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視頻
地球起源問題自18世紀中葉以來同樣存在多種學說。目前較流行的看法是,大約在46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開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溫度較低,輕重元素渾然一體,並無分層結構。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於繼續吸積太陽星雲物質是體積和質量不斷增大,同時因重力分異和放射性元素蛻變而增加溫度。當原始地球內部物質增溫達到熔融狀態時,比重大的親鐵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為鐵鎳地核,比重小的親石元素上浮組成地幔和地殼,更輕的液態和氣態成分,通過火山噴發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氣圈。從此,行星地球開始了不同圈層之間相互作用,以及頻繁發生物質—能量交換的演化歷史。
2. 以前看過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從地球的形成一直到人類的出現
你說的是BBC科普視頻,美國片,有中文版本。
3. 地球是怎麼來的,地球上的生命又是怎麼來的
推薦你去網上搜視頻《宇宙與人》,裡面將的很詳細,從宇宙大爆炸開始一直到生命的起源,然後人類的發展都有。
4. 地球的四季是怎麼形成的視頻
我們先來分析地球的運動,地球有兩種基本的運動,一種叫自轉——地球自身的旋轉,另一種叫公轉——繞著太陽的旋轉。
自轉是繞著穿過南北兩極的地軸進行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離兩極越遠的地方轉速越快。與兩極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天,也就是24小時。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速度為每秒30公里,繞太陽一周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學上稱之為回歸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它的長直徑和短直徑相差不大,可近似為正圓。太陽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而焦點是不在橢圓中心的,因此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有時會近一點,有時會遠一點。一月初,地球離太陽最近,為147,100,000公里,這一點叫做近日點。七月初地球離太陽最遠,為152,100,000公里,這一點叫做遠日點。事實上,當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在遠日點的時候,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這就說明,四季的變化與近日點和遠日點無關。
那麼四季的變化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與公轉有關,但是決定性的條件是地球必須斜著繞太陽轉;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繞太陽旋轉的話,太陽光線將永遠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與太陽光線的夾角也永遠不變,地球上將不會有四季的變化。
我們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氣溫高低與太陽光是直射還是斜射該平面有關。那麼這種效果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當他直射在某一平面時,他投射在該平面的光斑將是一個正圓,而斜射時,光斑將是一個橢圓,而且越斜橢圓越大,也就是說,斜射時同樣多的光線照在了更大的面積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光束斜射時光斑區的光線稀一些,直射時光斑區的光線濃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氣溫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氣溫要低一些。我們知道氣溫是決定季節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將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厲害的地方將是冬季,這兩者之間的則是春季或秋季。
那麼四季的交替變化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與地球的傾斜有關了,正是由於地球是傾斜著繞太陽旋轉的,才使得太陽光的直射以赤道為中心,以南北回歸線為界限南北掃動,每年一次,循環不斷,從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順序交替的現象。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當地球公轉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在赤道上,這時北半球的陽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時正是秋季。當地球轉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便進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時,陽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進入秋季,南半球轉為春季。當地球轉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到南回歸線上,北半球進入冬季,而南半球則進入夏季。接下來就進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輪的四季交替又要開始了。
5. 地球的演變到現在的全過程
