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釣野釣鯽魚視頻怎樣才能釣到鯽魚釣魚技巧教
1、天氣
鯉魚最喜的水溫是15-20度,若是水溫低於15度的話鯉魚一般不會繁殖的,若是高於30度食慾就會降低,鯉魚對氣溫水溫變化非常敏感,若是天氣溫度不適鯉魚也會受到影響,還有就是溶氧量的多少對鯉魚影響也很大,所以垂釣鯉魚最好選在20度左右的天氣、晴朗且清爽的天氣,以及雨後漲水的時候,但是在悶熱或者溫差較大的天氣不適合釣鯉魚。
2、釣位和釣點
在溫度較低的初春時期,可釣下游深水區較淺的位置,可釣水深為2-3米左右,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可以逐步調整,釣位方面可選在水體較渾的區域、深淺水交界的地方、有曲折彎道的部位,若是水庫水位上漲,在入水河道中的小回水灣處垂釣效果非常好。
3、釣餌
鯉魚覓食比較雜,不過使用糧食炒香、發酵或者用商品餌搭配,也可以添加葯酒做成的清香微甜的餌料效果最好,當然也要根據魚情狀況地域環境來適當的改善,最好不要使用味型怪異猛烈的餌料。
4、釣技
釣鯉魚通常以大、鈍和穩為主,使用大窩誘魚,掛上較大的釣餌,使用大鉤垂釣鯉魚,當然要根據情況調整,若是太大可能過猶不及,鈍的方面要注重鉤餌穩定,可使用落地墜釣法搭配較長的子線,也可以使用懸墜釣適當增加鉤距來達到釣鈍的目的。穩的方面主要是心平氣和狀態要穩,鉤餌狀況要穩和提桿時機要穩以及溜魚控魚要穩。
2. 怎樣釣鯉魚視頻
要做好鯉魚窩子,首先要清楚鯉魚的食性,也就是要明白鯉魚吃什麼東西。
鯉魚、鯽魚等魚類經過一冬的蟄伏,早已飢腸轆轆了,當天氣轉暖後,又要忙著產卵,所以這個時候魚類的胃口很開,很容易將其釣獲。但有對路的餌料,合理的窩料,釣獲會更高。
有釣彥說「春腥、夏臭、秋香、冬甜」,即是說餌料根據季節的變化,味型也要隨之變化。當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釣彥的指導來操作。畢竟釣彥也不一定權威。但春天使用腥味的餌料好像早已是釣友的共識了。
有了好的餌料,還需要好的釣點。春天魚產卵,一般都會靠邊。也有釣彥說「春釣邊、夏釣潭、秋釣灣、冬釣淵」。以上幾點經過實踐證實發現很有幾分道理。還有釣彥說「釣魚不靠草,多半要白跑」,這句話才是重中之重。非常正確適用。尤其是春天,魚產卵都會靠著草邊,(魚會把魚卵粘附在水草上)。
綜上所述,春天要想釣好鯉魚,餌料上以腥味餌料為首選。釣點上以淺灘有水草處為最佳。至於鯉魚的窩子料,就以腥味為主最好。(通威飼料、蠶蛹粉、蝦粉等都屬於腥味重的餌料)用腥味餌加自製糟食拌合起來攥成團後,在釣點投入兩團基本就可以等魚上鉤了。
很多釣友都喜歡釣鯉魚,這種大體形的淡水魚。喜歡與之較量的感覺。冬天很快就要過去了,我們戰大鯉魚的日子就快要來臨了。我以個人對鯉魚的了解以及與釣鯉魚的一些決定性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
第一:天氣的選擇
釣魚要講個天時,特別是要釣鯉魚這樣大體形的淡水魚。從個種資料上我們都可以了解到,鯉魚這種魚最適合的溫度是在10度-25度,但外界溫度低於5度時,它們將停止攝食。當溫度低於2度時,鯉魚就進入冬眠。現在冬天為什麼我們很少釣到鯉魚呢,而主要是釣到鯽魚。這個是因為鯉魚對低溫和低氧的耐受力都要比鯽魚差得多。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很少釣到鯉魚呢。那麼我在自然水域里釣鯉魚,那麼就應該選擇晝夜溫差小的天氣來進行垂釣。在你出釣鯉魚的時候,最好是關注一下前一天的天氣情況,如果出釣當天的天氣比前一天要低,那這個就是好機會。這個時機出釣定能有好的收獲。
第二:釣點的選擇
