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吹長笛笛頭視頻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怎樣吹長笛笛頭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22 06:25:29

1. 如何吹長笛

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下嘴唇下沿,對准吹孔吹氣。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可經常對著鏡子練習,體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2. 長笛怎麼吹出聲音

對於一個長笛演奏者來說,要掌握一個非常好的音色是極為重要的。要想吹出優美地音色,就必須具備一個好的嘴唇條件、一個正確的口型、一個正確的呼吸和一個正確的顫音。下面從五個方面來闡述怎樣將長笛的音色吹得結實、圓潤、透明和剛柔。 一. 口型條件
一個好的音色來源於一個好的口型條件。好的口型條件應是上下嘴唇薄薄的,不能太厚,中等厚薄也可。兩片嘴唇要平整、光滑。有的嘴唇上唇中間有個瘤狀的肉,這樣的條件是不可能將長笛的音色吹好的。下齒超過上齒的,也是不可能將長笛音色吹好的。完好的口型條件是上、下牙齒要整齊,不能有齲齒或高低不平。特別是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掌握好一個正確的吹奏口型是極其重要的。口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音色的好壞。 二. 口型與發音原理
吹奏長笛的基本口型應是呈微笑狀,兩片嘴唇應平均地貼住牙齒,然後上下均勻地擠壓在一起。嘴唇的兩邊不要太緊,略有控制即可。注意嘴唇的中部(出氣孔)兩側對壓在一起,使嘴唇的內唇相互擠壓,使其向外溢出。 笛孔的發音原理:長笛屬於邊棱音振動的樂器。當氣流吹入管口尖銳入口處時,氣流一半向外通過,一半向內進入,形成了上下兩列分離的渦漩。這時渦漩之間出現了空吸的現象。由於管口的壓力強度低於大氣的壓力,而使兩列分離的氣流渦漩相互的吸引,由此產生了碰撞與摩擦而發出振動的聲音。 嘴唇與笛孔擺放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要想得到一個正確的氣流角度就必須將下嘴唇的唇邊對齊笛孔的內邊緣,再將笛孔的平面擺平,不可向外翻,也不可向內傾斜。如笛孔向外,則抑制了基頻而突出了高次泛音,這樣就會使大量的氣流吹離吹口,而減弱了邊棱音的振動與摩擦,使其出現漏氣聲、音質不結實、雜音變多。如笛孔向內,射入吹口的氣流角度偏小,則音色不豐滿、不明亮、聲音發悶、沒有光澤。 正確的吹奏方法應是將笛孔放平,氣流感覺似90度的角度吹入孔內,得以充分的摩擦,使音色清脆、洪亮、干凈、圓潤。在演奏長笛時要平視,過於抬頭或低頭也會改變氣流的角度。上下嘴唇對壓時會將下嘴唇向外溢出,正好蓋孔1/2,(下嘴唇最好不要超過吹孔的1/2)。在吹奏時,嘴唇中間出氣孔應是呈橄欖型,尺寸大約是5-6毫米長度,不能超過吹孔的長度。當吹奏低音時,可略大一些。因低音需要的氣流較多,出氣孔的兩側應有控制。當吹奏高音時,口風不能溢大,保持氣息集中,有聚在一個點上的感覺。吹奏時上嘴唇應超出下嘴唇一些,但不要過多上嘴唇的前與後,會直接改變氣流的方向和角度(如圖一、圖二)。特別要注意上下嘴唇的出氣部位,不能緊壓,應讓氣流毫無阻礙地吹出。這時整個唇部肌肉處於擠壓狀態,應向前略有凸起,使氣流非常集中的吹入笛孔。
三. 口型的內部結構
舌頭的運用對音色的好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通常在演奏時,一些演奏員不知道舌頭可以改變音色及氣流的方向和角度。一般的吹奏者,只知道把嘴唇貼在一起,氣息集中,靠嘴唇來控制聲音的角度,而忽略了舌頭的運用。他們吹出的氣流角度只是直向的摩擦,這種摩擦根本沒有得到充分地振動。吹出的音色非常直、生硬、粗野,沒有圓潤和共鳴之感。有的演奏者甚至還有漏氣的聲音。如運用好舌頭,將會得到一個非常悅耳動聽、富有磁性的音色。 首先應把舌頭的尖部放在下牙齒的底部,舌頭中部立起,使舌頭呈圓弧狀,再將舌頭貼住上顎,這時氣流的方向呈拋物線形狀,同時舌頭兩側貼緊上顎,中間凹陷,使其形成一個小氣流通道。氣流順小通道吹入笛孔外邊緣尖銳部,上顎和舌頭一定要擠壓在一起,使之有阻力和氣壓之感,這樣會使氣流的通道變小,而此時通道的內徑只有筷子般粗細。氣壓對長笛的音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口腔內部如沒有氣壓,就不可能使音色集中、結實、飽滿和富有穿透力。就像自來水龍頭的原理一樣,當打開自來水龍頭時,因它的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噴射就不遠。如把管徑縮小,壓力就會增大,噴射就會很遠。在長笛演奏時道理也同樣。當舌頭立起,與上顎對壓,聚成一個小通道,產生很大的氣流壓力,使氣流的流速增快,吹出的音色既集中又飽滿,而且富有穿透力和金屬聲。注意舌頭中部要凹陷,形成筷子般粗細的小通道。如舌頭不立起使其形成小通道,就無法形成氣壓。又如槍的原理一樣,手槍的槍管較短,射程就短;而長槍的槍管較長,其射程就遠。當把舌頭聚成一個通道時,使氣壓增大,它的流速既快又集中。 大部分演奏者是用嘴唇來控制音色的,其內部的結構(如圖三)。 上下空間過大,這樣吹出的音色較空,不實,沒有金屬感和充分振動的音質。而氣流的方向只是擦偏而過,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摩擦,因而音色沒有穿透力。如按上述所說,將舌頭中部立起,和上顎有著阻力和氣壓,氣流的方向約呈90度狀,氣流垂直向下吹入吹孔,這樣的角度能使音色飽滿、渾厚、結實,富有金屬振動聲,其摩擦力也非常地充分。 四. 正確地運用呼吸
