完全根據水面上魚漂所在的位置來進行,否則造成窩點偏差。另外,餌團或拋過了釣點、或正落於餌鉤上,也都對垂釣不利。為什麼正好落在餌鉤上反而不利呢?這和魚的攝食習慣有關。餌團入水後,很快被水泡開,散攤於水底,沒多久,就會擴散到較大的范圍。如果是一次投幾個餌團,其范圍就會更大。
這時,魚小心翼翼地從邊緣開始往裡吃食,等吃到中心有釣餌的地方,也就吃飽了。因此,餌團正好落在釣點不好。那麼,餌窩應該打在何處呢?最好是打在釣點的內側(即近岸一側),距離餌鉤半尺到一尺遠處。這樣,當餌團在水底擴散後,能使餌鉤正好處於餌窩的外側邊緣,容易被魚發現。另外,讓餌鉤處於餌窩的外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一般當魚群聚到窩點時,往往是大魚在外側(大魚比較狡猾,總是同人和竿離得遠些),小魚在內側和左右側,而且,外側魚的密度大。因此,投鉤點選在窩的外側上魚多,內側上魚少且小。
第四,窩不宜過大,更不要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窩打得面積很大,或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可能引來魚多一些,但不能使它們集中在一個較小的范圍,釣點上魚的密度會相對減少。一處窩引來的魚的數量總是有限的,不能讓有限的魚分散在較大的范圍。
第五,打窩後不能急於垂釣。這是因為魚進窩有一定的過程。一般說,春秋兩季,魚大量進窩約需半小時左右,夏天約需一二十分仲,冬天則需一兩小時。如果不等魚大量進窩就釣,容易驚嚇魚不敢進窩,尤其是驚動了頭魚不敢進窩,那就更糟糕。羊群里有頭羊,魚群中也有頭魚。如果頭魚不進窩,多數也不會進窩,就是已經進窩的魚也會很快離窩的。
因此,必須等頭魚進了窩,放心地大量攝食時再垂釣。怎樣判斷頭魚和魚群進窩呢?魚群中頭魚發出的聲頻是很高的,當頭魚進窩後,魚群便紛紛進窩,在頭魚的指揮下搶食食物。如果沒有出現這種現象,通過觀察水面波紋和魚星,也能夠判斷魚群是否進窩。魚群進窩後,水中出現魚星和許多細小的氣泡,水面波紋也發生異常變化。總之,只要留心觀察,一定能夠判斷出魚群是否進了窩。

『叄』 野釣時,在魚窩垂釣更容易上魚,找魚窩的思路和常見的魚窩有哪些

野釣時,在魚窩垂釣更容易上魚,找魚窩的思路和常見的魚窩有哪些?

什麼是魚窩?魚窩就是魚喜歡待的地方,可能地形比較特殊,也可能溶氧和水溫優於其他地方。選擇魚喜歡的地方釣魚,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快速找到魚窩,在不同季節時有不同的思路,因為氣候條件的不同,相同地形環境也相差很大,在春季是魚窩,在夏天就未必是魚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魚窩的尋找思路和常見的魚窩都有哪些吧。

一、找魚窩的思路

筆直的河岸往往沒魚,彎彎曲曲的地方往往有魚窩;河流轉彎的地方,洄水灣往往有魚窩;河流分為多芯,或是多芯河堤合拼成一股,這種地方往往有魚窩,並且都是出肉食動物魚種的地方;凈水和活水的交匯處,都是出大魚和肉食動物魚種的地方。

夏天大魚以後發大水,被水浸的田地草坪也會有魚窩;正方形的漁塘,某一角肯定是魚窩。因為無論方向怎樣,毫無疑問有個角是下風口部位,因此有策釣角的觀點。簡單來說,下風口部位有魚窩。

3、障礙物處有魚窩

障礙物的種類比較多,不同障礙物魚的種類和尺寸會有很大差別。例如水草植物地區,這類地方有利於魚種的藏身,中小型身型的魚種比較多,例如草魚、黃顙魚,或是身型較小的鯽魚等;水下有石碓,這種地方草魚、黃顙魚還會比較多,甚至有鱖魚、痴古獃子等魚。

