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人工培養蜂王
第一章 養蜂機具及設備
飼養管理蜂群的工具、機器和設備簡稱蜂具。蜂具和許多木製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備。但是,一定要按照標准製造,統一規格。蜂具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飼養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結合有關生產的內容敘述。 (一)箱蜂
含有活動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學養蜂的重要生產工具。應用活框蜂箱養蜂,可以隨打開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況,觀察蜜蜂的生活活動,根據需要和可能,生產各種蜂產品,而且便利進行轉地飼養。
蜂箱長期放置在露天,經受雨淋、日曬,而且蜜蜂必須在蜂箱里活動,撫育蜂子,貯存飼料,所以蜂箱的結構需要用堅實、質輕、不易變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乾燥。北方以紅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為宜。 目前我國飼養歐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標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飼養中蜂宜使用中蜂標准蜂箱。
1、10框標准蜂箱
10框標准蜂箱是世界上飼養歐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個巢框、副蓋(或沙蓋)、箱蓋以及隔板組成。需要時可在箱身(巢箱)上疊加繼箱。繼箱與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發展到8—10框蜂時,疊加繼箱,可以及時擴大蜂巢,充分發揮蜂王的產卵力,培養強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蟲區和繼箱的貯
蜜區分隔開,有利於提高蜂蜜的質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
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個標准巢框的橫卧式蜂箱。通過加牌可橫向擴大蜂巢。也可以用壓板把蜂箱分隔成2-3區,實行多群同箱飼養。
3、中鋒標准蜂箱
中鋒標准蜂箱是專為科學飼養中鋒設計的蜂箱。
中鋒標准蜂箱使用淺繼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儲蜜作用。巢門板上有數個圓洞巢門,直徑約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鑽入,在發現西方蜜蜂盜中蜂箱內蜜蜂時,將蜂蜜下面的巢門關閉,中鋒可以從圓洞出入。 這3種蜂箱的箱身(巢箱)內圍和巢框的尺寸見4-1和表4-2.
4、簡便轉運蜂箱
浙江農業大學設計的轉運蜂箱,特別適合轉地飼養,結構基本上和10框標准蜂箱相同。特殊結構是①前後箱壁內側距承框槽60-100毫米處裝設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兩側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裝巢門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裝巢門翻板,其上釘上蓋板,關上巢門翻板時,又可作為蜜蜂棲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緣120-220毫米處開一底氣窗,有滑板,可開閉(圖4-5)。 (二)巢礎
巢礎是安裝在巢框內供蜜蜂築巢脾的基礎。它是人工製造的蜜蜂片,經巢礎機壓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圖4-6.)有供飼養歐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礎,生產雄蜂用的雄蜂巢礎,飼養中蜂用的中鋒巢礎。使用巢礎築造的巢脾整齊、平整、堅固、並且少雄蜂房。 (三)飼養管理用具
1、面網
面網是管理蜂群保護操作者頭部和頸部免遭蜇的用具(圖4-7).2、
2、起刮刀
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刃,一端是平刃(圖4-7).用他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的污物。
3、噴煙器
鎮服或驅逐蜜蜂的工具。使用時,把紙、乾草或麻布等點燃,置入發煙筒內,蓋上蓋嘴,鼓動風箱,使其噴出濃煙(圖4-7),注意不要噴出火焰。
4、蜂掃
主要用來掃除巢脾上附著的蜜蜂,是長扁形的長毛刷。
5、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記錄本,檢查蜂群時當時坐(圖4-8).
