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養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首要的一步就是選擇強勁的蜂王養殖,蜜蜂隊伍強是和蜂王產卵能力掛鉤的。意蜂選擇雙王群,中蜂選擇單王群。在冬轉春期間,用蟎撲和噴灑除蟎劑預防蜂蟎病的出現。按蜂群大小喂足夠且蛋白質較多的食物,選擇在花粉多的地方最好。出現分蜂熱大大影響蜂王的產出,所以要做好預防工作。
選擇花粉多的地方養殖。根據養殖規模確定需要飼養蜜蜂的量。它的產量和它的數量是不成比例的,不是越多數量的蜜蜂養殖起來產的蜂蜜量越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適當加入脾並控制好它的數量,實現了對產卵一個把控,生出來強壯的蜜蜂。同時給蜜蜂喂含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養蜜蜂注意事項
養蜜蜂的工具主要有蜂箱、蜂帽、蜂掃等,但最重要且最基礎的工具還是蜂箱,目前我國養蜂人使用的蜂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養殖中華蜜蜂時使用的傳統蜂箱,例如圓桶蜂箱、方桶蜂箱、格子蜂箱等,另一種是和意蜂一起引入的活框蜂箱。
養蜜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場地才能獲得高產,尤其是對定點養殖的中華蜜蜂而言更為重要,在選擇場地時首先要考慮附近有沒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事實上在附近沒有足夠蜜源的地方養蜂根本就無法獲得效益,但對能追花逐蜜的義大利蜜蜂來說則不用考慮蜜源的問題,另外養蜂場地也不能建在附近環境嘈雜、敵害多或污染嚴重的地方。
❷ 養蜂蜜小白,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蜜蜂快速發展起來
強大的蜂群可以發展成十幾個自然脾臟,而弱小的蜂群只有幾個小巢脾臟,野生的蜂群卻有非常好的特點。也就是說,多少蜜蜂的數量能建造多少巢,蜜蜂能保持巢的包裹狀態,對蜜蜂的自然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工養殖蜜蜂使用活體框架養蜂技術,所以不能像野生蜜蜂一樣自由築巢。這種養蜂工具對強大的蜂群影響不大,但對弱小的蜂群影響很大。但是幸運的是,養蜂人有很好的養蜂技術,可以將弱勢的蜜蜂迅速發展成強大的蜜蜂。
1、雞蛋集團問題。人工養殖蜜蜂的卵群是指蜜蜂的數量低於正常一個框架的蜜蜂的半箱或半架。這種蜜蜂的數量完全不能保護整個框架的巢脾,蜜蜂的脾臟完全不對稱。蛋群的內勤蜂和外軍蜂的比例不符,採集能力下降,窩保護能力弱,抗病能力和天敵抵抗力弱,更重要的是,調節窩內部溫度和濕度的能力嚴重不足,無法保證幼蟲正常健康發育。
❸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蜜蜂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昆蟲,每個養蜂者都是從少量的蜂群開始的,一般我們在飼養蜜蜂的時候,都會挑選一個安靜適宜的養蜂場所,以下介紹蜜蜂應該怎麼養殖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1
一、盡快培育成生產群
對新購蜂群,及時防治蜂蟎和其他蜂病,保持蜂多於脾(很關鍵,初學者愛加脾),群壯無疾患。外界缺乏蜜粉源時,要補足飼料,然後每天或隔日進行獎勵飼喂,刺激蜂王多產卵。工蜂體健工作情緒高,態世友能哺育更多的健壯幼蜂。
經常進行巢內喂水,既節約「勞力」,又避免低溫凍死采水蜂或采來污水使蜂群致病,可盡快將蜂群發展成加繼箱的生產群。同時,在不拆破強群的前提下進行育王,組織繼箱交尾群,實行生產、育王和交尾三結合。
二、強群繼箱移蟲育王
當蜂群發展為繼箱群後,常會出現自然王台,此時就順其自然,將王台口稍微擴大,取出台內幼蟲,不攪動王漿,選1日齡的幼蟲移入台內,初學者移蟲需要多練習幾次,保證移蟲不傷及幼蟲,如果移不了,可以先臨時用自然台,以後擇優留王。
一張脾上可用多個自然王台(最好是人工移入蟲的王台),其他脾上的王台全部毀掉。將育王脾放入繼箱,兩側放幼蟲脾、蜜粉脾。在巢、繼箱之間最好加雙層隔王板,兩板之間加個紗蓋框(無紗網),使兩隔王板之間有一定的空間距離,以減少老王對繼箱的影響。
三、疊加第三箱體做交尾箱
在新蜂王出台前天,再加一個繼箱,開側門或後門,兩繼箱之間加隔王板,把有王台的巢脾帶帆槐蜂提入新的繼箱(即第三箱體),再提入2脾蜂置王台所在脾的兩邊。當幼王出台3天後,把交尾箱與原箱之間的隔王板撤去,換上紗蓋並加覆布,把2張無王的脾抖落工蜂,還入原群,交尾箱留1張脾,獨立為交尾群。10天後觀察新王產卵情況,若正常,則新王交尾成功。
四、分蜂增加群
分離增殖群有兩種方法:
1、把新王群提離原箱,換新址,隨即補入一個正在出房的封蓋子脾,3天後再補入第二張封蓋子脾,盡快補成生產群。
2、將老王帶2張封蓋子脾提出為新分群,並抖入2脾工蜂,同樣補充發展,盡快成為生產群。分出同時,撤除交尾箱與原箱之間的覆布,留紗網,8~12h後全群用白酒糖漿(500g糖漿加入兩小杯白酒)噴霧,將帶新王的脾放繼箱內,再噴灑些白酒糖漿液,撒除交尾箱體,蓋好蜂箱。第二天觀察蜂王,若正常,巢繼箱調換位置(或蜂王進巢箱),增殖蜂群即告成功。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2
蜜蜂為什麼會逃跑?