水裡有樹墩、樹技,都是草魚黃顙魚比較多;水裡有很大的石碓,石碓身後往往會有大魚;水裡的有橋樁,這也是出大魚的好地方。假如有翹嘴,往往也會出比較大的翹嘴。有船的長期停靠在的地方,基本上哪些魚都出。

甚至人造障礙物也會有魚窩,例如在有鱖魚的地方,水下扔點磚頭石塊,不用多久就會有鱖魚在這里「居住」,釣走這條,等上幾天,還能在收獲一條,一次造窩,一直都可以使用。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有魚窩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肆』 釣魚怎樣打窩視頻

湖泊水庫浩瀚的水域,使魚類自小就養成了大范圍活動覓食的習性。活動范圍大,消耗快,進食量自然也要多些。在烏木水庫的黃家垹碼頭,那裡的水比較深,又不停地人來船往,並不不適合釣魚。曾經有農民挑一擔玉米上船,不慎將一籮筐玉米倒進水裡。幾天後偶然有人在那裡釣魚,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一連釣上來26條鯉魚和草魚,所帶的釣線全部被大魚拽斷,不得不遺憾地回家。當天晚上違法的炸魚者聽到消息,一炮炸了近200斤魚。可見多用些窩料是極其必要的。特別是夏秋兩季,大鯉魚、大草魚和大青魚的食量特別驚人,兩、三條魚,一會兒工夫就會將一大堆餌料一掃而空。窩子里空盪盪的什麼也沒有,當然很難留住魚群。所以有經驗的釣友提倡打重窩。

但這並不是說窩料越多越好。更不能簡單簡單地往水中倒下一袋子小麥玉米了事。夏天的氣溫高,窩料在水下浸泡幾天的時間便會發臭,不僅不會引來魚群,魚兒還會避之不及。新到一個魚群密度不大的湖泊水庫,最好在三、四天里每天一次,定時定點打窩,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讓魚兒養成一定時候到固定的某地進食的習慣。時間一長,魚兒越聚越多,魚群越來越大,這時候再垂釣,一定獲得豐收。到垂釣的時候窩料要少打,勤打,否則魚鉤上的餌料淹沒在窩料中間,上魚的幾率就小了。打窩的紅薯土豆切成細粒,掛鉤的則要成大塊,釣魚更加有效。

打窩的數量還要根據所釣的對象魚有所變化。譬如釣鯽魚,窩料應該要少而且細碎,絕對不應該使用粗顆粒的窩料,以免鯽魚過快地吃飽,已經吃飽的魚很難釣。特別是在冬季,鯽魚的活動量小,吃得也少,打窩的量更要掌握少的原則。有經驗的釣友在窩料里摻上當地的泥土,讓魚兒能聞到味兒,吃不到多少東西,久久地在湖底的泥土裡尋找食物,自然容易上鉤。

總之,要掌握適當窩料數量,既能夠盡快將魚引誘進窩,又不讓魚兒過快吃飽,使其在窩子里停留盡可能多的時間。

當然,釣有一些魚根本不需要打窩。如果是釣烏魚,需要邊走邊釣,在一處停留的時間不過三五分鍾,打窩沒有任何意義。釣翹嘴魚最有效的辦法是約上兩、三個釣友,四處尋找翹嘴魚的行蹤。一旦發現水面有小魚驚慌失措地爭相躍出水面,水下肯定聚集了大量翹嘴魚。這時候用蝦肉或者用擬餌,往往下水就有收獲。而且釣起來一條接著一條,打窩只會驚散魚群。

一、餅餌打窩法

可以用作釣魚打窩的餅餌主要有:糠餅、豆餅、花生餅、菜子餅等。這些經過加熱榨油的剩料,屬於本味餌,餌料本身散發的清香,能產生極大的誘魚效果。靜水中釣大魚,可以用一個餅或多個餅拋投打窩。流水中用車竿釣垂直釣魚,可以用一個餅或兩個餅沉入江底打窩。在養殖場釣魚,在野塘野水釣魚,可以鋸成大小不同的塊狀餌打窩。在野外釣小鯽魚,可以鋸成豆腐塊大小打窩,甚至可以錘成顆粒狀打窩,照樣釣魚。

