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釣魚怎麼調漂視頻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❷ 怎樣釣鯽魚視頻
一、傳統立漂沉底釣鯽魚:
這是比較普遍的釣法,我國南北東西都有不少釣友採用此種方法。即用立漂或散漂,鉛墜沉底,魚鉤距鉛墜的腦線大約25毫米。垂釣時魚漂調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於判斷魚訊即可(散漂則沒入水中兩三粒,浮在水面三四粒)。此法的優點是調整方便,鉤墜漂配比要求不嚴格,便於掌握。但不很靈敏,有經驗的魚常常觸動一下魚餌,發覺較重,即警覺逃走。同時,此法魚餌沉底不動,如不勤動一下魚竿,常不為鯽魚發現。
二、台釣鯽魚:
目前較為盛行。其最大優點是靈敏度強,上魚率高。魚鉤下沉慢,易為魚發現。墜懸於水中,鉤輕輕觸底,魚在其旁游弋,魚鉤即輕輕搖動,對魚吸引力極大。為摘鉤方便,使用無倒刺鉤,摘鉤迅速。漂墜餌配比要求嚴格,魚汛反映極為靈敏。缺點是漂墜調整較費事;各種魚類混養水域,使用釣鯽魚的鉤線,遇到大魚容易跑魚損失工具;初學時不易掌握,常有人半途而廢。但只要樹立信心,勤於實踐,掌握也不是很難,而一旦掌握,即會發現其優點大大過於一般傳統釣法。釣魚技術,野釣技巧,夏季釣鯽魚,水庫釣魚,台釣鯉魚配方
三、戳拱釣鯽魚:是一種傳統釣法。常用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有浮萍或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一般採用長竿、硬調、短線、無墜。熱季水中缺氧,魚常在水面浮萍下吸空氣、拱食、乘涼。從而咬草出聲或拱得浮萍形成一個小包。因而應採用聽、看辦法,尋覓魚蹤。聽主要是聽魚覓食發出的嚓嚓聲響;看是看水草晃動和浮萍的鼓包,判斷魚情。發覺有魚直指該處將鉤垂入。一般輕輕將鉤放到「拱」處,看到水面線向水中拽入,或線牽動竿梢即知有魚咬餌,適時抖竿提起魚來。戳拱一般選安靜處,動作要輕,魚出水時盡量避免驚擾其它魚兒,若有驚擾,魚不再「拱」,可用嘴模仿魚咬草的嚓嚓聲,起到催魚起拱的作用。
四、戳孔釣鯽魚:一般用於有荷葉、水草多、葦茬多的水域。觀察荷葉邊、水草孔、葦茬間的魚泡、荷葉、葦子晃動的情況,判斷魚情。工具一般採用硬調長竿、較竿短的魚線,小墜,先觀察魚情,發現後針對有魚動靜的地方,垂竿下鉤,使鉤沉底,同時不斷微微提動魚竿,引魚魚池餌,憑手感覺察魚兒咬鉤,適時提竿。戳孔一般採取走釣,主動找魚下鉤。
五、浮釣鯽魚:鯽魚屬底層魚,一般釣底,但遇炎熱、氣壓低的氣候,魚浮到水面游動吸氧覓食,則可採取浮釣法,即將鉛墜減輕,使魚鉤懸浮於水面下約0.3--0.5米處,動作要輕,不驚散魚群。有人針對鯽魚甩子期的特點也常採用浮釣法。浮釣不需打窩。
六、半浮釣鯽魚:一般用於體情況而定。底層雜草或淤泥較厚,鉤沉底不易為魚發覺的環境。辦法是將墜減輕,調整浮漂至鉤觸底後露出數格,然後將漂下調5-10厘米(視水底草或淤泥的厚度而定),保持漂仍露出的格數(如墜重適當減輕)。這樣使鉤略高於水底,便於魚的發現。
