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叛逆期的男孩子怎麼管教比較好
鏈接:
② 如何教育初二男孩子
初二的男孩是脫離父母的一次轉變。教育應以心理溝通為主,人生理想的建立為輔的教育思想。
③ 初二男生怎樣教育引導
「孩子上初中後,他們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經驗都缺乏,內心經常處於矛盾沖突之中。因此,我們要了解存在於他們自我意識中的幾組明顯矛盾。他們開始意識到,以往自己的許多觀念並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師長那裡得來的。於是,他們開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孩子很想獨立,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願再和家長一起活動。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還不能完全獨立,還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還缺乏獨立於社會的資本和經驗。所以,在他們自我意識中存在著矛盾。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較大差異,在他們的自我意識中產生了矛盾。有時候,孩子過於理想化的傾嚮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結果。
一、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前後,孩子在形體上更接近於成人,在內心裡也向成人靠攏,類似成人的願望在他們心裡大量涌現。同時,他們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經驗都缺乏,內心經常處於矛盾沖突之中。因此,我們要了解存在於他們自我意識中的幾組明顯矛盾。
1、 獨立和依賴的矛盾
上中學以後,孩子們不再象小學時那樣遵從老師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別人的評價。他們開始意識到,以往自己的許多觀念並不是自己的,而是從師長那裡得來的。於是,他們開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的女兒就經常批駁我的一些言論,糾正我對一些事物的解釋。孩子很想獨立,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願再和家長一起活動。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還不能完全獨立,還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還缺乏獨立於社會的資本和經驗。所以,在他們自我意識中存在著矛盾。
2、 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著對於自己未來和關於人生的美好理想,隨著他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他們也看到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較大差異,在他們的自我意識中產生了矛盾。有時候,孩子過於理想化的傾嚮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結果。父母極力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積極面,把消極面掩蓋起來,一旦孩子自己發現,便處於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著追求完美的傾向,凡事有絕對化的要求,這也導致孩子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加劇。
3、 自負和自卑的矛盾
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開始象旁觀者一樣進行自我觀察和評價。這種自我評價可能是依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也可能與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較,或者完全是內心的自我分析和評價。這些評價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發生極端變化。例如,有的學生只因受到老師的幾句批評就萎靡不振,而有的人為了別人不經意的誇獎而得意洋洋。從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牆之隔,而較多的時間里處於自負與自卑的內心沖突之中。
4、 溝通和封閉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與同齡人交流思想、溝通內心體驗,排遣日益增長的孤獨感。從青春期開始,孩子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他們既充滿了各種幻想和憧憬,又會萌發許多孤獨和感傷,並且有自我封閉的傾向。在實際生活中他們渴望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桌櫃,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記本、信件像冊等「私人物品」,不喜歡別人特別是父母向自己問這問那,不願表露自己的內心感受。父母為了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有時對孩子的私人物品發生興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時,父母與孩子的「代溝」表現比較明顯,這種現象其實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識的矛盾之一。家長應該平等地與孩子討論問題,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說話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家長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
二、 積極互動的親子關系
1、 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教育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每個作家長的人都應該明白,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時,應該注意到我們自己是否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觀色,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生活。有的時候,孩子做作業累了,抬起頭來看到我們在玩牌、在喝酒、在閑聊,他的學習意志也會減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於工作上的事情、忙於學習提高、忙於勞作,孩子也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有的家長辭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學習。結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極、懶惰,拋開其它因素不談,家長丟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不積極地生活的榜樣。如果家長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盡管年紀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負擔很重,仍然保持進取精神。孩子會得到某種啟示。不要讓孩子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理想。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所謂家庭氣氛是指家人相處時的關系、家庭與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研究報告指出,家庭氣氛與子女的適應狀況有很大關系。在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比較開朗樂觀、積極自信,人際關系比較好,適應能力比較強;相反,在一個冷漠敵視和壓抑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縮,缺乏安全感;有的則容易出現攻擊行為,搞不好人際關系,不易產生積極進取的願望。