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怎样去做好一个管理者
扩展阅读
怎样显示日历日期与时间 2024-12-23 15:11:00
红牛多少钱一罐 2024-12-23 14:40:02

怎样去做好一个管理者

发布时间: 2022-01-17 10:05:51

Ⅰ 怎么去做好一个管理者的工作

我们相信人性是可塑,员工只要加以培训,他是可以改变的。

怎么培训?条件:尝试了解员工的人性,不是“X理论”里所描描绘的的那样懒惰,不负责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改变,没有抱负,容易受骗;也不是“Y理论”所说的那样勤奋,希望负起责任,既有野心,又有想象力,还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朝向组织目标。中国人不相信极端,我们相信员工是可塑的,管理者的责任,即在安排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把慎选而来的员工,都塑造成忠诚、肯干的优秀员工。

我们该让员工有家的感觉,关心工作,就会适时应变。

管理的过程是:关心员工的成长,为其确立目标和标准,赋予应有的责任与权力,使其有“一份子”的感觉,从心出发,用心工作。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着各自的角色,身份不一样,立场也就不一样,但是我们彼此都需要了解和同情。

管理者的态度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组织成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礼就是角色期待,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角色期待好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即为合礼的表现。

孔子倡导“仁以安人”,“仁”孔子的解释是“爱人”,孔子认为社会动乱,是因为缺“爱”,管理者只要给与一定的“爱”,社会就能“复礼”,重回秩序。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它是中国企业家的王牌必杀技,不然怎么每个老板都那么“好”呢?

管理者首先要考虑:你到底要安什么样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我曾访问过很多企业的老板,我说:你希望用什么样的人?希望你的员工怎么表现?他们的问答很有意思,答案是肯干的就好。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你认为中国人真是肯干的就好,那是非常危险的。

其实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忠诚。仅有忠诚还不够,还要持久。今天忠诚,明天忠诚,后天却叛变了,那有什么用?一个人肯干不肯干,其实也不是很重要,肯干的先决条件是一定要能干。你看不能干的人,他越肯干你越怕,因为他一动事情就全乱套了。我们最怕就是不能干的人却很肯干。因此,我们要安的就是忠诚、持久、能干而又肯干的人。

国外管理制度体现的是员工必须对工作的忠诚,没有要求对人(老板)的忠诚。中国人不容许你对公司不忠诚,不容许你对顶头上司、对领导不忠诚。同样的忠诚,中国是对人的,国外是对事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忠诚。忠诚不持久,就是我们最讨厌的叛变。所以忠诚一定要持久。

同时,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能力,合理地表现出来。所以,中国人不太讲能干,我们讲肯干。肯干就是你会动脑筋,如何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得合理。只要你很莽撞,只要你没有关注别人的存在,你一表现就会得罪很多人。

所以,我们人才的条件其实有四个,缺一不可。

这样的员工要靠我们去塑造。怎么做呢?

在古代会从他对父母的孝与不孝来琢磨。所以,在选拔干部层级的官员时,多半会去拜访他的家庭,看看他在家里面和父母相处的状况,来判定我们该信任他到什么程度。一个人对父母很孝顺,他大概是不会叛变的。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里头,他怎么会把老板放在心里头呢?

这样的方式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粉丝,有些老板甚至利用孝来绑住他的员工,老板给员工的父母开福利,让父母感恩,从而影响他们的孩子。

我们要的是一个纯真的人,就是可以同甘共苦、可以共患难的人。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大家相处得很好,万一碰到难题,他也不会马上就跑,我们喜欢这样的人。同时,一个人能干不能干,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才会长期能干。

这样的人塑造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要求他,并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了。一开始,我们不会交代他太多工作,但是,我们会看看他有没有用心投入。我们最关心的是你有没有用心,而不是有没有努力。国外只要努力就够了,因为国外认为看得见的部分才算数,有没有用心是看不见的。中国人专门从看不见的部分去琢磨一个人,他会看你对他的诚意,而不是嘴巴讲的话。

所以培育出来的员工,如果他能够主动用心地去把事情做好,你就很放心,还操那么多心干吗?但只要他不用心,你操心都没有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以前因为环境变动不大,我们还可以让员工照规定办理,现在环境变化加剧,几乎每天都不一样,我们就要让员工用心工作,这样他才会适时应变。

我们一般管理者交待员工工作的方式一般是“你给我想个方案,写个计划。”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他回去可能写到三更半夜,写了两三千字,但第二天当他把计划交给你的时候,你可能会很生气:“写那么多干什么?我有时间看吗?”这样对他打击太大了。他心里想:“如果你早说,我就不用写到那么晚才睡觉了。”可见我们交代事情经常没有明确,指示太空洞,没有抓到要领。我们上下之间经常为这些问题搞得很不愉快。

我在当领导时,一定会交代我的员工三件事:第一,我需要一个计划,是给董事看的,或者是给投资者看的,或是要给客户看的。因为看的人不同,当然写的计划从内容到形式也不可能一样。第二,篇幅合理就行,大概写300字就够了,最多不要超过500字。他就不会费神写一大堆,也不会因为写得少而挨骂。第三,第二天中午12点以前放在我桌子上。因为那时他不一定能找到我,不必亲自交给我,放在桌子上就可以了,因为桌子是不会跑的。这样的交代清清楚楚,就不会让员工不高兴,我也不高兴,这就是讲清楚的好处。

我们抓住要点,员工就能很好地适应你,很好地配合你。我们现在的管理者,总是交代很随便,很随意,员工搞不清楚上司到底让他做什么。他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猜中上司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许多管理者经常使得员工无法做事,这一点所有当领导的人都应该自己反省。许多员工本来是很好的,但到最后却不想做事情了,就是因为领导没有替他想,没有掌握管理的精神。因此,我们要员工关心工作,就要帮助他能够把心投入进去。我们应该让他好做事,而不是搞得他无法做事。因为他无法做事,最终倒霉的是我们。

