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軟體 » 怎樣輔助股骨頭置換病人下地視頻
擴展閱讀
建行手機銀行怎樣解綁 2024-11-17 18:16:46

怎樣輔助股骨頭置換病人下地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4-26 12:15:57

㈠ 病人行左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7天,術後恢復良好,可以在助行器輔助下行走,准備出

如無其他特殊情況應該可以出院,出院前按醫生囑咐出院後注意事項和術後康復指導,在家逐漸康復鍛煉即好。

㈡ 股骨頸骨折,想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後多長時間能下床,多長時間能恢復

股骨頸骨折而已嘛,打鋼板比較好,何必去換掉股骨頭?關節置換這種手術且不說燒錢,對身體傷害大,不到萬不得已別做。如果你實在想做的話,要有思想准備,一個月內是不能正常走路的,當然,如果體質好有可能可以適當走走。我收過一個病人,也是六十歲,女性,術後一個星期可以坐立,一個月的時候可以在輔助下站立,後來就回去了,至於什麼時候可以走路嘛,這還真不好說。反正兩個月內是肯定可以的。

㈢ 我置換股骨頭有四個月了,行動靈活,不疼可盤腿下蹲可以干什麼活

你好!股骨頭壞死術後不要劇烈運動,尤其是不能過度勞動。為了避免術後復發,應當遵醫囑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股骨頭壞死的康復訓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股骨頭壞死的程度、時期不同,功能鍛煉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供患者參考。
1.制動時期的肌肉鍛煉 膝關節靜止的情況下,用力收縮和放鬆大腿前群的肌肉,主要是股四頭肌。將下肢平放於床上,伸直膝關節,足跟用力下蹬使足背伸,每次持續3 - 10s,重復10 -20 次,每天2 -3 次。同時,用力使踝關節背伸,做趾屈及伸屈足趾活動。
2.直腿抬高法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仰卧位直腿抬高,健側卧位患腿直腿外展,俯卧位患肢直腿後伸,患肢抬起後維持5-10s, 然後復原。依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重復10 - 20 次左右,每天2 -3次。
3. 扶物下蹲法下床前先做膝關節伸屈活動10 -20min,下床時,雙手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慢慢下蹲後再扶起,反復進行。每次練習10-20次,每天進行2 -3 次。
4.患肢擺動法 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健腿負重而立,患肢做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
5.內外旋轉法 扶住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做內旋和外旋運動。
6.屈髖法 忠者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反復做屈膝屈髖運動。
7.抱膝法 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柑配合,加大屈髖力敞及幅度。
8.開合法 正坐於椅、登上,骰、膝、踝關節各成90。角,雙足並攏,以雙足尖為軸心,做雙膝外展、內收運動。
治療股骨頭壞死,保守治療效果好。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核心問題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股骨頭供血障礙。DSA血管融通療法通過動脈插管技術將具有溶解血栓、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等作用的葯物直接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內,以達到改善患者股骨頭的血供、繼而增加側支循環和疏通股骨頭營養血管、促進成骨細胞增生及破骨細胞吸收的作用,使壞死骨逐漸吸收、新骨不斷形成、股骨頭得以修復,有效解決股骨頭供血障礙,疼痛得以緩解、減輕,症狀逐漸改善,直至恢復健康。