有一定經驗的釣友都知道,只有我們熟悉將要出釣那片水域才可能真正有好的收獲。釣鯉魚和釣鯽魚在選點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釣鯉魚的位置又和釣鯽魚位置的選擇又有不同的地方。釣鯉魚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安靜地方,窩的位置在離岸大概4-5米的地方。釣點的水深一般在2-4米。窩子那裡水下最好有枯樹或硬的土坎。還有就是如果附近有橋之類的,應選擇離橋墩不遠的地方施釣。
第三:窩餌和釣餌的選擇
窩餌可以用自製的也可以用商品餌或是兩者兼備的。自製的窩餌我喜歡用:熟玉米+熟小麥+曲酒+蜂蜜。玉米和小麥在煮熟後,將其揉爛。使其有一定的粘性。每次在喂窩子的時候,一般一個窩投鴨蛋大小的窩料3-4個。投喂量和前面自製窩餌量一樣。在打窩時,最好是將餌程三角行打。釣兒可以用玉米粉加點蜂蜜或就是熟玉米粒熟小麥粒。熟紅薯也是不錯的釣鯉魚的餌。
第四:釣具的選擇
我一般釣鯉魚和其他大體形的魚都是用的5.4米的硬調的磯竿。線選用的是2號或3號的主線,子線選用1.0或1.5的。鉤我一般喜歡用伊勢尼7-9號的帶倒刺鉤。
3. 怎樣釣鯽魚視頻
一、傳統立漂沉底釣鯽魚:
這是比較普遍的釣法,我國南北東西都有不少釣友採用此種方法。即用立漂或散漂,鉛墜沉底,魚鉤距鉛墜的腦線大約25毫米。垂釣時魚漂調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於判斷魚訊即可(散漂則沒入水中兩三粒,浮在水面三四粒)。此法的優點是調整方便,鉤墜漂配比要求不嚴格,便於掌握。但不很靈敏,有經驗的魚常常觸動一下魚餌,發覺較重,即警覺逃走。同時,此法魚餌沉底不動,如不勤動一下魚竿,常不為鯽魚發現。
二、台釣鯽魚:
目前較為盛行。其最大優點是靈敏度強,上魚率高。魚鉤下沉慢,易為魚發現。墜懸於水中,鉤輕輕觸底,魚在其旁游弋,魚鉤即輕輕搖動,對魚吸引力極大。為摘鉤方便,使用無倒刺鉤,摘鉤迅速。漂墜餌配比要求嚴格,魚汛反映極為靈敏。缺點是漂墜調整較費事;各種魚類混養水域,使用釣鯽魚的鉤線,遇到大魚容易跑魚損失工具;初學時不易掌握,常有人半途而廢。但只要樹立信心,勤於實踐,掌握也不是很難,而一旦掌握,即會發現其優點大大過於一般傳統釣法。釣魚技術,野釣技巧,夏季釣鯽魚,水庫釣魚,台釣鯉魚配方
三、戳拱釣鯽魚:是一種傳統釣法。常用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有浮萍或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一般採用長竿、硬調、短線、無墜。熱季水中缺氧,魚常在水面浮萍下吸空氣、拱食、乘涼。從而咬草出聲或拱得浮萍形成一個小包。因而應採用聽、看辦法,尋覓魚蹤。聽主要是聽魚覓食發出的嚓嚓聲響;看是看水草晃動和浮萍的鼓包,判斷魚情。發覺有魚直指該處將鉤垂入。一般輕輕將鉤放到「拱」處,看到水面線向水中拽入,或線牽動竿梢即知有魚咬餌,適時抖竿提起魚來。戳拱一般選安靜處,動作要輕,魚出水時盡量避免驚擾其它魚兒,若有驚擾,魚不再「拱」,可用嘴模仿魚咬草的嚓嚓聲,起到催魚起拱的作用。
四、戳孔釣鯽魚:一般用於有荷葉、水草多、葦茬多的水域。觀察荷葉邊、水草孔、葦茬間的魚泡、荷葉、葦子晃動的情況,判斷魚情。工具一般採用硬調長竿、較竿短的魚線,小墜,先觀察魚情,發現後針對有魚動靜的地方,垂竿下鉤,使鉤沉底,同時不斷微微提動魚竿,引魚魚池餌,憑手感覺察魚兒咬鉤,適時提竿。戳孔一般採取走釣,主動找魚下鉤。
五、浮釣鯽魚:鯽魚屬底層魚,一般釣底,但遇炎熱、氣壓低的氣候,魚浮到水面游動吸氧覓食,則可採取浮釣法,即將鉛墜減輕,使魚鉤懸浮於水面下約0.3--0.5米處,動作要輕,不驚散魚群。有人針對鯽魚甩子期的特點也常採用浮釣法。浮釣不需打窩。
