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將野生蜜蜂收起來。
在農村地區,經常會看到家養的土蜂,當地農民把野蜂收服帶回家養
收集野蜜蜂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實施方案前先要對自身(頭部,手、腳)防護做到位,提前做好蜂桶等事宜,
野蜂一般指野生蜜蜂,又名土蜂,山蜂,其實就是野生的中華蜜蜂,在蜂種中個頭最小,生長在野外,以野外山裡石縫或狹小的石洞等地為屏障做巢穴,所釀蜂蜜質量最優,營養和葯用價值最佳。其毒性較強,人若被叮咬有強烈的疼痛感和瘙癢感,還會引起浮腫,若同時被二三十隻野蜂叮咬,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在農村地區,經常會看到家養的土蜂,這是當地農民把野蜂收服帶回家養的結果,但如果其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境況惡劣,其會果斷棄巢離去不知所蹤。
二、蜂桶的製作和放置
接蜂前,應先做好山蜂的窩巢即圓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繼桶、桶底、桶帽 (蓋)組成。底桶和繼桶可選用長100~120厘米、直徑40厘米左右的園木 製成。用鑿子掏成空心並清除內部木屑後呈園桶狀,桶內壁不宜太光滑。在 桶體下方的邊緣處,做成一個長4厘米,高1厘米的巢門。山區通常選用林 中的自然乾枯的空心樹,截出所需長度,稍加製做便成蜂桶。制好後,放在 陽光下曬干,並將桶內壁均勻掛蠟,以便山蜂定居後盡快采蜜和造蠟。一般 繼桶比底桶要長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繼桶兩者合為一體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積稍大的園形木板製成。桶底和蜂桶連接處除留巢門外其餘部分 應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蓋,直接用樹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適中的園錐狀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園錐桶帽的下緣要長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層草編簾子以防雨水。桶帽與桶口相接處也應密封, 帽的內側也應掛蠟。桶帽、桶、桶底之間應連接固定好。 蜂桶做好後,放於房舍附近的背風向陽、後邊有樹、前面開闊、夏不積水、 冬不積雪的地方。放桶時,蜂桶應盡量墊得高些,一般以長頸酒瓶倒立做墊 墩,並在桶底墊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桿或其它材料做墊墩,主要是 防止鼠、螞蟻等進入巢門。蜂桶要分散擺放。放置要端正、堅固,以防桶倒 蜂逃。清除蜂桶周圍的污物、雜物。接蜂前最好將桶帽下面塗少量蜂蜜。
三、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進行。接蜂時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護裝備。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門接蜂法和結團收捕法。 1、巢門接蜂法:當蜂群分群開始飛成喇叭筒形狀時,在1~2分鍾內,將塗有 蜂蜜的桶帽(或桶蓋)用一隻手提著。當蜂王出生時,迅速用另一隻手或手 握的草把,將蜂王托到桶帽上。手離開後,山蜂很快結團並越結越大。然後 就可把桶帽輕放在蜂桶上。當本群大部分蜂都進入桶後再蓋嚴桶帽並固定 好,之後再縮小巢門或關閉巢門,在夜間妥善移動放置好蜂桶。蜂群進桶後 要注意看護,如果桶內安靜,可打開巢門,不安靜可隨時關閉巢門。 2、結團收捕法:在巢門接蜂未能成功時,蜂王第一次起飛不會飛太遠,一般都 落在附近樹上、房檐等處結團。此時,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團上方接近蜂團,另一手用草把將蜂團由下向上驅趕,待蜂王和全群蜂 在桶帽下面結團,再將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會向遠處遷飛。蜂群遠處遷飛時,可用鍬或手撒揚小灰(草炭土)或潑水的 方法擋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樹上或房檐等處結團,以便再次收捕。 此外,在野外發現分蜂群結團在樹枝上時,可鋸斷樹枝將蜂團放入蜂桶內, 也可將其抖落在面袋裡,帶回放入蜂桶。發現山蜂群在樹窟里時,可在白天 量好高度劃好記號,晚上將樹鋸斷抬回家養。先鋸去上段後鋸下段,防止桶 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縫里發現山蜂時,要在其分蜂時用巢門接蜂法 或結團收捕法接蜂家養。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當蜂 群住後安靜進入正常工作時,可在夜間抬回家養。