地球總的歷史已有46億年,但人類產生才300萬年左右,人類文明史卻只有6000年左右,只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人類對漫長早期史的了解是不能直接觀測到的,但是,地球史有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及其周期系統,因而地球史呈現明顯的階段性,根據各種類型的岩石、化石、岩層變形的跡象、岩層或岩體之間關系等地質紀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測定法、氨基酸消旋測定法、古地磁法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探測研究,可把地球演變發展史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地球的誕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成員,它跟太陽系的起源有密切的關系。這樣,要認識地球形成和早期的演變歷史,當然離不開探索整個太陽系的起源,而太陽系是眾多恆星中的一員,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恆星演變的一般規律推測太陽系以至地球的起源了。
一顆恆星的演化可以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引力收縮階段,即彌漫星雲間的相互引力而集中成一團團星雲;第二階段為核反應階段,原始星雲間相互碰撞發熱,內部進行劇烈核反應;第三階段是衰老階段,即作為核聚變燃料氫和氮等逐步耗盡。
根據恆星演化一般規律,可推測大約在距今50~60億年以前,一團星雲開始集中,在引力收縮的過程中,這團星雲的大部分物質進入中心,形成原始太陽,開始有了形體,並開始發光。之後,由內部核反應產生的巨大能量,使它每時每刻都在放射光和熱。
地球最早可能是由大大小小的星雲團集聚而成的,一般認為在距今47億年前它已經增長到現代地球質量相近了。這時候的地球還只是許多微星的集合體,叫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熱的作用下,不斷受熱,當原地球內部溫度達到足以使鐵、鎳等元素熔融時,鐵、鎳等元素迅速向地心集中,在46億年前左右形成地核和地幔,地殼初步分異作用。原始地殼比較薄弱,而地球內部溫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頻繁活動,從火山噴出的許多氣體,構成原始大氣,如CH4、NH3、H2、H2O(水蒸氣)、H2S、HCH等,但無游離的氧(現在大氣中的氧是光合生物藍藻和綠色植物出現後長期積累起來的)。這種還原性大氣在閃電、紫外線、沖擊波、射線等能源下,形成一系列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酸、核苷酸等(這已被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的模擬雷鳴閃電的火花放電裝置使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個實驗得到證實)。這些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或直接落入原始海洋,或經由湖泊、河流匯集到原始海洋,在海洋中層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進一步縮合成結構原始、功能不專一的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積累,濃度不斷增加,凝聚成小滴狀,形成多分子體系。在一定的進化概率和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再經過長期不斷進化,大約在35億年前終於形成了具有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體。此為生命演化的第一階段,即非細胞生命階段,實現了從非生命到生命轉變的過程。
地球的童年,從距今46億年形成時期起,大約延續到距今30億年左右,一共15.16億年。當然,對於地球的童年,現在知道的還不多,仍然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探索的課題。
二、地球的少年時期
從距今30億年左右到5.7億年這段時間,地球進入了少年時期,也就是前古生代時期。雖然這個時期延續時間十分漫長,大氣、水、生物圈也都有很大發展,可是生物界的進化卻很緩慢,直到前古生代末期,地球上也還只是有菌類、藻類和一些低等原生動物、腕足類動物等。這跟寒武紀以後生物界突飛猛進的發展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地球進入少年時期是以最早出現小塊陸核作為標志的,後來大陸就是由陸核逐漸擴大而形成的,地球上發現的有確鑿證據的小塊穩定陸核形成於距今28億年前,地點在非洲南部。直到25億年前,各大陸內相繼形成若干個小塊穩定陸地。後來在距今17億年左右,地球經歷了一次最有意義的穩定大陸形成事件,穩定大陸的面積在相對比較短的歷史階段里大大增加,大陸差不多接近了它現在的規模。但形成的大陸岩石圈(也稱原地台)還比較薄弱,保留有相當的活動性,沒有達到真正的穩定。
從原地台到地台的轉變時期是從距今17億年到距今14億年左右,根據科學家對資料的研究分析來看,原地台曾多次被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所打碎,又不斷被下面湧上來的岩漿物質所膠結,變得越來越厚,越來越穩定,因此,距今14億年左右是穩定大陸最終形成時期,地球岩石圈的演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此時期,生物界的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即原核細胞階段,這一階段生命已經有了細胞形態,有真正的細胞膜,但是還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分不出真正的核膜和核仁。主要以在28~20億年前最為盛行的藍藻為代表,它能進行真正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早期地球的還原性大氣逐步被氧化型大氣所替代,其後接著進入到第三階段的進化,出現了真核細胞,從原核細胞發展到真核細胞是生物界完成的最重要的一次進化。
三、地球的古生代時期
古生代時期的地層可分成早、晚兩期,早古生代分為寒武、奧陶、志留三個紀,從距今大約5.7億年到4億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石炭、三疊三個紀,距今4億年到2.3億年。這3.4億年時間是最古老生命的時代,地球到這個時期已經歷了幾十億年的演變。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的物質組成和結構跟今天地球情況差不嗔恕U飧鍪逼謁�⑸�牡刂首饔茫�蘼勰諏Φ幕故峭飭Φ模��裉斕厙蟣礱婧屯斂閼�誚�械南啾齲�慘丫�芟嘟�恕I�鍀�肟漲胺筆⑹逼冢��俊⒅秩嚎漲暗卦齔ぃ�聳逼謚瀉篤謁��派�鐧鍬匠曬Α?