從另一方面來看,子女也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家庭的影響。有些孩子家庭環境不太理想,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大的個人努力以應對環境的挑戰。因而他們的注意力、忍耐力、堅韌性和靈感、奮斗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勝過同齡的孩子。由此可見,家庭環境不夠理想的孩子,應該發揮自我能動性,增強自我拯救能力,也是可以起到補償作用的。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對子女過於嚴格,處處訓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動,使孩子言聽計從。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的,但因他們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任何要求都盡力給以滿足,結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蠻橫的品質,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家長應該平等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又要讓他們逐步學習成年人的行為,按照一般人際關系准則行事。父母的錯誤態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正確地給以強化
在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中,對孩子的行為給以正確的強化是教育孩子的關鍵。許多家長承認自己教育失敗,主要原因是強化不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許多願望,隨後就會向家長提出。這些願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長是否應該滿足,應該如何滿足,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講,不合理的要求應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絕。有些家長不恰當地滿足了孩子的無理要求,無意識中強化了孩子的非理性。對孩子的合理要求,除了必須迅速給以滿足的要求之外,盡可能地延緩滿足,使孩子為實現他們的願望而付出努力。讓他們明白,任何願望的實現必須以付出為代價,藉以塑造他們的積極行為。一定要讓他們的積極行為得到獎賞,這種獎賞可能是物質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許多環節中,都應該利用強化的原理。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以積極的鼓勵為主,批評過多往往使孩子無所適從,甚至「破罐破摔」出現對抗行為。孩子報告成績後家長的反應。考試前後家長的表現。
4、 給孩子交往的空間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傾聽自己的話。這種需求較少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滿足,而同齡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對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點,容易溝通、更可信賴。同齡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增進對自我的了解,可以幫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價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緩解不良情緒。另外,青少年正在學習適應社會,與朋友交往是他們學習人際關系能力的開始,進一步發展獨立的人格。做家長的還應該告訴他們朋友交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要明辨是非,選擇好朋友交往。要讓孩子懂得,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現自己交了壞朋友,就要拿出決心和勇氣,堅決離開他們。其次,和朋友相處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長處,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短處,朋友之間要取長補短。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幫助別人改進不足。嘲笑朋友的缺點是最傷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間要保持獨立性,才能建立對等的朋友關系。有的孩子形影不離、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給雙方帶來心理負擔。」
老師也衷心的希望這個年齡的男孩兒們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好好珍惜親情、友情和師生情,快樂成長,不斷提高素質和完善自我。
④ 男孩子應該如何管教才聽話
鏈接:
⑤ 叛逆期的初二男孩子如何教育
第一、多和孩子溝通,要了解他們的問題,並及時為他們解決;
第二,要適當給孩子歷練的機會,讓他們展現自我,適當滿足他虛榮心;
第三,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多誇贊,多鼓勵,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不要斥責,打罵和埋怨,要多誇獎和鼓勵他們。
第四,要避免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不要用嚴肅的語言批評責備,進行語言上的攻擊。
第五,要多關愛孩子,多花時間陪他們
⑥ 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如何管教
與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應該根據自己和孩子還有家庭情況找一個適合的方式,不要著急,大人和孩子之間也是需要相互磨合的。先和小孩子交朋友,雖然小孩子任性,但是我們不要小看他們。在小孩子心裡也有本帳,誰對他們好,清楚得很!所以我們不要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看待,要把小孩子當作好朋友,他們就會聽我們的話!太多的指責和干預玩耍的方式,他們就會有逆反心理,不願意理我們了,更別說聽話了!所以多鼓勵、多表揚、多關心,小孩子就會信任我們、依賴我們,聽我們的話了!孩子的性格、個性,先天遺傳因素佔30%,後天教育佔70%,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困擾家長的難題,不給自由吧,不利於孩子自身個性發展,給太多自由吧,又怕增添很多毛病,耽誤學習。所以我給你介紹一本好書吧《好孩子,壞孩子》,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啟發,簡介如下:「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壞到底是誰之過?全是孩子的「沒出息」造成的嗎? 孩子本性純良,變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當教育方式的影響,這來自於父母、學校、社會…… 在你感嘆孩子學壞的時候,是否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在你面對孩子學壞不知所措時,是否想找尋一種解決的方法? 此書將帶你走進壞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變壞的原因,給你今後的教育一個正確的方向和方法,相信壞孩子將在你的手中得到改變! 好父母教育子女的智慧詞典,解讀孩子心理行為的經典讀本。內容提要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有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個不聽話的、十足的壞孩子。那麼,作為父母是否在空閑的時候想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孩子為何會學壞,學壞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錯? 