6、隔王板
是控制蜂王產卵和活動范圍的柵板,工蜂可自由通過(圖4-9.)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蟲巢和貯蜜繼箱分隔開,便於取蜜和提高蜂蜜質量。框式隔王板可把蜂王控制在幾個脾上產卵。 (一)飼養用具
飼喂蜜汁或糖漿的用具有多種,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瓶式飼喂器
由一個廣口瓶和底座組成。瓶蓋用寸釘釘出若干個小孔,將裝滿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蜜汁能夠流出而不滴落。晚間將它從巢門插入巢內,進行獎勵飼喂,能避免引起盜蜂。對於未滿箱的弱群,可將它放在蜂箱內的隔板外面飼喂。 河北農業大學養蜂場研製的塑料杯飼喂器,攜帶方便。灌入糖漿後,蓋上底蓋,翻轉底蓋朝下平放,從巢們插入巢內。
2、框式飼喂器
為大小與標准巢框相似的長扁形飼喂槽(圖4-10),有木製的,有塑料竹子製造的,也可用粗竹子製造。器內有薄木浮條,飼喂時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飼喂器適合進行補助飼喂。 此外,在巢框上樑上鑿成長方形的淺槽,也可以作為少量飼喂蜜汁用。
(一)其他工具設備
蜂箱、巢框等木製蜂具居多,需要經常維護吸引修理。因此,養蜂人員要學會木工的基本操作技術,要有一套木工用具,如鋸、刨、錘子、螺絲刀等。
蜂箱(含巢箱、繼箱和巢框)、巢礎、面網、起刮刀、分密即、飼喂器等是必不可少的蜂具設備,根據生產需要可添置生產蜂王漿、蜂花粉或蜂膠的工具、熔蠟設備等。 第二章 蜂場的選擇及排列
一、選擇蜜源豐富,2.5公里左右的地方,全年至少有一至兩種大宗蜜源的植物,同進還要有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和汾源植物。
二、背風向陽、地勢高燥,不積水,小氣候適宜。
三、選擇西北面有院牆或密林,或山腳或山腰南向坡地,背有擋網屏障,前地勢開闊,陽光充足,場地中有稀疏小樹。
四、選擇附近有小溪或常年有流水不斷的小溪,但蜂場前不應是水庫、湖泊、大河。
五、選擇安靜、沒有牲畜打擾和其它振動的地方建立。
六、選擇沒有工廠、牧場及受山洪沖擊或有塌方危險的地方建場。
七、一個蜂場放至蜂群不多於50為宜,蜂場子與蜂場應隔2000Km為宜,保證蜂群有足夠的蜜源,並減少疾病的傳播。
八、清除九草,平整土地,打掃干凈,然後陳列蜂群。
九、蜂巢朝向南、東南、西南向便於蜂早出晚歸和低濕季節保溫。
十、蜂箱用磚塊、石塊、木架等墊高20~30公分,左右放平,後面墊高2~3M。
十一、數量少時宜單箱並列或雙箱並列,數量較多時宜採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錯陳列,群距1M,行距2~3M距離較寬為好(如圖1)我區蜂群宜散放,也可2~3群為一組分組放置,各群或組之間距離宜大,交尾群和新分群言之有理散放在蜂場邊緣,使巢門朝向不同的方向。 第三章 蜂群的四季管理
一、春季管理
(一)適時擴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勢增長。
(二)蜂場設置喂水器,並定期進行消毒。
(三)定期檢查蜂群(晴天溫14℃以上時),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霉變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潔。
(四)保持官密集群勢,保持強群繁殖,確保春繁擴群快速。
(五)防治蟎蟲。用殺蟎劑連續殺蟎2~3次,隔2天一次。