從寒武紀開始,地台經過長期風化、剝蝕、搬運等外力地質作用,地球表面高低差異減少(即平夷作用),低窪區域屢遭海水浸漫,淺海面積不斷擴大。此時期是地球上最早出現可利用的煤的時期,如我國南方的一種煤—石煤,就是由生活在濱海、淺海的海生植物遺體大量聚集石化而形成的。到了志留紀末期,地台周圍和地台之間的地槽區發生了加里東(英國的一個山名)運動的大變動,延續時間為幾百萬年。原來低平地區重新被抬高,簡單地貌復雜起來。經過這場變動之後,有的地方發生了傾斜、褶皺,有的地方發生斷裂,大陸總面積擴大。隨著平夷作用的又一次進行,地球地勢又逐漸趨向平緩,太平洋若乾地區重新發生海浸,在石炭紀中期,海浸規模達到最大。從石炭紀晚期開始,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地槽里的沉積岩和火山岩層產生劇烈的褶皺,轉化成褶皺山系,構造運動此起彼伏,一直延續到晚古生代末期才完成,這個運動叫華力西(阿爾卑斯山脈中的華力西山)運動。
華力西運動使位於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槽,東歐地台和西伯利亞地台之間的烏拉爾地槽、西伯利亞、中亞、中國地台之間的廣大地槽區、北美、東緣的阿巴拉契亞地槽都轉化成褶皺山系,海水退出,使歐亞大陸連成一片。全球大陸塊達到最大程度的相互接近,這就形成了全球統一大陸——潘加亞大陸,大陸總面積已經跟今天地球上的大陸總面積相差無幾了。
在前古生代末期,植物和動物已經分化。在植物界中,藍藻和菌類繁盛;在動物界中,已經出現低等無脊椎動物,進入寒武紀,植物界中的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動物界中,若干門類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突發性開始繁榮。奧陶紀的海洋里,植物界中藻類廣泛發育,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以頭足類居多,在奧陶紀晚期,已經出現了原始的沒有頜的圓口魚形脊椎動物——無頜類。真正的魚類是出現在志留紀晚期。到了泥盆紀時,魚類已經很繁盛,是當時最高等的動物。其中有一種總鰭魚,以後發展成為兩棲類。
由於加里東運動,使大陸面積擴大,某些海洋消失,環境劇烈變化,使那些適應性強的生物種類生存了下來。在泥盆紀中期,陸生植物得到很大的發展,許多種屬已經長成大樹,並且出現了昆蟲、兩棲類。到石炭紀中期,出現了森林,昆蟲也進一步向空中發展,同時由兩棲類進化而來的爬行類也出現了,後來的華力西運動,使海水退去,大陸面積更加擴大,使生物界向大陸進軍的進程又大大推進了一步,總的來說,在古生代時期,植物界從低等的水生藻類進化成比較高等的陸生植物,動物界從比較低等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進化到魚類和陸生爬行類動物,完成了向大陸進軍。
四、地球的中生代時期
中生代時期分為三疊、侏羅、白堊三個紀,從距今2.3億年起到6700萬年前結束,延續時間大約1.6億年。
中生代開始以後,地球史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折,潘加亞大陸逐步解體,各個陸塊漸漸趨向於漂移到現代所處的位置,岩石圈又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動。中生代開始經二三千萬年,到了三疊紀末期,在北美、南美之間和歐亞、非洲之間發生了分裂,在南部的幾個陸塊之間也發生分裂,開始互相移開;到了侏羅紀晚期,各個陸塊進一步分裂,在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南美和非洲之間產生了一條大體上是南北方向的巨大裂隙,陸塊向兩邊移開,海水浸進去,這就是未來的大西洋;又過了七千萬年,到了白堊紀晚期,情況又進一步變化,各大陸繼續互相移開,最顯著的是南美和非洲之間的距離加大,也就是說南大西洋有了明顯的擴張。
以上所說的中生代時期大陸分裂的歷史根據是什麼?分裂原因又是什麼?這得從下面的假說說起。
