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學好國畫視頻
擴展閱讀
醫保交滿多少年 2025-04-04 01:46:57
熱點密碼怎樣重新設置 2025-04-04 01:46:51
正版原神的圖片是怎樣的 2025-04-04 01:31:21

怎樣學好國畫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7-24 03:32:13

A. 想要自學國畫,該怎麼做

准備好相應的工具,了解到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最後一步一步的進行相關訓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通過自學去學習國畫,但是在學習國畫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首先准備好工具,如果沒有工具,那麼我們怎麼學習都是沒有用的。

1、准備工具

學習國畫是一個非常持久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准備好相應的工具,我們必須要准備的工具包括有筆墨,紙,顏料以及毛氈、硯台等這些相應的工具,其中毛筆和紙是一定要准備好的,因為練習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大量的使用到這種工具,而且除了這些工具以外我們還必須要准備一些熟悉的具體的工具,根據自己選擇的不同的方向,准備的工具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還必須要確定好自己究竟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通過以上這些相應的途徑,我們大致能夠了解到想要學習國畫,必須要學好這幾個方向,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幫助自己。

B. 怎樣學好中國畫

中國畫的精髓在於筆墨的表現技法上,而筆和墨是最難把握和表現的,中國畫分兩大類:工筆畫和寫意畫,如果想學寫意畫,就必須把書法練習好,書畫同源而異流,寫意畫講究的是寫也就是線條,要畫好需要很厚的功底,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學習工筆畫,只不過工筆畫比較費時間,你可以先用中長鋒的勾線筆練習線條,在找一些白描畫稿進行臨摹,不要怕費時間,要有耐心,而且基礎好壞影響不大,工筆畫稿勾好後,就是上色了,比如平塗.暈染.罩染.分染這些技法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所以你可以從工筆畫入手學習一下,我相信一定會有所突破的。

C. 國畫怎麼學

學習畫國畫,可以這樣做:
1、先講講臨摹。首先要選擇一些自己喜歡,適合自己風格的名家畫集。但不要選擇那些過於難的畫冊。對於初學者還是買一些畫家編的國畫入門之類的書較合適。練習時就基本照著人家的構圖、筆法來畫。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用帖時首先要看,要品味要琢磨。看看人家是如何構圖的,一些筆法的運用如何巧妙,畫的神韻在哪裡等等。考慮好了,再下筆。初學者可以邊看邊畫,作畫中也可以不斷品味、體會用筆。這時要腦、眼、心、手並用。作畫時要找手上的感覺、體會用筆之內涵。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看完摹本然後默畫,這時就不要去看摹本,待作完畫後再進行對照、比評,找出不足進行改進。這個過程是自我摸索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找到技巧,並成為自己的東西。關鍵還是在用腦、用心。只有反復思考、品評,才能有提高。
2、再談談寫生。臨摹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寫生了。寫生就是要對客觀實在的景物、人物進行刻畫、創作。
3、需要選景。這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步。要憑我們的審美觀、藝術欣賞力來選取合適景物、合適角度、合適部分。就像照相,不僅要考慮光線,而且要考慮構圖。所選景物應有層次、有主次、和諧統一。選擇構圖的方法可以用木框或將手指框成一個方形,將所選景物置於其中,觀察品味是否合適,進行篩選,確定所畫對象。
4、作畫時要有耐心,要不斷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將平日所得應用開來。還要注意寫生並非完全的像照相機一樣從自然中搬下來,根據作畫需要,可適當刪減不必要的景物,或添進新的景物,也可在景物中先加入需要的物件再作畫。但對於初學者,主要鍛煉其對景物刻畫的能力,還應盡量保持景物原貌,待到一定水平再進行景物處理。

D. 怎樣學國畫,最基礎的

國畫的初學者,最基礎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筆正:筆正則鋒正。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

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

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局。

(4)怎樣學好國畫視頻擴展閱讀

學習國畫的基本方法

1、臨摹。首先要選擇一些自己喜歡,適合自己風格的名家畫集。對於初學者還是買一些畫家編的國畫入門之類的書較合適。練習時就基本照著人家的構圖、筆法來畫。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看看人家是如何構圖的,一些筆法的運用如何巧妙,畫的神韻在哪裡等等。

2、寫生。臨摹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寫生了。寫生就是要對客觀實在的景物、人物進行刻畫、創作。