1.一個好的音色與呼吸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必須要掌握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可使音色飽滿、樂句完整、顫音幅度變大、音量對比度增大,從而對樂曲演奏的完整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應該是胸腹式呼吸法。這種方法有著最大的儲氣容量,也有著腹部肌肉的控制,對演奏者來說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確地胸腹式呼吸法,還必須掌握正確要領,認真地練習,這樣才能運用自如。通常人們用氣時找不到吸入腹部的感覺,只知道吸入肺部。以下有三種方法可以練習: 首先要把身體彎曲呈90度,把兩手放在腰部,然後慢慢地吸氣。這時腹部一周應向外擴張,使氣充滿,而胸部並沒有氣。這樣做可以阻礙氣流吸入肺部。如此反復練習,即可找到腹部控制用氣的感覺。 2.身體直立,兩腳分開,距離不超過肩膀的寬度,全身肌肉放鬆。先將氣流吸入腹部,當腹部吸滿後再往胸腔吸氣,這樣即可達到最大的儲氣容量。氣吸滿後,腹肌要有控制的慢慢收縮,使氣流很集中的吹出。同時兩手摸著腹部、腰部,這樣更便於找到腹肌收縮與擴張的感覺。 3."狗喘氣"法。張開嘴巴吸氣的同時,快速地把胸部和腹部的氣充滿,然後再快速地呼出,要有爆發力,需要有節奏的練習。先慢練,當掌握要領後可逐步加快。這樣練習有利於增強腹部肌肉的力量,從而達到自如控制氣息的目的。當人進入睡眠時,他的呼吸就是胸、腹在擴張與收縮。也可平卧在床上進行練習,但一定要按以下要領:挺直、全身放鬆、兩手叉腰,嘴巴和鼻子同時慢慢吸氣,使腹部和胸部向四周擴張,把腹部的氣撐住,要有控制。吸滿氣後屏住呼吸幾秒鍾,然後用腹肌控制著緩慢地吐出,須反復練習。 五.顫音(幅振音)的運用
顫音在長笛演奏中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用來表達樂曲的情感、內涵和起著表現豐富感染力的作用。就像一個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時,如沒有優美的顫音,就無法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和樂曲的深刻內涵,同時也不可能有著豐富的感染力,在樂器的演奏中也同樣如此。 顫音有許多種,一種是顫音的頻率很快,但幅度很小,聽起來像是抖音。這種顫音是沒有控制的、是機械的、是不動聽的,同時也沒有感染力。第二種是幅度過大,頻率較慢,它的幅度幾乎是個半音,聽起來不柔和、不悅耳,沒有表現力。 在此我主要談談第三種顫音。它是一個具有控制的、非常柔和的、富有感染力和悅耳動聽的顫音。首先要掌握正確地胸腹式呼吸法(以上已講述)。顫音的原理是將氣吸至腹胸部,氣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縮,將氣流快速壓縮吹出。由此產生脈沖,而此時氣流不能中斷,反復脈沖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顫音。 練習方法如下:首先將氣吸滿腹胸腔,再將氣撐住數秒,然後向外緩緩地吹出,同時發"哈..哈..哈..哈.."之音。在發"哈"音的同時,腹胸腔會將很多的氣流壓出,但要注意保持氣流一直向外吹,不能中斷。"哈"音只是一個脈沖,需反復進行練習。開始可慢一些,然後逐漸加快。可分步驟練習: 1 哈---哈---哈---哈---
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 再連起來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注意:邊吹氣時心裡邊想著 哈 一定要用腹肌控制住,有節奏的進行練習。當經過一、二周的練習後,就會很自然的吹出顫音。在具體演奏時,要將你的感情和顫音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使樂曲的內涵和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吹出顫音的效果應是像波浪一樣圓滑,沒有稜角。"哈"音的本身就是很柔軟的,當吹奏一個長音時,1用軟"吐"開始,先輕後響-----漸強。2先吹直音再顫音,表達樂曲的情感則更佳。
長笛的音域寬而高,技巧靈活,音質柔美、恬靜,即能演奏明亮而歡快的旋律,又能演奏憂郁的旋律,是木管樂器中演奏最靈活的一種。 作者介紹:鄭老師現任江蘇省交響樂團長笛首席,在長笛教學和演奏方面通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積累的豐富的及獨特的經驗和方法。鄭老師的這篇文章里所講述的正是很多朋友們經常提問和關心的問題,我們感謝他為我們提供的寶貴知識和練習方式。
詳細內容見http://www.chinayq.com/Topic/CD.aspx