1、缺蜜:在外界長時間沒有蜜源,人工又沒補助飼喂,箱內嚴重缺蜜缺粉時蜜蜂會逃跑。
2、病害:蜂群有嚴重病害且得不到治療,蜂群無法恢復健康時只得飛逃。
3、環境:夏季蜂箱溫度過高會造成峰群逃亡,濕度太大也可能使蜂群逃亡。
4、巢蟲:管理不當使蜂箱內生有大量巢蟲,導致蜜蜂在巢內無法生存而逃亡。
5、敵害:蜜蜂受到螞蟻、蝴蜂等敵害無法生存而逃跑。
怎樣養蜜蜂才不跑?
1、保持蜂箱環境的干凈衛生,如果發現有巢蟲出現要及時處理。
2、中蜂喜歡新脾,找個合適的時間清理掉使用時間過長的舊脾。
3、發現蠟螟的時候應該馬上處理,從而保證蜜蜂的生活不受到影響。
4、蜂箱缺飼料或蜜蜂大量繁殖的時候應適當的補充一返塌些飼料。
5、蜂箱里有多個王的時候可以把最強的王留下來,其它的都弄走。
蜜蜂如何快速繁殖?
1、王優:蜂群繁殖的快慢和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蜂王的好壞,年輕健壯的蜂王產卵力強、群勢發展迅速且能維持大群,工蜂採集力也強,工作積極,少起分蜂熱,產量較高。
2、群強:強群是高產的基礎,而中蜂的強群是從中蜂的實際情況出發的,而且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強群標准。只有強群才能充分發揮蜂王的產卵力,並抵禦病蟲害的侵襲,安全越夏渡秋。
3、蜜足:巢內貯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時渡過難關,如果巢內缺蜜就會引起蜂群情緒不安、拋棄幼蟲、蜂王停卵,甚至發生盜蜂和飛逃。
4、新脾:中蜂喜歡新脾,厭惡舊脾,新脾房眼大,蠟質新鮮,蜂王特別喜歡在新脾上產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來的工蜂身體健壯、採集力強,群內不易發生巢蟲。
5、密集:中蜂喜愛密集,應經常保持蜂脾相稱,在冬季密集群勢可助越冬,流蜜期密集群勢可促使貯蜜快、成熟早、產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勢退縮少、敵害難侵入。
6、越夏:越夏是南方飼養中蜂的難關,要安全越夏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需注意遮蔭、喂水、嚴防敵害和保持蜂群安靜。
蜜蜂應該怎麼養殖3
首先,我們在養殖蜜蜂前,需要確定我們養殖蜜蜂的數量,不要強行養殖過多的蜜蜂,產蜜其實和蜜蜂的駝痕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而和蜜蜂的數量並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我們需要養強蜂,一般強蜂是在春天的時候進行養殖而成,需要在這個時間點控制住蜜蜂的成長,這個是關鍵。
我們在養殖蜜蜂的時候,需要適時進行加脾擴巢的,這個也是比較關鍵的,當然我們還可以進行控制蜂王產卵,這樣也是可以的篇斃久,這樣才能造就出能力比較強的蜜蜂,從而採集花粉更多一些。
我們在養蜜蜂的時候,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喂養的,不要覺得靠蜜蜂它們自產就可以了,那是肯定不行的,我們需要給蜜蜂補充蛋白質,這樣可以讓蜜蜂的體質變得更好,也就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蜂蜜了。
然後,我們在養蜜蜂的時候,還需要控制隔脾的數量,不要大量的割除,這樣是容易導致後面的蜜蜂產出減少很多的,最好選擇適量即可,這樣可以增加蜜蜂的產出,從而得到高收益。
之後,我們在養蜜蜂的時候,肯定會遇到一些不好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我們盡可能的要保證蜜蜂的生存環境,千萬不要在下雨天還將蜜蜂放出去,這樣是容易導致蜜蜂大量死去的況改,這個我們需要知道的。
最後,我們在養殖蜜蜂的時候,需要精心的照顧,在開花的季節,確保蜜蜂能夠正常的採集花粉,如果周圍花確實太少的話,我們也是可以選擇適當的移動位置的,不要守株待兔,那樣只會讓蜜蜂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採集花粉的,這樣是無法高產的。
❹ 中華蜜蜂如何養殖
中華蜜蜂養殖方法適宜的環境、優質的蜂王、蜂多餘脾、飼料充足、嚴防病害。
1、適宜的環境
中蜂快速發展需要適宜的環境,夏天溫度過高時需要給蜂群降溫,不然的話,蜂群會消耗大量的資源來調節養殖箱里的溫度,除此之外,四周的環境也滿足蜂群的需求。
中華蜜蜂怎樣人工分蜂?