四、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後,工蜂馬上利用蜜囊中的貯蜜營造巢脾、貯蜜,蜂王開始產 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來完成。交尾後,雄蜂因外生殖器脫落而 死亡。一隻健壯的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000~2000粒。 山蜂分群,多採用抓王法,即將蜂王放入紗布、窗紗袋裡,吊入蜂桶內上方, 等蜂群安定後,再把蜂王從紗布袋裡放到蜂桶內。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 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五、飼養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應進行補飼。補飼應在天黑前進行,每次喂蜂蜜250~ 500克,連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後期至早春時期桶內貯蜜不足的蜂群,也要進行補飼。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補足,缺蜜的蜂群要連續補2~3天,一般每天補蜜1.5~2公 斤。補飼時,先將蜜裝入盤中,蜜上放秫秸2~3個,之後將盤放進桶中。 也可用白糖代替蜜進行補飼,500克糖兌500克開水,涼後補飼。補飼應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進行,以防引起盜蜂。 六、注意事項
1.控制溫度:夏季應將蜂桶放置於濕潤涼爽、敵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場周圍 沒有避陰樹林,可臨時搭設涼棚防暑降溫,同時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 將蜂桶周圍、桶底、桶帽的縫隙用泥抹嚴。檢查溫度時,可用一根長膠管, 從巢門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聽到桶中呈「嗡嗡」聲,表明溫度 適宜,如聽到「唰唰」聲,表明溫度低,應適當關閉或縮小巢門;如果聽到 「呼呼」聲,則表明桶內溫度過高,應適當擴大巢門或採取其它措施降溫。 2.控制分群:立秋前後,蜂群易出現分群現象,當分完兩群後,要將再出現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養壯群。 3.嚴防敵害:山蜂的天敵很多,如田鼠、螞蟻、蟾蜍、蛇、蜘蛛等,為防其 危害,應在蜂桶周圍加設圍欄。 4.防葯害:蜂桶放置最好遠離農田、化工廠、採石場等可能有農葯、煙塵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風頭。 5.防逃蜂:有時接蜂回來後,不幾天發現蜂都跑了。這主要是因為周圍環境 不好,有煙味、葯味或其它有害氣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蟲、動物的干擾 等。
Ⅱ 怎麼收野蜜蜂回家養
生存於山野之中的野蜜蜂,產蜜質量十分出色,而且具有易養殖的特點。但是怎樣才能把野蜜蜂引誘回家養呢?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幾招。
想要把野蜜蜂引誘回家養,首先要找到野蜜蜂的蜂巢才可以,在確定的蜂巢的具體位置之後,大家可以用白糖與新鮮蜂蜜製成食物,放入蜂箱中,同時蜂箱內也需要放一些稻草,然後把蜂箱放在野蜜蜂的蜂巢附近,如果順利的話過五天左右,它們就會主動進入蜂箱之中。當然這種方式並不一定成功,不成功的情況下大家就需要把這窩野蜂強行收蜂收回家養了
發現野生蜂巢後,事先准備好刀、斧、鎬、噴煙器、收蜂籠、面網等,獵捕時間最好選擇在傍晚或夜間進行。獵捕樹洞或土洞中的蜂群時,先用噴煙器從洞口向洞內噴煙,如果沒有噴煙器,也可用曬干後的艾蒿。通過煙熏先將蜜蜂鎮服,然後鑿開或挖開洞穴,使巢脾暴露出來,參照中蜂過箱的方法進行收捕。如果野生蜂群是居住在難於鑿開的岩洞中,收捕時應先觀察有幾個出入口,把其中一個主要出入口留下,其餘全部用泥封死,然後用衛生球粉等塞進蜂巢下方,再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一端通入蜂箱,另一端插入洞口,蜜蜂由於受衛生粉的熏嗆,就從塑料管爬入蜂箱,待看到蜂王從管中爬出、蜜蜂基本出凈後,就可收回。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收捕蜜蜂的方法,都應盡量保護好蜜蜂的巢穴,最好巢內留一些舊巢脾,然後用石塊、樹皮、粘土等將其修復成原狀,留個蜂巢門大小的孔,以便今後有分蜂群來入住,再次收捕。
尋找野蜜蜂蜂巢的具體方法
1、用跟蹤的方式尋找蜂巢
野蜜蜂在一定的時間中,行動路線都是固定的,大家可以使用跟蹤的方式尋找它們的蜂巢。跟蹤野蜜蜂的最好時間,是在天氣睛好時的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之間。但是每次路蹤的距離不宜過長,以每天五十米左右為宜。
2、用強誘的方法尋找蜂巢
大家在尋找野蜜蜂的蜂巢時,可以選擇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然後把新鮮的蜂蜜塗抹於附近的樹枝上,另外還可以在那個地方燃燒一些舊的蜂巢,這樣蜂蜜與蜂蠟的氣味就會快速的傳播,從而吸引來大量的野蜜蜂。這時大家就可以跟蹤野蜜蜂的飛行路線去尋找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