首先是奧地利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A.L.Wegenge,1880~1930)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他認為地球是一個由熱變冷的天體,它的表層先冷卻,凝結成固體的地殼,地殼的上層是較輕的硅鋁層,它的下層是較重的硅鎂層,處於熔融狀態。如同冰塊浮在水面上一樣,大陸也是浮在它的基底——硅鎂層之上的。潘加大陸由於地球向東自轉和潮汐力的作用,原始大陸緩慢地向西移動,以後出現了裂縫,崩解。他還認為,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同原始大陸一起存在,後來因為美洲大陸向西漂移,它的范圍逐漸縮小,縮小面積等於大西洋擴大的面積,印度洋是在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分離後才出現的,至於北冰洋,它原來就是太平洋的一部分,在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大陸漂移的論據:南美洲東岸的西依拉山脈和非洲西岸的開普山脈,不僅地質構造相同,而且它們的礦層成份和年齡都一樣;其次是古生物資料,那時代的古生物研究證明,南半球的幾個大陸上,石炭紀時期的爬行動物中,有64%的種是共同的,到了三疊紀時,也就是推測南半球的幾個大陸已經分裂了一段時間之後,幾個大陸爬行動物中共同種已經下降到34%;再次是根據古氣候資料,用古氣候條件的特殊沉積物,如反映古赤道氣候的由熱帶植物形成的煤層、反映乾熱氣候條件的鹽類沉積等進行分析,發現其跑到了今天的高緯度地區,而反映古極區的冰磧卻跑到了今天的赤道地區,也稱為極移。但是,這個假說在盛行一時之後便遭冷落了。
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古地磁學的興起,研究證明大陸漂移的軌跡與古地磁學是吻合的。地球磁場分南北兩極,億萬年前形成的岩石層中,保留著當時的磁性紀錄,利用精密儀器,對岩石剩餘磁性的測定,可以知道不同大陸在不同地質時代的地磁北極的位置及其移動,研究表明,各大陸測定地磁北極在相應地質時代移動路線不同,最終都在今天會合於磁北極。
其次是六十年代初,美國學者赫斯(H.H.Hess,1906~?)和迪茨(R.S.Dietz,1914~?)提出了海底擴張假說,這個假說的基本思想是:熱的、具有一定塑性的物質從下面的軟流圈裡上涌,通過岩石圈裡的裂縫,在未來的洋脊軸部侵入,湧出的岩漿冷凝成新的洋底,並推動原始洋底向二側擴張,大陸隨之漂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新的洋底不斷加寬,已經裂開的大陸殼被帶到離大洋裂谷更遠的地方。
既然新的大洋岩石圈不斷地從每個大洋里產生,老的大洋岩石圈向外移開,大洋在擴張,長此下去,地球體積不是越來越膨大了嗎?直到後來海底擴張假說和大陸漂移假說相互結合後,才說明了這個問題,那就是不斷增生的大洋岩石圈在地球的另外一些地方又重新回到軟流圈裡去而消亡了,這跟全球性地震活動帶的研究密切相關。從而使地球科學中形成一個完整而系統的,能從宏觀上闡述地球上層發生的各種運動的學說——板塊構造學說。此學說把地殼分為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每板塊又分成幾個小塊。所有的這些板塊構成一層岩石圈。各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的活動地帶,板塊隨著洋底擴張而移動。洋脊附近是板塊生長帶,有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東太平洋隆起這三處。海溝附近是板塊消減帶,就是太平洋東、西邊緣海溝部分。當密度較大的板塊向密度較小的板塊俯沖時,引起強烈地震和火山作用;仰沖則形成島嶼或高大山系。
