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魚是如何繁殖的
魚類的受精方式有兩種,極大部分卵生魚類行體外受精,親體分別把精卵排入水中;少數卵生魚類如一些鯊、鰩類行體內受精,而所有卵胎生和胎生魚類則行體內受精。魚類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種類型。
拓展:
1、簡介: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用鰭作為運動器官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2、動物特徵
魚字拼音yu,魚類(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二萬六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國計有二千五百種,其中可供葯用的有百種以上,常見的葯用動物有海馬、海龍、黃鱔、鯉魚、鯽魚、鱘魚(鰾為魚鰾膠)、大黃魚(耳石為魚腦石)肝油(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主要原料。從各種魚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細胞色素C、卵磷脂、腦磷脂等,河豚的肝臟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來治療神經病、痙攣、腫瘤等病症。大型魚類的膽汁可以提制"膽色素鈣鹽",為人工製造牛黃的原料。
魚類各綱之間的差異之大就如陸生脊椎動物各綱之間。一般認為,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鰭大或形狀復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有的魚呼吸空氣,浸入水中反會淹死。魚類是人類的重要食物。過度捕撈、污染和環境變化都會破壞魚類資源,魚類捕食,有助於控制瘧疾等蚊傳疾病。魚是行為學、生理學、生態學及醫學的重要實驗動物。
⑵ 魚怎樣繁殖
1、卵生。這是大多數魚類的繁殖方式,魚將卵排出體外,胚胎完全在體外完成發育,由卵提供營養物質,與母體營養無關。
(2)魚是怎樣繁殖的視頻擴展閱讀:
為了培育出優秀仔魚,必須選擇顏色、鰭及大小均屬上乘的健康親魚來繁殖。特殊的照料,密切注意水質變化, 投放活的魚餌,或時而餵食魚草,就能培養出最佳的仔魚。有的魚繁殖時對水質條件有特別的要求。注意防止親魚吞食它們自己產的卵或仔魚,養魚愛好者根據順利的產卵情況,可以估計出仔魚的數目,並為仔魚提則足夠的飼料。
⑶ 魚類的是怎麼繁殖的
對於生物界的物種們來說,能否順利繁殖,延續種族是最重要的。
經過幾億年的自然淘汰與進化,魚類能夠延續到今天,歸功於它們的繁殖能力。為了保護自己的後代,許多魚類都有自己特殊的繁殖方法。
有一些魚類把成熟的卵子排到體外,進行體外受精,在體外發育。也有一些魚是在體內受精,然後讓受精卵在體外孵化。
有一些魚為了保護後代的安全,直到把魚卵產在一個隱蔽的地方,才會放心地離去,如「盲眼魚」;有的魚為了能讓後代順利活下來,還親自守候在兒女身邊,直到兒女具有自衛能力。更有一些父母,為了孩子,還不惜辛苦,在產卵前,特地修建一個個美麗的「巢」。
有一種「蘭羅非魚」,它們生下卵子後,就把卵子放在自己的口腔內,隨身攜帶,直到把小魚孵化出來。「塘鱧」則把孩子們攜帶在身體的表面,用皮膚來孵化它們。
與眾不同的銀鯽魚
鯽魚是一種很常見的魚。不過,鯽魚也有很多種類。其中,有一種生活在冷溫帶的水域中的鯽魚,因為全身是銀色的,所以,被稱為「銀鯽魚」。
銀鯽魚繁殖後代的方式很特別,與別的魚是不一樣的。
在每一條銀鯽魚的每一個個體細胞中,都含有162個染色體。它們產出來的魚卵,染色體的數量仍然是162個。可是,在普通鯽魚的身體里,每一個個體細胞,都只含有100個染色體,而且普通鯽魚產出來的魚卵,卵子和精子中的染色體,都要減少到50個。
銀鯽魚在繁殖後代的時候,並不需要雄性銀鯽魚的精子與雌性銀鯽魚的卵子結合,進行受精。相反,雌性銀鯽魚只是把雄性銀鯽魚的精子當成催化劑,刺激自己的卵子發育。當卵子被精子激活以後,卵子再進行自我分裂,發育成與雌性銀鯽魚相同的後代。
所以,每一條銀鯽魚的後代,不論是外部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和它們的母親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銀鯽魚,也被稱為「女性家族」。
⑷ 請問魚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魚 是體外受精的!!
也是魚的 精子於卵子 在水裡 結合完成受精卵!