可以採用平均分蜂法,也就是把蜂算中一半的巢脾和中蜂遷到另外一個新的蜂箱之中。但是對於出現過分蜂熱的蜂箱就應該採取不均等分蜂的方法。具體做法就是把蜂箱中的強熱中蜂和巢脾移到新蜂箱中,把舊蜂箱中的全部王台全部割除,進行人工育王處理。正唯差
中蜂在分蜂之後,養殖戶就觀察它們的生活動態,特別是山搜在前五六天的時間中,應該注意蜂群中飼料的補充,及時增加一些花粉喂養,另外還要觀察那些新出現的蜂王是否有產卵,以及產卵的質量,一旦發現不合格的蜂王,應該盡早換掉。
❺ 蜜蜂怎麼才能養好視頻
籠蜂飼養管理
籠蜂飼養管理包括:籠蜂的飼養方式,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蜂籠的構造,飼料的配製,籠蜂蜂王的培養,籠蜂的生產,裝籠工作,籠蜂的運輸,籠蜂飼養技術。
籠蜂是扒鏈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帶巢脾和蜂箱,裝在紗籠中出售(或運輸)的蜂群。歐美養蜂發達國家的蜜蜂繁殖場出售的籠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計算的,所以過去稱為磅蜂。蜜蜂繁殖場和養王場大多設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給北方飼養。
在北方飼養籠蜂,大多採取飼養1個養蜂季節(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後將蜂群殺死。這樣既節約了蜂群越冬的飼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單產,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國南方春季有油菜、紫雲英、蠶豆等豐富的蜜粉源,氣候溫暖,有利於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產籠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時間長,飼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豐富,如飼養籠蜂,有利於奪取蜂產品的高產。
(一) 籠蜂的飼養方式
飼養籠蜂的方式有以下數種:
1.供北方養蜂場生產飼養
北方的養蜂場春季從南方購買籠蜂,過入蜂箱飼養,生產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等產品,秋季無蜜源時將蜂群殺死,還可以取得蜜蜂蟲蛹。將蜂箱、巢脾、養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後,妥善保存備用。這種飼養方法可以節約蜂群越冬飼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產量,還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籠蜂加強弱群和無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於飼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越冬以後,群勢削弱到難以獨立生存,或者喪失了蜂王,可以將籠蜂與它們合並,使它們在大流蜜期到來時能夠投入生產。
3.推廣良種
出售籠蜂的蜂場必須保證質量,必須是蜂蜜、蜂王漿高產的蜂種,以青年蜂為主,蜜蜂健康無病蟲害。南方的種蜂場將蜂蜜、蜂王漿高產良種或者將選育的抗病蟲蜂種以籠蜂的形式推廣。
4.輔助強群長途運輸
在炎熱季節,3~7日的長途運輸,蜂群容易受悶死亡。如果採取開巢門運蜂的辦法,會有部分蜜蜂飛失,使蜂群削弱,同時影響車站作業的安全。在起運蜂群以前,可以從強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個王台,裝籠運輸,到達目的地以後,除去處女王再與原群合並。這樣既可以保證蜂群長途運輸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飛出。
5.為農作物授粉
利用籠蜂給植物授粉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養蜂場互助合作或者聯營從事籠蜂飼養是理想的辦法。這樣可以減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損失和蜂蜜的消耗,並且節約非生產期的人工開支。
(二)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
生產籠蜂的蜂場除去在蜜源植物豐富的地方建立場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種繁育春友孫技術,不斷選育高產、抗病的蜂種;掌握人工育王技術,及時培育出大量的優質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術,使蜂群盡早、盡快地發展壯大,以便提早供、多供應籠蜂。
