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科學家是怎樣成功的視頻
擴展閱讀
交易貓怎樣查看賬號價值 2025-02-01 22:48:50
怎樣挑紅薯苗視頻 2025-02-01 22:28:35

科學家是怎樣成功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3-05 07:58:33

㈠ 科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看看下面文章

■戴森(1981年沃爾夫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便喜歡做數字游戲。我的科學興趣並非源於理解自然奧秘、發現勒粒子或治癒疾病之類的崇高信念。科學之所以讓我著迷,只是因為它充滿了我能夠計算的數字。

我14歲時,對《數論》中題為「分割」的第19章很感興趣,因為裡面充滿了關於分割函數p(n)的美妙定理。

我一生都在追求一種境界——一種科學家巧妙地憑借數學而洞察自然的直覺。我發現,只需稍稍藉助神奇數學的魔力,物理學、工程學、天文學和生物學中的諸多問題便能刪繁就簡,更易於讓人們把握關鍵。我從不關心問題是否重要,只要能在其中發現數學的美麗,我便歡欣鼓舞、快樂無比。

■霍普菲爾德(2001年ICTP狄拉克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

我生長在一個不但寬容。而且鼓勵孩子大膽探索的家庭。在我心目中,父親能修好一切東西——屋頂、收音機、水管、電線、自行車……孩提時代,只要父親做這些事情,我就會守在旁邊看。

稍後,母親開始鼓勵我在廚房裡做化學實驗。我得到了幾個試管、軟木塞,以及《兒童化學實驗指南》。書中教孩子們如何讓醋和發酵粉在試管中反應而射出木塞,還描述了用火柴點燃氫氣時發出的「嘭」的聲音。

我製成的晶體總不如書上看到的那麼漂亮,但晶體的對稱結構還是清楚的。通過動手製作,我還明白了它們的成因。大多數學生初次見到酸性試劑是在化學實驗室,而我則是在家裡看父親用紅色洋白菜作試劑,並展示了它如何隨著溶液酸度的不同而變紅或變藍。

■卡爾森(1992年沃爾夫數學獎獲得者,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數學研究所)

通常人們認為,優秀數學家肯定是那種智力超群、思維敏捷的聰明人——答案對他或她來說簡直如探囊取物。當然,不少數學家也喜歡別人這么描述他們。我的經歷卻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毋庸置疑,數學家中確有極少數宛如有神助般的天才人物。高斯是「解題數學家」的典範,牛頓、愛因斯坦、希爾伯特和格羅騰迪克是建構體系數學家的代表。在我的一生中,僅僅遇到很少幾個這樣的數學家。就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大多數科學家而言,除了良好的智力外,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仍然是吃苦耐勞與堅持不懈。即使是牛頓,其萬有引力定律也是「長期專注思考的結晶」。

與此相關的心理學是:你認為什麼是最重要的,以及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夠達到目的這種心理在體育競賽中表現得最為直接。

歷史上,瑞典少有高山滑雪運動——我們有雪,但沒有阿爾卑斯山那樣適合滑雪的山地。然而,瑞典不乏優秀的高山滑雪運動員。

以上故事說明,我們大多數人都可能取得令人稱道的成就。關鍵要看你能否聚焦目標,相信自己,對心中的夢想孜孜以求。特納比的年輕人懂得這一點,所以他們永不放棄。自不待言,回報肯定令人羨慕。

