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豆最快生豆芽方法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
1、將選好的黃豆放置在60度的熱水中浸泡1、2分鍾左右,隨後用冷水洗1、2次,有助於給種子以溫度刺激,然後再將種子放入育芽容器。
2、育芽的溫度要控制在21到21度之間,溫度的下限為10度左右,上限為32度左右。
3、育芽的溫度主要通過澆水來控制,如果是在夏天育芽,則要用冷水來降溫;如果是在冬天育芽,則要用溫水來升溫。
4、在育芽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小苗與空氣的接觸。
5、當真葉剛剛露出來的時候,且胚莖的長度達到了5到6厘米的時候,就可以採摘了。
6、黃豆芽的產量一般是:1千克黃豆可以產出4到5千克黃豆芽,綠豆芽的產量要更高一點,可以達到7到8千克。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生黃豆芽的方法
生黃豆芽的方法
1、選豆:清水洗凈,洗時注意將全部漂浮的豆子(綠豆,黃豆,豌豆)全部去除,這些是未成熟或者已經變壞的豆子,它們的發芽率均極低。
2、缸,或大塑料盒,或其他容器(材料無所謂,干凈即可,底部可排水),鋪一層約5CM厚度的干凈沙子,將洗凈並已泡致膨脹開裂的豆子均勻鋪一層在沙子上,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壞。豆子上再均勻覆蓋一層干凈沙子,厚度約為1CM即可。
3、每天澆水數次,保持濕度,但又不能讓水份滯留。
4、數天後豆芽就會拱出來。在清水中將沙子洗去即可。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生黃豆芽的方法
食用禁忌
1、在生發黃豆芽時注意豆芽不要生得過長,因為豆子發芽後,豆子中的游離氨基酸和還原性維生素C開始隨著豆芽的成長開始慢慢增多。但是豆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地消耗營養,並使自身的植酸酶活性不斷升高,不斷地水解植酸;除了植酸含量的下降,還有豆子中的蛋白質也轉化成維生素等成分供自己生長。因此,豆芽長得越長,營養物質損失就越多。
2、烹調黃豆芽切不可加鹼,要加少量食醋,這樣才能保持維生素B不減少。
3、烹調過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後立刻取出調味食用。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生黃豆芽的方法
4、加熱豆芽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時間,八成熟即可。沒熟透的豆芽往往帶點澀味,加了醋即能去除澀味,有能保持豆芽爽脆鮮嫩。
5.、黃豆芽配豆腐燉排骨湯,對脾胃火氣大、消化不良者很適宜。
6、勿食無根豆芽,因無根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噴灑了除草劑,而除草劑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7、應用於失血性貧血;黃豆芽250克,大棗15克,豬骨250克,加水適量久煎,加鹽調味,一天分3次,食豆芽、飲湯。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生黃豆芽的方法
黃豆芽的功效作用
1、預防高血壓
豆芽中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護皮膚和毛細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壓。
2、美容護發
常吃黃豆芽能營養毛發,使頭發保持烏黑光亮,對面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效果。
3、促進骨骼發育
吃黃豆芽對青少年生長發育、預防貧血等大有好處。常吃黃豆芽有健腦、抗疲勞、抗癌作用。
4、清熱利濕
有清熱利濕、消腫除痹、祛黑痣、治疣贅、潤肌膚之功;對脾胃濕熱、大便秘結、尋常疣、高血脂有食療作用。
5、養氣補血
黃豆芽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防止牙齦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膽固醇等功效。
黃豆芽怎麼發最快又好生黃豆芽的方法
如上所述,想要黃豆芽快速發的話一定要掌握好溫度,最好選用當年的黃豆,而且還要注意挑選黃豆,清洗時也要注意把壞豆清洗掉。大家學會了如何生豆芽了嗎?有時間可以自己生豆芽吃,既美味有營養,吃的也更放心哦!
