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用摄像机拍出散光效果
扩展阅读
华为智慧生活怎样改内容 2025-01-17 14:26:04
怎样做卡通对话聊天图片 2025-01-17 14:20:02

怎样用摄像机拍出散光效果

发布时间: 2024-06-23 13:04:44

❶ 监控器白天光线不够怎么补光

如果监控器的白天光线不够,那么将会给你介绍几种如何补光的方法,可供参考。
由于室内空间较小,拍摄距离近,使用闪光灯不仅容易产生阴影,而且还可能使人物的脸部泛白,这时,我们可以用白纱布、丝袜甚至手巾纸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挡物适当遮挡闪光灯,使闪光光源变得柔和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室内拍摄补光技巧分享。
当在室内拍摄人物照片时,我们常常会使用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来进行补光,但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闪光光源,往往会在主体人物的背后留下难看的阴影,严重影响照片的美观。那么,如何避免或减弱这种闪光灯阴影现象的发生呢?
1、让人物尽量远离墙壁或物体
根据光线的投影原理,当人物离墙壁或身后的物体较近时,室内原有的灯光和自然光无法照射或反射到人物身后的墙壁等物体,当 强光源闪光灯照射时,就会使被摄人物在身后的墙壁等物体上留下重重的闪光阴影。所以,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让人物尽量远离白色的墙壁或身后的物体,保持 一定的空间和距离,闪光阴影就会明显减弱。
2、选择明亮的背景
在室内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射下的明亮门窗作为背景,也可使用台灯等现有的照明器材,为被摄人物营造一个明亮的背景,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这样,闪光灯的阴影就会消失在明亮的背景中。
3、相 机的位置要高一些
在室内 使用闪光灯时,相机的位置要高一些、正一些,这样闪光灯的投影会在人物身后的正下方,会被被摄者挡住一部分,看起来不那么明显,尽量少用平视或仰视的机位 拍摄。另外,要避免竖幅构图,因为在拍摄竖幅时,相机要旋转90度,闪光灯在侧面位置,更容易使闪光阴影落在人物某一侧,在背景上留下一条与人物侧面轮廓 线一致的浓黑阴影。而在拍摄横幅照片时,闪光灯光源是从镜头的正上方发出,投影相对弱些。
4、适当遮挡闪光灯
由于室内空间较小,拍摄距离近,使用闪光灯不仅容易产生阴影,而且还可能使人物的脸部泛白,这时,我们可以用白纱布、丝袜甚至手巾纸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挡物适当遮挡闪光灯,使闪光光源变得柔和些。使用时将纱布等物用胶布粘贴在闪光灯外面(注意别挡住了取景器和对焦孔),若一层柔光效果不理想,可加两层甚至三层。不过,遮挡闪光灯后,闪光灯照度会降低,因此要适当增加曝光值。
5、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
室内使用闪光灯拍摄时,除了闪光灯的光源外,还会有从门窗射入的自然光和室内灯光,只是由于后两种光源较弱,不能让主体人物有足够的曝光量。我们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用闪光灯光源来照亮主体人物,然后用较长的快门(1/15~1秒)拍摄室内的其它静物,就可以利用室内原有的光线来减弱闪光灯留下的阴影。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也可利用桌椅等物体固定数码相机,防止拍摄时的震动,同时被摄人物要在闪光灯点亮之后保持原有姿势直到快门闭合。
6、利用反射灯光法
对于可以调节方向的闪光灯或能使用外置闪光灯(安装于机顶)的 数码相机,可将闪光灯灯头朝向人物对面或侧面的天花板、墙壁等白色反射物,利用反射过来的光源照亮被摄人物。这种反射闪光可以改变光照方向,由原来的正面 光变为前顶光或前侧光,而且类似散射光自然柔和。使用此法时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为它的反射光会使照片蒙上一层特殊的色彩。要将外接闪光灯尽可能放在离 相机顶部较高的位置,这样做的原因是使闪光灯照射被摄体的角度类似于太阳的角度,从而使阴影自然地落在被摄体的身后,而不会出现烦人的影子。当然此法也会 折损光线,需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

❷ 室内外拍摄的用光技巧说明

利用好现有的光源

在拍摄时尽量不使用任何人工光源,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光源。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Dogma95”信徒们都不提倡使用人造光源,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不带任何人为痕迹的影视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处理人造光源太麻烦,对两个以上不同光源的协调是一件很费心劳神的事情。每个光源的色温、每个光源的强度、每个光源的角度都要搭配得当,是需要细致琢磨、来回推敲的。

在室外阳光下拍摄

在阳光明媚的室外,由于光线充足,会使自动光圈变得很小,光圈值一般在f11~f16上,景深度很大,因此拍摄时不必担心拍摄的景物会出现模糊现象。在这种环境下摄像机完全可以的全自动状态下拍摄。

