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人是怎样用圭表看时间
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 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的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 的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 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 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 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 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 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 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 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圭表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实际发明年代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圭表的使用在商代及周代已经是有相当的发展并且是重要的计时方式。圭表是以太阳为观测目标的计时仪器,结构相当的简单,所谓的圭表就是由“表”所发展而来,再由圭表发展演变为日晷。
“表”最初就只是一根直立于地上的竹竿或石柱,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竿影测日”,利用竿影的变化来了解时间的变化,远古的人们在平日生活中发现太阳照射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所在位置而改变其影子方向与长短,并且有一定的规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时竿影或圭表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北半球冬至时则正好相反竿影或圭表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因此,逐渐就有人想到利用竹竿或石柱来专门作为观测日影变化的工具,这就是最先“表”的由来。表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用途非常多元,经过多年的使用后,人们能更纯熟的使用表而可以依据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定出了方向、节气、时刻、地域等。圭表是由直立平放的表和一个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圭(或叫做尺)所组成,很早就成为制定历法的重要方法。
㈡ 大脑是怎样理解时间的呢
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跟记忆有关。但时间本身的快慢,我倾向于从大脑运转角度来看。大脑快就会觉得时间慢,大脑慢就会觉得时间快。不过喜怒等等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一段时间长度的预期,然后再造成错觉。要让人能注意到瞬间的差别,除了相应的器官非常敏锐之外,还需要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认为人不太可能长时间保持紧张情绪,一时的紧张必须用一定的休息来弥补。时间透视与时间认知分形研究(豆瓣)几年前看过这本书,虽然提供的更多是观察性而非解释性的结论,但挺有意思的。
㈢ 怎样快速学会认时钟
快把下面这些认识钟表的小口诀教给孩子吧,帮他们快速认识钟表。
一、【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二、【认识时钟】
一个小时 60 分,半点也叫 30 分。
看完时针找分针,指针长短仔细分。
分针走路停不住,走了一步又一步。
分针半圈走到 6,拉着时针迈半步。
时针半步不计数,还念半步前的数。
分针每次踩住 6,就是半点请记住。
三、【指针兄弟来赛跑】
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 12 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一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四、【小表盘】
小小表盘圆又圆, 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 一个快来一个慢。
时针长长指 12, 短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长长指向 6, 短针刚刚过几就几时半。
五、如何让孩子更快地认识时间?
1、用一个有闹铃的钟表,对好计时器,然后对孩子说:我们来收拾房间吧,5分钟以后,闹铃响了,我们就可以停止了。
2、用图表的形式给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上一个小孩子起床的图画,表示早上7点起床。然后,7点半吃饭,等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很快对时间有了概念。
3、长途旅行的时候,把时间和地点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孩子认识时间。比如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汽车长途旅行,每个小时或者间隔一段时间就向孩子说明又到了什么地方,下一段时间还将看到什么,或者可以和学校联系起来,告诉他我们要走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待在幼儿园的时间。
4、经常把两件事情进行比较,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