六、半浮釣鯽魚:一般用於體情況而定。底層雜草或淤泥較厚,鉤沉底不易為魚發覺的環境。辦法是將墜減輕,調整浮漂至鉤觸底後露出數格,然後將漂下調5-10厘米(視水底草或淤泥的厚度而定),保持漂仍露出的格數(如墜重適當減輕)。這樣使鉤略高於水底,便於魚的發現。
七、甩大邊釣鯽魚:在河道、溝渠中常岸邊有蘆葦等,魚喜歡棲居覓食,如果河道不很寬,你的釣位比較嘈雜,可以用長竿、長線,或海竿串鉤甩至對岸蘆葦、水草邊,可以甩出四、五支竿,插好等待,手竿可用漂,海竿則將風線拉直,看竿梢灣動,往往效果很好。
八、走釣鯽魚:到一水塘,先行觀察,選鯽魚喜棲居的位置撒窩,可保持至少2米一上距離,撒若干窩子。然後採用5-6米左右質輕的魚竿,採用7--10 粒的散漂,(便於適應水的不同深度,不必老調漂),釣線宜細,魚鉤最好是朝天鉤,餌料一般採用紅蚯蚓,保持活性最好。走釣的特點是「走」,應手持釣竿,沿打過窩的水邊觀察魚星的情況,有魚星即應下鉤,無魚星可繼續觀察其它釣窩。打窩應每次少打,過些時間再打一遍,即少打勤打。這種釣法變等為找,因此由被動變主動,且對鍛煉身體更有好處。
九、流水釣鯽魚:一般適用於流動水域,竿宜長,線不必太長,墜須重,漂可用數粒散漂,粒漂則宜長,餌以蚯蚓、小蝦為好。鉤甩入水中,如水流動,可使鉤漂順水同流,到下游後提起再甩至上游,見漂停住,立即提竿。以免底部掛住,若有托漂或下沉,即應提竿上魚。
十、盒飯釣鯽魚:類似爆炸鉤,但將食放在一個預制的塑料盒中,可以節省餌料,且對餌料的粘、散要求較底。方法是用一個直徑為25-50毫米的塑料瓶底或蓋,製成高約15-20的小盒。用螺絲自盒裡底部中心穿出,固定一個鉛坨。盒的四周均勻打七個直徑2毫米的小孔。一個孔穿入釣線,拴上連接環。用三棵軟腦線,每棵對折,然後擰在一起套入一個短氣門心內。對折的線圈掛在連接環上。三棵對折腦線的六個頭,分別從六個小孔中穿出,每端繫上一個魚鉤。用時,將盒中放上糟食,將鉤從盒外折回到盒內,埋入糟食內,甩出到釣點進行垂釣。
十一、活水釣鯽魚
魚類對氧氣的需求量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活,無氧則死,氧氣充足的水中,魚兒最多,最活躍。垂釣水域的進、出水口,含氧量高,被稱為「活水」,在此垂釣必有收獲。下雨時,雨水能將氧氣帶人水中,所以雨過天晴同樣是垂釣的好時機。大風大,水隨風而動,不但企氧氣溶入,還有岸邊的草籽、花粉、樹葉等天然魚食刮人,風停後在下風口垂釣也很好
十二、適溫釣鯽魚
一年四季,水溫變化很大。魚兒既怕冷又怕熱,氣溫在 15-25T之間攝食最旺盛,過冷就會像人一樣「貓冬」,過熱就會「歇伏」,鯽魚雖是廣溫性魚,但大體規律也是如此。春秋季節,氣溫、水溫適合全天垂釣;炎熱的夏季最好釣早釣晚;寒冷的冬季要選擇晴朗的中午垂釣.
十三、擇地釣鯽魚
鯽魚膽小,喜安靜。釣鯽魚,要選擇有草叢、竹木樁、磚礫、岩石、橋墩的地方下鉤,這些僻靜水域必然魚多。牛滾幽、淘洗碼頭、水草茂密處,魚兒有食可吃,也是釣鯽的好地方。釣魚技術,野釣技巧,夏季釣鯽魚,
十四、尋潔釣鯽魚
鯽魚喜歡在清潔、多氧氣的水中棲息;如果水又臟又濁,魚會感到憋悶,不想吃東西,常浮在水面嚼水,甚至窒息死亡。垂釣的水域應以淺色為上;淡綠色、淡青色次之;醬色、深褐色的污染水,腐殖質含量高,氧氣不足,不宜垂釣。釣魚部落,釣魚,釣魚網,怎樣釣魚,如何釣魚,小浪底水庫釣魚,釣魚技術,鯉魚,鯽魚,魚餌配方,
十五、牽引釣釣鯽魚
誘餌投放以後,窩里不久就有魚星上冒,可魚就是不咬鉤,這種情況可能是窩里有鯉魚、草魚之類的大魚,鯽魚不敢進窩吃食。此時就應採用牽引法(也稱逗釣),即在釣點上下前後左右輕輕地、緩慢地拉動漁線,誘魚上鉤,特別是鯽魚少吃少動的冬天和初春,用紅蟲和蚯蚓效果特別好.