在夏天的中午,太阳的光线最强,有时光照度可达100000 lux,色温可达10000 K以上。这时会因为光线过强而使被摄体对比度过大,色温也会偏高。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其效果往往会不如光照度稍小、晴天薄云天气的效果。这时候使用中性密度滤镜,可以把射进镜头的光线量适度减少,可以降低明暗对比度。在特别明亮的情况下,像晴天下的海滩,这种滤镜相当有用。而使用偏光镜,也可达到类似的目的。想要减少进光量,另外的解决之道就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从色温和光照度的角度讲,最最理想的摄像状况,是在晴天薄云、太阳光线不那么强的室外,光照度约10000 lux,色温约6000 K左右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影像色彩很明亮,比在弱光下和人造光源下拍摄出来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天空中稍微有一点薄云,光线可以得到充分的扩散,摄像者也容易把对比度把握得很好。

室外摄像时,一定要先察看好太阳的位置,然后才开始拍摄。在摄像时,虽然你希望光线越亮越好,但太阳光过强,摄像时可能会遭遇很多光线上的问题。如果顺光拍摄,你也许会嫌影调平板单调,缺乏立体感。主体如果是人物,他们可能会被太阳照得眯起眼睛;如果逆光拍摄,拍出来的主体可能会被笼罩在阴影中;而采用侧光拍摄,可能会出现主体受光面过量、被光面却出现很深阴影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一个反光屏— 你可以买一个特制的反光屏,也可以用白板或锡箔纸代替。在采用逆光、侧光、侧顺光拍摄时,把反光屏放在主体旁边,比主体稍微低一点,把阳光反射到主体脸上以增加主体的照度。这样做会使光线扩散的更加均匀,可以避免对比度过大、阴影过深等现象,而不会把阴影完全消除使人看起来不自然。

在低照度下拍摄

在白天,大多数室内照度在300lux~100lux之间,在这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像机,自动光圈会开到最大,致使景深过渡压缩,对焦就会困难。在长焦距的方式下拍摄特写镜头以及摇镜头时,就会出现模糊的现象。

一般来说,在室内进行拍摄时,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的f值在4以上时,拍摄出来的影像质量和景深两者都可以得到保证,这时就不必增加照明。在拍摄特写镜头及摇镜头时,就不用担心会出现焦点不实的现象。

在照度过低的条件下进行摄像时,要得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被摄主体的照度。但不一定非要增加人工光源,而是可以充分利用好现场的光线。如果光线不是太暗,如在白天300lux的室内,我们可以加一个反光屏(较亮的锡箔纸或镜子都可以),把太阳的光线反射到被摄主体上以增加主体的亮度。这种办法也可以用在光照不足的室外对人物等较小主体的拍摄,但对于建筑物及大的景物拍摄就不起作用了,这么大的面积可照顾不过来。

另外,在低照度下进行摄像时,还可以利用摄像机自有的一些功能来提升拍摄画面的亮度。如数码摄像机的数码增益功能,在照明不足时,可以打开摄像机数码增益功能开关,以电子方式来提升画面的亮度,但是这种方法是靠提高摄像机视频放大电路的增益来提升画面亮度的,这样会使图像噪点增加、信杂比下降,是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的。特别是中低档摄像机尤为明显,在使用这种功能时一定要注意。

照度越低,拍出灰色或颗粒影像的可能性也越大,对比度和信杂比会下降,色彩还原性也差。一般情况下,在晚上灯光下的室内,照度更是在100lux以下。在这种照明不足的条件下拍摄,要得到清晰亮丽的图像,当然最好是增加照明,使用以上方法就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

使用附加光源

大多数摄像机都可以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摄像,但其效果往往很不理想所拍出来的影像不但画面粗糙,色彩也会失真。摄像机的自动系统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要么曝光不足,要么景深太浅,自动对焦系统在对焦时,也会遭遇困难。如果增加一些摄像时的灯光,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拍摄出来的效果会好许多。

使用哪种摄像灯

1、机顶灯

摄像机的.上部,都有安装摄像灯的四角形装置。在较暗的地方拍摄时,可在摄像机上装上一个小型低功率的照明灯,加以辅助照明。这种灯要刚好适合机顶预留的空位,不需要任何连接步骤和电源就可以轻松使用。某些摄像机本身就有内置的摄像灯,少数DV摄像机还装有称为智能型的摄像灯,可以通过摄录放一体机的镜头,自动感应明亮度,如果光线不足,摄像灯便会自动开启。

附在摄像机上的灯源小巧轻便,但由于靠摄像机自身的电池供电,会大大降低电池的拍摄时间,不利于长时间工作。并且由于机上电池电量有限,灯的功率都不大、也不可能大,亮度有限。机顶照明灯的光束角度较窄,只能照亮一个较窄的区域,一般只适于小空间、近距镜头的拍摄。

2、外接摄像灯

外接摄像灯虽然没有摄像机上的灯源简单易用,但它由于是机、灯分离,摄像灯是由独立电源供电,因此功率大、照射范围广,可长时间使用。这些外接摄像灯可以在一定的视角内投射亮度很大的灯光,可以帮助主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在人物拍摄中各种距离的要求都能满足,会让拍摄更加灵活、自由一些。