數學家的表現與此並無太大差異。我的經驗表明,真正激勵研究者的是挑戰本身,以及證明自己能行的信念。在更嚴肅的層面上,是為奇妙的科學大廈添磚加瓦的自豪感。

需要強烈的好奇心和毅力

㈡ 有哪些科學家是歷盡磨難之後成功的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於1910年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因家境貧困無法繼續升學。1928年,18歲的華羅庚在他的數學老師王維克的推薦下,到金壇中學擔任庶務員。然而不幸,他在這年患了傷寒症,卧床達五個月之久,從此左腿癱瘓。但他並不悲觀、氣餒,而是頑強地發奮自學。有一次,他發現蘇家駒教授關於五次代數方程求解的一篇論文中有誤:一個十二階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對,於是他把自己的計算結果和看法寫成題為《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給上海《科學》雜志社。1930年,此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這時華羅庚年僅20歲。就是這篇論文,完全改變了華羅庚以後的生活道路。
當時正在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主任的熊慶來看到了這篇論文後,大為贊賞。到處打聽華羅庚是哪個大學的教授,大家都說不知道。碰巧數學系有位教員名叫唐培經,知道華羅庚這個人。他告訴熊慶來,說華羅庚並不是什麼大學教授,而只是一個自學青年。熊慶來愛才心切,並不在乎學歷,當即托唐培經邀請華羅庚來清華大學工作。1931年,唐培經拿著華羅庚寄來的照片到北京前門火車站去接由金壇北上的華羅庚。華羅庚,這位未來的大數學家,當時就是這樣拖著殘腿、柱著拐仗走進了清華園。起初,他在數學系當助理員,經管收發信函兼打字,並保管圖書資料。他一邊工作,一邊自學。熊慶來還讓他經常跟學生一道去教室聽課。勤奮好學的華羅庚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把大學數學系的全部課程學完了,學問大有長進。熊慶來對這位年輕人十分器重,有時碰到了復雜的計算也會大聲喊道:「華羅庚,過來一下,幫我算算這道題!」兩年後,華羅庚被破格提升為助教,繼而升為講師。後來,熊慶來又選送他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1938年,華羅庚回國,任西南聯大教授,年僅28歲。
華羅庚後來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在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個復變數函數論、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著有論文二百餘篇、專著十本,成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法國南錫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他的名字已進入美國華盛頓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館,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八十八個數學偉人之一。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㈢ 科學家成功的故事有哪些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

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回到家裡,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後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並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於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㈣ 科學家成功的事例

幾個正面的例子:

1:物理學家牛頓小時候看到蘋果熟了,掉下來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東西,失去了支持後為什麼都掉到地上來,而不會向其它方向掉呢?後來,他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2:愛迪生小時候對什麼都感興趣。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總想試一試,弄個明白。有一次他看見花園的籬笆邊有一個野蜂窩,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撥,想看個究竟,結果臉被野蜂蜇得腫了起來,他還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窩的構造才行。愛迪生後來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3:瓦特看水壺,研究蒸汽。為歐洲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其它還有:

大動物行為學家古多爾曾經說過:悶熱的雞窩常常和我們兒童時代的回憶交織在一起。小時候,我曾鑽進雞窩一直呆了五個鍾頭,為的是要看看母雞究竟是怎麼下蛋的。

我國偉大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常常一個人靠著家鄉的一些來歷不明的石頭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問,為什麼這里會出現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們是藉助什麼力量到這兒來的。後來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國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與研究,終於斷定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礫,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跡。糾正了國外學者斷定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理論。)

再舉兩個反面例子給你:

1:約里奧-居里用α粒子轟擊元素鈹時,發現一種很強的射線。他沒有深究,認為只是一種普通的射線,從而錯過了中子的發現(後來被查德威克發現)。

2:李比希曾經從海藻中提取碘,在提取的母液中總沉澱一層深褐色並舉由刺鼻味道的液體,李比希對這種奇怪的現象沒有注意,從而錯過了溴的發現(後來被法國科學家波拉德發現)。

㈤ 有哪些好的介紹偉大科學家的視頻啊,共享下吧,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尼古拉特斯拉
也許剛剛看到這個名字時你會感到很奇怪,奇怪有如此的陌生,竟然到聞所未聞,這也是對 尼古拉特斯拉 本人極致滑稽的悲哀。我也和許多慢慢了解到他的人一樣帶著滿腔的憤憤不平,當今的人們需要記住他這位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他的名字你絕對聽過,你只需要回憶,高中物理電磁的單位不就是 特斯拉 。對你猜對了就是他。這只是特斯拉一生發明創造的冰山一角,他的科學成果影響著當今世界許多領域最先進的科學方向。他在那個年代的一些科學成果當今科學都無法達到。更多在下面我空間里
但是為什麼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生前造打壓死後被埋名。
http://user.qzone.qq.com/122367221/blog/1248184494