十六、換餌釣鯽魚
鯽魚屬條食性魚種,葷素皆吃一草食以蚯蚓、紅蟲、小蝦、蛆為主;素食以麵粉、蠶豆粉、大米飯、紅完了玉米粑為主一面釣時應革素餌變換使用魚同人一樣,有「吃新」的習慣,如果總吃一種食物也會膩口。一年四季,各地都有新鮮的天然餌料出產,新米煮的飯,嫩玉米漿蒸的玉米粑,鮮紅宮蒸的紅蓄丁等都是鯽魚的美味佳餚。
4. 怎麼釣鯉魚,鯽魚
呵呵,這問題太大了,夠寫一本書的了,簡言之:
鯉魚鯽魚屬底層魚類,不論水有多深,釣它們都必須鉤餌到底才可以,至於線的粗細、鉤的大小、浮漂的大小等,要根據所在水域魚類個體的大小和季節而定。
餌料可以選用商品鯉魚餌或鯽魚餌料,夏用香,春秋選腥,冬用濃腥,各種餌料的加水比例各不相同,可參考餌料包裝上的說明書。
5. 怎樣野釣鯽魚的相關視頻
一、位。
鯉魚生性狡猾,稍有動靜便四處逃逸。故應一人一個釣位,切莫群釣。釣位以凸凹灣漢,水深3-4.5米的地方為首選。如果有一斜坡,水深在3~6米,坡度在45~60度(要絕對注意安全)這樣的釣位更好,因為這樣的地方魚的活動范圍廣,食物相對要豐,遇到情況可以迅速逃入深水區。
二、餌。
對於釣鯉誘釣合一為最好。但為了縮短誘魚時間,首先還是投一些誘餌為佳。誘餌(釣餌)的好壞是直接關繫到能否釣到鯉魚的關鍵。首尺
釣魚誘餌窩料的主要成分
誘餌由麩皮、米糠、小米、碎大米、碎玉米、碎豆餅、碎顫芹散菜籽餅、碎黃豆、碎碗豆、碎蠶豆、豆腐渣、酒糟等成分組成。以其中某幾種為主,其他配料次之。
在葷、索搭配上以素為主,葷餌次之。
在形態上,以粉狀物為主.顆粒狀、固體狀次之
在氣味上,以香為主,……
誘餌的配製我常用的是油糠(大米的表皮粉碎而成)發酵和未發酵的各200克,粗米糠300克,再放少許菜籽餅粉、魚用飼料、灑上一點酒;如再放上一些白糖、雞精、商品餌香料就更好了。到釣場(全國釣場大全)後與500克左右水邊泥土(最好是黃色黏性土)拌和,捏成200克一個的扁形體(不要捏成球形,球形易移位)全部一次投入窩中就可以了(誘釣合一不需補窩)。
三、等。
釣鯉魚(如何釣鯉魚問答)「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釣位周圍有鯉魚覓食,一般10-20分鍾就會有魚上鉤。反之則有可能要等l-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有鯉魚進窩。如果沒有耐心茄氏,你會喪失很多釣鯉機會。
四、看。
即看漂。「黑漂」是鯉魚上鉤的主要特徵,所以如果憑經驗是鯉魚就餌,只等「黑漂」就可挺竿得魚。但也有個別的是「送漂」,「送漂」的一般是300克以內的小鯉魚。
6. 求釣鯉魚 鯽魚的方法
釣餌專談
釣餌專談
釣餌是能使垂釣獲得豐收的一個重要因
素,不同的魚類喜愛不同的魚餌,不同的
水域魚兒喜愛的魚餌也常不同,不同的季
節魚餌愛吃的餌料也常有不同,不同的釣
法用的魚餌也不相同。下面的文章供釣友參考。
對於一個釣魚愛好者來說,首先要對各種餌料的性能,以及常見魚種的食性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實踐並結合其他因素,加以靈活運用方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編者
釣餌分類淺談 劉漁
一、常用釣餌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1、按作用分類:有誘餌、釣餌之分。
2、按原料分類:有葷餌、素餌、擬餌、合成餌。
3、按生態分類:活餌、葷餌、製作餌等。活餌又可分昆蟲、魚蝦餌;素餌分為天然植物餌、糧食製作餌。
4、按形態分類:糟食、粘食。
二、誘餌:可分撒餌、粘餌。撒餌即常說的撒窩子的餌料。如,大米、小米、玉米渣、糧食混合製成的特定入水易於溶化的餌料、養魚塘喂魚的合成餌料,以及一些能引來特定魚類的,帶有一定氣味的餌料。粘目的在於引誘魚群聚集。拈餌多為粉狀。用來粘附在釣餌上,誘引魚群。總之,誘餌是指用來引誘魚群的餌料。