3. 吹長笛如何能把高音輕松的吹上去呢

你要搞清楚吹低音與高音的差異:口風不同、氣柱角度不同、震動最佳點不同。如果你按我以下的三招練習,保管你輕松吹高音c!!!!
1、吹低音D,指法不變,笛頭不轉,運用氣息、調整氣流角度:吹出升D。
2、吹中音d,指法不變,笛頭不轉,運用氣息、調整氣流角度:吹出升d。
3、吹高音d,指法不變,笛頭不轉,運用氣息、調整氣流角度上滑音,下滑音。
不要急於求成每招起碼要練半個小時。
密笈:高音-下嘴唇向中間靠攏、低音-下嘴唇往兩邊拉。

4. 吹長笛的技巧

1、正確的吹奏方法應是將笛孔放平,氣流感覺似90度的角度吹入孔內,得以充分的摩擦,使音色清脆、洪亮、干凈、圓潤。在演奏長笛時要平視,過於抬頭或低頭也會改變氣流的角度。

2、正確地運用呼吸,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應該是胸腹式呼吸法。這種方法有著最大的儲氣容量,也有著腹部肌肉的控制,對演奏者來說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確地胸腹式呼吸法,還必須掌握正確要領,認真地練習。

3、顫音的運用,顫音在長笛演奏中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用來表達樂曲的情感、內涵和起著表現豐富感染力的作用。顫音的原理是將氣吸至腹胸部,氣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縮,將氣流快速壓縮吹出。由此產生脈沖,而此時氣流不能中斷,反復脈沖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顫音。

(4)怎樣吹長笛笛頭視頻擴展閱讀:

長笛可以分為笛頭、笛身和笛尾三部分。笛頭是樂器的第一段,上面有吹孔,其作用是發聲。笛頭的頂部是笛帽,笛帽有一根螺絲與笛頭內的木塞相連。旋轉笛帽,可以調整木塞在笛頭內的位置。