用餅餌打窩,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較好地保窩養窩,塊餌的溶化時間長,很難散窩,加上每種餅餌都能誘好多種魚,有很大的通用空間。所以,餅餌成為當今打窩釣魚的主要誘餌,是十分自然的事。餅餌與酒米組合打窩,好釣鯽魚、鯉魚。餅餌與油糠等粉餌組合好釣草魚、鯿魚等魚。也可以用糠餅和花生餅、菜子餅組合打窩,一種錘碎,一種鋸成塊,誘魚養窩效果也十分明顯。

注意:用塊狀餅餌打窩,容易出現跑窩現象,由於大魚在吸食塊餌時,會將塊餌頂漂起來,如水底不平,塊餌會不知去向。解決的辦法就是將餅餌鋸成三角形(長150毫米,角頂高50毫米即可),無論大魚如何吸餌頂餌,三角餌會在原地打轉,漂不起來。

二、種子餌打窩法

大米、小米、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子都可以用來打窩誘魚,其中以大米最為典型。用大米打窩,酒香能增強誘魚效果,醇香越高的酒越好。紅酒米用來誘鯽魚的效果明顯,白酒米用來誘鯉魚作用較強。特別在渾水裡釣魚,應該選擇白酒米打窩,以提高渾水中的可見度。用酒米打窩,常見的有堆集法、散布法、丟投法。堆集法:使用打窩器不斷在同一地點多次重復下餌,五杯、十杯都可,形成酒米大窩,主要用於釣大鯽魚,特別是魚多魚厚的水域。散布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酒米,拋灑在窩點上,也可以多次拋灑。主要是沒有備打窩器的做法,也可以用於補窩,散布法容易出現滿天星泡相,適合休閑釣魚。丟投法:主要用於渾水釣魚,特別是釣鯉魚,每次抓起10粒20粒酒米不等,丟投於水面同一個地方,酒米沉入水底誘魚上窩。

酒米與粉餌組合使用,特別是各種豆粉,是野釣鯽魚、鯉魚的理想窩餌。酒米與餅餌塊餌組合使用是釣養殖鯽魚、鯉魚的主要窩餌,同時加入豆粉,成為三合一的窩餌,效果更為突出。可以加入香料,以增加餌料的香氣濃度,提高誘魚效果。至於小米、大豆、玉米之類種子餌,除了酒泡之外,可以用水浸泡或加熱後發酵製成窩餌,所釣之魚更為廣泛。用發酵玉米釣草魚誘引效果明顯。

注意:用大米打窩誘魚,在深秋和春初的低溫季節里,最好將大米炒熟,而且不必泡酒,與熟豆粉組合打窩,是適應時令的選擇。

三、顆粒餌打窩法

顆粒餌分為膨化餌和機制餌兩種,目前釣魚打窩使用得最多的膨化顆粒餌,以圓柱型居多,顆粒直徑和長度為3毫米至20毫米不等。顆粒餌是配方餌,含魚粉成份的為腥餌,不含魚粉為香餌。釣鯽魚、鯉魚打窩,可以用腥餌為主。釣草魚用本餌香味要好。多數是單餌使用,與其他窩餌組合使用,效果並不好,而且針對性相當突出,池塘中喂養的是什麼顆粒餌,就一定要使用這種顆粒餌打窩,換成其他味型顆粒或其他窩餌,效果會明顯降低。

用顆粒餌打窩,有一種做法可讓魚集中,延長誘魚時間,可以將顆粒餌錘碎用水和濕,搓成拳頭般大小的球型餌打窩,一次可打三個五個,甚至更多,這種球型餌主要用於釣大魚。

四、粉餌打窩法

粉餌是軟餌,是一種變化最大的窩餌。自古就有很多種用法,不但可以作誘餌釣餌,也可以誘釣合一。最原始的做法是用牙齒嚼豆子,捏在鉤墜上打窩,或是用灰面油糠和水直接打窩,使用過去這些單一的本味餌打窩,主要用於野水中釣魚。當今,用多種不同類型的粉餌組合配伍的誘餌,可以釣養殖魚也可以釣野魚。粉餌分為澱粉類和蛋白粉類。澱粉類主要有大米、小麥等,蛋白類主要有魚粉、蝦粉等。在澱粉中兌入合成香精和植物香料,即可組成香餌。