㈣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手術步驟

將選用的股骨頭直接安放在髖臼內,測試是否合適。應與該頭臼大小一致,活動自由,在拔出髖臼時有一定的負壓。國產Ⅱ型人工股骨頭的柄上有兩個孔供植骨或骨水泥強化固定用。因此,插入髓腔內的假體柄可用填塞植骨或骨粘固劑(骨水泥)兩種方法固定。在固定之前,應先將人工股骨頭柄試行插入髓腔,復位到髖臼中,檢查假體安放位置及人工關節活動范圍是否合適,如有不當應予補救後再作最後固定。
⑴植骨固定:用股骨頭把持器固定人工股骨頭外側孔,保持15°的前傾角,將人工股骨頭頸部長軸順股骨頸切骨面長軸安放,用力將人工股骨頭插入髓腔,最後的部分應用錘入器將其慢慢錘入[圖1⑻].錘入過程中將松質骨塊嵌入假體柄的孔內,以期植骨與骨幹癒合而固定。最後錘至股骨距恰好托住人工股骨頭底面內側為止。但此法固定不牢靠,在人工股骨頭柄周圍易發生透明帶與硬化帶,即為松動的結果,也是術後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骨粘固劑(骨水泥)固定:將髓腔內側的松質骨刮除,僅剩皮質骨,使骨水泥可牢固地粘著[圖1⑼].沖洗髓腔,清除所有骨屑、血液及凝塊,然後用干紗布填塞止血,務須在乾燥環境下填入骨水泥。為不使骨水泥與手套上的血、水及骨屑混合,術者應另換乾燥並潔凈的手套操作。然後開始調制骨水泥,將拔絲期呈粘糊狀的骨水泥用手指或水泥槍充填在股骨幹髓腔內,下端要超過骨頭柄的下端。最好在柄的遠端先置入一團骨水泥栓,這樣可避免骨水泥過多地進入髓腔[圖1⑽];在保持人工股骨頭頸部前傾角的位置下,按上述方法最後錘入人工股骨頭。為減少骨水泥單體的吸收中毒,在填入骨水泥前,應在相當於人工股骨頭柄下端的股骨幹上鑽孔,直通髓腔,由此插入一根直徑3mm的塑料導管,充滿肝素液,使髓腔內氣體和骨水泥在聚合過程中釋放出的單體從導管排出。假體置入後要持續保持人工股骨頭的位置,待骨水泥聚合完成、干固後(約需10~20分鍾),才能放鬆保持力,拔出導管。也可從上向下置入一根塑膠管,以便在充填骨水泥過程中,清除血液及氣體,隨骨水泥填入而逐漸拔出。清除溢出骨外多餘的骨水泥。 必須保持人工股骨頭於130°~140°的輕度外翻和前傾15°位,假體頸基座要與股骨頸切面平行而緊貼;擊進股骨頭時不可用力過猛。如遇有阻力應注意檢查方向是否有誤,以免穿出皮質骨。有一點必須指出,人工髖關節周圍軟組織要松緊適宜(具正常張力),過緊易磨損髖臼,過松則不穩,也易損毀髖臼[圖6⑴⑵].這也與假體頸長度的選擇、安放的位置有密切關系。

㈤ 股骨頭置換術多久才能走路

股骨頭置換術後,何時能下地主要取決於手術情況及所使用的假體,如果固定牢固、骨水泥型假體,拆線後即可拄拐下地。

置換人工股骨頭維持時間不盡相同,與其磨損程度、變位情況及其保養有關。一般置換人工股骨頭如果效果比較好的話,再加上平時保養,大概可以維持二十年,如果手術完成的不是太理想,也有可能幾年就需要進行二次手術。

置換人工股骨頭有利有弊。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緩解患者疼疼,另一方面,置換之後,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活動,只是一些劇烈的運動需要謹慎;弊端在於,手術對人體的損傷是不可避免的,身體中放入異物也可能引發感染,不合格、不合適的假體也會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再則,置換人工股骨頭不可能一勞永逸,其磨損是必然的,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

(5)怎樣輔助股骨頭置換病人下地視頻擴展閱讀

如果股骨頭壞死嚴重,嚴重影響生活,及時做髖關節置換手術是明智的選擇,置換術後需要注意保養。

1、術後腿部固定,根據疼痛耐受情況,可進行活動及進一步的功能康復。

2、術後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質食物。主食搭配要適宜,應以米、面、雜糧為主,品種多樣,粗細搭配。減少甘厚味食物,不宜吃辛辣食物,戒煙限酒等。

㈥ 股骨頭置換後十二天下地走路術腿要用多少力

這個時候啊最好在助行器保護進行下地活動,還要避免長距離行走以及劇烈運動。

㈦ 股骨頭置換後的護理!(要快)