中生代的氣候條件總的說來是有利於動植物發展的,中生代早期的植物以裸子植物松柏、蘇鐵、銀杏以及某些真蕨為主。到中生代晚期,出現了能夠真正開花結果的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門類,它們在傳播和繁殖後代方面具有顯著優越性。在動物界里,中生代常常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其中以恐龍最為繁盛,到侏羅紀時期成為地球的霸主,但是在白堊紀卻突然絕滅了,究其原因,至今還是得不到恰當解釋的科學之迷。從爬行動物發展而來的兩類更高級脊椎動物——鳥類和哺乳類,也在中生代時出現了。
五、地球的新生代時期
新生代時期是地質歷史時期中最新的一個時代,包括現代在內整個新生代大約為6700萬年,由第三紀和第四紀組成。
雖然新生代延續時間相對較短,但就在這個時期,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氣候狀況,生物界面貌逐漸演變到現代的樣子。
新生代時期最突出的事件是非洲跟歐洲的接近和印巴次大陸跟亞洲的相撞,其結果使一部分岩石圈上層物質互相推擠,形成了橫亘於南北半球之間,綿延幾乎達到地球半周的最雄偉的山系和高原,它西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經南歐的阿爾卑斯山,東延是喀爾巴阡山,接高加索山、土耳其和伊朗的高原和山地、帕米爾高原和山地,向東就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再向東南去,中南半島和印尼諸島的山脈也都跟它相連。這就是阿爾卑斯山造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產物。
太平洋跟周邊大陸的相互擠壓作用也使大陸邊緣的構造帶持續發生了強烈的變形和岩漿作用,並且伴有強烈的地震活動,這些作用一直到現代還在進行。以及被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運動所形成的斷裂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斷塊,在大陸邊緣各種作用和岩石圈物質運動的影響之下,發生了互相推擠,拉開或相對升降,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
新生代早期的動物主要有兩大類:古有蹄類和古食肉類,隨著它們的進化,到了第三紀中、晚期,古有蹄類先是有奇蹄類,如馬、犀等,後有偶蹄類,如羊、牛等;古食肉類也漸漸進化成各種猛獸,如獅、豹、虎等。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走過了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的許多發展階段,終於在最新地質歷史時期產生了生命之花——人類。人類的進化是生物界長期演變的結果。
促成地球演變的因素,總的來說,不外乎內外兩個方面。外部因素就是在地球外部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裡的作用力,它所引起的地質作用就是風化、剝蝕、沉積等作用。它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地球的重力。另外還有太陽、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時期歷史中的隕石沖擊作用等。內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一是由重力能轉變而來的能。內外兩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共同決定著地球表層和內部的物質運動。
如果從十九世紀中葉賴爾的名著《地質學原理》出版算起,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經過許多地球科學家的努力,再上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對其的促進,地球演變研究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然而由於問題的復雜性,科學家們在一些涉及地球演淅�返鬧卮笪侍饃先勻淮嬖諮現胤制紜?