在香餌中兌入一定量的魚粉、蝦粉即成為香腥餌。顯然,在本味餌(未兌入香精)中加一些魚粉、蝦粉之類,同樣可以組成淡香腥餌或淡腥餌。如果以魚粉、蝦粉為主,摻入少量的澱粉類作粘合物,可以製成腥餌。在本味餌、香餌、香腥餌、腥餌等餌料中加入維生素、味素、氨基酸之類,甚至可以加入奶類糖類,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增味劑,可提高魚類的食慾。

根據不同的魚種,可以組合配成專用誘餌,如鯽魚、鯉魚可用香腥粉餌誘引,也可以用本味香粉餌誘引。而草魚則應用本味香餌誘引。鱅魚、鰱魚可用發酵餌誘引,也可用本味餌誘引。鮊魚、羅非魚、鱸魚等魚則必須用腥餌誘引,直接用魚粉、蝦粉作窩餌也較為常見。

用粉餌打窩,可以在水面打窩,也可在沉入水底打窩。水面打窩必須是半干半濕粉,要能浮於水面,如灰面、麩皮等。沉底打窩必須將粉餌和濕,做成大團小團不同形狀,用打窩器打入為通常的做法。粉餌與酒米和糠餅塊等其他餌料配合使用,特別能提高誘魚效果。粉餌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誘釣合一:台釣釣法、炸彈鉤釣法以及包鉤釣魚都是利用粉餌的可塑性而產生的。

注意:粉餌是有生熟之分的,用熟粉餌誘魚,四季可以通用。用生粉餌誘魚,主要用於炎熱的夏季。氣溫低於10℃以下,用生粉餌誘魚的效果會明顯降低,甚至會無魚問津。

五、草類餌打窩法

用草類餌打窩主要用於釣草魚、鯿魚。用草類餌打窩分為捆紮法、拌入法、丟投法等。

捆紮法:是打沉底窩,將割來的青草用繩帶捆紮成把,吊上磚頭石塊,拋投於水中,這種捆紮青草的辦法,同樣適用於樹葉枝、竹葉枝打窩。樹葉枝以穀皮樹為主,竹葉枝以楠竹枝為主;穀皮樹主要用於靜水打窩,楠竹枝主要用於流水打窩,草魚吃穀皮樹,但不吃竹葉,天氣炎熱,草魚對竹葉感興趣,因此,用竹葉在流水中打窩,草魚同樣上窩。

拌入法:主要用於谷芽打窩。雖然散打穀芽同樣能誘來草魚上窩,但效果遠遠不及將谷芽拌入油糠之類粉餌打窩。如果再加塊餌配合入窩,形成芽餌、粉餌、塊餌三組合的誘餌,是釣草魚最優窩餌,常在釣大草魚之中使用。

丟投法:主要用於釣流水。將割來的青草切成短節(約30毫米長), 每次抓起十根左右丟投於流水水面,每隔一定時間丟一次,草魚會追食而上,進入窩區。草魚上窩與未上窩,可以通過水面的魚花來確認。至於在靜水中打浮面草窩,就沒有必要將草切斷,直接將割來的青草丟投於水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草類餌打沉底窩釣草魚,水深應在2米左右,氣溫應在20℃以上。如果在流水中打浮面草窩,溫度低於25℃,草魚是不會浮出水面上窩的。

六、蛆餌打窩法

蛆餌打窩誘魚有兩種做法:一種水面丟投餌誘法,一種是水底袋裝誘法。水面丟投餌誘法主要適用於刷竿釣釣上層魚,可以釣流水也可以釣靜水。將撈來的活蛆洗凈之後置干盆內,拌入草木灰或油糠之類粉餌,每次抓三條五條丟投在同一水面位置。靜水中要等魚吃完丟餌後再丟第二把,流水中則可以按一定的時間長度丟餌,魚會沿途而上,進入窩區。不論釣流水還是釣靜水,一定要等魚上窩才釣。丟在水面的活蛆很快被食光,魚不再跳出水面搶食,刷竿可以連續上魚,說明魚已上窩。