2術後護理

2.1 生命體征的監測 密切觀察全身和局部病情,本組多數為老年患者,除原發病外多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患,術後行心電監護,觀察生命體征,15~30 min測血壓、脈搏、呼吸1次,平穩後改為4 h測1次,吸氧,去枕平卧6 h,頭偏向一側。並注意患者意識狀態和患肢血液循環等情況,有無異常感覺和脂肪栓塞等跡象。

2.2 保持正確體位 患肢足背部抬高15°~20°以利於靜脈迴流,減輕腫脹,患肢制動,保持足尖朝上,置外展30°、中立位,並穿「丁」字鞋〔1〕,避免人工股骨頭脫出。切忌患肢內收、外旋,兩大腿之間可墊軟枕,放置便盆時切忌抬臀過高。

2.3 注意觀察尿量及顏色 保持尿管通暢,每4 h放尿1次,並記錄尿量,如尿量少於50 ml/h,應考慮補液不足,通知醫師及時處理。

2.4 局部傷口護理 應注意傷口處敷料的滲血、滲液情況,滲血、滲液較多時應及時更換,保持切口乾燥,患肢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提示傷口感染,應及時通知醫生採取相應措施處理。

2.5 引流管護理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和負壓狀態,嚴格無菌操作,及時傾倒引流液,防止引流液倒流。全關節置換術後引流液較多,觀察並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還要及時更換敷料,保持敷料清潔乾燥。

2.6 加強基礎護理 因病人年齡較大,體質較差,手術創傷大,因此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C,增加營養。鼓勵並指導患者咳嗽、排痰、預防墜積性肺炎,卧床期間,骨突處放置軟枕,每2 h翻身1次(注意翻身動作要協調一致,托起整個髖部,以免發生脫位),按摩受壓骨突處,並保持床單平整、乾燥、清潔,預防褥瘡。

2.7 指導功能鍛煉

2.7.1 術日麻醉消失後即開始鼓勵並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的屈曲、背伸鍛煉及深呼吸運動等。並給予被動腿部肌肉按摩,促進下肢靜脈迴流,預防血栓形成。

2.7.2 術後1~3天,患者由於害怕疼痛和擔心早期活動會對髖關節不利,往往使肢體處於僵硬狀態,對功能鍛煉存在恐懼心理。護士應向患者說明移動肢體不會傷害患者的髖關節,而肌肉痙攣和自發的自我保護狀態會使肌肉處於缺氧狀態,增加肌肉痙攣程度,加重疼痛〔2〕。因此,在給予有效止痛後,可根據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和下肢水腫情況抬高患肢15°,鼓勵其早期床上活動或幫助其被動活動。督促患者主動進行踝關節的屈曲、背伸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每2~3 h 1次,每次15~30下,次數由少到多,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同時指導患者放鬆肌肉、活動關節、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並幫助拍背排痰,但運動量不宜過大。

2.7.3 術後第3~4天,傷口引流管拔除後,床頭可搖至30°左右,一般不超過45°。主要指導患者行髖關節、膝關節的主動屈伸,必要時輔以被動鍛煉,逐漸過渡到主動鍛煉。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過猛,並保持患肢腳尖朝上,避免內旋或外旋。

2.7.4 術後第4~5天,床頭可搖至40°~70°,指導患者行患肢的外展內收、外展,一般不超過15°,內收不超過身體中線,鍛煉過程中防止肢體過度內旋或外旋。

2.7.5 步行練習:術後第5~7天,骨水泥固定患者多數在醫生指導下藉助拐杖或助行器下床站立並逐漸行走,但患肢暫不負重,站立和行走時間由少到多,以患者不勞累為宜。生物固定一般2周後下床。

2.7.6 術後2周,進行坐位到站位的練習。先移至健側床旁,健腿先離床使足部著地,他人協助抬起上身使患腿離床,並使足部著地,再扶習步器站起。上床時按相反方向進行。3周即可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負重,4周開始步行。必須循序漸進,量力而行〔3〕。

2.8 並發症的預防 高齡肥胖的患者,卧床期間,不可忽視並發症的發生,除骶尾部長期受壓易出現褥瘡外,穿防旋鞋的足跟部易破潰,合並糖尿病的患者應加強並發症的預防,同時要預防便秘和墜積性肺炎的發生。下床活動時防止摔倒。

【參考文獻】
1 呂式媛.創傷骨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22.