三、釣餌:1、活餌:如昆蟲的蚯蚓、紅蟲、蠅蛆、蚱蜢、蟋蟀、青蛙等;
魚蝦類有小魚、小蝦等。
2、葷餌:指用動物製作的餌料。如。豬、牛、羊肉丁、豬血、
豬肝、蚌肉、魚肉等等。
3、素餌:可分為天然植物餌,如,葦芯、菜葉、紅薯、鮮玉米粒、西紅柿等;糧食製作餌。如,各種麵粉製作的生或熟面團、米飯粒、年糕、人工製作的合成餌料(常混有骨粉、魚粉等)。
4、蘸餌:是指化學合成製作的膠稠液體,用鉤蘸附,遇風或水後形成薄膜套在鉤上,形如蚯蚓,用來垂釣。
5、擬餌:用塑料、骨料、羽毛、金屬等製作的形似天然昆蟲、魚類等等魚類喜歡的生物,誘使魚吞食的假餌。
6、糟食:是指主要用粉狀糧食,摻以其它粉狀物混合成的餌料。此種釣餌的最大特點在於未入水前可以加少量水捏成團,而入水後經水溶化,很快散開。這樣,魚群趕來吞食。常用於爆炸鉤。
7、合成餌料:指市場上出售的各種,用天然物質,摻以化學合成物質,製成的各種不同顏色、形狀、氣味的餌料,這些餌料有的專用性很強,如,鯽魚餌、鯉魚餌、鰱魚餌等等。
返上頁
*深秋初冬好釣餌---小蝦
作者:劉 漁
在我國北方深秋初冬天氣寒冷,但尚未結冰,一般釣餌魚兒吃食常不踴躍。但魚兒為了過冬,體內需儲備一定營養,對高蛋白魚餌則有偏愛。筆者經驗,此時用鮮活小河蝦做釣餌,常能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小蝦全身,不去殼,連頭一起,順鉤尖穿入鉤上即可。注意釣淡水魚需用河蝦,海蝦常收到不好效果。為了使用方便,可以一次多買一些,分為若干份,除當日用的以外,其它的置於冰箱的冷凍室里,用時取出,化了即可使用。但化過後的剩餘蝦,不可再凍。
*人工養殖魚塘用什麼釣餌好? 作者:剛鋼
現在人工養殖魚塘,遍布各地,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一方面對釣魚愛好者確實增加了好的去處。當然,收費也是可觀的。既是市場經濟總得雙方有利才行。
人工養魚池究竟用什麼餌料最好。我的經驗,雖然各種魚類愛好的魚餌,都在這里可用。但最好莫過於使用所釣的魚塘,平常喂養用的餌料。
一般人工養魚塘多用以糧食、魚粉、骨粉等為主的擠壓成型的合成顆粒餌料。這種餌料便於運輸,不易損失,投料方便,投入水中溶化迅速,易於魚類吞食與吸收。由於習慣使然,每個養魚池的魚兒,對平日餵食的餌料最愛吃,也最少警惕。故在養魚塘釣魚就地取材最好。這種餌料如果直接使用,可以事先准備若干膠皮氣門芯剪成的膠皮圈,套在顆粒餌料上,然後掛在魚鉤上,用做釣餌,至於誘餌直接撒入窩內即可。
但用膠圈套比較麻煩,因此最好事前准備一些麵食基料。如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用水拌勻揉好,上鍋蒸熟,趁熱用手柔和,不粘手,且軟硬適度即可。將魚塘的顆粒餌用水泡散,與准備好的基料揉在一起即可使用。有的魚塘用的餌料是粉狀,即可直接與基料揉在一起使用。
還有的魚塘,喂的餌料特殊,如本人曾在一個養魚塘垂釣。該魚塘與罐頭廠有協議,凡該廠不合格的午餐肉罐頭供給養魚塘做餌料用。故那裡的魚特別愛吃午餐肉(切成小方丁)或火腿腸,用做釣餌,上魚極快。我還到過一處魚塘,該塘正在一家餐館旁邊,餐館的「折籮」(殘盛菜餚)往池裡倒,為此那裡魚不吃素食,「折蘿」中易於掛鉤的食品做餌料最好。
當然,養魚塘用所養的魚種,常規喜歡的餌料也不是根本不行。
最常用的幾種活餌 孫聰
活餌種類很多,最常用的是:蚯蚓、紅蟲、沙蠶、河蝦。
蚯蚓種類很多。目前最受青睞的是大平二號。因顏色鮮艷,有一定香味,肉質肥厚,魚類,特別是鯽魚最為歡迎。但是需養殖得當。有些較濕潤的土中有一種紅頭、粉色身體的蚯蚓,身體較小,但頭部顏色鮮明,肉質較嫩,是釣小鯽魚的絕好品種。綠色或黑色大蚯蚓長是江河中用的品種。因體大肉厚,不易被魚咬碎。還有紫色、淺肉色等均可使用。過去垂釣之前先要去挖蚯蚓,十分麻煩。現在商店、小販有售。自己也可養殖,方便了許多。蚯蚓的使用,可以根據鉤的大小,掐段使用,也可以整條穿入鉤上。至於是穿上後否露鉤尖,各自體驗不同。主張各異。筆者經驗以不露為好。有時為了吸引大魚,還可以在鉤尖外有意識的多出一段,總之,皆憑各人自己經驗確定。