水底袋裝誘法主要適用手竿和車竿釣鯉魚、鯽魚、鯿魚、鮊魚等魚。同樣可以釣流水和靜水,將活蛆裝入口布袋中。袋子約能裝一升餌,在袋上鑽五至十來個小洞,洞口每次只能通過一到兩條活蛆,在袋中放入重物,能使袋餌沉底即可,流水中可以加重,鎖緊袋口,防止漏出。在靜水中用手竿釣魚,可以拋投打窩。在流水中用於車竿釣魚,則要用繩索吊緊打窩。用活蛆打水底袋裝餌,要防止魚鉤掛袋,在靜水中可以釣懸浮,在流水中應釣下游,釣餌盡量離開布袋一定距離。顯然,用罐裝蛆餌打窩就沒有這個問題。但罐裝封口比較麻煩,不及袋裝蛆餌封口方便。

七、貝類打窩法

用貝類打窩誘引青魚上窩,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將田螺錘碎直接丟投於窩區;一種是將錘碎的田螺連殼帶肉拌入油糠之類粉餌打窩,也可以與塊餌、顆粒餌配合打窩。青魚是雜食魚,對蚌肉也感興趣,用蚌肉打窩應當切碎,垛成肉泥拌入粉餌或顆粒之中打窩。在青魚養殖塘釣魚,可以打大窩,用伴有螺肉的粉餌和濕捏成皮球大小一個。一次可投入三個五個,吃光了還應補窩。

注意:沒有青魚的水域之中,不要隨便用貝類打窩。特別是草魚多的池塘,田螺的腥味,負面效應相當大,草魚甚至會遠離窩區,讓你釣不上魚來。

八、牛糞打窩法

人糞、豬糞、牛糞都可以打窩誘魚。由於牛糞用得最多,我們在這里只介紹牛糞的打窩使用方法,用刷竿釣在清水裡釣游魚,就必須先用牛糞開窩。將牛糞盛於桶盆內,兌入清水和稀,用勺子舀起少許拋灑在清水水面,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將清水水色變渾,牛糞中有很多腐草,會懸浮於水體中,可以降低水質的可見度;另一個作用是這些經過消化的腐草是游魚喜歡的食物。只要聞到牛糞味它們便會很快進入窩區,而且可促使游魚大開胃口,咬鉤更勤,釣得更為順手。但是,在渾水中釣游魚,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伍』 釣魚如何做窩,用什麼做窩

一、打窩的時候一定要輕一點,把打窩食全都弄成花生大小的顆粒,然後輕輕的拋到窩裡面,或者使用打窩器去打窩,注意千萬別手拋大團窩食,一般的野生魚基本膽子都很小,你要是把魚嚇跑了,就有可能一天都不再回來了。
二、打窩的時候窩食的味型應該和釣餌的味型是一致的,假如味型不同,那麼魚進窩以後就會出現不咬鉤現象。
三、打窩的時候如果是釣底層的魚最好使用底香型的窩料,假如是要釣中上層的魚,那麼就最好使用散香型的窩料。
四、窩食最好不要一次性打得太多,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常常有走水現象,一次性打大量的窩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假如一次性打得太多的話,就會造成窩子里餌的濃度和周邊其它水域相差非常大,魚就會覺得這個區域不太正常,只是在邊上打轉,而不會進到窩里。所以釣友們一定要注意窩和周邊的水域釣餌的濃度差。
五、打窩的時候要堅持點面結合的方法。一般是先大面積的打一片窩,目的是把魚先引誘到一定的區域裡面,然後再在釣點布一個小窩,這樣的好處是:第一,不會造成釣點跟周圍區域餌濃度相差太大,第二,即使底下跑魚了,也不會一下子驚窩子,不會出現跑了一條魚就半天都不上魚的現象。
六、做窩食一定要按照你要釣的目標魚來定,不同的魚類會有不同的窩食。

『陸』 如何誘魚進窩

誘魚進窩方法:

1、是撒窩誘魚,可用素餌撒窩,也可用葷餌撒窩。

2、是用腥、香或者酸臭味誘魚,大部分淡水魚嗅覺十分靈敏,用較濃的氣味誘魚效果很好。其味一定要鮮,一般鯽魚喜歡香甜的味兒,鯉魚喜歡腥香味,鰱鱅喜歡酸味,草魚喜歡酸臭味。餌味最好單一,不可太雜,不然味道怪怪的,魚兒反被嚇跑。