把外接摄像灯的位置设在摄像机的旁边,大约与摄像机和主体之间的连线成25°~45°斜角,这样制造出来的效果要比机顶光源所造出的效果好许多。

有些摄像灯的光束是可以调节的,可自由选择是用“泛光”还是“聚光”,称作“变焦灯”。它发出的光可以调为强力而集中的光束、也可以调为照射面较广但亮度较暗的光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调节。大多数摄像灯的前端都装有 “遮光舱门”,可以打开或是关上一部分,可以释放出面积很大的强烈灯光或范围很小的聚光灯光。

制造散光

摄像灯的灯光一般是日光色,让灯光直接照射在主体上,拍摄出来的色彩看上去最好。摄像机的白色平衡功能可以在自动模式下运行,而不用担心其它光源。因为摄像灯发出的强光会盖过任何钨丝灯泡或日光灯发出的光线,因此不会产生奇怪的颜色对比。

但如果光线太强烈,则直接照射在主体身上的摄像灯会产生非常刺眼的亮度,会使主体投射出难看的影子到背景里,而且主体人物也会因为光线直射而眯起眼睛。想要克服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散光板。在光源和主体之间加装一面散光板,如白薄纱、毛玻璃或半透明的白纸片等挡着光线,将摄像灯的光线扩散开来,可以使照明效果变得更加柔和、自然和安详。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如果使用的是白纸片等易燃的材料当作散光板,请不要离灯泡太近,摄像灯灯泡发出的热量会足以引燃散光板。

如果手头没有散光器材时,可把摄像灯的角度向上调,让灯光射向主体与摄像机之间的天花板,让光线从天花板上反射在被摄主体上,而不是直接照射。经过天花板的反射,可以使光线分散开来,使光线变得柔和一点,亮度会更为平均。当然也可以使用较大的白板或锡箔纸做成的反光板,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制造反射光时要注意,要选择白色的天花板或反光板,因为其余颜色的天花板会吸收比较多的光线,色彩也会略有失真;天花板要低、摄像灯灯光要强,否则大部分光线都会因此流失掉,因而造成亮度不足,画面人物看起来显得不自然。

三点式打光法

三点式打光法是场景中最普通的打光法,它由最亮光源(主灯)、相对于主光之次光源(辅助灯)及从主体背后的光源(背灯)三个光源组成。

1、主灯

主灯是被摄主体的主要照明来源,可在较宽的范围制造出较强的光照,因此要使用最亮的光源作为主要的灯光。主灯的位置应安排在摄像机旁边约25°~45°角的侧顺光位上,而高度要略高于被摄体,大约比主体高出10°~45°,灯头略向下倾,略带俯射状。这样的灯光照射在主体身上,才不会像架在摄像机前端的摄像灯所发出灯光那样刺眼。但是,它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很深的阴影。

至于这种灯光的亮度大小,要看摄像空间的大小和灯光和主体的距离而定。拍摄外景时,一般用电池发亮600W~1000W的卤灯,它发出的光线强度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场面的照明。而在空间较小的室内拍摄,100W~300W也基本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2、辅助灯

主灯提供的光线已基本能满足拍摄照度的要求,但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过深的阴影。而增加辅助灯的目的就是给阴影部分进行补光,缓和脸部的明暗对比。但是,也不能让它把阴影完全消除,因为阴影有助于显示出脸部的轮廓,增强立体感。

辅助灯的灯光必须比主光弱一些,位置应该放在摄像机另一边、原则上不大于30°角的侧顺光位上。

3、背灯

在你所拍摄的主体后面加背灯,目的是要将主体与黑暗的背景分离开。背灯的灯光更不能过强,不然就会变成为逆光拍摄。背灯的位置要放在摄像机正对着的方向上,也要比主体高一点,形成大约25°~60°的俯射光,照到被摄主体的上半部分上。可以描绘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区隔出来。

另外,还有的在以上三点式打光法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顶灯和背景灯。

顶灯的布局位置在物体的顶部,使主体成一种高光感或模仿阳光投射的效果。背景灯照亮的只是主体后面的背景,但它的灯光不可照在主体身上,同时除去主灯和辅助灯造成的阴影。背景灯的光束应该很宽,亮度要平均且不宜过高。当主体很接近背景时,就可使用这种灯光,目的是使背景与主体产生空间感或其它的特殊效果。

使用摄像灯要注意安全

1、确认灯具和电源线路没有过载。

2、将电线整理好,用胶带把电线粘在地板上,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绊倒。

3、在移动的时候,将灯光熄灭可以延长灯泡的寿命。

4、大功率的摄像灯散发的热量多,不要将易燃易熔的遮盖物放在其周围。

5、手要带手套来触摸灯泡——即使灯泡已经冷却——不然会使灯泡的寿命大为缩短。调节较烫的遮光仓门时也要带手套。

6、在将器材收起前,先让它们冷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