3、選景。這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步。憑我們的審美觀、藝術欣賞力來選取合適景物、合適角度、合適部分。就像照相,不僅要考慮光線,而且要考慮構圖。所選景物應有層次、有主次、和諧統一。

4、作畫時要有耐心。要不斷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將平日所得應用開來。還要注意寫生並非完全的像照相機一樣從自然中搬下來,根據作畫需要,可適當刪減不必要的景物,或添進新的景物,也可在景物中先加入需要的物件再作畫。

E. 如何自學國畫的相關視頻

一、山水畫發展概況
(一)山水畫的興起
山水畫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時代,在南北朝後期已逐漸發展成獨立畫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現今能查到最早的山水畫原作作品是展子虔的《游春圖》,從《游春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山畫技法雖未達到完美程度,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趨近於成熟。
(二)山水畫發展到隋唐開始繁榮,不同風格競相出現,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山水畫家如:李思訓父子、王維、張躁 、畢宏、鄭虔、王默。
(三)五代的山水畫
五代繪畫達到了中古繪畫的新水平,它對繪畫自唐發展到北宋,起著橋梁的作用,五代設有畫院的有西蜀與南唐。西蜀在唐末時因少受戰事影響,所以中原畫家多避亂入蜀,致使蜀地繪畫更為興盛。
南唐中主李景,採取西蜀孟昶的辦法,在宮廷也設立翰林圖畫院,因此各地畫家聞訊,相繼來到南唐。有著名畫家周文矩、顧閎中、高太沖、朱澄、曹仲玄、王齊翰、董源、衛賢、顧德謙。
五代的山水畫總的來看「並非盛時」但有個別畫家的成就是突出的,能代表這個時期的山水畫最高水平的畫家有荊浩、關仝、董源。
(四)宋代的山水畫
山水畫至宋代,興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它向多方面發展,表現形式與表現方法也更加多樣。五代荊浩所提的「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創作方法已能充分掌握並運用。
兩宋山水畫的題材內容逐漸擴大,它不只是探索山川自然奧妙,多數作品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如行旅、游樂、尋幽、探險、山居、訪道以及漁、樵、耕、讀等活動。《清明上河圖》就是這個時代的名作之一。 清明上河圖局部1
清明上河圖局部2
宋代山水畫的豐富與它的深刻性、在於畫家的師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傑出的畫家不但師法造化,而且還強調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畫北宋和南宋各有特點,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圖,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圖。北宋山水畫的的著明畫家有董源、巨然、李成、范寬、郭熙,末期有米芾父子。他們的代表作有董源的《瀟湘圖》、巨然的《秋山問道圖》、《萬壑松風圖》,李成的《讀碑窠石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等。
宋代的山水畫至南宋有所變化,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有這樣的論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范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黃公望、王蒙)又一變也,這里分析了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山水畫的五個「變」。
南宋山水畫的著名畫家和代表作有李唐《萬壑松風圖》,李唐是南宋山水畫變化之開創人,李唐山水,初法李思訓,後法荊浩、范寬,所畫古樸蒼勁、山石多作斧皴,積墨深厚,有時畫樹石,全用焦墨。《萬壑松風圖》是他七十多歲的晚年精心之作,寫深山萬壑,氣勢磅礴,既是岡巒郁盤、峭壁懸崖,又是蒼松疊翠。其間有飛瀑、幽澗,山上又有白雲繚繞,極盡其對江山自然的無限贊美。劉松年《春》、《四景山水之一》馬遠《踏歌圖》,夏 圭 《溪山清遠圖》、《煙堤晚泊》、《長江萬里圖》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作。
(五)元代的山水畫
元代的山水畫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到較高階段的表現。它之所以獲得提高,在於畫家的創作都從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獲得了有用的題材。元代的山水畫家,對於山水自然的理解更為深刻。畫家中有的學道,有的參禪,有的既學道又參禪。
元代山水畫家一方面師法造化,另一方面吸收傳統的技法,同時研究各個時期的代表畫家和作品及其演變,由於各有不同的師承關系與傳統淵源。所以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風格,發展到明清,形成了各種流派。
元代山水畫家有較大成就並起著較大影響的有趙孟頫 、黃公望 、王蒙、倪瓚、吳鎮等。
無代山水畫的特點有二:一是強調書法入畫,二是文人畫的興起。
(六)明代的山水畫
明代山水畫較為發達,但畫家趨向摹古,因而有創造性的不多,明代二百多年中以「浙派」與「吳門派」為最有影響的畫派。