飼養籠蜂的地方,同樣需要具有1個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豐富的輔助蜜粉源。由於籠蜂是不帶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須預先准備好蜂箱、巢脾、巢礎框和飼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購入籠蜂以前,要掌握籠蜂的運輸、過箱和飼養技術。
(三) 蜂籠的構造
裝運蜜蜂的蜂籠,通常是用木板釘成長方形四框,兩面釘上鉛絲紗製成的。長度不超過440毫米,高度不超過240毫米,可以放人標准蜂箱內,便利於過箱操作。蜂籠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釘成的,頂板正中開一個直徑100毫米左右的圓洞,以供放飼料罐或者飼料罩,同時也是裝進蜜蜂的入口。如果採用蜂蜜等液體飼料,就在此處安裝飼料罐;採用煉糖等固體飼料時,在此處安裝飼料罩。飼料罩是用8~10目鉛絲紗製作,直徑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籠的大小根據裝蜂多少而定。裝1.5千克蜜蜂的蜂籠,外圍尺寸為長440毫米、高240毫米、寬160毫米。每增加或者減少0.5千克蜜蜂,蜂籠的長度和高度不變,寬度增加或者 減少20毫米。然後在四框的前後兩面釘上鉛絲紗,鉛絲紗要卷邊,用鞋釘釘嚴密,不能讓蜜蜂鑽出。在頂板的圓洞一側鋸一條長10毫米的鋸縫告培,旁邊釘一小釘。在這里用鉛絲吊著固定郵寄蜂王籠。
圓筒蜂籠是用瓦楞紙或者纖維板製造的,長350~400毫米,大頭口徑200毫米,小頭口徑180毫米。筒內安一個Z字形鉛絲紗網,在其中部捆紮飼料罐和蜂王籠,讓蜜蜂攀附在鉛絲紗上。蜂筒兩頭安裝鉛絲紗網和由數根25毫米寬的通風鰭片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飛出和防止通風不暢。
(四)飼料的配製
空運籠蜂使用固體飼料,鐵路或卡車運輸使用液體飼料。
1.煉糖
籠蜂運輸期間的飼料與郵寄蜂王使用的煉糖相同。配製的煉糖軟硬度和含水量要適宜,以在15℃時不幹不硬,在37℃時不流動為宜。用優質的白砂糖和蜂蜜配製。普通粉狀白糖含有微量的礬,紅色原糖含雜質多,均不宜做煉糖,更不能用有鐵銹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製煉糖。
(1)加熱法
優質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熱,攪拌,使糖完全溶化,雙層紗布過濾。蜂蜜l份加熱到60℃,過濾。將清 潔的糖汁加熱到112℃,對入蜂蜜混合均勻,繼續加熱並且不停地攪拌,直到118℃時撤火,放溫到70℃左右,繼續攪拌到成為乳白色的糖團為止。調制好的煉糖裝入容器,密封,放於涼爽、乾燥處儲藏。
(2)研磨法
將優質白砂糖研磨成細粉,經80~100目細篩篩過,粗粉再研磨、過篩,直到全部成為細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經過加熱、過濾),然後來回進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樣,揉時逐漸加入剩餘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團,不軟不硬,不粘手,放置不變形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約為4比1。
1.5千克的籠蜂在運輸期間平均每天約消耗固體飼料100克,通常每籠加入煉糖500克。如果個別蜂群在運輸途中吃完了飼料,可以隨時添加。
可以採用轉化糖代替蜂蜜調制煉糖。轉化糖的製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鍾。
2.液體飼料
利用火車、卡車、輪船運輸籠蜂,使用液體飼料效果好。將蜂蜜裝入玻璃瓶或者馬口鐵聽內,蓋上鑽2~3個小孔,蓋朝下倒放於蜂籠頂板的圓洞里,固定好。空運籠蜂時不能使用液體飼料,因為飛機飛行時氣壓變化大,容易使瓶內的蜂蜜流出。
(五)籠蜂蜂王的培養
籠蜂使用的蜂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預先按需要數量作好計劃,按計劃培養,以便能夠及時地滿足供應。 保證蜂王是人工培育的當年的或者日齡不超過6個月的產卵王,符合種性要求,蜂王產卵力強,其後代蜜蜂採集力強,分蜂性弱,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力。為了在3月份能夠提早供應籠蜂,需提前1個月培育蜂王,提前1個半月培養雄蜂。這時由於氣溫低、蜜源少、蜂群還沒有進入發展強盛時期,人工育王有困難,需要在頭一年秋季培養一批蜂王,儲存起來,在供應第一批籠蜂時應用。4月份及以後供應的籠蜂,使用當年培育的蜂王。培育蜂王的數量,按提供籠蜂的多少有計劃地進行安排。培育蜂王時,移蟲的數量要比需要蜂王的數量多1倍左右,因為移蟲的接受率為80%~90%,處女王交尾成功率在50%~80%, 蜂王產卵以後還要淘汰一部分。
❻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蜜蜂大家都知道會哲人的,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重視,蜂蜜也被人們提上了話題。現今大街小巷裡蜂蜜的叫賣聲源源不絕。蜂蜜作為「大自然的天然營養品」非常受歡迎。下面看看蜜蜂怎麼養殖技術。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1