紅蟲,是搖蚊的幼蟲。常滋生於污泥中。挖出後用水洗凈,即為活餌。現在。人工培養的極多,公的用於垂釣,母的用於喂養觀賞魚類。使用紅蟲可以單個順鉤型套入,必要時在鉤尖上橫裝一隻,不露鉤尖。也可以用上面講到的氣門芯膠圈,將一束紅蟲套在一起,將之掛在鉤上,這樣目標大,易為魚類發現,且一、兩個被魚吃走,餘下的魚繼續吃從而上鉤。一般釣者事前准備好一批這樣的紅蟲束,釣時隨用隨取。
沙蠶,亦稱海地蠶、海蚯鄞、海蜈蚣、海曲蛇,是沙蠶屬環節動物中的多毛類。生長在海邊含泥沙灘下面,是全身帶有爬足的軟體昆蟲。顏色因種類與地域不同而不同。有粉紅色,有黃紅色,有綠色,也有近於黑色。沙蠶的頭部下方有吸食器官,人如不慎將手觸及,頓覺似觸電一般的麻木感,因此使用時需注意防止觸及。沙蠶為釣海魚的佳品。猶如蚯蚓之於淡水魚類。特別是生長於鹹淡水混合處,一般餌料不於光顧的梭魚,最為歡迎。沙蠶一般在海水退潮後的含泥沙灘中挖掘,退潮後海灘上常有一撮一撮類似小草樣的東西,即是沙蠶的洞,將鍬與沙灘成45度角,斜插下去挖,即可挖到。海邊常有海水漲落的石塊下面,搬開石頭也可發現。
河蝦,在淡水水域釣魚,小蝦常是垂釣上品。但必需用河蝦,特別是鯽、鯉等常見魚類。小蝦應用活的,最好是河溝或魚塘里撈上來的帶有半透明的小蝦,使用時不必去頭,順鉤型穿入,頭部在鉤尖上面最好。當然,如蝦大鉤小,也可去頭只用身體部分。
上述幾種都應使用活的,除小蝦外一般死了都不好用。
面餌的製作 小鋼
面餌是釣魚常用的餌料。釣餌的色香味與軟硬程度,都對上魚率都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必須因魚、因水、因季節與氣候制宜。《中國釣魚》1996年第10期登載了呼和浩特張志宇的文章,講述了製作面餌的辯證關系,體會非常深刻。他概括了七個方面,即:明和暗;濃和淡;香和鎪;粘和散;大和小『硬和軟;隱和露。本人體會文中對上述七個關系,突出強調一要適度,二要因地、因時、因魚、因具體情況而定。例如顏色既要鮮明易為魚發現,又要適合該水域魚的習慣,形成魚類的條件反射,適合魚平日吃食的習慣。再如粘和散,魚頭厚,咬鉤勤,適於散餌,可不斷聚魚,而魚頭稀,小雜魚多,宜於用粘餌。又如釣大魚適合用硬餌,小魚適合軟餌等等。
製作面餌一般可先做基料,然後再攙加必要的香料、顏色或其它的添加物。本人習慣用三成白面、七成玉米面,攙和均勻,用水調到軟硬適度,然後上鍋蒸熟,趁熱用力揉搓至均勻,柔軟適度。然後根據釣域、魚種情況,添加必要的添加物。一般商店適於某種魚類的專用餌料,也可以作為添加物使用。既適合魚的口味,又可節省餌料。
如何飼養蚯蚓 山東柳營
蚯蚓時淡水釣魚適應面廣,各種水域、魚類、氣候都較適宜的釣餌。當然,具體到一個釣場、魚類、季節也不見得總是最好的釣餌。有時在一個水塘里,放下蚯蚓釣餌,不見魚咬動一下。但是總起來說它是應用最廣、最多的葷餌。
過去,每當釣魚之前,都要先到有蚯蚓的土裡挖掘足夠的蚯蚓備用。近年來許多魚具商店和小販為釣者出售蚯蚓,非常方便。也有許多釣迷,自己飼養,隨時備用。
蚯蚓種類很多。目前大多數釣者喜歡用「大平二號」,不少文章介紹了各自的養殖經驗,很值得愛好者參考研究。
蚯蚓性成熟後,每月克繁殖一次,一條蚯蚓一斑壽命為八個月到一年。
蚯蚓的飼養方法,許多人根據自己的條件,摸索了一些成熟的經驗。筆者認為總起來有以下幾點,可供實踐參考:
一、蚯蚓最適宜的生活溫度為攝氏20度左右,低於5度即休眠,0度以下則死亡。而15度就能正常繁殖。若超過333度即會爬走或死亡。因此飼養蚯蚓必須選擇適宜的溫度環境。