3、是用熒光棒誘魚,不同顏色的熒光棒發出的光針對不同的魚種,魚鉤上扣住熒光棒能吸引魚兒前來。

4、是用聲音誘魚,有一種用聲音誘魚的工具,原理是事先錄下魚兒吃食的聲音,垂釣時置於釣點,便可引來魚兒。

5、是自己製作魚窩,准備一捆嫩草,附上重物後下沉水底,便可誘魚,這與撒窩誘魚是一樣的道理。

6、是色誘,根據不同的水質使用不同顏色的餌料,水質較清,使用桔紅或者黃色與朱赭等色;水質較渾,使用紅色餌料;一般晚上要重餌料的氣味,白天重餌料的顏色。水質較清要重餌料的顏色,水質較渾要重餌料的氣味。

『柒』 早春釣魚如何找魚窩

如何找魚窩:
凡魚窩者,不外乎凹窩、草窩、水中障礙物旁為窩,水中梯坎旁為窩,水中亂石間為窩,水中崖腔為窩,等等。因魚為要防止天敵和自然災害而尋找這一類地方為棲息之所。遇天敵有緩沖之時,遇風浪有遮擋之避。故而,在此魚窩垂釣者,必事半而功倍也。
1.凹窩 靜水中直接垂釣凹窩即可。而流水沖則不然,需垂釣凹窩之偏上游一點,讓餌香漂流入窩,喚起魚的食慾,引魚上鉤。若直接垂釣凹窩,則餌香漂流在窩外,雖也能釣上魚,但釣績不佳。
2.梯坎窩 靜水中凡靠梯坎垂釣即可。而流水中則分上游與下游。魚兒一般為避流水沖刷而棲息在梯坎之下游,便於更好地休息。所以,釣者應垂釣在梯坎下游靠近梯坎的地方。
3.障礙窩 水中有大石頭,稱石頭窩。靜水中石頭周圍一般都是魚窩。而流水中則不然,魚窩只在石頭的下游而不在上游,垂釣者只能釣石頭下方。若水中不是石頭,而是樹枝椏,則稱枝椏窩。靜水中枝椏窩周圍都可垂釣,而流水中則不同。雖然魚躲在枝椏窩中,而你只有在枝椏窩的上游垂釣,才可以將餌香送入窩中,引魚出窩上鉤。若直接垂釣窩中,則卡墜頻頻;若釣窩之下游,則餌香隨大江東去,效果欠佳。
4.草窩 靜水中釣草窩旁或在草窩中撈出一塊位置即可。而流水中則不行,只有在草窩上游垂釣,將餌香漂入草窩,誘魚出窩就餌才行。
5.船窩 靜水中,船之周圍皆可釣。而流水中,卻只有在船之上遊方可將餌香送入船底,誘魚就餌而釣之。
如何探魚窩:
首先,在選好釣位後,不要急於下誘餌,試竿,而是取下鉤墜,用細線拴一小石子或串一鉛墜系於釣線上,提竿在釣位水域前後左右頻頻探尋。若一處有水中大石,這是石窩。挪動釣線,若墜在石窩中左右前後移動時有卡墜且手感堅硬者,必有一小處不卡墜,這便是數個大石堆在一起形成的石窟窩,常是鯰魚的藏身之處。若水中頻頻卡墜,且手感稍有彈性,則是枝椏窩。若其中一處稍微深了一點,這是凹窩。這樣探尋,若墜被卡死,則稍加一點力將系墜的細線(通常用棉線)拉斷而起竿,避免釣線損失。探好窩後,其次才是投誘餌等等。
尋窩是一種技巧,來不得半點虛假。而這種技巧,靠的是人的思維。用哲學的思想去指導思維,用辯證的方法去調整你的邏輯,將大有收獲。