(六)箱內外保溫。地面上放置20~30㎝厚地乾草,蜂箱放在乾草上,頂蓋小草簾,外蓋箱蓋,後壁和兩側用草簾包裹,保持箱內空氣流暢。白天掀起草簾等覆蓋物,便於蜜蜂飛翔。
(七)獎勵飼喂。調整蜂群當天晚即可進行獎勵飼喂,喂稀糖漿。每日每群喂糧漿100~200g,有蜜源時少喂或停喂。獎勵飼喂的飼料必須消毒過或確認無帶病毒飼料。 (八)箱內保溫物隨巢群擴大摘除,箱外保溫物蜂發展滿箱、氣溫穩定時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圍,最後撤除箱底)。
(九)低溫陰雨天要給蜂群巢門每天喂水,補加粉脾於蜂巢外側。
二、夏季的管理
(一)更換蜂王。在4~6月期間,把全場的蜂群更換成當年的蜂王。
(二)定期全面檢查,毀凈自然王台,加強通風,防止自然分蜂。
(三)採用遮陰、灑水等措施為蜂群生產和繁殖創造適宜溫度和溫度。
(四)巢上喂水。晴熱天氣在午時用清水打溫布在箱頂覆蓋。
(五)防止盜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預防卷尾病。
三、秋季管理
養蜂者把一年作為養蜂的開始,秋季管理的重點是為蜂群越冬及來年早春系列作準備。要防止出現7月強、8月弱,9月蟎嚴重的現象。
(一)適時培養和更換蜂王,更換前,必須對全場蜂王進行一次鑒定,分批更換。採取適當措施促進蜂群繁殖,培養適齡越冬蜂,保持巢內飼料的充足仍是一項關鍵的技術措施,同時結全換王和分巢治蟎等措施,在繼箱群哺育力過剩的基礎組織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二)適時斷子,防治蜂蟎,第一步,在8~9月,結合秋季育王,在組織交尾群時提出封蓋子脾,使原群無封蓋子脾,並先對原群用葯,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產的卵孵成幼蟲以後,對新群進行治療;第二步,在蜂群進入越冬並自然斷子初期(各地斷子始期不一)在9~11月進行葯物治療。治療務求徹底,注意的是,用葯前,先喂蜂,同時在人為斷子時,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 (三)通貯備越冬飼料,越冬飲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
(四)注意防止農葯中毒。
四、冬季管理
(一)越冬前要選擇好室友外越冬場所,要求清潔衛生、背風向陽,乾燥安靜。備好越冬保溫材料,以20~30群為一組,或以2群、5~6群為一組不等,用草簾把蜂箱左右和後面圍住,箱底墊15㎝左右的乾草。 (二)越冬前期應調整蜂群群勢,適當縮群、緊脾,留足越冬飼料,布置越冬蜂巢。
(三)越冬期間不宜開箱檢查,加強箱外觀察,調節蜂巢巢門,加強蜂巢保溫,加強強群及雙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四)越冬後期就注意補充飼料和預防蜂群下痢病,選擇晴暖的天氣進行蜜蜂排泄飛行。
(五)越冬期補充飼料時,應使用消毒過後飲料或確認無帶菌病的飼料。
第四章 蜂場、蜂機具的衛生消毒
一、消毒劑
應使用對人和蜂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和對設備沒有破壞性,並不會在蜂產品中產生有毒積累的消毒劑。
二、蜂場環境的衛生消毒
(一)每周要清理一次蜂場死蜂和雜草,清理的死蜂應及時深埋。
(二) 蜂場每季應用5%的漂白粉乳劑噴灑消毒一次。
三、蜂機具的衛生消毒
(一)使用前可用0.2%的過氧乙酸或0.1%的新潔爾滅水溶液洗刷消毒。
(二)起刮刀、割蜜刀
經常用酒精噴燈火焰灼燒消毒或75%的酒精擦洗消毒。
(三)蜂帚、工作服
經常用4%的碳酸鈉水溶液清洗和日光曝曬。
(四) 巢脾的消毒與保管