二、蚯蚓養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分,過干則會死亡,過濕也難以生存。我們常見大雨過後由於大量雨水滲入地下,許多蚯蚓從深層泥土中扒出,直至曬干而死,即是這個原因。一般保持培養基料,用手捏成團但擠不出水即可。
三、基料的選用。可以有多種選擇。最好是經過發酵的牛糞,顏色變黑後使用。如果認為不衛生,也可以選用較松軟的園土。還可以選用撕碎並用水浸透的馬糞紙或草扳紙與園土拌勻而成,也可以將園土摻些鋸末。以上均為較好的養殖基料。
四、飼料:蚯蚓喜食較甘甜營養豐富的食物。米湯、淘米水、稀粥以及腐爛的瓜果都是較好的飼料。但是注意,食物發酵要散發熱量,為此飼養的飼料應先發酵再進行投放,避免在飼養容器內發熱影響蚯蚓的存活。投料時間應根據蚯蚓吃食情況加以掌握。一般,氣溫越高,吃食越多,餵食時間越勤。在10--25度時大約半月喂一次。
五、飼養容器:可採取木箱、瓦盆、木桶、瓷盆均可,但需易於滲水、透氣。
六、管理:除了注意防雨、防曬、保持適當溫度、濕度與及時喂料外,要注意適時清理蚯蚓的排泄物。半年左右更換部分基料,另添一部分新的基料。
海釣萬能餌---沙蠶 山東柳營
和淡水垂釣用蚯蚓一樣,沙蠶是海釣最常用的釣餌。沙蠶又名海地蠶、曲蛇、海蛆。生長在海邊的泥沙灘里。潮水退去後在泥沙中挖取。入海邊又石塊,也可搬開石塊尋找。有紅色、粉紅色、綠色、黑色等等。
一般,沙蠶的保存比較困難。挖出後,如用不完,可以每天用海水浸泡一次,溫度要注意適當較低為好。如放入冰箱冷藏室時間可保持較長。還可以放在葯用酒精中浸泡6秒鍾左右,裝進塑料袋內放進冰箱冷凍室,可較長時間的保存。
淺談葷餌 山東柳營
葷餌是釣魚的主要餌料。特別是江水、河水、流水、海水等等,尤為如此。
葷餌種類很多,大體克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軟體類:如蚯蚓、蛆蟲、紅蟲、沙蠶、青蟲、孑孓等等
二、魚蝦類:如小蝦、小魚、螺肉、蚌殼肉、泥鰍、等等
三、蛙類:如青蛙、蚧蛤等
四、蟲蛾類:如飛蛾、蜘蛛、蠅虎、螻蛄、蟋蟀、螞蚱、螳螂、蒼蠅等等
五、動物肉類:如豬牛羊肉、麻雀肉、燕子肉等
六、動物內臟類:如雞鴨魚腸、肝臟、血塊等等
七:肉類製品:如火腿腸、罐頭午餐肉等等。
葷餌一般能用活的不用死的,能用鮮的不用凍的。有時為了儲存也可以採用適當方法冷凍存儲,但應盡量保持其水分。
未了提高上魚率,有時也可以對葷餌進行加工,如,在使用蚯蚓前,先在香油、香精里蘸一下,或在米糠等粉狀餌料中蘸一下,都對吸引魚群,增加上魚率,有一定效果。
使用葷餌必須有針對性,如所釣魚種的喜好,當地水域的環境,該水域平日魚群食用的餌料,以及季節、水溫等情況,乃至採用的垂釣方法,如浮釣、半浮釣、沉底釣、刷鉤釣等等,做到有的放矢。
介紹幾種特殊釣餌:劉真
一、口香糖:
口香糖、泡泡糖都用膠體做基料。許多人在餌料不足時,或魚不咬鉤時,曾試用過嚼過的口香糖、泡泡糖,捏在魚鉤上,竟釣到草魚、鯽魚,且多人試驗,大都取得一定效果。
二、紫月季花:
有人在邊上長有紫月季的池塘垂釣草魚,發現紫色花瓣紛紛落在水上,不一會即被草魚吞吃。從而得到啟發,將鉤穿上花瓣,半浮垂釣,草魚竟連連上鉤。當然這與該池塘草魚吃習慣了有關。但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啟示,每到一個水面應認真觀察其環境,魚經常吃的餌料是甚麽,不可墨守成規。
三、午餐肉罐頭:
筆者曾在一養魚池釣魚。該處主人與罐頭廠有協議,該廠不合格或過期罐頭賤價處理給魚塘,做為魚的飼料。為此在那裡用麵食和上午餐肉作釣餌,效果很好。用火腿腸,因味道近似也可。
四、泡沫塑料:
包裝箱的泡沫塑料,常有許多胡椒大小的白色球體,取下來泡在曲酒中,使它具有濃郁的香甜味,用作釣鯽魚的釣餌,常常效果很好。
五、液體釣餌:
市場有一種膠體魚餌。裝入瓶內呈液體狀。用時將魚鉤浸入液體內取出,膠狀液體即沾附在鉤上,遇空氣成為一種膜狀固體物,套在鉤上,用來垂釣,效果很好。沾附後如不用,輕輕一撕即可脫落,甚為方便
