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捏脊柱視頻
擴展閱讀
怎樣把照片變成軍人相片 2025-02-08 14:05:45
ps變形怎樣不彎曲 2025-02-08 14:05:09

怎樣捏脊柱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6-28 02:07:11

Ⅰ 小兒常用的「捏脊八法」,家長可收藏

嬰幼兒以合適的體位俯趴、或俯卧在家屬腿部或床上,暴露嬰幼兒脊背部皮膚。

第一步:推脊、八字推脊。術者先用四指指腹或掌根,以一定壓力吸定在大椎穴上,後以適當的身體力從大椎穴開始,向下推至長強穴,推5~10 遍,使得脊柱部皮膚微微潮紅;切記推的力度適中,不宜使用蠻力,推的過程中不宜產生卡頓感。然後,用兩手拇指沿肩胛骨內側及下方進行分推50 次,使得肩胛骨周圍皮膚潮紅發熱。

第二步:放鬆揉背。術者先用四指指腹或掌根,以適當壓力,帶動皮下組織,從大椎穴到長強穴由上而下地做環狀的按揉動作,反復操作3 遍;操作過程中應慢慢邊按揉邊向下移動,切勿產生跳動感。

第三步:七節骨、龜尾。用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推七節骨處,平素易便秘的嬰幼兒推下七節骨;易腹瀉者推上七節骨;大便正常者可自上而下推七節骨,操作1min。用中指或拇指按壓在龜尾穴上,做快速的環形揉動,操作1min,平時大便燥結、不易解出者可適當增加操作時間。

第四步:螞蟻上樹。兩手四指在前,拇指在後,捏起嬰幼兒脊背處的皮膚,緩緩自長強爬至大椎處,形如螞蟻上樹,操作3 遍,力度適中;應使嬰幼兒提前適應捏脊的手法,減少哭鬧。

第五步:數鈔(捏脊)。在螞蟻上樹的基礎上,捏脊操作手法參照《小兒推拿學》中的操作方法進行。術者雙手握空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准食指前半段,手指自然屈曲,使用拇指指腹的前1/3 處或指面的橈側緣在長強穴處的皮膚;兩手食指在上,慢慢地向前推患兒脊背部皮膚,拇指在下一起將脊背部皮膚順勢提來,然後沿著督脈,由下至上,依次照捏、拿、推、提、放這樣的順序,保持「捏三提一」的節奏,捏至大椎穴,操作完成為一遍,每次捏3~5 遍;病情較嚴重者可加重手法再操作2 遍;使嬰幼兒脊柱部皮膚潮紅、發熱、微微汗出為宜。

第六步:加強刺激,按脊(背俞穴)、擦脊、梅花扣脊。用兩手拇指或兩手食指,點按肺俞、脾俞、腎俞數次。然後四指並攏,自上而下來回摩擦脊柱部皮膚,橫擦腎俞、命門,使之發紅發熱。切勿擦破嬰幼兒皮膚,可適量使用介質。最後用一手五指撮成梅花狀,從上到下叩擊脊柱部3 遍,再用虛掌或空拳從上到下叩擊脊柱部2 遍,以振奮陽氣。

第七步:放鬆撫脊。術者兩手交替,用四指及掌心自上而下輕撫嬰幼兒脊背數次,緩解捏脊等操作引起的疼痛感。

第八步:收尾,拿揉耳後高骨、風池,拿肩井。術者用右手拇指及食、中二指拿揉耳後高骨及風池穴數次;夜寐不安者可適當增加拿揉耳後高骨的次數;經常感冒者可擦熱風池穴;最後以雙手拿肩井穴數下收尾。