1、巢脾的消毒
選用0.1%的次氯酸鈉、0.2%的過氧乙酸或0.1%的新潔爾滅水溶液中的一種浸泡12小時以上對巢脾進行消毒,消毒後的巢脾要用請水漂洗晾乾。 2、巢脾保管
儲存前用96%-98%的冰乙酸,按每箱體20ml-30ml密閉熏蒸,以防止大、小蠟螟對巢脾的危害。保存巢脾的倉庫應清潔衛生、陰涼、乾燥、以避免巢脾霉變。 第五章 蜜蜂致病敵害的防治
一、蜜蜂病害的分類
蜜蜂病害分傳染性病害和非傳染性病害。
(一)傳染性病害包括病毒病害(囊狀幼蟲病、麻痹病)、細菌病害(非洲幼蟲腐臭病、副傷寒病、敗血病)、真菌病害(白病、黃麴黴病)原生動物病害(孢子蟲病、變形蟲病)及寄生蟲病害(蜂蟎等)。 非傳染性病害是指由不良環境因素所引起的病害,常見的有卷翅病,農葯中毒等。
(二)蜜蜂病害防治的原則
1、引用抗病蜂種,堅持常年飼養強群,保持蜂群和蜂機具的清潔衛生,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減少和預防蜜蜂病害的發生。
2、注重蜂群及蜂機具的消毒滅菌,殺死和減少病源的傳播。
3、禁止使用土黴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甲硝唑等國家禁用抗生素類葯物和有毒葯物。
4、提倡綜合防病,中草葯治病,做到對症下葯和分區用葯,如確需使用葯物治療,必須嚴格按照ny5138-2002規定執行。
二、蜜蜂敵害
蜜蜂敵害系指蜜蜂的直接捕食者或騷擾者。主要為昆蟲類,土胡蜂。 三、常見蜜蜂敵害的防治方法(見表)
常見蜜蜂病害敵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
名稱 主要症狀 預防措施 葯物治療及用量 休葯期
蜜蜂囊狀幼蟲病
患病幼蟲頭部低垂,體軀變成扁平,失去彈性,體色呈褐色,屍體的外表逐步變得堅固,用攝子挑起時,形成「囊狀」,最後,幼蟲屍體逐漸乾枯,形成一硬皮,形如「龍船」狀。
選育抗病品種,加強飼養管理,培養強勢蜂群。
飼喂:每升50%糖水加鹽酸金剛烷胺粉(13%)2g,每群250ml,3天次,連用6次。或採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葯。
采蜜期停止使用。
麻痹病 蜜蜂肢體麻木,行動遲緩,身體不停地顫動,常被健康蜜蜂追咬 防止蜂群受潮和盜蜂,更換蜂王,注意飼料交換傳播病原
飼喂:每升50%糖水加酞丁胺粉(4%)12g,每群250ml,隔日1次,連用5次, 采蜜期停止使用
美洲幼蟲腐臭病 封蓋子脾上有下陷、濕潤、從穿空的封蓋房內挑出的幼蟲屍體呈咖啡色至褐色,並有粘性和膠臭氣味。
實行蜜蜂檢疫,注意飼料衛生,用福爾馬林對蜂箱和巢脾進行徹底熏蒸消毒。
飼喂:按每群200mg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底用量,加適量50%糖水,隔4-5天1次,連用3天。 采密前6天停止使用
副傷害病 蜜蜂腹部膨大,體色變暗,行動遲緩,嚴重時,箱底和巢門口死蜂遍地,病蜂排泄物發出難聞的氣味。
注意場地通風向陽,促進蜜蜂排泄飛行。
飼喂:按每群200mg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底用量,加適量50%糖水,隔4-5天1次,連用3天。 采密前6天停止使用
蜂蟎 幼蜂發育不良,不能飛翔,封蓋幼蟲和蛹死亡,蜂群群勢下降。 加強飼養管理,利用蜂群斷子期進行預防治療。
將氟氯苯氰菊脂條懸掛於蜂群內,每群2條,3周為一個療程。 采密期禁用 常見蜜蜂病害敵害的防治方法(續)
白堊病 封蓋幼蟲死亡,死亡幼蟲初期呈蒼白色,逐漸變成灰色至黑色,幼蟲屍體乾枯後變成質地疏鬆的白堊狀,表面覆蓋白色的菌絲。
加強蜂箱及巢脾的熏蒸消毒,注意飼料的消毒衛生。