七、甩大邊釣鯽魚:在河道、溝渠中常岸邊有蘆葦等,魚喜歡棲居覓食,如果河道不很寬,你的釣位比較嘈雜,可以用長竿、長線,或海竿串鉤甩至對岸蘆葦、水草邊,可以甩出四、五支竿,插好等待,手竿可用漂,海竿則將風線拉直,看竿梢灣動,往往效果很好。
八、走釣鯽魚:到一水塘,先行觀察,選鯽魚喜棲居的位置撒窩,可保持至少2米一上距離,撒若干窩子。然後採用5-6米左右質輕的魚竿,採用7--10 粒的散漂,(便於適應水的不同深度,不必老調漂),釣線宜細,魚鉤最好是朝天鉤,餌料一般採用紅蚯蚓,保持活性最好。走釣的特點是「走」,應手持釣竿,沿打過窩的水邊觀察魚星的情況,有魚星即應下鉤,無魚星可繼續觀察其它釣窩。打窩應每次少打,過些時間再打一遍,即少打勤打。這種釣法變等為找,因此由被動變主動,且對鍛煉身體更有好處。
九、流水釣鯽魚:一般適用於流動水域,竿宜長,線不必太長,墜須重,漂可用數粒散漂,粒漂則宜長,餌以蚯蚓、小蝦為好。鉤甩入水中,如水流動,可使鉤漂順水同流,到下游後提起再甩至上游,見漂停住,立即提竿。以免底部掛住,若有托漂或下沉,即應提竿上魚。
十、盒飯釣鯽魚:類似爆炸鉤,但將食放在一個預制的塑料盒中,可以節省餌料,且對餌料的粘、散要求較底。方法是用一個直徑為25-50毫米的塑料瓶底或蓋,製成高約15-20的小盒。用螺絲自盒裡底部中心穿出,固定一個鉛坨。盒的四周均勻打七個直徑2毫米的小孔。一個孔穿入釣線,拴上連接環。用三棵軟腦線,每棵對折,然後擰在一起套入一個短氣門心內。對折的線圈掛在連接環上。三棵對折腦線的六個頭,分別從六個小孔中穿出,每端繫上一個魚鉤。用時,將盒中放上糟食,將鉤從盒外折回到盒內,埋入糟食內,甩出到釣點進行垂釣。
十一、活水釣鯽魚
魚類對氧氣的需求量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活,無氧則死,氧氣充足的水中,魚兒最多,最活躍。垂釣水域的進、出水口,含氧量高,被稱為「活水」,在此垂釣必有收獲。下雨時,雨水能將氧氣帶人水中,所以雨過天晴同樣是垂釣的好時機。大風大,水隨風而動,不但企氧氣溶入,還有岸邊的草籽、花粉、樹葉等天然魚食刮人,風停後在下風口垂釣也很好
十二、適溫釣鯽魚
一年四季,水溫變化很大。魚兒既怕冷又怕熱,氣溫在 15-25T之間攝食最旺盛,過冷就會像人一樣「貓冬」,過熱就會「歇伏」,鯽魚雖是廣溫性魚,但大體規律也是如此。春秋季節,氣溫、水溫適合全天垂釣;炎熱的夏季最好釣早釣晚;寒冷的冬季要選擇晴朗的中午垂釣.
十三、擇地釣鯽魚
鯽魚膽小,喜安靜。釣鯽魚,要選擇有草叢、竹木樁、磚礫、岩石、橋墩的地方下鉤,這些僻靜水域必然魚多。牛滾幽、淘洗碼頭、水草茂密處,魚兒有食可吃,也是釣鯽的好地方。釣魚技術,野釣技巧,夏季釣鯽魚,
十四、尋潔釣鯽魚
鯽魚喜歡在清潔、多氧氣的水中棲息;如果水又臟又濁,魚會感到憋悶,不想吃東西,常浮在水面嚼水,甚至窒息死亡。垂釣的水域應以淺色為上;淡綠色、淡青色次之;醬色、深褐色的污染水,腐殖質含量高,氧氣不足,不宜垂釣。釣魚部落,釣魚,釣魚網,怎樣釣魚,如何釣魚,小浪底水庫釣魚,釣魚技術,鯉魚,鯽魚,魚餌配方,
十五、牽引釣釣鯽魚
誘餌投放以後,窩里不久就有魚星上冒,可魚就是不咬鉤,這種情況可能是窩里有鯉魚、草魚之類的大魚,鯽魚不敢進窩吃食。此時就應採用牽引法(也稱逗釣),即在釣點上下前後左右輕輕地、緩慢地拉動漁線,誘魚上鉤,特別是鯽魚少吃少動的冬天和初春,用紅蟲和蚯蚓效果特別好.