1、蜂場選擇及蜂箱排列
養蜂的場地最好具備以下條件:①蜂場附近要有蜜源植物;②背風、向陽、安靜且平坦的地方;③遠離車道和人行道;④蜂場附近要有良好的自然水源。
而蜂箱的排列方法,主要也與環境和場地的大小有關,但有些注意事項要重點考慮,比如場地寬敞,各箱的距離可以稍疏散,使蜜蜂易於辨認;箱底離地以 5-10厘米左右為宜,用磚、木架或石塊墊起來等等。
2、蜂群的全年管理
蜂群的全年管理是養殖蜂蜜過程中的主要一環,可以說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養殖收益以及養殖成敗。
(1)春季管理
在春季蜂群處於恢復和發展時期,如何使蜂群盡快恢復發展起來,是蜂群春季管理的主要目的。其主要工作內容分為三點,其一就是在早春蜜源開花之前 20-30 天,選擇晴暖的天氣,打開箱蓋,促進工蜂出巢飛行排泄;其二就是在蜂群排泄時期,要在晴天中午前後對蜂群進行快速檢查;其三就是進行獎勵飼喂。
(2)夏季管理
夏季主要是注意高溫對於蜂群的影響,首先留足飼料是成功越夏的前提條件,然後就是盡量將蜂群放在通風陰涼處,定時喂水和噴水,將清水灌於空脾中放入蜂群內即可。
(3)秋季管理
秋季的時候,蜂王經過過1 年的不停產卵,產卵力開始衰退,因此盡可能培育新蜂王來更換老蜂王。另外培育適齡的越冬蜂也十分重要,而群內沒有子脾的,同樣也要進行治蟎工作,使蜂蟎寄生率降到最低限度,為來年早春蜂群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礎。
(4)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是指蜜蜂停止巢外活動、結成蜂團時期的蜂群飼養管理措施。蜂群越冬期的長短,取決於各地冬季低溫持續的時間,像我國北部寒冷地區蜂群越冬可長達 5-6 個月之久。另外,蜂群越冬方式有室外越冬和室內越冬兩種,而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調節溫度、預防敵害、通風換氣等。
3、常見疾病防治
(1)白惡病:採取在 2 公斤糖漿中加入 25 萬國際單位制黴菌素、20 萬國際單位*黴素和 4 片維生素 C 充分混合,喂蜂 40 脾。隔日一次,連喂 4-5 次。
(2)胡蜂:採取人工撲殺、搗毀胡蜂巢等方式進行防治。此外,用滴滴涕或敵百蟲等農葯拌入碎肉中,用盤盛裝放在蜂場附近,用於毒殺胡蜂也是可行的。
(3)農葯中毒:對已農葯中毒的蜂群,應盡早遷出噴葯區,同時搖出被農葯污染的蜂蜜,然後用稀糖水進行補充飼喂。若系由有機磷農葯引起的中毒,在對蜂群進行補充飼喂時,加入 0.05%~0.1%的硫酸阿托品或0.1%的解磷定進行飼喂。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2
1、養殖地:選擇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開花多的地方。
2、蜂箱:蜂箱要求前低後高、門開下方,便於清理。
3、選擇蜜源植物:油菜花、茶花、玫瑰花、石榴、百合花等植物都能作為蜜源植物,根據蜜源植物及時將蜂群轉移至蜜源地附近,以方便采蜜。
春繁期,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1:1)或兌水蜂蜜250~300ml,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
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產卵。這樣可防止早春低溫多寒潮的襲擊,使產卵圈不受凍,蜂子健康發育,同時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長壽命。
緊脾後,每晚從箱底進行獎勵飼喂。糖水或蜜水盛人箱底飼喂器中。第一次飼喂可稍多些,一般每群喂350~400ml,以後看蜂數多少和產卵圈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角蜜為宜。飼喂要勤,每晚1次,不能間斷,飼喂量不宜太多。
蜜蜂怎麼養殖技術3
1、養殖場地
養殖場地一般在山間,花木、開花植物很多的地方。這樣就有豐富的食物來源,可以才是更多花蜜,蜂蜜產量高,蜜蜂不會挨餓。要求安靜不吵鬧的地方,不然蜜蜂容易受到驚嚇,逃跑飛走了。最好有四季開花的植物,這樣每個季節都可以採食,多儲存食物。一般在有干勁水源的山間。
2、蜂箱養殖
選擇要養殖的蜜蜂,用雙箱飼養,箱子內部要隔開成兩部分,一邊養一群蜜蜂,分別放置蜂王,中間放放蜂蜜空間,可以同時取食,沒有食物時可以同時餵食, 餵食量大概要能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餵食製作的花粉餅。主要在冬季餵食,還要保溫,避免凍死。
3、越夏方法
夏季高溫,蜜蜂出去覓食也比較辛苦,夏季末尾時節,花源不多,只要少數自然開花的花木。高溫、食物缺乏,是艱難時期,要安全度過。春季多給蜜蜂留一些蜂蜜。夏季,把蜂箱搬到陰涼樹下、灑水降溫。可以開窗,有網罩著。
4、日常管理
蜜蜂長到一定數量就要分蜂,要准備新蜂箱,人工分蜂,帶到離原地比較遠的地方,避免飛回去一些蜜蜂。這樣可以擴大蜜蜂群,剛分蜂的蜂群,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平時要注意蜜蜂的情況,保持良好養殖,取蜜要給蜜蜂留足夠食物。