將病群內所有患病的幼蟲脾和發霉底密粉脾全部換出,用硫磺進行密閉熏蒸4小時,硫磺的用量按每10張脾3-5g計算。同時,按每升50%糖水加200mg制黴菌素飼喂蜂群,隔3天1次,連用5次
采密期停止使用
卷翅病 剛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捲曲或折疊,出巢試飛時墜地死亡。 注意降溫和調節蜂巢內溫濕度。 採用補充飼喂。無需喂葯。
胡蜂 夏末秋初,大量的胡蜂盤旋在蜂場上空,攔劫或捕捉蜜蜂 人工捕殺:用蒼蠅拍等進行人工拍打。
引誘毒殺:用砷酸鹽糖溶液(糖液濃度在15%以下,盛於盤碟內,引誘胡蜂吸收,可以殺死全巢胡蜂和幼蟲。 第六章 中華蜜蜂飼養關鍵性技術
一、談中意蜂的主要不同點及其管理
中意蜂有許多不同點,了解和掌握這些不同點,對採取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法大有好處。總結其主要不同點有:
中蜂不採樹膠;意蜂采樹膠,且粘性大,養蜂員操作時往往要用起刮刀幫忙,較費時費力。
中蜂在巢門扇風時腹部向里頭朝外,鼓風機式的扇風;意蜂正相反,頭朝里腹朝外,抽水機式的排風。這樣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網釀蜜水分向箱體內冷凝,蜂巢內濕度很大,巢外的熱空氣義往裡鼓,蜂群容易受到悶熱。
在採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歸,全天的採集時間比意蜂多1~2小時;中蜂的嗅覺要比意蜂靈敏得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強,所以在外界蜜粉源較差的情況下,生存能力比意蜂強,比意蜂節約飼料;但中蜂的個體採集花蜜、花粉的量不及意蜂;中蜂比意蜂耐寒,對低溫蜜源的利用較好,較適合採集冬蜜;中蜂的盜性比意蜂強,所以在外界流蜜不好時要注意防盜,即使在流蜜期。如果管理不好也會引起盜蜂。
在抗病敵害方面,中蜂抗蟎能力強,大小蜂蟎對中蜂的危害較小;中蜂飛行迅速,能躲過胡蜂的襲擊;但中蜂易生巢蟲,因此在管理中要經常保持蜂箱內和蜂場的清潔,並定期進行清理,裝巢礎時巢框上樑一般不開槽,以免巢蟲潛伏在裡面危害蜂群;中蜂抗幼蟲病的能力也差。
中蜂的卵較大,意蜂的卵較小;中蜂王的產卵量較少,每日1000粒左右,意蜂2000粒以上,因此中蜂繁殖速度比意蜂慢,群勢比意蜂弱;中蜂的產卵量隨外界蜜粉源成正相關,意蜂則與氣溫成負相關,因此中蜂不會挨餓,意蜂常會出現飼料短缺的現象;中蜂三型蜂的繁殖周期比意蜂短。 中蜂愛咬舊巢脾,喜造新巢脾,所以中蜂要年年更換巢脾,意蜂一般不會咬舊巢脾。
中蜂易發生飛逃,主要是由於缺蜜,受巢蟲危害,巢脾過老,病害,農葯中毒,外界的干擾過度等原因引起;意蜂一般情況下餓死也不飛逃。中蜂的分蜂性較強,而且季節性明顯。 中蜂白天防衛能力較強,而在晚上防衛能力較弱;中蜂可以在室內的紅燈下過箱。
中蜂在失王的情況下較易發生工蜂產卵,所以對中蜂失王群要盡快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工蜂產卵;中蜂在組織交尾群時一定要控制蜂群中無王的時間。
中蜂較易發生偏集,所以蜂場在擺放時要散放而不能像意蜂那樣集中擺放。
中蜂較易離脾,所以我們在平時對中蜂進行檢查時要快,次數要少,且不宜長途轉運;在過箱時動作也要快,以防止蜂群不上脾。
中蜂雄蜂房的房蓋呈笠帽狀,房蓋上有一個小的通氣孔。
二、談中蜂飼養中幾個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1、如何避免蜂群飛逃
