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猩红热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2-10岁儿童最多见,冬春季节多发。有关专家提醒,应避免孩子在人流集中的地方逗留太久。 传染源: 猩红热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尔可经过被细菌污染的书籍、玩具、生活用具、饮料及食物而传播。 潜伏期: 2~5天。 发病症状: 发热,咽痛,起病1天内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并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皮疹,皮疹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1~2天遍布全身达高峰,呈弥漫性密集红斑,尤以肘弯、腋窝、腹股沟处皮疹更密集,两颊及前额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特征性“环口苍白圈”。皮疹持续2~4天后依次开始消退,7~8天时脱屑,手掌足跖部呈大片状脱屑,有时像手套、袜套样脱屑。 疾病初期,患者舌乳头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中,称为“草莓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呈鲜红色,成为“杨梅舌”,是早期诊断要点之一。 治疗措施: 主要是抗菌治疗,青霉素疗效可靠,又经济便宜,可谓物美价廉;第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螺旋霉素、林可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发热严重患者适当退热治疗,并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