十六、換餌釣鯽魚
鯽魚屬條食性魚種,葷素皆吃一草食以蚯蚓、紅蟲、小蝦、蛆為主;素食以麵粉、蠶豆粉、大米飯、紅完了玉米粑為主一面釣時應革素餌變換使用魚同人一樣,有「吃新」的習慣,如果總吃一種食物也會膩口。一年四季,各地都有新鮮的天然餌料出產,新米煮的飯,嫩玉米漿蒸的玉米粑,鮮紅宮蒸的紅蓄丁等都是鯽魚的美味佳餚。
❸ 釣魚視頻 如何使用串鉤釣魚
釣友們綁串鉤時,一般都是將同樣大小的魚鉤串為一組,均勻一致,所釣魚類的體大差別不大。原則上講,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用鉤的大小取決於魚嘴的大小、口型的大小和各種不同魚種的吞鉤特點。
但因為魚種不同,同樣大小的魚,其嘴的大小、形狀並不相同;同一水域中同一類的魚也決不會一般大;即使同一水域放養的同一種魚,也有生長快慢之別。小點的鉤,可以釣上較大的魚,但是較大的鉤,卻難以釣上比較小的魚。所以,要想獲得好的釣績,就應該是大些、小些的魚兒同步釣。
如此,出釣時不僅要准備好分門別類、大小不同的釣組,而且最好是要使一組串鉤中的大小鉤搭配,因魚而設。綁鉤時,按照一大鉤、一小鉤的間序系連,大鉤與小鉤的號差,以中間相差二號為宜。即:1號配3號,2號配4號,5 好配7號,6號配8號… …依此類推,鉤號之間相差得太大或太小都不實用。綁鉤時, 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鉤型、不同口門的魚鉤搭配,因魚制宜。
❹ 怎樣系魚鉤
魚鉤的系法:
工具:准備好所用的魚鉤以及合適的釣線,為保證拍攝效果我選用了比較大的鉤子和較粗的釣線。實際綁鉤過程中,釣線的長度根據釣友們自己需要的子線長度來決定。
方法:
1、左手持鉤同時將釣線按照圖中的方式彎成一個圈,注意兩邊的線頭要留出足夠的長度。
7、子線一端的魚鉤綁好了,另一端的鉤子也用相同的方法即可。
❺ 春天怎樣釣鯽魚視頻
http://video..com/v?word=%B4%BA%CC%EC%D4%F5%D1%F9%B5%F6%D3%E3&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要做好鯉魚窩子,首先要清楚鯉魚的食性,也就是要明白鯉魚吃什麼東西。
鯉魚、鯽魚等魚類經過一冬的蟄伏,早已飢腸轆轆了,當天氣轉暖後,又要忙著產卵,所以這個時候魚類的胃口很開,很容易將其釣獲。但有對路的餌料,合理的窩料,釣獲會更高。
有釣彥說「春腥、夏臭、秋香、冬甜」,即是說餌料根據季節的變化,味型也要隨之變化。當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釣彥的指導來操作。畢竟釣彥也不一定權威。但春天使用腥味的餌料好像早已是釣友的共識了。
有了好的餌料,還需要好的釣點。春天魚產卵,一般都會靠邊。也有釣彥說「春釣邊、夏釣潭、秋釣灣、冬釣淵」。以上幾點經過實踐證實發現很有幾分道理。還有釣彥說「釣魚不靠草,多半要白跑」,這句話才是重中之重。非常正確適用。尤其是春天,魚產卵都會靠著草邊,(魚會把魚卵粘附在水草上)。
綜上所述,春天要想釣好鯉魚,餌料上以腥味餌料為首選。釣點上以淺灘有水草處為最佳。至於鯉魚的窩子料,就以腥味為主最好。(通威飼料、蠶蛹粉、蝦粉等都屬於腥味重的餌料)用腥味餌加自製糟食拌合起來攥成團後,在釣點投入兩團基本就可以等魚上鉤了。
很多釣友都喜歡釣鯉魚,這種大體形的淡水魚。喜歡與之較量的感覺。冬天很快就要過去了,我們戰大鯉魚的日子就快要來臨了。我以個人對鯉魚的了解以及與釣鯉魚的一些決定性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
第一:天氣的選擇
釣魚要講個天時,特別是要釣鯉魚這樣大體形的淡水魚。從個種資料上我們都可以了解到,鯉魚這種魚最適合的溫度是在10度-25度,但外界溫度低於5度時,它們將停止攝食。當溫度低於2度時,鯉魚就進入冬眠。現在冬天為什麼我們很少釣到鯉魚呢,而主要是釣到鯽魚。這個是因為鯉魚對低溫和低氧的耐受力都要比鯽魚差得多。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很少釣到鯉魚呢。那麼我在自然水域里釣鯉魚,那麼就應該選擇晝夜溫差小的天氣來進行垂釣。在你出釣鯉魚的時候,最好是關注一下前一天的天氣情況,如果出釣當天的天氣比前一天要低,那這個就是好機會。這個時機出釣定能有好的收獲。
第二:釣點的選擇
有一定經驗的釣友都知道,只有我們熟悉將要出釣那片水域才可能真正有好的收獲。釣鯉魚和釣鯽魚在選點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釣鯉魚的位置又和釣鯽魚位置的選擇又有不同的地方。釣鯉魚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安靜地方,窩的位置在離岸大概4-5米的地方。釣點的水深一般在2-4米。窩子那裡水下最好有枯樹或硬的土坎。還有就是如果附近有橋之類的,應選擇離橋墩不遠的地方施釣。
第三:窩餌和釣餌的選擇
窩餌可以用自製的也可以用商品餌或是兩者兼備的。自製的窩餌我喜歡用:熟玉米+熟小麥+曲酒+蜂蜜。玉米和小麥在煮熟後,將其揉爛。使其有一定的粘性。每次在喂窩子的時候,一般一個窩投鴨蛋大小的窩料3-4個。投喂量和前面自製窩餌量一樣。在打窩時,最好是將餌程三角行打。釣兒可以用玉米粉加點蜂蜜或就是熟玉米粒熟小麥粒。熟紅薯也是不錯的釣鯉魚的餌。
第四:釣具的選擇
我一般釣鯉魚和其他大體形的魚都是用的5.4米的硬調的磯竿。線選用的是2號或3號的主線,子線選用1.0或1.5的。鉤我一般喜歡用伊勢尼7-9號的帶倒刺鉤。
❻ 如何系釣魚線
主線:按照桿長截取魚線,然後按下面的數量和順序串上小件,兩個太空豆,一個漂坐,三個太空豆,一個鉛皮座,一個太空豆,最後在線尾系一個八字環。在另一線頭折一段約15公分的雙股線,兩頭打結,兩結中間留約7-8公分的距離,掛桿時用兩個手指從兩結中間的雙股線中穿過,在從外側繞回,使雙股線呈一個活扣,扣在魚竿桿稍的尼龍繩上的死結後面就能使用了。用過後拉一下上面的結就能解開活扣了。
