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知道哪裡能挖到婆婆丁嗎
婆婆丁是多年生植物,不會,或者很少出現在經常深耕、翻挖的莊稼地里。所以,要想挖到婆婆丁,就要選擇同分透光條件好的、沒有高大雜草或其它雜草密布叢生的荒地。當然,也不能選擇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㈡ 自己怎麼製作婆婆丁茶
方法/步驟
1
由於家裡面到處都是蒲公英,所以蒲公英的原料很好找。到外邊挖取適量的蒲公英,一定要報保留蒲公英的根部,因為根部才是葯效的所在。
2
然後把挖出的蒲公英清洗干凈,然後上蒸個2到3分鍾。
3
最後放在太陽下進行晾曬,知道把蒲公英的水分全部曬去,也就是曬干後,收取起來,放在陰涼通風處,想喝水時,取一顆,放在茶杯中,倒入白開水,就可以喝了。
㈢ 婆婆丁怎麼挖
在農村的地里挖啊
㈣ 蒲公英什麼時間挖出來的最好
蒲公英是我國婦孺皆知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葯,又名黃花地丁,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和繁殖力極強,耐澇,抗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寒性較強,平均地溫達到4度就能迅速生長。蒲公英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其葉的可食部分達84%,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4.8克,脂肪1.19克,碳水化合物5克,粗纖維2.1克,灰分3.1克,鈣216毫克,磷39毫克,鐵10.2毫克,尼克酸1.9毫克,維生素C47毫克,還有胡蘿卜素,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蒲公英嫩時可涼拌和生食,是一種極好的蔬菜,根莖去皮抽芯亦可腌食,植株以富含鉀而著稱。
(1)採收種子 蒲公英一般二年生就能開花結籽。野生5-6月份開花,有單株也有群落生長。蒲公英年齡越長開花越多,最多開花20朵以上。開花後種子成熟期短,一般13—15天種子即可成熟。種子成熟與否主要看花盤外殼由綠色變為黃色,每個花盤種子也由白色變為褐色,即為種子成熟期,便可採收。種子成熟後,很快伴絮隨風飛散,可以在花盤末開裂時搶收,這是種子採收成敗的關鍵。
花盤摘下後,放在室內後熟1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一2天,種子半干時,用手搓掉種子先端的絨片,然後將種了曬干。大葉型浦公英千粒重2克,小葉型品種為1—1.2克。
(2)整地做床
①選地。蒲公英適應性強既耐旱又耐鹼,喜疏鬆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
②施肥。每公頃施有機肥40000-450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225-300千克,均勻鋪撒地面,再深翻20厘米。
③做床、做壟。地面整平耙細後,做寬100厘米、高15厘米、長10米的播種床或做高30厘米、基寬30厘米,肩寬20厘米小壟。
(3)播種與埋根
①床上播種。橫向開深1厘米、寬5厘米的小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用細土覆蓋,用木磙鎮壓,行距15厘米。
②壟播。順壟開深1厘米,寬5厘米的小溝。播種後覆蓋細土,用木磙鎮壓。
③埋根栽植。為了提早上市,增加收入,野外挖根到溫室埋根栽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深秋(10月中、下旬)蒲公英第一次遭霜打,葉色由綠變紅時,要抓緊野外採挖蒲公英根系,全根最好。在溫室內作床,規格如上述。按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栽根,埋到原根地表位置為宜,使根頂在地面似露非露,用手壓實即可。溫室溫度控制在20℃左右,蒲公英就能正常生長。如使蒲公英在市場需求旺季上市,要控制溫室溫度,使植株生長受到限制,即可收到滿意效果。
為了使播種後提早出苗,可採用溫水燙種催芽,即把種子置於50-55℃溫水中,攪動到水涼後,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於濕布內,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濕布覆蓋,每天早晚用50℃溫水澆1次,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每公頃播種量11.25千克。
㈤ 挖婆婆丁的手咋樣才能洗干凈
挖婆婆丁的手,要清洗干凈,可以用小蘇打粉,蘸著白醋用刷子擦洗。
㈥ 野外生長的蒲公英什麼時候採收
野外生長的蒲公英根據用途不同,其採收時間也有所不同。
1.作為蔬菜:春天剛發芽時採挖,此時質地較嫩,水分充足,不是特別苦,口感比較好,吃時去根,擇好,洗凈就可以了。也可直接泡水喝,可選擇花剛開未開之時,營養比較豐富。
2.作為葯材:晚秋時採挖最好,這時已完全成熟,吸收積蓄了全年的營養,而且秋季冷涼,營養轉移根部以迎接明年春天的萌發,此時挖出的根質量和葯效最好。
拓展資料: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具有抗菌、消腫利尿、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鹼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
蒲公英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蒲公英綠茶。
網路: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