請注意,木塞在笛頭內的位置在樂器出廠時已經調好,若沒有特殊情況,學生不要隨意轉動笛帽。
笛身是第二段,笛尾是第三段,上面有音孔和聯動按鍵。打開或關閉音孔,就會改變發音的高低。

長笛的發音和中國笛子一樣,屬於邊棱音發音方式。簡單地說,就是對准吹嘴吹氣時,由於氣流在管內發生碰撞而發出聲音,並由共鳴管產生共鳴。所以吹奏時的嘴形和吹氣角度對音色有直接的影響。

長笛是十二平均律樂器,如果將音孔全部按上,就發出長笛的最低音,從最下端算起,每打開一個音孔,就升高半音。但高音區則需要使用交錯指法。

5. 吹長笛的視頻

你打(於繼學)網路的視頻。
認真的看一看。
再對著鏡子,看自己的嘴型。

6. 怎樣吹長笛

1、口風小
2、除腰部以外身體部位全部放鬆
3、後腰用力與肚皮將體內氣息擠壓出體外
4、保證每天練10分鍾長音與音階(練音階時將你力所能及的音都要吹出來)

其它細節不說了,太多了!!!!!!

7. 長笛笛頭我最多隻能吹到3秒,怎麼辦啊

吹的時候一定要節約用氣,再就是保證你的氣息盡量往笛空裡面吹,長笛是用氣最多的樂器,多練吧!!初學吹三秒還不錯,繼續努力吧

8. 長笛笛頭我只能吹3秒,怎麼辦啊

這個你真沒必要急,誰也不是天生的肺活量大啊,才只學兩天而已么。
我想你吸足了一口氣吐出來應該不止3秒吧,那麼為什麼吹不到呢,一定是因為你的口型不對,把大多的氣吹到外面去了。你應該把嘴唇對准氣口向外轉90度,氣體向下送而不是散失到前方。
你可以試試看放一張紙在前面吹笛頭,看看紙是否飄動就知道自己口型是否出現問題了。嘴唇開口不要太大否則也不利於發聲。練習個一個多星期應該可以調整好口型的,然後你就可以發出5秒以上的聲音了吧。

9. 長笛的高音該如何吹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舟。關鍵還是要多多練習

口風不能太緊,否則以後就改不過來了,這是一種錯誤方法。吹奏高音時,則隨高音的變化自然加以調整。

口形是長笛聲音好聽與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許多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遇到困難,而主要原因卻是口形不正確。正確的口形一定會幫助你的音色、呼吸控制技巧和手指技巧不斷進步。判斷正確口形的根據是長笛發音及其變換的物理原理,包括三個方面:氣流的速度,唇口到吹口邊緣的距離,氣流的角度。氣流的速度快,音高;速度慢,音低。唇口到吹口邊緣的距離近,氣流的速度快;距離遠,氣流的速度慢。氣流的角度要不斷調整,使從唇口吹出的氣流保持被長笛吹口的邊緣分成相等的兩半,一半進入吹口,一半吹出吹口外,使長笛充分震動發聲。正確的口形即是完全符合這個物理原理的形。

掌握、應用正確的口形是吹奏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經過反復練習,方法不可能掌握得十分正確。學生要在不斷的練習、進步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口形方法的理解,逐步改進自己的口形。因此,正確口形的方法僅僅是吹奏能力藉以提高的工具而已。

⒈嘴形

正確的嘴形要達到的理想目標是:讓一股很細而且流速適當的氣流從柔軟的噴嘴射出。這就要求嘴角肌肉保持十分結實的狀態,固定不動,努力使唇口形成一個小圓孔(雙唇不能團起來,嘬起來)。雙唇中部保持自然的放鬆狀態,讓氣流從雙唇裡面濕軟的部位射出。這使你吹出的氣流力量有效地作用於長笛。

許多長笛演奏方法著作論述了不同的嘴唇要領。如:塔夫納爾-高貝爾的書里認為嘴角不應該夾緊,嘴唇要緊緊壓在牙齒上;威爾金斯在書中提議嘴唇要構成一種冷笑的樣子;托芙卻懷疑嘴角用力會導致上嘴唇緊張,認為嘴角要完全放鬆才對,等等。但是這些嘴唇形狀都不甚可取。前一種嘴唇形狀容易使唇口堅硬,導致空氣射流產生湍流,聲音僵硬、毛糙、音色昏暗。第二種嘴唇形狀容易把唇口拉長,導致空氣射流散射。最後一種說法表現出作者經驗不足。