2 桑根嫡,方莘,陸冰.老年骨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73.3 蘇秀菊,馮桂萍.高齡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的護理.南方護理學報,2001,8(1):22.
訂閱登記:

㈧ 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應注意什麼

鎖骨骨折應注意
1、局部固定後應保持挺胸提肩姿勢,練習手部及腕、肘關節的各種活動,並叮囑練習肩關節外展、後伸,如作挺胸、雙手叉腰動作,除了必須經卧位保持復位和固定的病人外,均可下地活動,但要禁忌作肩前屈、內收等動作。 2、可按下列步驟進行鍛煉,首先分別練習肩關節每個方向的動作,重點練習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然後練習肩關節環轉活動,兩臂作劃船動作等。 尺橈骨幹骨折小夾板或石膏外固定7-9周,禁忌作前臂旋轉活動。
股骨頸骨折應注意
1、先行皮牽引或脛管骨牽引7-10天,65歲以上病人可作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周後扶拐下地行走,青壯年可行帶血管骨瓣移植,卧床3個月,不能過早負重。 患肢主要鍛煉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膝關節被動活動和踝關節屈伸及足部活動,以免造成股四頭肌萎縮、伸膝裝置粘連、踝關節、足部關節強直。
髕骨骨折應注意
1、傷後早期疼痛稍減輕後即應開始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每小時不少於100次,以防止股四頭肌粘連、萎縮、伸膝無力,為下地行走打好基礎,如無禁忌,應隨時左右推動髕骨,防止髕骨與關節面粘連,練習踝關節和足部關節活動。 2、行張力帶內固定者,術後3-5日主要鍛煉股四頭肌的主動收縮,疼痛緩解後即可練習抬高患肢和膝關節屈伸,手術2-3周後開始鍛煉負重,對初下地的病人應注意在旁邊保護以防摔傷,能站穩後可練習下蹲,進一步增加膝關節活動。

2 討論

股骨頸骨折指自股骨頭以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間的骨折,除跨越基底部者之外,均屬關節囊內骨折,與其他骨折相比,骨折部位特殊,產生的剪力大,骨折部位血供特殊,易發生骨折不癒合、股骨頭缺血壞死和塌陷,自20世紀60年代國內外先後研製AO拉力螺絲釘、套筒式Rithard螺釘、加壓螺紋釘固定或帶血管蒂植骨等技術,進一步提高了骨折癒合率。但是仍有大部分骨折難以癒合;即便是骨折癒合,由於血供不足,致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率高達20%~40%,基於股骨頸頭下骨折多為完全性骨折,移位嚴重,老年人跌傷即大部分為股骨頸頭下骨折,血循環絕大部分斷絕,復位之後較難癒合故而創造了較為先進的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近幾年來我國人工股骨頭研究上取得了一致共識,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克服方法。我院這次選用北京航空部生物工程公司生產的雙極人工股骨頭,它具有工藝精美,生物相容性好,國內評價好等特點。而且雙極可減少剪力及股骨頭對髖臼摩擦力,活動度比單極好,壽命長,不易產生疲勞骨折,同時結合骨粘劑使假體更加固定等。

我們認為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必須選擇手術指征。因為在基層醫院,老年骨折大部分都是股骨頸骨折,對於其分型選擇有著重大意義。分型有按骨折線的行徑分型和按骨折線走行方向分型兩種,按骨折線行徑分(1)頭頸型:骨折線自後外側之頭下向斜行,內下側多帶有三角形的頸部折片。(2)頭下型:骨折線行經股骨頭下。多見於老年人。(3)經頸型:骨折線位置較低,基本上全部行於股骨頸部,此 形可見於青少年。按骨折線走行方向分型,為Linton(1949年)氏分類法 〔1〕 ,(1)外展型:骨折線與股骨幹縱軸垂線相交夾角稱Linton氏角,此角<30°屬於外展形骨折 〔1〕 。(2)內收型:Linton氏角>50°稱內收型 〔1〕 。(3)中間型:Linton氏角30°~50°屬中間型 〔1〕 。Linton氏角度愈大,骨折部所承受的剪式應力愈大,骨折癒合愈穩定。筆者認為外展及中間型有癒合及股骨頭壞死率低的可能性,一般不應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可應用其他方法。但內收型骨折一旦確診,應盡早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因此型幾乎無癒合可能,以前我院均採用骨牽引治療,但3個月或半年時間復查,股骨頭均不同程度壞死。這樣存在患者長期卧床、不能下地活動、經濟上損失大等缺點。