母的在水裡排卵
然後公的過去給卵受精
給您舉幾個例子吧。
金魚怎麼交配——緊追不舍
1 每到繁殖季節,雄性金魚會有追逐雌魚的形跡出現,剛開始,只是偶爾追逐,隨後追逐行為會愈來愈頻繁,這是雄魚的求偶行為。
2 成熟雌魚在排卵前會釋放出性信息,引誘雄魚加緊追逐,此時,雄魚會緊追雌魚,並以頭頂撞雌魚的腹部,用身體碰撞雌魚,這時說明雄魚已准備好隨時排出精液。
3 當雄魚始終緊追雌魚不放,有時甚至會將雌魚撞翻,這說明很快就會產卵了。
4 當雌魚在前面擺尾產卵時,雄魚會緊接著排精,從而使魚卵受精。
有時雌魚到了卵子充分成熟時,稍受外界剌激亦會排卵,但這時因為沒有雄魚追逐、排精,產下的卵就是沒有用的。
二 孔雀魚交配——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泄殖孔時排出精子
孔雀魚繁殖時,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短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泄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一旦交配過後的雌魚,即使之後幾乎沒有和雄魚接觸,也會有三次產仔的時期。
三 地圖魚——為爭奪配偶而爭斗
滿一年的地圖魚就可以達到性成熟,春季已逐步進入地圖魚的發情期。此時,雄魚之間有時會因爭奪配偶發生爭斗的。
四 七彩神仙魚——沒有意中「人」不交配
相中的「夫妻魚」形影不離,甚至共同抵抗外敵。交配前夫妻雙雙用嘴啃啄產床,清理環境,隨後雌魚開始產卵,有條不紋,排列整整齊齊,雄魚則緊緊跟上射精,位置會不偏不鈄,交配結束後,夫妻雙方會輪流守護後代
⑸ 魚是怎樣繁殖的
魚是體外受精的!
雌魚的卵子與雄魚的精子都排出體外受精,然後雌在把受精後的卵子吞回肚子里。
當"魚子"成熟以後在由雌魚排除體外!
⑹ 魚類是怎樣繁殖的
魚類一般為雌雄異體,生殖腺通常成對。軟骨魚類一般為體內受精,行卵胎生、胎生或卵生,多數硬骨魚為體外受精。所產之卵淡水魚為沉性或浮性,海水魚均為浮性。魚類的性成熟與種類、營養、水溫、光照等有很大關系,並由促性腺激素調節。受精卵經一定時間後孵化,仔魚脫膜而出。魚的一生分為胚胎期、仔魚期、未成熟期與成魚期。其中仔魚期死亡率最高。 由生殖腺和生殖導管組成。生殖腺包括精巢和卵巢,生殖導管由輸精管和輸卵管組成,生殖導管的出現較圓口綱又進化了一步。大多數魚類是雌雄異體,卵生。多為體外受精,雌魚的生殖腺為卵巢,平時呈扁平的帶狀,呈現出青灰、黃、粉紅等色澤,到生殖季節發育長大後可占體腔的大部分。雄魚的生殖腺一般為白色線形的睾丸,仍在生殖季節增大叫魚白,是產生精子的場所。軟骨魚類和低等硬骨魚類的生殖腺裸露。高等的硬骨魚類的生殖腺呈封閉式,由腹膜分化成的束狀膜包裹著,形成囊狀卵巢或囊狀睾丸。另外,還有少數魚類為雌雄同體,如鮨屬的多種魚,能自體受精。黃鱔可產生性逆轉,即生殖腺從胚胎到成體都是卵巢,只能產生卵子,發育到成體產卵後的卵巢逐漸轉化為精巢,產生精子,從而變成雄性。 魚類受精和發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種:①體外受精,體外發育。②體外受精,體內發育,如鯰科的Tachysurusbarbus的雄體在生殖期間停食,把受精卵吞入胃中孵化。③體內受精,體外發育。卵未產出前,雄魚通過特殊的交接器官。如鰭腳、短管等,使精液流入雌魚生殖孔內,卵在體內受精後不久,卵成熟後,排出體外發育,如軟骨魚中的虎鯊即是。④體內受精,體內發育,如真鯊科的軟骨魚及柳條魚等硬骨魚,卵受精後就開始發育,如受精的鯉魚卵在20℃時,一周即可孵化,此階段稱孵化期。剛孵出的稚魚體長約1.2mm,體透明,含色素,骨骼未硬化,鰭也不十分發達,腹部還有卵黃囊此稱稚魚期。當卵黃囊縮小後,稚魚開始進食,經過成長期(第三期)長成魚形。鯉魚從幼魚長成成魚,約需2~3年,其壽命可達數十年。
⑺ 魚是怎樣繁殖的
金魚繁殖多在春季,但具體繁殖時間,因地區而有不同。長江以北地區,一般在五六月份,長江以南地區,一二月份或三月間是金魚的繁殖期。繁殖金魚通常採用自然繁殖法,即在金魚繁殖季節,將適當數量的同品種雌、雄親魚,放在同一容器中,讓它們自然發情、追逐產卵、排精和受精。
選擇親魚