『捌』 釣魚如何撒窩

1、常用的誘魚方法有哪些?
(1) 用食物誘魚:也就是利用餌料誘魚施釣,通常也稱撒窩子。可作為食物餌料的素餌有麩皮、玉米、小米、豆餅、大米、菜餅、糠、豆渣、碎米等,動物餌料有:肉骨頭、螺螄肉、蚌肉、雞頭、魚骨、蛙、蛆、紅蟲、蚯蚓等。
(2) 味誘:淡水中除梭魚外,大部分魚嗅覺靈敏,能憑氣味找到食物的位置,據此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准備味餌。味餌要餌料有濃郁的香、腥、臭等味,其顏色,水清的水體以桔紅、藤黃、朱赭等暖色為好;水渾的水體:以白色為佳。餌的氣味和顏色在白天或黑夜應各有擇重,一般夜釣偏重氣味;白天偏重顏色;水清重色,水渾重味。
(3) 光誘:用類似黃火蟲的冷光,可以銹魚,近年來國外生產出藍、綠、黃、紅等顏色的熒光棒,將其扣在魚鉤上以增加上釣率。
(4) 聲誘:魚的皮下有內耳,內耳內有聽斑,能准確地辯出聲音的方向和位置。據此已有"音響誘魚器"問世。它是把魚群攝食時的聲音錄下,復制,把它放在釣點,通過在水中放出聲音信號,便可誘魚被釣。
(5) 窩誘:將嫩草用繩子捆紮,系以石塊沉到水底,即成人工魚窩;也可用各種誘餌撒入釣點,形成窩子誘魚。

2、餌料如何分類?
餌料可分為誘餌和釣餌。
誘餌的作用是:集魚和留魚。也就是使分散的魚集中到一起,而且滯留下來不願離去。誘餌有散餌和粘餌兩種。散餌是將顆料餌料撒到水中使分散的魚集聚,以使垂釣;粘餌是將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黃豆粉、麵粉等用文火炒香,裝進水盒裡,用時先將魚釣用水浸濕,然後將鉤放進上述餌料混合的粉盒中拌和幾下,有香味的粉料即粘在鉤上,再把釣鉤投入釣點,引誘魚兒集聚,以便垂釣。

3、配製誘餌的原則是什麼?
要使自己所配置的誘餌做到使魚"吃不飽、化不了、又不會跑"。為此配製誘餌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 誘餌一定要"散、香"。由於誘餌很香,又是分散的,魚兒怎麼也捨不得離開,且怎麼也無法吃飽。
第二, 誘餌一定要有鮮艷的顏色。魚最敏感的顏色是:紅、白、黃三種;魚的視力約1米左右,所制的誘餌要盡量接近這三種顏色,並使之比重大一些。撒入水中後才能沉底,一次撒量不宜太多,以免招引浮在水面的小魚。
第三, 誘餌要有一定的粒狀物,同時又有粉末,其顆粒應有一定粘度,落水後才慢慢鬆散,這樣能穩住魚在窩內巡遊;其粉末可引誘魚兒入窩。
第四, 魚喜歡香味、腥味、臭味。因此誘餌必須具有香、腥、臭等特點才能使魚聚集。

4、如何製作粉末、顆粒和合成誘餌?
粉末誘餌
製作粉末誘餌的原料有:麩皮、菜子餅粉、豆餅粉、玉米粉、黃豆粉、山芋粉、胡豆粉、米糠粉、米粉、麵包屑、芝麻粉、花生粉、麵粉等數十種。製作時先將其中2種-3種粉末摻和在一起,到釣場後在什麼水質中垂釣,便使用該釣場水體中的水拌和餌料。有條件的地方粉料可不炒,將摻和的粉料加水浸泡3天-5天,待其發酵再供使用,其效果更好。這樣誘餌的香味不僅持久,而且擴散范圍更廣。
顆粒誘餌
製作顆粒誘餌的原料有:大米、小麥粒、玉米、飯粒、南瓜、香瓜、枸杞子、熟山芋、蚌肉、碎骨頭等。這些餌料顆粒大,不需摻拌其他餌料。如果水域大,將2種-3種餌料的粉末摻拌誘餌在一起製成的效果更好。
合成誘餌
合成誘餌在主料有:米、麩皮、菜子餅粉、玉米粉等其輔料有:螺螄肉、蝦肉屑、蝦粉、芝麻粉、魚骨粉等。其佐料有:水果香精、奶油香精、酒麴或魚肝油、糖類。
除上述誘餌種類外還有干撒餌、濕撒餌、腥撒餌、釀制誘餌(將大米或碎米裝進瓶里,倒進白酒浸泡2天-3天用時倒出即可)、色味誘餌、光誘餌等。