我們認為在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時應注意4個問題:(1)術者應對患者具有高度責任感,手術中必須小心操作,操作熟練並有一定技巧。(2)選用先進方法,用優良的材料。我們採用北京京航生物工程公司雙極人工股骨頭,選用天津骨科器械廠生產的骨粘劑。術前必須根據X光片測量股骨頭直徑,測量以健側為准,然後再縮小15%,按此數據選擇人工股骨頭,術中應准備大、中、小三號人工股骨頭備用。(3)在治療技術上進行改進。術中應特別注意的是保持股骨距長度,因為過長將致術後髖關節活動受限或髖部疼痛;過短則導致患肢縮短畸形及跛行致手術失敗。故股骨距應保留在0.7~1.0cm。使用髓腔擴大器時應對准小轉子並前傾15°進行擴大。使用骨粘劑應快速、規范,採用指壓法填入髓腔。骨粘劑固定後不可移動,待凝固15min後再行復位。手術後應放置引流,記24h引流量,這樣可估計患者失血情況,用抗生素10~14天以防感染。(4)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副作用原因分析。根據北京積水潭醫院范豐川報道對單雙極人工股骨頭90例術後8年隨訪結果,療效滿意率96.8% 〔2〕 ,導致中心脫位及其他症狀主要為頭臼比例不當所致 〔2〕 。盡管許多報道術後致髖關節疼痛或原來疼痛加重,但使患者肢體功能嚴重喪失的情況卻很少;X線片影像分析認為髖臼退行性改變是人工股骨頭長期使用疼痛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雙極股骨頭可降低髖臼損傷,從而延長或降低髖臼的退行性改變,減輕剪力,避免術後人工股骨頭松動下沉致患肢功能改變 〔2〕 ,筆者認為以前許多報道手術未用骨粘劑是致使假體松動、下沉的主要原因。不要誤認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簡單易行,而忽視並發症。

我院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治療、技術方面的改進,主要為:(1)嚴格選用合適的人工股骨頭;(2)採用骨粘劑加強固定作用;(3)必須先行髓腔擴大至假體安放合適;(4)擴大髓腔後先試行假體復位;(5)假體安放不直接用錘子將假體打入;(6)嚴格掌握保留股骨距長度。同時認為隨著技術參數增加,臨床經驗積累,在治療上應進行長期研究,防止人工股骨頭松動、下沉、疼痛等發生。如強調人工股骨頭直徑一定要與髖臼相配,相差應<1mm等,結合中葯治療減少了並發症,對於老年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朱通伯.骨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657-659.

2 范豐川,榮國威,翟桂華.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股骨頸骨折遠期隨訪結果.中華骨科雜志,1997,17:96-98.

(編輯新 竹)

作者單位:516400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中醫院骨科

發布日期:2005-9-21

㈨ 股骨頭手術下地走路什麼亊後就不用助行器了

你敘述的不明確,股骨頭手術指的是股骨頭置換還是減壓,如果是股骨頭置換,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如果是股骨頭壞死減壓,最好不負重三個月到半年

㈩ 股骨頭置換術後康復

股骨頭置換後術後正確護理包括: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抗生素使用3天,無特殊情況停止使用.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通暢留置24小時,最後8小時引流量少於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應超過72小時.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假體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做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天後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4天拆線;術後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7周後患者部分負重;10~12周可棄拐獨立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鍛煉過程可輔助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硬及時隨診治療.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癒合時,新植入物都僅能承受應有的壓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負荷的能力都不能與健康骨相比.
7,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一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