嘴形是固定不動的。如果你感到必須調整嘴唇在長笛吹口上的位置,那麼需要調整的不是嘴唇,而是長笛。要用調整長笛的辦法尋找嘴的位置,不要用嘴在長笛上尋找吹氣的位置。

唇口要小,使氣流集中。從高音音域到中音音域再到低音音域,唇口也隨之下意識放大。但是,你要追求的不是唇口大小的變化,而是唇口保持用吹奏高音的嘴型來吹奏低音。這樣就既能夠獲得在整個音域的一致音色,又能夠獲得低音的音準和有樂感的音色。

⒉長笛吹口

正確的吹口位置是保持朝向正上方。在保持吹口面向正上方的基礎上,再做細微的調整。調整的基本方法是:吹口向外翻轉,直到聲音發虛,再向內翻轉至聲音最嘹亮的位置。這個位置就是最佳的。

吹口不要開得很大,讓下嘴唇蓋住吹口的大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面積。再將吹口結實地壓住下嘴唇,這時吹口面積還剩下二分之一左右(或更少)沒有被蓋住。要理解:是否將吹口開大不是正確口形的要領,將吹口與唇口的角度和位置調整、保持正確才是關鍵。

吹口與唇口要基本平行,對准。

⒊口形與吹氣和吐音的協調

原則一:吹輕時身體用力大,吹響時身體用力小。�

原則二:吹輕時唇口小,吹響時唇口大。

吹口向外翻,吹氣的速度必須加快。

唇口必須始終保持明顯的適度氣壓。氣壓不足,導致聲音虛弱。

從高音音域演奏到中音音域再到低音音域,調整吹氣是要點;嘴型盡量保持不變,唇口保持明顯的適度氣壓,做最微小的自然調整,上下嘴唇逐步稍微遠離吹口邊緣。從低音音域演奏到中音音域再到高音音域,加大吹氣力量為主,唇口做最微小的自然調整,上下嘴唇逐步稍微向前接近吹口邊緣。

從響到輕,唇口縮小;調整吹氣,呼吸肌肉的緊張程度逐步增加,以保持氣流射出唇口時的足夠氣壓。從輕到響,唇口放大;吹氣量增加,呼吸肌肉的緊張程度逐步放鬆,以保持氣流射出唇口時的適當氣壓。

口型不能被舌頭動作干擾。隨著吐音難度的增加,嘴角要更加有意識地用力固定不動,防止被舌頭動作干擾,同時也會減輕舌頭的技巧負擔。

練習的第一步,准備吹一個很輕的高音。腹部肌肉是結實的,好象有人正照著你的肚子一拳打來,你本能地綳緊了腹肌那樣。唇口兩角向中間收小,體會氣流將關閉的嘴唇用力擠開一個小孔,氣流從唇口正中間射出,又細又急;雙唇伸出來接近吹孔邊緣。�

第二步,保持口形,以腰腹肌肉用力的方法吹氣,吹出你准備吹的那個很輕的高音。多找幾次,盡量把音吹得好聽一點。�

第三步,把你已經能吹出的很輕的高音吹得長久一點,越吹越響(不是一次比一次響,而是同一個音從輕到響)。唇口逐漸開大,收縮腹肌及腰部肌肉(注意:不要收縮喉嚨!)。以後還需要練習從響到輕的長音。這時,口形逐步關小,收縮的腹肌及腰部肌肉逐步綳緊。

原則三:變換音高時,唇口大小變化很少,多調整唇口至吹孔邊緣的距離和氣流的角度,多注意呼吸感覺。從一個高音開始,按音階的順序下行吹到低音。始終保持一定的腹肌壓力和唇口中的氣柱;氣流速度慢了下來也要感到腰腹肌肉的緊張狀態和從唇口中射出的氣流。吹到了低音區時,氣流角度略向上,吹孔略離開唇口。再從一個低音開始,按音階的順序上行,腰腹肌肉不斷收緊,唇口逐漸接近吹孔邊緣,氣流角度略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