中蜂有極強的戀子性,尤其是未封蓋子。故蜂群內有健康的未封蓋子,是蜂群不飛逃的訣竅。新收捕的蜂群要給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後要補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內要有子脾。總而言之,只要巢內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會飛逃了。 2、怎樣分蜂
人工分蜂的方法雖多,但筆者認為用「就地分蜂」法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側放空蜂箱1個,將被分群的蜂王連脾帶蜂提入空箱內,提多少框蜂,由養蜂者的意願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蓋的子脾;原箱向另一側移動一個箱的距離,無王群內選1個較好王台。如果本群內無王台可割1個備用王台垂直插在兩個框梁之間,再把兩蜂箱分別從相反方向旋轉45°,這樣兩箱蜂的蜂路就成90°角。外勤蜂回來,在原箱位置盤旋幾圈後分別進入兩箱。第三天開箱檢查,看無王群的蜂王是否出房,有無急造王台,如有,則除掉;老王群的分蜂情緒是否解除,如沒解除一直還想增加群數,則待新王台封蓋後,仿上法處理。如果不想再分蜂,可用強弱群換位,提走封蓋子脾,加入卵蟲脾等方法解除「分蜂熱」。 3、怎樣並群
合並蜂群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經多年實踐,感到用「香水」或「風油精」直接合並較好:簡便、安全。
做法:將要合並的蜂群開箱揭去覆布一角,在隔板外灑幾滴香水或風油精,迅速蓋上覆布和箱蓋,悶上5~10分鍾,把無王群的巢脾提到有王群內即可。時間以天黑後最好。 4、蜂群的開箱檢查
對蜂群既不可長期不管,更不能盲目開箱檢查,每開箱一次,要有明確的目的,依據主要來源於上次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對蜂群內部的情況,只憑記憶是不夠的,尤其是在蜂群較多,變化極大的分蜂期。簡單易行的辦法是把觀察到的情況用粉筆記錄在蜂箱上:檢查時間,王台狀況,預計新王出房的時間,產卵時間等都是記錄的項目。根據上次記錄,就可確定下次檢查的時間和要解決的問題。 5、使用水泥巢礎機也能方便地制出好巢礎
筆者多年來使用的巢礎,基本上都是用水泥巢礎機自製的。願談點自己的心得,供有意於此的讀者參考。
首先,機具要好。製造機具必須做到:母礎好,水泥標號高,排氣凈,無氣孔,水泥保養期要夠足。其次,技巧要熟練。熟練技巧的形成,需多做、多總結。我認為其要點有三:一是用濃皂液塗抹巢礎機的兩頁,要全面,周到;二是蠟溫要適當,高了,生產的巢礎太薄不易從機上取下,低了,則巢礎片太厚房孔模糊;三是開機取礎的時間不能過早,應待巢礎冷卻到有一定韌性後,方可取之。 為了不影響生產速度,用3台巢礎機輪換使用,2人配合操作較好。
制巢礎的蜂蠟要純凈,不能有雜質。
只要具備上述各條件,用水泥巢礎機可方便地制出厚薄適中、房孔清晰的巢礎。
三、中蜂分蜂習性的觀察及預防
長白山中蜂是我國寶貴的蜜蜂品種,由於長期處於野生和半野生狀態,它保持著強烈的分蜂能力,這種分蜂性能對於野生中蜂是有利於保存和延續種族,但對於人工飼養卻不利於管理,也不利於高產。 1、自然分蜂
分蜂前准備期:天氣晴暖,蜜粉豐富.蜂群繁殖較快,當達到6~7框蜂時,蜂群內便開始出現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產下雄蜂卵,同時工蜂開始在脾下邊緣築造王台,接著蜂王在王台中產下卵,工蜂開始哺育,直至王台成熟。這時蜂王產卵量急劇下降,腹部縮小,隨之工蜂出勤率也急劇下降,或很少出勤採集。此時若打開蜂箱檢查會發現很多工蜂聚集在邊脾和上框樑上,有的還互相連在一起。