5、注意事項
開蜂箱,檢查或是其他什麼,都要穿戴,防護的衣服,小心操作,防止被蜇傷。注意蜜蜂不要被其他大型蜂傷害。檢查蜂巢,清理蜂巢里的蟲子。檢查蜂箱要輕,不要驚動蜂王,容易飛走,蜂群就散了。
養殖蜜蜂,要選擇好合適的場地,關乎蜜蜂是食物來源和生活環境。夏季是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安全度過。
❼ 蜜蜂怎樣繁殖
問題一:蜜蜂是怎麼繁殖後代? 雄蜂與蜂後交尾,這是有性生殖,
若無雄蜂,蜂後也可無性繁殖出工蜂
問題二:蜜蜂怎樣繁殖 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後),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
蜂後在生育前由一群自家的雄蜂保護著,與別處的雄蜂交配,將雄蜂的 *** 儲存在自己的儲精囊內(這樣不會近親繁殖)。其蜂巢內的育兒袋有兩種,一種口比較大,蜂後生育時不會壓迫身體,直接產生未受精的卵子,雄蜂就是由蜂後直接產生的卵細胞發育而來(單倍體)。另一種育兒袋比較小,會壓迫其體內的儲精囊,這樣就排出受精的卵子,得到雌性蜜蜂。順便說一句,工蜂是雌性,只是小時候沒吃蜂皇漿,不具有性功能。
問題三:怎樣才能讓蜜蜂繁殖快 分群是最快繁殖蜜蜂的方法,具體步驟:你可多取蜜,只保留蜂王漿,食用蜂王漿長大的幼蟲就能成為蜂王,把新生蜂王即部分工蜂移植另一蜂箱及完成分群,產出了幾只蜂王就能分出多少群蜜蜂。為什麽分群可最快繁殖蜜蜂呢,答:因為一群蜜蜂只能有一隻蜂王進行產卵,分群相當於多隻蜂王在進行產卵。多隻產卵的繁殖速度優於單只產卵。
蜜蜂是營造群體生活的昏蟲。現代養蜂生產,蜂場根據需要和蜂群群勢,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況下,將1群蜜蜂快速分為2群或多群,可實現蜂群的快速繁殖。快速繁殖蜂群,可以在短期內增加蜂群數量,擴大飼養規模,提高養
蜂效益。現特介紹幾種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參考使用。 1.轉地落場分蜂的快速繁殖 在夏秋季節,蜂場如果要分蜂繁殖,在蜂場轉場前,先把產卵蜂王預備好,確定處女王的出房時間。然後在轉地落場後,蜜蜂還沒有試飛前,連蜂帶脾提入到擺好的空蜂箱里,最少2-3脾。次日介紹入1隻產卵王或處女王。這種分蜂繁殖法,提出的蜜蜂不會飛回蜂群,提出去的蜂群群勢也相對不會減弱,分出群比較好飼養。利用同樣的原理,也可以在早、晚提出分蜂群,把分蜂群運到離原蜂場直徑3km外,這樣採集蜂飛不回原群,分出群也比較好飼養。 2.繼箱底箱分蜂的快速繁殖 在夏秋季節,當蜂群群勢達到8-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產卵蜂王預備好,處女王出房時間確定後,再把底箱擺好,繼箱放在平箱上。然後從蜂群里連蜂帶脾提出2-3脾,提入擺好的底箱或繼箱里。要注意繼箱與底箱隔開,上下蜜蜂不能互通,提出的子脾最好是正在大量出房的封蓋子脾。1天後,介尺旅凱紹入2隻產卵的蜂王或處女王台。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提出鎮陸去的採集蜂會飛回原群,分出群可能群勢與蜂脾不相稱,因此提出去的蜂應盡量是幼蜂。還要有一定的蜂(蜜)脾,若無糖(蜜)脾,第二天一定要飼喂補足(1:1)。該法的優點是用繼箱分蜂,蜂場放蜂的面積不擴大。 3.同群同箱分蜂的快速繁殖 在春夏季節,當蜂群群勢達到6-8脾時,如果要繁殖蜂群,可先誘入產卵王或介紹處女王,把產卵蜂王預備好和處女王出房的時間確定,再把另一個巢門在分蜂前一個星期打開。在新打開的巢門有蜜蜂出入之後,根據蜂群內部情況把兩邊子脾、蜜粉脾調均等,用隔板從中一分為二,使兩邊蜜蜂不能互通。1天後,在無王的一邊介紹入1隻產卵蜂王或處女王台即可。 4.換王季節分蜂的快速繁殖 蜂場換王時,如果要分蜂繁殖,在把處女王的出房時間確定後,如果要分蜂繁殖,在把處女王的出房時間確定後,王台出房前2-3天,把原蜂王連蜂帶子脾提出2-3脾,作為繁殖群。繼續繁殖,原蜂介入1隻處女王,讓其交尾。分出群作為繁殖群,可拉離原蜂場,也可擺在原蜂場。如有條件盡量陵喚拉離原蜂場,這樣對以後的繁殖飼養好。因為提出去的採集蜂不會飛回原群,這樣繁殖速度就快。
問題四:蜜蜂是怎麼交配的? 蜂王的交配飛行一般在一個無風的晴朗下午進行,氣溫至少在20℃。好幾個蜂群的雄蜂在逐年確定的地點會合,然後去追逐蜂王。蜂王一出現,雄蜂就群起追趕。
交配在飛行時進行,一般離地6―20米,有時離巢數千米。每一次交配飛行蜂王與五六隻雄蜂交配。交配時,雄蜂抓住蜂王,騎在蜂王背上,這樣雄蜂的生殖器(內生殖器)就外翻。在摟抱時雄蜂生殖器的一部分就進入蜂王體內,一直留到下一次交配,除非蜂王回巢時工蜂替蜂王取出。雄蜂因交配引起腹部破裂而喪生。一般而言,蜂王在交配飛行時接受的 *** 一生夠用,但是由於 *** 會不斷流失,所以蜂王需要進行數次交配飛行,這樣精囊才能充盈。
蜂王隨即產卵,每一個蜂房產卵一枚。產卵前蜂王用前足測量,因為雄蜂卵要產在大一些的蜂房內。蜂王每40秒產卵一枚,卵長1.5毫米,直徑0.5毫米。卵分為受精卵和非受精卵兩種,受精卵在經過卵巢時由精囊授精。
[解題過程]
工蜂蜂王是受精卵,而雄蜂則是非受精卵發育而成。
所以工蜂和蜂王為AaBb
雄蜂為AB
