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釣跑鉛視頻
跑鉛釣法
跑鉛釣法在實際的垂釣過程中除了調整浮標、更換釣組、調整餌料的比重、狀態……以適應魚情、魚訊之外,「跑鉛」也是一種應對之法。我所接觸過的「跑鉛」有四種形式:即「大跑鉛」、「底墜跑線」、「小跑鉛」與「活鉛」。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四種形式的用法:
一、「大跑鉛」
我認為「大跑鉛」類似於早些年的傳統釣??鉛墜是平卧於水底的。浮標的調整較為簡單,只要鉛墜能把浮標全部拉入水中即可。注意!是全部拉入水中。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讓鉛墜能夠平卧於水底。「大跑鉛」的子線一般都不長(10公分左右)且柔軟性要好,這樣有利於魚的吞食和快速的傳遞魚訊。「大跑鉛」又分兩種形式:死墜與活墜。死墜顧名思義就是固定、不可活動的鉛墜,如帶轉環的鉛皮座。多用於手桿垂釣大型的鯉、草、鯰、黑魚和長竿短線釣法(俗稱「大炮」)。活墜就是可以在大線(主線)上滑動的鉛墜,如通心墜、台釣鉛皮座(如圖A兩邊需用太空豆來固定的那種)等。多用於手海和投竿(海竿)。
「大跑鉛」的特點:
1、調釣方便、操作簡單、釣組的要求不高。
2、能有效的避免雜魚鬧漂、小動作幾乎沒有。
3、魚訊明顯且和中魚率的對應關系好,所上之魚多是「死口」魚。
4、利於初學者、視力弱者使用。
5、屬釣極頓范疇,易丟口。
說句玩笑話就是「毫無靈敏度可言的一種釣法」。但它的適用面廣、適於冬釣和易獲「大物」的優勢仍為眾多喜休閑、野釣的釣友所鍾愛。平時釣友們也可在雜魚巨鬧、糗大魚時不妨試試此法,或有意外之驚喜。
二、是「底墜跑線」。
也就是平時大家常說的「跑鉛」??是釣友們廣泛採用的一種底釣老魚、糗魚的方法。它與「大跑鉛」的不同之處就是鉛墜是豎著「站立」於水底的,較之「大跑鉛」也要靈敏許多。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無鉤離底調平水(或N目),釣目一般設定在0.5~2目(或〈N
0.5〉~〈N
2〉目)之間,子線易短(10公分左右)且柔軟度要好(便於及時有效的傳遞魚訊)。
「底墜跑線」釣法有點兒像是傳統釣的改進型,它的特點是:
1、釣目越接近調目就越靈敏,反之就越遲鈍。而且,在一般情況下,即使將釣目定在浮標視目桿的根部,鉛墜在水底也是「豎立」不卧的??釣友們有興趣的話,不妨在魚缸或試標桶中求證一下。
2、浮標的小動作少,有一定的抗鬧性(雜魚鬧漂)。
3、魚訊沉穩、中魚率較高。
4、適用於有雜魚鬧窩的水域和垂釣老魚、糗魚。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鉛墜直接到底,我斗膽把它們歸類於傳統釣??故靈敏度會大打折扣,適用於休閑、野釣使用。也就是說「大跑鉛」與「底墜跑線」適用於釣生口魚、老魚和糗魚,但對於輕口魚、滑魚和涮口魚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隨著「懸墜底釣」(俗稱「台釣」)的引入和眾多釣壇前輩、高手們的不斷努力,懸墜底釣逐漸派生出許多各具特色的釣法,如針對離底的「一標深」、中層水域的「浮釣術」;上層水域的「打水皮」(釣翻身)……等等。各具所長也各有千秋,既相互關聯又略有不同。相信釣友們對台釣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和運用之法,我就不再多說了。既然說到了「跑鉛」,我就再介紹一下專門針對輕、滑、涮口魚的「小跑鉛」和台釣中對付「亂口」的「活鉛」釣法。
三、「小跑鉛」。換成「跑小鉛」這種說法可能更有利於大家理解。它是在台釣的基礎上,根據特殊魚情所採用的一種把鉛墜整體拉高,而只讓「8字環」觸底的應對方法。
具體操作就是:帶鉤離底調平水(或N目),然後去掉鉤子察看此時浮標為幾目,假設為2目(或〈N
2〉目),這時再將鉛墜整體上移10~15公分左右,最好是不掛鉤找底(原因我會在後面提到),找底時讓浮標露出〈2 0.5〉目(或〈N 2
0.5〉目)。找好底後拴上鉤子拋入(子線要軟、長15公分為宜),留意此時的浮標露出幾目,若無變化為最好;若浮標的目數變大??說明子線有撐力,可適當下移浮標至〈2
0.5〉目(或〈N 2 0.5〉目)??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掛鉤找底」的原因,然後掛餌拋出,若浮標目數基本不變??既為實底,開釣!若浮標目數有變化則說明:底可能為虛底??開始時找成「過底」了!目數變大則下移浮標;目數變小則更換餌料的比重,用輕點的。總之,盡量保證釣目為〈無鉤時的半水目數
0.5〉為宜。
「小跑鉛」的特點:
1、能夠有效的過濾掉輕、滑、涮口魚的索食訊息,主抓「死口」和「走口」訊息,中魚率會大大提高。
2、減緩了餌料到底前的下降速度,鉛墜整體上移相當於延長了子線的長度,加大了「擺幅」??
動態效果明顯了、誘魚效果加強了,便於引魚追餌而下,多次試探、吞食??被擒!:)……
3、「8字環」就相當於是在「長子線」上加了一小塊鉛皮,增大了魚訊,使我們能准確的捕捉到提竿中魚的訊息。
「小跑鉛」釣法是競技釣手所必備的一種保底本領,在特殊的魚情狀況下(如冬季大棚賽),「小跑鉛」技術的好壞,很有可能是決定「生死」的關鍵。當然,此種釣法也可適用於休閑、野釣,只是它不抗雜魚鬧的弊端令人堪憂。
不過,大家可以試試「子母墜」(
即在「8字環」上加適量鉛皮,使之成為「子墜」,用法同「小跑鉛」)。我在冬釣時經常採用此法,自我感覺效果不錯。還有就是現在我們經常看到許多釣友在垂釣過程中,不讓「8字環」到底,也會把鉛墜整體上移,其實這就是釣「慢魚」時的一種應變,跟「小跑鉛」特點中的2、3條一樣是為了加大中魚的機率。
http://www.diaoyuweng.com/thread-38762-1-1.html
原帖轉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