2. 紅棗怎樣快速去核
一、首先把要處理的紅棗清洗干凈,稍微泡過後的紅棗,更容易脫去干核。
3. 關於棗樹的栽培管理
棗樹原產我國,為我國主要果樹樹種之一。棗樹抗鹽鹼、耐瘠薄,既抗旱又耐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棗樹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也是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鋒樹種。近年來,棗樹以其適應性強、早果速豐、栽培管理容易、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等優點得到迅速發展,鮮食品種尤甚。目前,我國棗樹面積和產量均佔世界總量98%以上。
(1)選擇良種,合理密植
棗樹品種很多,各有特色。但從目前的市場看,大雪棗、梨棗、贊皇大棗、沾化冬棗、芒果冬棗、金絲新2號、金絲新3號、金絲新4號、園鈴新1號、園鈴新2號以及台灣青棗等品種栽培效益較高。
棗樹的栽培密度分林糧間作式和早期豐產式兩種。計劃林糧間作的可考慮按株行距2米×5米栽植,畝栽67株,寬行窄株有利於套種農作物。早期豐產式主要目的是抓早期產量,盡早獲益。栽培密度可按株行距(1.5~2.0)米×(3~4)米,畝栽83~146株,而從實際效果看,株行距2米×4米,畝栽83株居多。
(2)施肥
棗是果實發育期較長的樹種,從開花到成熟需要源源不斷的養分供應,無論是幼樹還是盛果期大樹都應以施好、施足基肥為基礎。基肥施入時間最好在秋季10月底之前進行,最遲要在12月底之前完成。每畝施肥量不少於5000千克。基肥的種類以土雜肥、廄肥、圈肥為主,秸稈漚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乾旱地區施基肥後最好灌溉一次。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2~3年生幼樹一般在6月中旬每株施入0.1~0.2千克尿素即可。盛果期棗樹全年追肥2~3次(不包括根外追肥)。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進行,每株追施尿素0.2~0.3千克;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株追磷酸二氨或氮磷鉀復合肥0.2~0.4千克,促進幼果生長發育;第三次追肥在7月底至8月初進行,株追尿素或磷酸二氨0.2~0.4千克。除此之外,從5月中旬起至採收前每15天左右,最好噴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以促進坐果和果實發育。
(3)棗樹修剪
棗樹樹冠擴展速度較慢,幼樹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樹冠形成,形成豐產骨架。結果期樹修剪目的在於調節營養分配關系,實現豐產、穩產。
①樹形選擇:棗樹樹形很多,但就目前的栽培模式看,選用紡錘形樹形較能適應密植需要,有利於實現早期豐產。該樹形有明顯的中心干,主幹高40~50厘米,樹高3米左右,中心幹上錯落著生5~7個主枝,主枝不分層,每隔20~40厘米留一個,呈螺旋狀上升排列,主枝上直接養結果枝組。定植時80厘米定干,2~3年內依次培養5~7個主枝,中心干通過數次短截後達到3米高度時落頭,控制上長。
②修剪:幼樹修剪量要小,除太陽旺枝條和交叉重疊需去除之外,其餘枝條應盡量保苗。主枝角度不太高的,可通過撐、拉、墜等措施,開張角度,並在修剪中採用刻芽、重截發育枝、夏季摘心扭梢等手段增加枝葉量。
(4)提高棗樹坐果率
①開甲:棗樹開甲又叫環狀剝皮,目的在於阻止地上部分製造的養分向根部運輸,提高坐果率。開甲時間根據不同品種習性而稍有不同。一般對於落花重、頭蓬花坐果難的品種,開甲的最佳時間在盛花初期,此時開甲可有效促進頭蓬花結果。落果重的品種應在盛花後開甲。開甲的部位可在距地面25厘米處進行,以後逐年開甲高度上移。開甲即環剝的寬度以0.5厘米左右為好。開甲時切口要平滑,以不傷木質部,只剝下韌皮層,留下形成層為度。環剝的傷口必須連接成閉合的環形,否則效果不佳。
②控制樹勢:棗樹幼樹易旺長,尤其是大雪棗、梨棗和冬棗以及台灣青棗等,一般當年栽苗生長量就很大。旺長對整個樹體擴冠成形十分有益,但也同時影響了坐果率,致使幼旺樹在1~2年內產量很低。所以,在生產上要加以控制。對坐果率低的強旺樹,可採取長放和拉枝等措施,對提高坐果率效果較好。其次,還可採取控制肥水以及噴施多效唑等技術措施來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