問題五:蜜蜂太少怎樣繁殖 ;新的蜜蜂繁殖方法有群勢發展快、抗禦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強和不拖子等優點。具體技術如下: 抖蜂緊脾早春或倒春寒天氣,蜜蜂受低溫或寒潮的襲擊,產卵圈往往會受凍而難以休息,對蜜蜂產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間,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為1:1)或兌水蜂螫250~300毫升。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這樣能促使峰王快速產卵。一般蜂王在緊脾後1~3天即可產卵。 封箱保溫將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隔板,另一側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箱外保溫的做法是:箱底墊草,兩蜂箱之間填雜草,用塑料布防溫保溫,在陰雨天或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將蜂箱全部覆蓋,謹防堵死巢門。傍晚視氣溫情況,可關閉巢門。 輔助飼喂緊脾後,每夜從箱底進行輔助飼喂。糖水或蜜水盛入箱底飼喂器中。第一次飼喂可稍多些,一般可群喂350~400毫升,以後看蜂數多少和產卵圈的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為宜。飼喂要勤,每夜1次,不能間斷,飼喂量不宜太多。 加入粉脾在春季前階段,天然花粉少,當有多數蜂王開始產卵時,為了保證蜂群內花粉供應和擴大產卵圈,要加入人工花粉脾(若有天然花粉脾更佳)。加每一張脾應是一面為空隙巢房,另一面為花粉房。加脾方法根據蜂脾關系而定,蜂數多的群,將有粉的一面朝內;蜂數一般的群將巢房的一面朝內。待蜂王已在人工花粉脾的空巢房內產卵,第一張粉脾的人工花粉吃掉一半時,即在緊鄰第一張粉脾處加第三張、第四張……這樣群勢就發展迅猛,能及時獲得強群,投入生產。 人工花粉脾的做法黃豆炒八成熟,去皮後研成粉末,按黃豆粉和蜂蜜的比例為3:2,抖勻成濕粉,讓濕粉在孔徑為3毫米的篩上通過,呈天然花粉狀,然後,加一半蜂蜜重量的蔗糖粉,再次拌勻後,灌入空巢房內;後用刷子輕輕搗實,巢房內花粉有七八分滿為佳。最後在粉房上塗少量蜜水,即可成人工花粉脾。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問題六:早春蜜蜂不夠一牌怎樣繁殖 傳統的蜜蜂繁殖速度慢,自身保溫能力差,因外界環境變化而引起蜂群削減;新的蜜蜂繁殖方法有群勢發展快、抗禦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強和不拖子等優點。具體技術如下: 抖蜂緊脾早春或倒春寒天氣,蜜蜂受低溫或寒潮的襲擊,產卵圈往往會受凍而難以休息,對蜜蜂產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間,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為1:1)或兌水蜂螫250~300毫升。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這樣能促使峰王快速產卵。一般蜂王在緊脾後1~3天即可產卵。 封箱保溫將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隔板,另一側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箱外保溫的做法是:箱底墊草,兩蜂箱之間填雜草,用塑料布防溫保溫,在陰雨天或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將蜂箱全部覆蓋,謹防堵死巢門。傍晚視氣溫情況,可關閉巢門。 輔助飼喂緊脾後,每夜從箱底進行輔助飼喂。糖水或蜜水盛入箱底飼喂器中。第一次飼喂可稍多些,一般可群喂350~400毫升,以後看蜂數多少和產卵圈的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為宜。飼喂要勤,每夜1次,不能間斷,飼喂量不宜太多。 加入粉脾在春季前階段,天然花粉少,當有多數蜂王開始產卵時,為了保證蜂群內花粉供應和擴大產卵圈,要加入人工花粉脾(若有天然花粉脾更佳)。加每一張脾應是一面為空隙巢房,另一面為花粉房。加脾方法根據蜂脾關系而定,蜂數多的群,將有粉的一面朝內;蜂數一般的群將巢房的一面朝內。待蜂王已在人工花粉脾的空巢房內產卵,第一張粉脾的人工花粉吃掉一半時,即在緊鄰第一張粉脾處加第三張、第四張……這樣群勢就發展迅猛,能及時獲得強群,投入生產。 人工花粉脾的做法黃豆炒八成熟,去皮後研成粉末,按黃豆粉和蜂蜜的比例為3:2,抖勻成濕粉,讓濕粉在孔徑為3毫米的篩上通過,呈天然花粉狀,然後,加一半蜂蜜重量的蔗糖粉,再次拌勻後,灌入空巢房內;後用刷子輕輕搗實,巢房內花粉有七八分滿為佳。最後在粉房上塗少量蜜水,即可成人工花粉脾。