是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犯了一點點錯誤,就下結論說「這個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類的話。這時,我們要問一下,作為父母難道就沒有絲毫的責任嗎?你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正確的嗎?孩子的想法你有沒有問過?孩子與什麼樣的人交往,你知道嗎?當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你關心過嗎?你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現不良狀況時責備孩子,而從沒有想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難道這些都是孩子的錯嗎?當然,也許你會用「我很忙,沒有那麼多的空閑時間」作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你就應該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種種劣跡」! 其實,孩子就是孩子,純潔無邪,並無好壞的區別,或許你的孩子先前是個好孩子,之所以變「壞」.只是因為你的教育方法不對,沒有給他(她)一個好的生長環境。因此,改變你對孩子的認識,也許孩子會變得比你想像的更好。當你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時,本書正是為你提供的一本教子指南。 原則上講,所有父母自身的素養、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對自我的要求、學習精神、人生觀念、行為習慣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教育階段的科學把握,教育原則的有效實施,又是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好孩子壞孩子》一書,將要告訴所有的父母,孩子學壞了,並不都是孩子的錯,一大部分原因是出自父母的教育方式。本書將教你如何用智慧去關愛孩子,增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讓你解開與孩子的煩惱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為了讓本書更具有引導力,筆者以很大的篇幅論述了教育中易出現的不良做法或者是錯誤的行為,以便給廣大的父母以警示。也許這些論述還不是十分全面,但至少可以給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父母們指明方向,避免錯誤。至於怎麼運用,還需要父母去用心體會,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靈活運用。因為書中所有的知識本身都是死的,只有經過個人的靈活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出知識的效力! 最後,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通過閱讀本書,都能改變以前的看法,使所有的「壞孩子」都變成好孩子!目錄第一章 壞孩子之「壞」 1.叛逆並不是壞 2.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准 3.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4.好奇是孩子進步的源泉 第二章 孩子是跟著父母學壞的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導師 2.壞孩子是罵出來的 3.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 4.對孩子要言而有信 5.父母的虛榮心——「面子」教育 6.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7.父母的素質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誤區 1.「教育是學校的事」 2.對孩子溺愛過頭 3.愛就是嚴格的管束 4.迫切追求「望子成龍」 5.分數代表一切 6.過度保護 7.父教缺失嚴重 8.父母教育不一致 9.缺乏心理教育 10.「自由過火」 1 1.獎勵是把雙刃劍 1 2.重智商輕情商 第四章 現代教育的缺失 1.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高壓式的教育制度 3.重視智育,忽視德育 4.教育只能引導不能強迫 5.要關注孩子心靈的需求 6.功利性教育 第五章 這樣溝通最有效 1.了解孩子的個性 2.理解孩子的成長 3.不要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4.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做孩子的朋友 6.傾聽孩子的心靈之音 7.關注孩子的興趣 第六章 環境——教育的土壤 1.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 2.家庭文化氛圍的影響 3.不良文娛節目的影響 4.不良文化製品的影響 第七章 賞識——壞孩子變好的法寶 1.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2.學會鼓勵孩子 3.讓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4.學會贊美孩子 5.發掘孩子的優點 6.相信孩子 第八章 給家長的建議 1.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2.幫助孩子提高自製力 3.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4.尊重孩子 5.指導孩子正確上網 6.消除「代溝」。祝你好運~!!!祝孩子健康快樂~!!!祝你一家幸福安樂~!!!
⑦ 怎麼管教初一的男孩子
首先,我們不能對他放棄希望,用行動告訴他我們對你抱有很大的希望;其次,多與老師聯系,周六周日一家人去外面散散步,說說話,拉近距離感;再找到他本身的問題,他為什麼要這樣干,他的目的是什麼?家長也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錯,對孩子的關心少,他是以這種方式來吸引你們的注意;最後,不要輕易的打孩子,孩子正在青春期,有著叛逆的心理,你越打他越不聽,適當的時候可以,但打完後,要告訴他,我們為什麼打他,他犯了什麼錯。孩子放學回家後,告訴他,寫完作業後可以自由的休息,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⑧ 怎樣教育初二的孩子
1、不要過分看中成績。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不應該眼裡只有成績,而是應該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心,從側面的角度鼓勵,比口頭的壓力來的效果更好。
2、認可孩子的付出。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肯定並認可孩子的付出,對於結果而不要過分的在意,這樣才能夠鼓勵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未來。
3、保證家庭和諧。和諧的家庭能夠讓孩子擁有快樂的心靈,也可以幫助他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健全健康的人格,家庭和諧才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4、不與他人比較。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階段最忌諱的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較,這樣會讓孩子們內心變得自卑,從而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
5、學會欣賞孩子。對於孩子的行為,應該學會欣賞並給予贊賞,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利於孩子在未來工作及生活中的處世態度。作為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心理還不成熟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還不足夠對事物保持理性的分析態度,家長的正確指路,才能夠讓他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