Ⅱ 給兒童推拿捏脊的正確方法

小兒捏積的具體方法是:患兒伏卧在床,脫去上衣,露出整個背部,應力求卧平卧正。捏脊時自尾骨的凹陷處(也就是長強穴)起,一直向上捏至頸部,一般是從下往上捏。剛開始給孩子捏的時候每次不要超過5遍,手法要輕;等孩子慢慢適應了,再逐漸在手上加點力,增加次數,但每次最多也不要超過10遍。 捏脊的手法有兩種,可以任選一種: (1)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拇指指腹對准食指的第二指關節橈側,虎口向前,雙手食指緊貼皮膚並向前推動,將皮膚推起,然後雙手拇食二指把皮膚捏起來。 (2)用拇指的橈側頂起皮膚,食中指前按,拇、食、中三指指端挾住皮膚並捏起,同時稍用力提拿,雙手交替移動向前。捏脊完成後,孩子背部的肌肉比較緊張,這時再用手掌從上自下,沿著脊椎向兩邊分推;最後再沿著孩子的腋下輕輕向下抹5遍,起到寬胸理氣的作用。 這樣,整個按摩就全部完成了。按摩後一定要多給孩子喝溫開水。孩子在捏脊的過程中都會微微出汗,小一些的孩子可能會不配合,會哭鬧,更是一身的汗。所以捏脊後一定要給孩子喝溫開水,一是補充水分,二是預防感冒,三是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

Ⅲ 小兒捏脊

有些家長會給小兒捏脊,因為給小兒捏脊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甚至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但給小兒捏脊的時候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不得當對身體是有害的,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小兒捏脊的相關知識吧。

小兒捏脊的功效與作用

有些家長會給小兒捏脊,那麼小兒捏脊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

小兒捏脊可以促進兒童的胃口,因為捏脊最早是治療兒童消化不良的。兒童進行捏脊以後胃口大大增加,從而能夠提高兒童的食慾,治療兒童厭食以及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的疾病。

小兒捏脊可以有效刺激兒童的免疫力,因為捏脊的時候會刺激兒童後背的穴位,從而能夠提高兒童的臟腑功能,對兒童免疫力低下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小兒捏脊也可以促進兒童的睡眠,因為在捏脊的時候對兒童的大腦刺激是非常好的。脊柱中有很多神經可以傳導到兒童的大腦中,能夠調整兒童的大腦功能,有助於睡眠的改善。

小兒捏脊的正確手法視頻

小兒捏脊不能隨便亂捏,那麼小兒捏脊的正確手法視頻是什麼呢?

我們大拇指的外側,靠近手腕的那一側是補脾經,操作家長用自己的拇指指腹從上到下反復輕柔摩擦孩子的補脾經,一般一次運動重復五百次比較有效果。家長要用自己的手掌位置輕柔的按壓在孩子的腹部位置,注意按壓的時候千萬不能太用力,只要按壓腹部皮膚。

捏脊的時候要讓孩子趴在床上,也就是讓孩子俯卧,然後家長把寶寶的衣服掀開,讓孩子的背部露出來,接下來就是家長實際操作的時刻到了。家長要用大拇指、食指、中指這三個手指從腰部底從下往上捏脊寶寶腰部的皮膚,然後輕輕的捻動,一般三到五分鍾就好了。

小兒捏脊視頻

小兒捏脊是有相關視頻可以學習的,那麼小兒捏脊視頻是什麼呢?

捏脊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症,所以又稱「捏積療法」,屬於小兒推拿術的一種。它具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捏脊的時候操作的家長要十分注意,因為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家長要把手指甲剪了,還要在接觸孩子皮膚前手洗干凈。同時要注意捏脊的室內溫度,溫度不要太低,防止孩子著涼感冒。單純的捏脊可以促進孩子消化和幫助孩子強身健體,如果在給孩子捏脊完成後,再配合一點對孩子穴位的按壓,那麼效果還會更好一些。

小兒捏脊能每天捏嗎

小兒捏脊好處比較多,可是小兒捏脊能每天捏嗎?

小兒捏脊可以治療很多的小兒疾病,比如說感冒、急性腹瀉,並且進行小兒捏脊還可以增強小兒的抵抗力,而小兒捏脊可以每天都捏,但是建議每天可以一次,如果在生病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多捏幾次,同時小兒捏脊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盲目的進行,同時在進行小兒捏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以及要注意修剪指甲,並且還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如果家長自己不會捏脊的話,最好到專業的醫院進行。

對於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臟六腑功能更快地趨於完善,並可通過提升其臟腑功能和加強全身氣血運行間接達到增智的效果。此外,對於小兒的膽小、愛哭、咬指甲、脾氣暴躁等症也有明顯改善的效果。實驗室檢查也證實,捏脊可提高小兒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