問題七:蜜蜂怎樣交配 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後),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蜂王雖然經過交配,但不是所產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據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將來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末受精卵,將來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製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製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喂,待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
❽ 怎樣養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發展慢是什麼原因
1、環境:蜜蜂快速發展需要有適宜的環境,例如夏季氣溫過高時要給蜂群提供降溫設施。2、蜂王:蜜蜂快速發展需要有優質的蜂王,蜂王不但是蜂群唯一的繁殖者,更是蜂群中能維持正常秩序的關鍵成員。3、蜂多餘脾:中蜂快速發展必須保證蜂多餘脾,只有蜂多餘脾時蜂群才有足夠的護脾能力。
一、怎樣養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1、環境
如果想要蜜蜂快速發展一定要為其提供適宜的環境,比如在夏季氣溫過高時給蜂群提供仿遲圓降溫設施,否則蜂群會消耗大量資源調節巢內溫度,蜂箱周圍的環境也一定要滿足蜂群的需要。
2、蜂王
蜂群中必須要有優質旦拆的蜂王,蜂王不僅是蜂群中唯一的繁殖者,它還是蜂群中能維持正常秩序的關鍵成員,蜂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蜂群的發展速度。
3、蜂多餘脾
蜜蜂快速發展必須要保證蜂多餘脾,只有蜂多餘脾時蜂群才有強大的護脾能力。不管在哪一個時期,蜂群中如果出現長期蜂少於脾的情況,群勢都會垮掉,因此要根據蜂群實際情況添加或抽調巢脾。
4、飼料
蜜蜂快速發展一定要有充足的飼料維持,如果巢內飼料不足就會導致一系列缺蜜反應出現。比如蜂群無法安定繁殖、蜂王停止產卵等,甚至還可能引發盜蜂和蜂群棄巢遷飛的情況。
5、防病害
蜜蜂在發展時一定要嚴防病蟲害,一旦爆發病蟲害輕者會影響群蜂發展,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蜂群覆滅甚至波及全場的蜜蜂,比如中蜂囊狀幼蟲病就可以備塌摧毀一個養蜂場。
二、蜜蜂發展慢是什麼原因
1、蜜蜂發展慢的原因可能是春繁失敗,養蜂人給蜜蜂春繁時,首先要檢查蜂量,大部分越冬的蜂群,都要進行撤脾春繁。把老舊的空皮先撤出,讓蜂群保持蜂多於脾,盡量讓蜜蜂更密集一些,然後再開始春繁工作。經過這些操作處理後的蜂群,春繁效果才會突出,子脾圈才能打開,蜂群的發展才能快速。
2、早春氣候比較多變,特別是倒春寒來臨時,如果養蜂人在這時沒有做好正確的保溫工作,蜂群就會引發幼蟲病。一旦出現幼蟲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蜂群就會出現發展不起來的局面,這種情況需要養蜂人解決這種病蟲害,蜂群才能繼續得到發展。
3、除了春繁失敗和幼蟲病會導致蜂群發展不起來之外,如果養蜂人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好,也會導致蜂群發展不起來。比如,蜂王年老沒有及時更換,沒有及時加脾或更換太老的巢脾,蜂箱太臟沒有進行殺菌消毒清掃工作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蜜蜂的整體發展。
❾ 怎樣才能讓蜜蜂繁殖快
蜂巢的保溫,蜜蜂進行適量的飛行,讓工蜂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❿ 蜜蜂夏季怎麼快速繁殖
一、降低巢溫
夏季高溫高熱是養蜂最大的問題,外界溫度過高會嚴重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甚至導致蜂王停產,此時養蜂人要做的便是想辦法給蜂群降溫,蜂箱外部處理可以將蜂箱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也可以在蜂箱上面搭涼棚來遮陰,溫度異常高時可以在蜂箱外部放冰袋降溫,內部處理可以提出多於的巢脾並及時取出蜂蜜以擴大蜂群活動空間。
四、防止盜蜂
仲夏之後因外界蜜源匱乏而容易發生盜蜂,蜂場發生盜蜂時被盜群因貯蜜缺乏,輕者使蜂王產卵力下降,重者出現「拔子」現象,易造成中蜂飛逃,西蜂整群餓死,這對養蜂生產時極為不利的,因此養蜂人要積極預防盜蜂的發生,在補飼時一定不要將飼料灑落在蜂箱附近,若有灑落要及時用水沖干凈,發現盜蜂現象時要及時止盜。
五、敵害防治
蜜蜂的敵害常見的有胡蜂、螞蟻、蝙蝠、蜻蜓、蜘蛛等,其中以胡蜂的危害最為嚴重,初夏外界食物較為豐富時胡蜂很少攻擊蜂群,但仲夏之後外界食物逐漸匱乏,此時胡蜂為了生存會鋌而走險單獨或集群攻擊蜂群,嚴重時會毀滅蜂群或導致蜂群飛逃,此時養蜂人要做好防範工作,及時協助蜂群對抗胡蜂,不讓胡蜂有任何可乘之機。
總結:夏季最大的特點是高溫,此時影響蜂群繁殖的不利因素主要有高溫和蜜源匱乏,對此養蜂人要及時做好降溫和補飼工作,只有蜂群內部溫度適宜且食物充足時才能快速繁殖和發展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