(1)選擇親魚的條件。理想的親魚應具備品種特徵明顯、體質健壯、形態端正、游泳平穩、色彩鮮艷、變色較快和年齡適當等條件。其中親魚最適年齡應是二齡或三齡。這樣年齡的金魚,身體各部分器官及其品種特徵都已發育成熟,尤其是生殖器官更加成熟和豐滿。這樣的金魚,生殖細胞的數量多、質量高、活力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都高。
(2)親魚的雌雄比例。金魚的婚配為「一妻多夫制」。在繁殖過程中,雌、雄比例是否恰當,關繫到魚卵受精、孵化、魚苗成活率的好壞。實際工作證明,金魚雌、雄比例應該是1∶2或1∶3。
(3)親魚雌、雄鑒別。金魚雌雄鑒別,應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觀察「追星」的有無。繁殖期的雄性鰓蓋和胸鰭的第一鰭條,其上皮細胞特別肥厚而角質化,肉眼可見數目眾多、白色的堅硬晶狀體,閃閃發光,稱作追星。雌魚絕無這種結構。第二,觀察體型。雄魚體較長,腹呈橢圓形,四鰭為棱型且硬;雌魚體短,四鰭呈橢圓型且軟。第三,探摸魚腹。用手指探摸肛門至腹鰭之間,雄魚的鱗片排列緊密,腹部中間有一條硬棱;雌魚則無此硬棱。
(4)單獨飼養。按照上述條件和比例,選擇親魚,單獨進行飼養。
繁殖
親魚臨產時,出現雄魚追逐雌魚的現象。最初,雄魚尾隨雌魚快游一段後離去。以後,追逐現象越來越頻繁,每次追逐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表明親魚體內生殖腺即將成熟。幾天以後,出現雄魚用頭部緊緊頂住雌魚腹部,追來追去,持久不舍,這是臨產的預兆。此時,要迅速放入事先作好的魚巢。魚巢的製作方法是將金魚藻一類水草集成一束,在一端用繩捆好,並在捆紮的一端系一重物,使其沉入水底,作為卵的附著物。
一般來說,在放置魚巢的第二天,親魚就會產卵繁殖。金魚產卵的高潮時間是清晨4時到上午10時。在此期間,雌魚鑽游到魚巢上部產卵,卵粘附在魚巢上,隨後雄魚排出精液,精液在水中擴散,與卵相遇受精。
受精作用完成後,應及時將帶有受精卵的魚巢取出,放進專為孵化用的魚盆中進行孵化。魚巢如不及時取出,受精卵容易被親魚吃掉。
仔魚和幼魚的飼養
(1)仔魚。在水溫15~16℃,受精卵經過7天左右孵化成仔魚。剛孵化出來的仔魚,用胸鰭上的附屬物吸附在魚巢上,靠吸收自己體內的營養物質生活。此時,不要觸動魚巢,以免損傷仔魚。
(2)幼魚。仔魚孵出三四天後,消化系統已經發育完全,開始攝取食物,進入幼魚階段。
在幼魚階段前期,應喂給蛋黃一類的食物。方法是將煮熟的雞蛋黃,包在紗布中捻碎,然後將紗布團在水面輕輕拍動,使蛋黃顆粒通過紗布空隙落入水中,供幼魚攝取食用。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後1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7~10天以後,幼魚已能追捕魚蟲,從此應改喂活魚蟲作為幼魚食料。
仔魚和幼魚在孵化盆中要生活20~30天。在此期間,除注意投喂餌料外,還要隨著幼魚的逐漸長大,及時進行移盆,降低放養密度。並進行選優去劣,將優良幼魚另盆飼養。
⑻ 魚是怎麼繁殖的
一般來說,魚的繁殖方式有兩種,但不同魚類的繁殖方式還有許多細微的環境適應性變化。大多數觀賞魚(卵生魚)行體外產卵受精;還有些魚(胎生魚)的魚卵在母體內受精並發育成第二代。觀賞魚中不同魚類的相互捕食和同類相食現象極為嚴重,因此魚卵受精、幼魚的保護及喂養方式就極不相同。
(8)魚是怎樣繁殖的視頻擴展閱讀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主要分為:熱帶魚、溫帶魚和冷帶魚等
水類魚分為:淡水魚和鹹水魚。
參考資料魚_網路
⑼ 魚是怎麼繁殖的
其實魚類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種類型。
1、卵生為大多數魚類的生殖方式。魚類將卵產至體外,胚胎發育在體外進行,胚胎發育過程中完全依靠卵內的營養物質。
2、卵胎生 受精卵在雌體生殖道內發育,發育中主要依靠卵黃營養,與母體沒有營養關系,或母體生殖道主要只提供水分和礦物質,最終由母體產出仔稚魚。如孔雀魚。
3、胎生一些板鰓魚類的胚體與母體有血液循環上的聯系,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不僅靠本身的卵黃,而且也依靠母體來供給。胚胎發育所在的輸卵管壁上有一些突起與胚體連接,形成類似胎盤的構造,母體就是通過這一構造將營養送給胚體。如灰星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