『玖』 釣魚視頻如何打底窩

方法/步驟
>01

一、底窩加丟投餌打窩方法

在一般清水和養殖水體中釣魚,打底窩就可以了,而在渾水和較差的養殖水裡釣魚。水的透明度較差的情況下,僅僅打下底窩是不夠的。為了提高鉺料的可見度,此時就可以採用底窩加丟投餌方法打窩,將糠餅、豆餅之類塊餌打人水底作底窩,然後再在白酒米之中拌入油糠、豆粉、灰面等粉餌、用水和成半干半濕的豆渣狀,以投在水面能沉入水底為准。丟投餌的距離不宜太遠。一般離岸邊兩米左右為宜,水深一米左右即可。—般是左手丟餌,右手持竿,釣大魚時,也可以將釣竿擱在竿架上,用右手丟餌,每次丟五粒十粒不等,每隔一到兩分鍾丟一次,上魚時可以停丟。上魚之後再接著丟。由於不斷有餌料從水面沉入水底,餌料落在水面會發出輕微聲響,在這些因素作用之下。容易誘魚聚集成窩,而且可以形成大窩,能久釣不棄。值得注意的是:丟投餌沉底打窩誘魚,容易將鯽魚、鯿魚等魚誘引離底,此時就應放慢丟餌速度,讓魚沉底覓食。如使用粉餌懸墜釣法,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離底照樣釣魚。

>02

二、不同魚餌組合打窩方法

打窩釣魚,可以用單一餌打窩,也可以用組合餌打窩,實釣證明,組合餌打窩比單餌打窩的優勢較明顯。窩餌要實現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供魚吸食,二是保窩養窩,為滿足這兩個條件,我們常常會選擇塊餌與粉餌組合、酒米與豆粉組合、粉餌與種子餌組合、粉餌與草餌組合等等。這種硬軟餌相結合的做法,就是用粉餌等軟餌供魚吸食塊餌、種子餌等硬餌養窩這樣的組合餌明顯可以延長釣魚時間,提高魚獲數量。

>03

三、塊餌並聯及堆壘打窩方法

塊餌並聯打窩主要用於流水釣魚,塊餌堆壘打窩主要用於靜水釣魚。塊餌並聯打窩的作法是將糠餅、豆餅等餅餌,按一定的比例鋸成大小不等正方形或其他形狀塊餌。按大塊餌在底層、小塊餌在上層次序重疊(一般疊三至四塊),在塊餌中心部位鑽一8毫米塵孔,另找一直徑150毫米厚50毫米的鐵板置於塊餌之下(同樣在中心位鑽孔)。用螺栓將鐵板和塊餌並聯起來,用粗尼龍繩吊穩沉入江底,(也可將鐵板與單個大餅餌並聯沉入江底),這兩種塊餌並聯打窩方法,主要適用於車竿釣在流水中釣魚,特別用在夏天晚上釣鯉魚,、效果明顯。塊餌堆壘打窩的作法是:將餅餌鋸成約為80×80毫米大小的塊餌,也可鋸成三角形,用打窩器分批將塊餌打在窩點上,可以連續打十塊二十塊,甚至更多,盡量讓沉入水底的塊餌堆壘在一起,還可以往上加顆粒餌,酒米之類。這樣的堆疊窩主要用於大水面釣魚。

>04

四、水面丟投餌打窩方法

水面丟投餌打窩有三種做法:丟投蛆餌、丟投粉餌、丟投草餌。水面丟投活蛆餌打窩叫蛆食釣。是傳統釣法里一個重要分支,無論活水死水都能釣魚,主釣游魚(白鰷)、鯰魚、鯿魚等上層魚。水面丟投粉餌的操作與丟投蛆餌沒有大的區別,只是丟投的粉餌由油糠和麥麩組成將1比1的油糠和麥麩用水和成半干濕狀態,保證餌料既可丟投又能浮在水面為准。水面丟投草餌主要用於夏秋在流水之中釣草魚:將割來的大把的青草切成50毫米長左右一節,置於布袋中反復揉搓。揉出草汁。氣味越沖越好,打窩時,每次抓三至五根丟在江面流水區(不要丟在回水灣內),草魚吃食,會沿途而上,進入窩點的下游區,有沒有草魚吃食,可以根據水面水花來判斷,草魚吃食草餌,上唇會露出水面。流水釣草魚打浮面草窩,必須選擇陰天開窩,陽光過於強烈,草魚是不會輕易浮出水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