㈥ 科學家經過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的事例

諾貝爾研究炸葯的故事:他要研究一種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葯實現人們移山填海的夢想,為此,他幾十次險些死掉,為此,他的弟弟和助手甚至犧牲了,他的父親也受傷了,鄰居們趕他走,他也不在乎,最後他滿臉是血,可他卻不在乎,只知道自己終於成功了,高興的邊跑邊喊

㈦ 科學家成功事例

牛頓

物理學家牛頓小時候看到蘋果熟了,掉下來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東西,失去了支持後為什麼都掉到地上來,而不會向其它方向掉呢?後來,他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愛迪生

愛迪生小時候對什麼都感興趣。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總想試一試,弄個明白。有一次他看見花園的籬笆邊有一個野蜂窩,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撥,想看個究竟,結果臉被野蜂蜇得腫了起來,他還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窩的構造才行。愛迪生後來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哥白尼

哥白尼懾於教會的統治,怕遭到反對和迫害,遲遲不願將《天體運行論》公開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在他彌留之際,才在病榻上見到了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樣書。

盡管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公布後,受到社會上宗教勢力和守舊的人們的污衊和攻擊,甚至於信仰宣傳這一學說的人也被殘酷的鎮壓和迫害,但是哥白尼的學說,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哥白尼和他的《天體運行論》就像是黑暗夜空中閃爍的巨星,一直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㈧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家