①明代山水畫的變化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明初到武宗嘉清時,是浙派山水得勢的時期。浙派創始人戴進(杭州人),這一派以南宋院體為基礎。
②明代中葉至神宗萬曆時,這段是吳門派得勢的時期,此派以沈周、文徵明為代表,推崇北宋山水,祖述董、巨,同時兼趙孟頫及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之長。
③明代晚期是文人山水獲得最發達時期,董其昌等華亭派興起,推崇董、巨、倪、黃。董其昌本人在筆墨上有很大成就,但此時整個畫壇摹古風氣益盛,出現偏重筆墨形式,畫風日下。
(七)清代的山水畫
繪畫發展到明清之際,文人畫可謂盛極一時,文人畫幾乎在畫壇上壓倒一切,文人畫在發展中,雖然都以傳統繪畫為基礎,但是對待傳統的態度不一樣。明末至清代乾隆約一百八十年的時間,傑出的文人畫家,他們在繪畫的造型、筆墨以至詩詞題跋上,由於經過精心探討,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藝術技巧上更加精煉了。
繪畫創作上,革新一派強調個性的解放,他們不受古人約束,自辟蹊徑,強調「古人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代表畫家有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等「四畫僧」,稍後有金農、鄭燮、羅聘等「楊州八怪」。與之對立的有「正統派」的「四王」即王時敏、王鑒、王琿、王原祁等。他們強調「日夕臨摹」、「宛然古人」,要求做到與「古人同鼻孔出氣」。這兩大繪畫體系,前者有一定的創造性,適合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後者持「正統」的態度,符合統治者粉飾太平,穩定政治的需要。
二、山水畫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鍛煉
①塑造形體的能力。 ②表現空間的能力。
(二)、自然規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樹、石、建築、舟車、煙雲、流水等。
(三)、對傳統技法的學習
「傳統、生活、創作三位一體」即「監摹、寫生、創作」。對傳統的學習、研究是山水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臨摹學習是為了借鑒,決不可在自己的創作中照搬照抄。
臨摹分為整體臨和局部臨。整體臨便於領會精神,局部臨便於掌握技法,兩方面相互相成,結合進行。
(四)、專業工具的運用
主要指筆、墨、紙、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運用。
三、山水畫的基本技法
(一)、筆法:中國畫在用筆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嚴格的,這些嚴格的要求就是所謂「筆法」。
唐代張顏遠在《歷代名畫記》里提到「夫物象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式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
1、筆法的原理
自古用筆講「筆意」、「筆理」、「筆法」、「筆趣」,「意」即主觀感情、認識,「理」即客觀規律,「意」與「理」結合即產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觀辯證統一的產物。李苦禪說:「畫至書為高度,書至畫為極則。」好的中國畫,合起來看,筆筆都是形象。折開來看筆筆都是書法。這也就是「見筆而又無筆痕」的原理所在,實際上是用筆合於自然規律,使人看了之後,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記了是用筆的筆痕。
2、用筆的幾點要求:平、留、圓、重、變
(1)平,如「錐劃沙」(力量勻實,不結不滯)
(2)圓,如「折釵股」(豐腴、圓潤、富有彈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積點成線)
(4)重,如「高山墜石」(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5)變,如「百川歸海」(極盡變化,復歸統一)
(二)、墨法
用筆和用墨是分不開的,所以稱為「筆墨」。明代莫是龍在《畫說》中提出:「古人雲:有筆有墨,筆墨二字,人多不曉,畫豈無筆墨哉?但有輪廓而無皴法,即謂之無筆;有皴法而無輕重、向背、明晦即謂之無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紹「積墨」和「破墨」兩種。
1、積墨法:
簡單說即是層層遞加。要點有三:
①第一遍干後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補充、交錯,不是第一遍的重復與描繪復線,加之結果是多種筆法的交匯統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極強的整體觀念,當疏則疏,當密則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筆不太干時,趨勢再補充上去另一筆使其融和滲化,合二而一渾然一體,產生鮮活生動,和諧滋潤的效果。
只有積墨,易厚而不潤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實。
(三)、色法:
①色墨重疊法
②色墨對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黃賓虹說「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畫時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材料。
四、山水畫的學習步驟
(一)樹法:
樹 在山水畫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成因素,古人雲:「畫樹之功居諸事之半。」由此可見樹在山水畫的地位。
1、樹的生長規律和表現方法:
(1)初春樹法:枝幹宜蒼勁多枯少葉,墨氣宜澗,山石宜用披麻,少苔點。技有鹿角,魚骨,雀瓜等。
(2)仲春樹法:畫樹干要遒勁並向上發柔嫩小枝,點以胭脂兼嫩黃綠葉著以深綠,山石宜用小披麻,點宜用小混點或胡椒點。
(3)季春樹法:基本與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長而繁榮,點以嫩綠,山石宜長披麻。苔以橫點。
(4)孟夏樹法:樹葉茂陰濃,設色清翠,忌點紅葉,其間可摻雜一些枯樹(死樹),有枯有潤,更有生氣。
(5)仲夏:萬木陰森,降水較多,故樹葉肥潤,畫山石宜雲頭皴或解索皴。
(6)季夏:樹葉宜蒼勁而下垂。
(7)孟秋:草木漸漸蕭殺,樹宜遒勁,小枝點要蒼老,若點葉須筆筆有力,著色以青而黃綠,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黃點之。
(8)仲秋:枝多葉少,枝鞘宜點朱黃,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實。
(9)暮秋:枝幹宜瘦勁,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葉脫盡,樹多不點葉,枝與干用筆宜枯而勁,宜著淡赭,枝幹內染淡墨。
(11)仲冬:無葉,枝枯老,用筆宜僵勁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內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點苔草(或不點)。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禿遒勁,干枝均用墨染。
2、畫樹的步驟
樹由四個部分組成:主幹、支幹、細枝和葉
(1)、主幹:畫樹一般都從主幹開始,先畫左邊一條線,後畫右邊,這樣便於觀察大小和位置,兩條線要協調。
(2)、支幹:畫完主幹就接著畫支幹,要注意樹的生長規律,即上小下大,支幹要四面生長。
(3)、細枝:畫細枝是支乾的繼續,秋冬無葉樹和枯樹才畫,如果畫夾葉樹就可以不畫了。細枝的組織形式有多種。
(4)、葉:樹葉是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山水畫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叢樹的表現,一方面要求樹的區別和變化以及層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樹葉來區分,樹葉有夾葉和點葉的區別,另一方面得用濃淡來區別。無論是夾葉或者是點葉,組織形式也有多樣。
(二)山石法
畫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組織和穿插,畫山石一般分四個步驟
1、勾:勾輪廓和結構,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輪廓產生體積感和質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來,各個時代的畫家們承前啟後,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現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時節草木蕭條,樹葉基本脫落山石的坑窪全裸露出來。用此法就表現這種質感。山頭苔點宜以小混點或胡椒點。
(2)長披麻皴法:宜表現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蓋。故表現的是草木一層層的質感。點宜用一字或橫點。
(3)大米點皴:宜表現春天雨景,畫法是先畫輪廓,然後以點代皴,反復多次,由濃到淡。
(4)小米點:宜表現秋天雨景。
(5)雨點皴:宜表現仲冬之山,筆筆質感。
(6)折帶皴:宜表現河邊山石,點用插針。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體積感更加凸現的繼續。
4、點:點醒,使平淡的畫面生動起來,近點為苔,遠點為樹。
(三)雲、水的畫法
中國畫講究知白守黑,雲和水在畫中的作用就在於此,它是使畫面生動的重要手段,雲和水一般不用怎麼去畫,加深周圍的山石和樹木就凸現出來了,當然內部也需要加一些動態線來體現。
(四)建築的畫法
建築是山水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因勢而定。
點景的人物和動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五、山水畫寫生
(一)山水畫寫生的意義
「師造化」是歷代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畫發展創新的前提條件。「生活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寫生是山水畫基本或訓練中最關鍵的訓練。
(二) 山水畫寫生的方法步驟
1、方法:(1)、速寫 ( 2)、憶寫 (3)、慢寫
2、步驟:
(1)選景 :自然界不是什麼都能入畫的,要有選擇。
(2)靜心觀察:選取生活中最生動、最有代表性的東西。
(3)凝神構思:對事物有選擇的表現。
(4)意匠加工 ①剪裁 ②誇張 ③組織(經營位置)
(5)落墨作畫:①起稿、②鉤線、③皴察、④點染、
⑤收拾整體。
⑥著色。根據季節和畫面需要而隨類賦彩
注意事項:
①樹只需畫樹干、支幹、小枝即成。
②忠實於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實於自然,後部分即十分三忠實於畫理。
④注意對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理解。「山形步步移」。