發生分蜂:長自山巾蜂自然分蜂多發生在5月中旬~6月中旬,當王台封蓋1~2天後,一般在晴暖天氣的上午9點至下午2點左右,便發生分蜂。首先有少數蜜蜂飛離蜂巢,在蜂場上空盤旋飛翔,不久,蜂王便隨同大量蜜蜂一擁而出,天空中立刻出現無數條飛行線,並發出較大的「嗡嗡」聲。幾分鍾後,蜂群就在蜂場附近的樹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結成一個蜂團,暫時停留。這時可用收集工具和准備好的蜂箱將蜂群收回,並進行必要的處理。若分蜂團不及時收回。當偵察蜂找到新居後就會第二次散團,在蜂場上空盤旋飛翔後,飛向新居。也有的分出群。在蜂場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場上空盤旋兩圈後,徑直飛向新居。
據飼養管理和觀察統計,桶養中蜂每原群一般可分2~5群,也有少數分7群的。有的一群可同時分出2個新分群,也有的新分群在分出後40天左右還會發生第二次分蜂。據統計,在一般情況下,桶養中蜂自然脾的王台數(設為m)與自然脾的睥數(設為n)二者之間成等差關系,即:m=n-2(n>2),每一個自然脾只有一個王台,且在自然脾的尖端位置。 2、自然分蜂產生的原因
內在因素:
(1)蜂巢空間窄小,工蜂向外擴建蜂房受到蜂巢(木桶、蜂箱、天然洞穴等)容積的限制,蜂王沒有產卵的空巢房,這樣就阻礙了蜂群的發展。
(2)蜂王經過一代產卵後,隨著蜂群發展,蜂王產卵力下降,巢內積累了大量的幼青年蜂,出現了哺育蜂過剩,眾多閑置的哺育蜂無事可做,便醞釀分蜂。 (3)遺傳性:中蜂王接受了世代小群分蜂的遺傳性,從而它奠定繼承了小群分蜂的習性。
外界條件:
氣候溫暖,有能夠滿足蜂群育蟲需要的蜜粉源,蜂群為發展和延續性種族而發生分蜂。
Ⅱ 怎樣人工培育蜜蜂蜂王
要為育王群創造條件:
1,育王群群勢一定要強,不強的用出房子補強;
2,營養不但要足,而且要好,缺蜜少粉的群育不出優良王;
3,要除盡蜻。有蟎的群,往往新王營養不良,甚至斷翅殘足;
4,每夜獎飼,提高群積極性,促使工吐漿多,幼營養好;
5,育王王台數量不能太多(應在30個左右),因為王台多了,營養分散,新王一質量差;
6,採用復式移蟲。先移較大的蟲,24小時後鉗出再移入幼蟲,這樣台內存漿多,新王質量好;
7,王台封口後應仔細檢驗,封口過早、過遲、彎曲不正、短小的王台要剔除,僅留優良的卜台。
對上述方法育出的新王,經過1個半月考察,選擇王漿產獄高、遺傳性能好、繁殖力強、抗病抗逆性好的王作為母本,再進行雜交育王。在育王過程中,也要十分重視雄的培育。
蜂群培育蜂王與三種不同的情形有關:一,取代由於偶然事故失去了的蜂王;二,交替還在領導著蜂群的蜂王;三,蜂群繁硫或分蜂。在每二種情況廠,當下蜂缺少蜂王物質時,蜂群擾開始培育新蜂王。
(2)怎樣培育蜂王視頻擴展閱讀:
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對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別照顧,一直到幼蟲化蛹以前始終飼喂蜂王漿。蜂王漿對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起重要的促進作用。
6天變成蛹,11-12天咬開房蓋爬出蜂房,共16天左右。
如果有兩只同時破蛹的話,就使出"王者之爭"進行王者之戰,二者必有一死方休。
蜂王體較工蜂長1/3,腹部較長,末端有螫針,腹下無蠟腺,翅僅覆蓋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壯,後足無花粉筐。養蜂業中可以一巢雙王,可以增加蜜量。當然他們不可以見到對方。
參考資料:
蜂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