縱觀科學地球史這門學科的發展,可以這樣說:地球科學家正處在取得認識上新的飛躍的前夕。未來的地球科學家們一定能把科學地球史這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推向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回答者:rubii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4-30 15:33
中生代時期分為三疊、侏羅、白堊三個紀,延續時間大約1.6億年,從距今2.3億年到6700萬年前結束。
此時,地球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折,潘加亞大陸逐步解體,各個陸塊漸漸趨向於漂移到現代所處的位置。在三疊紀末期,北美、南美之間和歐亞、非洲之間開始互相移開,南部的幾個陸塊也發生分裂。到了侏羅紀晚期,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南美和非洲之間產生一條巨大裂隙,陸塊向兩邊移開,海水浸進去,這就是未來的大西洋,到了白堊紀晚期,各大陸繼續互相移開,最顯著的是南美和非洲之間的距離加大,也就是說南大西洋有了明顯的擴張。
以上所說的中生代時期大陸分裂的歷史根據是什麼?分裂原因又是什麼?這得從下面的假說說起。
最早是奧地利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A.L.Wegenge,1880~1930)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是由熱變冷的天體,它的表層先冷卻,凝結成固體的地殼,地殼的上層是較輕的硅鋁層,下層是較重的硅鎂層,處於熔融狀態。如同冰塊浮在水面上一樣,大陸也是浮在它的基底--硅鎂層之上的。他還認為,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同原始大陸一起存在,後來因為美洲大陸向西漂移,它的范圍逐漸縮小,縮小面積等於大西洋擴大的面積,印度洋是在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分離後才出現的,在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中也找到了大陸漂移的證據:南美洲東岸的西依拉山脈和非洲西岸的開普山脈,不僅地質構造相同,且它們的礦層成份和年齡都一樣;古生物資料表明,南半球的幾個大陸上,石炭紀時期的爬行動物中,有64%的共同種,到了三疊紀時,也就是南半球的幾個大陸已經分裂了一段時間之後,幾個大陸爬行動物中共同種已經下降到34%;用古氣候條件的特殊沉積物,如反映古赤道氣候的由熱帶植物形成的煤層、反映乾熱氣候條件的鹽類沉積等進行分析,發現其到了今天的高緯度地區,而反映古極區的冰磧卻到了今天的赤道地區。但這個假說在盛行一時之後便到遭冷落。
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初古地磁學的興起,利用精密儀器,對岩石剩餘磁性的測定,證明大陸漂移的軌跡與古地磁學是吻合的,各大陸測定地磁北極在相應地質時代移動路線不同,最終都在今天會合於磁北極。
在六十年代初,美國學者赫斯(H.H.Hess,1906~?)和迪茨(R.S.Dietz,1914~?)提出了海底擴張假說,基本思想是:熱的、具有一定塑性的物質從軟流圈裡上涌,湧出的岩漿冷凝成新的洋底,並推動原始洋底向二側擴張,大陸隨之漂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新的洋底不斷加寬,已經裂開的大陸殼被帶到離大洋裂谷更遠的地方。
既然新的大洋岩石圈不斷地從大洋里產生,老的大洋岩石圈向外移開,長此下去,地球體積不是越來越膨大了嗎?直到後來才說明了這個問題,那就是不斷增生的大洋岩石圈在地球的另外一些地方又重新回到軟流圈裡去而消亡了,這跟全球性地震活動帶的研究密切相關。從而使地球科學中形成了一個完整而系統的,能從宏觀上闡述地球上層發生的各種運動的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它把地殼分為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每板塊又分成若干小塊。各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的活動地帶,板塊隨著洋底擴張而移動。洋脊附近是板塊生長帶,有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東太平洋隆起這三處。海溝附近是板塊消減帶,就是太平洋東、西邊緣海溝部分。
中生代的氣候條件總的說來是有利於動植物發展的,中生代早期的植物以裸子植物松柏、蘇鐵、銀杏及某些真蕨為主。晚期,出現了能真正開花結果的最高等植物--被子植物,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當時以恐龍最為繁盛,在侏羅紀時期成為地球霸主,但在白堊紀卻突然絕滅了,其原因至今還是一個得不到恰當解釋的科學之迷。當時還出現了從爬行動物發展來的更高級脊椎動物--鳥類和哺乳類。
6.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四季的形成視頻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與四季的形成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ZLpr-z3nGw/
7. 有地球是形成過程視頻嗎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http://jpk.dqpi.e.cn/
這是大慶石油學院的精品課程網站 你可以下一下盧雙舫教授的《石油地質學》和馬世忠教授的《沉積岩石學》,看看裡面有沒有類似的視頻!或者到其他石油院校的網站上看看!!!!!!
