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晨碑技法與臨創漢隸精要精練內容簡介
《史晨碑技法與臨創 漢隸精要精練》一書主要介紹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漢隸。漢隸作為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代表,歷經千年,不僅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產,更成為後世學習和模仿的典範。本書精心選取了大量優秀的碑帖墨跡,通過還原範字墨跡,使讀者能更直觀地感受書法大師的真跡風采。為了提高閱讀的便利性,書中適度放大了墨跡,並在筆畫中巧妙地使用白細線勾勒,清晰地展示了筆法的走勢,讓讀者對文字結構、要領和精解有了更直觀的理解。此外,書中的內容還進行了科學的歸類與編排,旨在幫助學習者更輕松地掌握大師的書體特點,激發他們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從而有效提升書法基礎訓練的效果。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夠深入領略漢隸藝術的魅力,還能系統地提升自己的書法技巧,實現從模仿到創新的飛躍。
Ⅱ 隸書書寫時要注意什麼啊怎樣臨摹才是正確的方法
一、注意事項
隸書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寫法與左點、右點寫法相似,不同處是末筆出鋒較長。
隸書豎的寫法於篆書相同。
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兩種,短橫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略似篆書。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繼之用方筆折下轉向右,使之成蠶頭的起筆,繼而向右行筆,筆稍澀,不可浮滑,至橫的三分之二處,按筆帶出一向下的波凹,繼之提筆稍向上翹出鋒,形成燕尾。這一運筆又稱為波磔。
捺與長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筆勢向右下,較橫更舒展。
撇的寫法,與寫左下挑相同,起筆後用過筆向左下行筆,行中略增曲勢,至全畫三分之二以下處用力頓筆,到畫的末端捻筆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筆收鋒於線中。
鉤的寫法有幾種,這里只介紹常用的長鉤的寫法,出鋒後不提而是用過筆向下行筆,行至豎下端再依次蹲筆、挫筆、頓筆向左畫近似水平的圓弧,至弧末提筆出鋒。
PS:另外,隸書的書寫還應注意:
如一字中有數橫相迭時,通常是最末一橫寫成帶蠶頭燕尾其餘都是短橫;
如一字中既有長橫又有長捺,通常是長捺用蠶頭燕尾,長橫不用,如「大」的寫法就是。
二、臨摹方法
1、字形扁方 左右分展
隸字一反篆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左右)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2、起筆蠶頭 收筆燕尾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逆)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燕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3、化圓為方 化弧為直
如果不了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為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還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弧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實際上隸書的筆意,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的。
4、變畫為點 變連為斷
隸書中點已獨立了出來,不再依附於畫,而且點法也日益豐富,有平點、豎點、左右點、三連點(水旁)、四連點(火旁)等等。
此外,隸書還將篆字中許多一筆盤旋連綿寫成的筆畫斷開來寫。
5、強化提按 粗細變化
寫篆書時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跡,而隸書則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用筆的三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這與後來的楷書已很相近。
(2)怎樣臨漢隸視頻擴展閱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除六國的異體字而推行小篆,但小篆彎圓繚繞,筆畫復雜,書寫不便。為追求效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少用小篆,多用隸書。《說文解字》記載「秦書有八體」,隸書位列第八。
西晉書法家衛恆在《四體書勢》中稱:「隸書者,篆之捷也。」清代沈曾植說:「隸者,篆之行也。」篆書在書寫的過程中,演變出更簡潔化的「草體」即隸書。它比篆書更便捷縱逸,書寫更為簡便。
過去,由於史料的缺乏,人們對隸書的形成時間說法不一。廣為流傳的是秦朝獄吏程邈造隸書之說。唐代書論家張懷瓘在《書斷》里講到,程邈是秦朝一名縣獄吏,善寫大篆,因得罪秦始皇,被關進雲陽獄中。
在獄十年,他鑽研字體結構,把大小篆的圓轉改為方折,創造出三千個隸字。秦始皇見後,非常高興,不僅赦免程邈的罪,還提升他為御史。由於程邈的官小,屬於「隸」,所以人們把他編纂整理的文字叫隸書。事實上,一種字體的產生不可能為某一人所造。
另一種看法影響較小,認為隸書起源於周朝,以酈道元為代表。他在《水經注》中稱,「證知隸自出古,非始於秦」。直到近現代大量簡牘帛書出土,人們才發現,戰國時期的秦國已有早期隸書。
1980年,在四川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戰國墓出土了《青川木牘》,年代約公元前309年。木牘採用墨書秦隸,筆法流暢。
與以前及當時的金文相比,減少盤曲,化繁為簡,圓者漸方;字形從狹長漸變為正方或扁形;縱有行、橫無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簡書寫章法形式的發展。《青川木牘》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秦系簡牘。這一時期的隸書體被稱為秦隸,又稱古隸。
從《青川木牘》,到《天水放馬灘戰國秦簡》,再到《雲夢睡虎地秦簡》,發掘出土的文物,記錄了隸書日臻成熟的過程,反映了這一時期「隸變」的大趨勢。
到西漢時,隸書發展進入成熟階段,書寫「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古隸歷經多年發展,到此步入定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