子線:系好兩個魚鉤後在靠中間位置打個結,要求是結兩端的魚線長度相差1-1.5厘米。使用時從主線的八字環中穿過後系一個死扣就可以了。
新手不建議自己系線,最好在漁具店叫老闆做好使用,帶熟悉後再自己動手
❼ 釣鯽魚怎樣調漂視頻
釣鯽魚如何調漂,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選漂
在野釣的選漂上,底釣時最好選用細長硬尾的浮漂。(浮釣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漂)由於這種細長示標,自身可產生的浮力小,這樣對餌重的反應靈敏。容易感知鉤餌在水底狀態。其二可以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時,有一定兼容性,且對釣組狀態影響不會太大。
二、調漂
野釣調漂,推薦大家將單餌調漂做為首選,即:半水掛單餌調平水。釣二目。這種調漂方法的好處時是,不論你拋鉤在不在同一釣點上,都能確保底鉤著底,上餌輕觸底。(具體調漂方法,大家可以參閱相關文章)
三、反復試底找好釣點
浮漂調好後,不要急於垂釣,最好是掛稍重一點的餌,有意識的在你所選取的釣點上前後左右多拋幾竿。一方面可以做窩誘魚,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打竿,摸清釣點水底的基本情況。找到最適合的停鉤的位置。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總能找到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如亂石從中的一小塊沙地。斜坡上相對平緩一些地帶。這樣地方找到後,就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確定幾個參照物進行定位。如在前方找個參照物,來確定拋竿的方向。再根據拋竿後收線的多少,或揚竿的角度來確定釣點的離岸位置。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做到定點了。
四、精調
一但釣點選定好了,那麼水深也就相對穩定了。這時我們再根據魚情來精細調漂。或是調鈍,或是調靈就方便多了。
但無論你如何調漂,都要對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做到心中有數。
五、根據的吃口來反正調漂
除了根據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做這樣歸納只是個大概,目的是為精細調漂做一種參考。
如鯽魚吃鉤時上送就比較多,應屬正常。魚群密集時,半水中也有可能多中雙尾。
如何把握這個度,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多觀察,多思考,多用心體會。一旦熟悉了,也就不必太局限於調幾釣幾了。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野外釣魚,最好是選擇水深在三到四米以內,較為安靜的地方垂釣。釣的水太深,不僅找點難,而且因風速、水流、中層小魚、信號衰減等因素的影響,無論你怎麼調,也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也是台釣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❽ 怎樣快速綁魚鉤(帶圖)
一、首先將繩子對折。
❾ 野釣小鯽魚怎樣調魚漂 釣魚調漂技巧視頻
一、調漂前先找底。加重鉛墜把帶著雙鉤的主線拋向釣點,然後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與水面齊平為止,這證明鉛墜已經到底了。這樣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狀態。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無有雜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動20-30公分左右要大於漂長的距離,再把鉛皮剪去一點,再拋向釣點,如果發現浮漂完全沉沒在水中,繼續剪鉛皮。切忌著急,一定要一點一點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況下我先調到四目,軟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這就是調目。
三、接下來設定釣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後再上餌拋向釣點,壓水線,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沒水中,這說明水線不夠長,再把浮漂向上移動,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繼續掛餌拋桿,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來的調目,之後,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上下移動浮漂微小的距離,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後垂釣的目數,這就是釣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