實在不行就去中國期刊網,看看教授專家們的論文里好了!主要找關於地層學,地質學,岩石學之類的!!!!!!!!!!!祝你好運!
8. 地球的形成過程
行星形成有先後,地球是類地行星中最後一個形成的,天王星是類木行星中最後一個形成的,太陽系中最後一個形成的行星不是側身旋轉的天王星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在拉普拉斯[星雲說]中,星雲收縮碰撞形成了行星,這不詳細。我認為行星不是撞出來的,是象滾雪球一樣滾出來的。在以不穩定橢圓軌道運動的質點不會在碰撞過程中變大的,只會撞成碎片。只有當這些碰撞的碎片以相對穩定,近似圓軌道運行的星雲環產生後,在環的邊緣象滾雪球一樣,才能形成行星胚胎。 為什麼行星胚胎只能在星雲環邊緣形成呢?大家知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於地球內部的重力加速度,故同樣道理,星雲環邊緣的質點受到的合力大於環內的質點,所以星雲環邊緣收縮快,密度大,容易象滾雪球一樣形成行星胚胎。我認為八大行星是經過兩次收縮過程形成的,第一次收縮形成了類木行星的星雲麵包圈,在這個麵包圈的內外部也有少量的星雲物質,外部的星雲物質形成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在類木行星形成過程中又有大量碎片落入內圈,這時在內圈就產生了第二次收縮,又形成了類地行星的星雲麵包圈,故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是兩個不同系統不同時期產生的。在兩次收縮過程中,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之間必然會剰下一些物質,這就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環。這些觀點有理論根據,記得十幾年前,無意中看到水杯中的沉澱物隨水旋轉時的 有趣現象:沉澱物旋轉時,邊緣會象滾雪球一樣逐漸增大,這個現象給了我靈感和啟發,根據這個現象,經過不懈的努力,尋找其原因,最終通過計算得出星雲環只有在邊緣才能形成行星胚胎。所以行星形成的順序是有規律的,行星是從星雲環的內外兩側開始形成的。 太陽系中行星形成順序是: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從第一次收縮的星雲環的內外兩側開始形成行星胚胎,內側角速度大,形成速度快,先後形成了木星,土星,外側角速度小,形成速度慢,只形成了海王星,最後天王星形成。在形成類木行星的過程中,類地行星也開始孕育,形成順序與類木行星相似: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即從第二次收縮的星雲環的內外兩側開始形成行星胚胎,內側角速度大,形成速度快,先後形成了水星,金星,外側角速度小,形成速度慢,只形成了火星,最後剩下的環帶形成了地球和月亮。我還估計這個最後剩下的環帶內圈形成了月亮胚胎,外圈形成了地球胚胎,兩個胚胎互相吸引逐漸靠近,最後月亮被地球俘獲,形成了特殊的地——月雙行星系統。作者---江蘇---金壇---王舅保
9. 地球的形成的視頻
http://bn.sina.com.cn/jlp/2006-07-04/110520042.html
10. 我想知道地球形成的時候。視頻是怎麼拍出來的
都是根據推測用現代科技手段,視頻軟體製作出來的。比如說:虛擬現實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