F. 如何學習國畫

1、書畫同源,初學者該怎樣學習國畫要注意書法的練習

初學者學習國畫,首選要注意「書畫同源」,中國的繪畫和書法關系密切,唐代畫家、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書畫同體而未分…… 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

書和畫都是筆墨的藝術,它們的產生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學習國畫最好同時練習書法,書國在點、線、用墨方面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所以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對學習國畫大有幫助。但書畫畢竟是各自獨立的藝術形式,學習書法固然對學習國畫助很大,但對於學習國畫的初學者,國畫學習才是根本,練習書法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國畫,初心不能忘。

2、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基礎的練習

基礎很重要,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基礎練習。線條是學習國畫的一個基礎,中國畫的基本筆法就是線條造型,畫論中常說,「以線立骨」,就是線條的運用,利用線的長短、粗細、轉折、頓挫、輕重、疾徐、剛柔、強弱、濃淡、光毛等變化去表現物象的神態、形體、質感、動勢、節奏、空間等等造型因素的各個方面。國畫墨色的運用就是學習國畫的基礎之一,墨分五色,干、濕、濃、淡、焦,另外,還有「白」,留白的運用也是國畫獨有的藝術美。

3、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要注意勤學苦練

國畫是一種技法與藝術結合學問,國畫的學習是需要長期練習的,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勤學苦練,不是學習幾個月就行的,不注意基礎是很難在國畫學習上有所成就的,歷代國畫大家都說過「師古人,師造化」,就是要向古人名家學習,向自然造化學習,大量臨摹名家名作,並且要多行走自然山水,多進行寫生。

4、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專精一項

中國畫題材繁多,山水人物,花鳥魚蟲,自然現象等,無不可以入畫。技法又分工筆,寫意,工兼寫。對於初學者來說,每個題材,每個技法,都好比一座高山,不說畢生之力,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未必能攀登高處,所以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專精一項,先用三五年的時間,把一個國畫品類,學習入門,再兼工其它品類,以補全自己的知識面,促進專精的品類提升。

5、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系統的學習

初學者學習國畫單靠自學比較難,要系統學習。初學者學習國畫我建議要拜師學藝,有個好的老師可以講解初學時的困惑,打一個好的基本功,並且少走彎路,快速入門,節省很多時間。另外,《芥子園畫譜》是一本古人今人初學國畫的入門教程,齊白石初學國畫就曾長期臨摹。它是一本系統性的專業的畫學習教程,值得初學者學習國畫慢慢臨摹體會,吸取歷代繪畫精髓,有一個系統的基礎。

6、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文學修養的提升

國畫的創作有兩個層面,一是技法和筆墨的表現,一個是畫家的人文關懷、情感、審美、思想精神的表達。所以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文學修養的提升,提高修養是作者打磨自身心性,提升格局和眼界的過程。像王維、蘇軾、齊白石,張大千,這些名家都是詩能畫,有很深的文學造詣。

G. 你喜歡國畫嗎該如何學習國畫

一、學習國畫要注意基礎的練習。

初學者學習國畫要注意基礎練習。線條是學習國畫的一個基礎,中國畫的基本筆法就是線條造型,畫論中常說,「以線立骨」,就是線條的運用,利用線的長短、粗細、轉折、頓挫、輕重、疾徐、剛柔、強弱、濃淡、光毛等變化去表現物象的神態、形體、質感、動勢、節奏、空間等等造型因素的各個方面。國畫墨色的運用就是學習國畫的基礎之一,墨分五色,干、濕、濃、淡、焦,另外,還有「白」,留白的運用也是國畫獨有的藝術美。

五、國畫有國畫的理論、用色,和西畫不同。

因為文化思想不同的原因。用色講究純凈、透氣、薄中見厚,不可以漬、臟、膩。筆筆有法度,色不壓墨,墨不壓色等等,太多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先開始就畫大寫意花鳥,難於畫好,基礎不夠易流於形式,容易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