。
以上諸項供釣友參考。
介紹若干天然植物釣餌 小剛
釣餌種類很多。有動物、昆蟲、水產、糧食、瓜果、蔬菜、花朵、青草、糧食加工、人工合成以及人造擬餌等等。這里介紹幾種屬於瓜果菜草的天然釣餌,在野外常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加以應用。
這類釣餌需因地因魚使用。一般要求餌料要鮮嫩,便於裝鉤,魚口對路。
1、鮮嫩玉米粒:
玉米,有的地方叫包穀。鮮嫩時是很好的釣餌。有人稱之為天然釣餌之王。可用來釣鯽魚、鯉魚、草魚等多種淡水魚。取鮮嫩玉米粒掛在鉤上微露鉤尖即可、
2、萵筍葉:
釣草魚、鯿魚、青波(鱸鯉)等。轉餌方法,可以是掛在葉
的根部,葉間拖在外面,如在急流中葉子順水下流,逆流的魚兒張口吞食,即可上鉤。此法在江河中釣青波最好。也可將鉤橫掛在葉片中央,還可將葉片折疊後用鉤掛牢垂釣。用萵筍葉一般應進行釣浮。
3、葵花籽:
飽滿粒大的五香葵花籽剝皮取出籽仁,用剪短的氣門心(約2毫米)套住,然後掛在魚鉤上,即可做釣餌。其殼可用做誘餌。
4、西紅柿:
將青西紅柿切塊,魚鉤從皮掛入,可釣浮,以釣草魚。半紅的西紅柿也可。
5、南瓜花 :
農村池塘旁邊常種有南瓜,花落時常掉入水中,此種魚塘可將花瓣撕開掛在鉤上浮釣草魚。
6、鮮嫩豌豆粒:
老嫩適度的鮮豌豆,剝掉豆莢,嫩粒可直接掛鉤。如稍老可將豆角上鍋蒸15--20分鍾,晾涼後剝皮取豆,用時掛在鉤上微露鉤尖,釣鯉魚、鯽魚、草魚均可。
7、茭白:
將嫩茭白切成小條掛在鉤上,浮釣草魚或鯿魚。
8、鮮嫩葦草芯:
用水邊生長的蘆葦,取其內芯,掐3毫米左右長,橫掛在魚鉤上二至三棵,以浮釣為主,釣草魚效果很好。
9、枸杞子:
色紅鮮艷,味道帶甜,用以釣鯽魚頗好。
10、桑葚:
桑葚味甜,5、6月份成熟時呈紫色,可用
整個大的半個,穿在鉤上釣魚。一般5月中下旬上魚率最高。如池邊有桑樹,其自動掉下的桑葚發生啪嗒聲音,引魚搶食。因此用桑葚釣魚可用小碎石先丟入水中發生啪嗒響聲,引魚前來,更為好釣。
11、毛豆:
在有毛豆生長的塘邊,散掉在水中的毛豆,常為魚喜食的餌料。將毛豆粒穿在鉤上,並撒部分豆粒做誘餌,則可釣到鯿、鯽、草、鯉等魚。
12、構實:
構樹是一種常見的落葉、闊葉喬木,它的籽實球形,8--10月上旬相繼成熟,呈朱紅色。用做釣餌可用刀片切開使用。一般可釣草、鯿、鯽、白鰱等。
關於搓餌和拉餌
有釣友來信問搓餌和拉餌的區別與用法。本人對此也缺乏實踐。經請教有關同志,答復如下:
搓餌:據我了解,即一般用手將面團捏在魚鉤上的辦法,好處是較牢固,當然面團的軟硬,要視不同情況而定。
拉餌是近年流行的一種辦法。是先將含有某種纖維的拉餌餌料用水調好備用。然後將鉤放在平面上,將調好的拉餌,扣在鉤上,用手將鉤拉出,鉤上即掛有魚餌,隨即可以投入水中垂釣。好處是餌料掛在鉤上非常迅速,因此用於競技釣魚非常有利。此種釣餌魚吸食時入口效果好,不易感覺,極易吞下,也造成上魚快。
市場上銷售的拉餌餌料越來越多。其所摻纖維成分也越來越進步。不少釣餌具備搓、拉兩用的特點。如龍王恨魚餌有限公司所出「藍鯽純香搓拉餌」,可搓可拉,不吸潮。加水攪拌均勻,靜置3-5分鍾稍加揉和,至有纖維出現即可使用。再如南北釣具公司所產T5蜘蛛網路釣餌也為許多釣友喜用。泛宇公司所產「未上鯉」等則可專用於拉餌釣鯉魚。也有專供摻和於一般麵食的「蛋白纖維」,摻和後即可做拉餌使用。
為使魚鉤固定便於掛餌,有人在平面上放一磁鐵,將鉤一放即可固定位置,然後將和好的拉餌扣上,用手一拉鉤即掛上魚餌,非常准確迅速。據此,天津「東滸釣具商社」生產一種專用於拉餌的釣魚圓形托盤。一半為放置和好的拉餌餌料的地方,另一半為平面,當中有一條細磁鐵卧於平面上,只要將魚鉤向磁鐵處一放,魚鉤即可垂直立起,扣上和好拉餌,輕輕一拉,即掛好釣餌,非常方便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