科學家科學家是指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兩大類。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達到了一定的造詣,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均可以稱之為科學家。按照這樣的說法,無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還是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都應當屬於科學家的分類。
科學家這個職業給它下的定義是:對真實自然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與認識。凡可以稱之為科學家的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和中國的農學家袁隆平等。
在傳統上,數學也是一門科學,但在現代人傾向不認為數學家是科學家,因為數學發現與科學發現的方法不同:科學發現一般都可以透過實驗來證明,但數學的理論卻有不少只是一個理論,而沒有實驗去作實證。 怎樣成為一個科學家成為科學家的一個標志是首先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說一個科學家必需有參與科學研究,發表,交流等活動的自主性。而如何贏得這種自主性呢?這種自主性是和成果掛鉤的。說白了所謂的成果無非就是發表文章或獲得專利權。這對於一位以科學研究為職業的科學家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去我們總強調科學家應該首先具備科學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學發現為職業,就必須從精神上有一種獻身,求實,嚴謹和持之以恆的內質。這就是所謂的科學精神。但是隨著科學研究成了一種社會建制,特別是當現代科學活動出現了政府主導的特徵之後,科學就一下子從」小科學「變成了「大科學」,科學也隨之變成了一種職業。這就是為什麼說科學從業人員也象社會中其他人群那樣,有白領,藍領,師傅,學徒,領導者,被領導者,剝削者,被剝削者,甚至也有資本家,工人,甚至還會有無賴,騙子,誇誇其談者和濫竽充數者。這等的原因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是所有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人員都可以被稱為「科學家」。只有那些獲得了「自主性」,獨立性,並且可以參預科學研究和交流等活動的科學研究人員才能稱為實質意義上的科學家。
但話又說回來了,不管你是不是一位具有獨立能力的科學家,但如果你從事的是科學研究,那麼你就必須具備科學精神。也就是具備求實,敬業精神。
這一點和一個人是不是科學家沒有關系。
因此在研究生階段發表一些有力的文章是你找工作的撬門磚,否則這個發表文章的任務就必須在博士後階段盡快完成,否則你肯定不會有輕松日子過。除非你不準備再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也就是你不準備再成為科學家了。
科學活動有時看上去更象一種信譽投資。不僅是因為在當今的「大科學」時代里每一位科學家都需要有人資助,而且沒有信譽的科學家也算不上是實質意義的科學家。好像有人說過一句話:一個有貢獻的科學家頂得上很多的政治家或將軍們。這句話如果評價處於「小科學」時代的科學家是不過分的。但是在當前的「大科學」時代,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科學研究集體的貢獻,而不是單個人的貢獻。但是在現實中,人們還總是習慣於把科學發現的功勞算在一個研究小組的領頭人名下。因此如果說科學成果能夠給科學技術人員帶來「信譽」的話,那受益最多的往往是其中的少數人,體現社會中常見的「馬太效應」。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說科學研究越來越是一種職業的原因了。
對於一個准備成長為科學家的青年人來講,你所需要的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學術信譽。但是鑒於目前人們的認識習慣,對於一個年輕的科學生來講是很難不需要自己的導師分些學術信譽給你的。因此當你在挑選導師的時候就一定要看你將來「導師」的為人。特別是看他/她能不能幫助你最終成為「獨立」的研究者。在英語里有一個名詞「Mentor」 相當於漢語的」恩師「。那麼衡量你的導師是不是你的「恩師」的判斷依據除了你是否真的學了些什麼之外,最終一定要看你的導師在你成為一個獨立的科學研究者的過程中起沒起關鍵的作用。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有些人會以為只要是導師做到了「授業解惑」就行了,但我覺得那確實遠遠不夠。因為一個科學家的責任除了需要做出科學貢獻之外,還必須能夠培養成獨立的科學家。這其實是科學家的另一個重要任務之一。應該算在一個科學家的貢獻裡面。
因此在現在的科學環境下,對於一個有志於成為科學家,准備獻身科學研究的年輕人來講就必須注意一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認同科學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須的。有了這樣的觀念才會熱愛科學,才會產生獻身科學的動機和願望。
二,自覺培養科學精神,盡可能地系統掌握已有的科學知識。其實這是一個科學家所必不可缺的東西。
三,鑒於現在大科學的特點,如何最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成為科學家還需要一定的策略。其中選擇導師是關鍵。
古人雲:擇業不可以不慎。同樣擇師也是很嚴肅的事情。

㈨ 科學家成功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2、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熱愛大自然。7歲時被媽媽送到了學校。從此,愛迪生每天都要端坐在教室聽恩格爾老師講1加1等於2,或者說2等於1加1。愛迪生開始在課堂上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動物的毛可以生電,那麼,如果把電線接在貓身上,再用力摩擦貓的毛是不是可以發電?恩格爾老師最煩上課時精神不集中的學生,於是他經常呵斥愛迪生,愛迪生的學習成績成了全班倒數第一。更讓恩格爾老師惱怒的是,愛迪生還愛冷不防地問些令人難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問題。為此老師跟家長說這個學生跟不上學習,令家長將孩子領走。愛迪生的媽媽說:「據我觀察,愛迪生還算聰明……」恩格爾反駁道:「不不不,他總考全班倒數第一!並總提荒唐古怪的問題,例如他問:『老師,為什麼 2加2等於4?』等於4就是等於4,這還要問嗎?」媽媽不以為然地說:「恩格爾老師,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算荒唐的問題巴!當牛頓發現一個蘋果掉下來,提出了個問題:蘋果為什麼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荒誕的問題,卻成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我們能說,牛頓不該提出這樣的發問嗎?」
恩格爾一時不好回答,可他還是堅持己見,邊敲著桌子邊說:「牛頓是誰,您的孩子又是誰,能相提並論嗎?」
愛迪生一生中惟一正規的教育就這樣結束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愛迪生對媽媽說了一句心裡想了很久的話:「媽媽,長大後我要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發明家!」

㈩ 科學家成功的奧秘

聰明加勤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