我们要承认大家都是人,这一点最重要。人的人格基本上是平等的,地位可以是不平等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情。那怎么办?《大学》中讲:“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意思是上面的人对我这样做,我很不高兴,就不要用这种态度去对我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对我这样的态度,我一肚子火,我就不要用这种态度去对我上面的人;左边的人对我这种态度,我很不高兴,我就不要用这种态度去对我右边的人。其实用四个字就讲完了:“将心比心”。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任何事情,不要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

“将心比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相当困难。因为一般人,从小都是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你看小孩子有东西就抓给自己吃,不会抓给别人吃。人都是相当自我的,只照顾利害关系,只想到自己的方便,不太考虑别人。所以,我们要记住儒家最了不起的“推”,一定要学会推己及人——想完自己,再推出去想别人。

管理者要员工三个小时就把报告写出来,这是为了管理者的方便,但是我们站在员工的立场去想,三个小时内他是根本写不出来的,因为他要去找数据,还要加减计算,还要归纳分析,三个小时怎么够呢?所以,我们管理者交代员工做事情的时候,员工回去往往是一头火,他心里想:“你自己做过没有?你没有做过,当然可以认为很快就能写出来了。”他更不会安心去做事情的。领导一定会交办事情给他的员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时间这个因素。你一定要考虑到他需要多长的时间,然后规定他在你要求的时间之内完成,这样大家都很合理。

一个主管做得好不好,就看你的命令能不能被顺利地执行。这不完全是员工的事情,与主管自己有相当大的关系。上司对事情很着急,但员工心里想为什么昨天不做呢?今天才着急,我能做得出来吗?上下级之间经常有这种矛盾。

如果我们互信互谅,彼此站在不同的立场,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事情当然就做得好,而且做事的过程才不会草率,员工才有时间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这样久而久之大家养成习惯了,这套管理才可以长期有效。

Ⅱ 怎样可以做好一个管理者

“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管理者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团队成员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团队目标。管理是通过团队分工,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比个人所能取得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整体效应。

管理者的卓有成效就好比是一种思想上的习惯,是可以学习的,但却无人可教的。是需要靠自己有意识的训练习得的。
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1.记录时间;
2.管理时间;
3.统一安排时间。
二.注重三方面的贡献: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三.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1.将职位设计成合情合理,使人能够胜任。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且范围要广。
3.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每个人都有短处,不要找人的短处或不足。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让各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四.要事优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五.要做有效的决策。
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团队需要的是正确的决策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影响决策的五个要素:
1.搞清楚决策事项的性质: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
2.明确决策的目标是什么。
3.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
4.化决策为行动。
5.建立反馈机制,检验决策的有效性。

Ⅲ 怎么去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呢

1、沟通能力。
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
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3、规划与统整能力。
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与执行能力。
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些,往往都是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5、培训能力。
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6、统驭能力。
当一个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团队,才能进一步建构企业。但无论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复杂多变,赢得员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条件。

Ⅳ 怎样做好一个管理者

1、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管理者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3、规划与统整能力。管理者的规划能力,并非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而是长期计划的制定。换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4、决策与执行能力。在民主时代,虽然有许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是管理者仍经常须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都往往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5、培训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因此,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Ⅳ 怎么做好一个管理者

一、大局思维
大局思维是指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认同公司文化及公司战略,能够有效的整合内外部资源促进公司目标实现;同时关注组织发展,积极思考并提出工作改进建议。
二、有效计划
有效计划是指作为管理者能够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有效带领团队制定组织发展计划,并将计划逐层分解传达;同时,确定明确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任务节点并责任到人,确定细致的实施步骤和检验指标,预先安排好任务所需的各种资源,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变方案,最终保障工作高效的完成。
三、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指作为管理者要积极的进行目标管理,监控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配比关系,克服不利的环境,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保障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敢于决断
敢于决断是指作为管理者要积极的获取信息,并进行深入谨慎的研究,在充分评估机会与风险、质量与速度的基础上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勇于担责
勇于担责是指作为管理者要积极主动的接受有挑战的工作,并对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结果负责,若工作出现问题或风险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并能有效快速的解决问题。
六、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是指作为管理者要能够开放自我,不带主管判断地去倾听他人的想法,通过给予反馈影响他人的想法;当团队遇到问题时,能够获得他人由衷的协助共同解决问题。
七、大胆创新
大胆创新是指作为管理者要能跳出公司或行业的限制,借鉴多方经验,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对疑难问题能以创新性手法解决问题。
八、体恤关怀
体恤关怀是指作为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真诚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想法,并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别人的潜在需求,并帮助其获得持续性成长。

Ⅵ 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

想做好的管理者,就要自己学习如何管理企业,自己学习好管理知识,自己能把一个企业(无论大小)管理好,多学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深入了解。
首先您必须清楚,服装在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服装店的经营状况,还有您所经营的品牌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当然是指不同的消费阶层)。
了解市场情况后,就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多半不强,少数有眼光的员工除外,大部分员工只会看到自己一个月有多少薪水,而看不到让企业更强可以为自己一个月带来更多的薪水,他们认为,让企业变强,是老板考虑的事,这种想法也不完全错,因为在有些企业里,主人翁意识强的员工不受重视,主人翁意识弱的员工只会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随着环境的影响,本来不懒散的员工,也会被这种环境把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磨掉,也会变得懒散起来,这样,企业就不会更好的发展;企业的利润就会不高;利润不高给员工的薪水就不会高;薪水不高,员工就没有积极性,就会更加“懒散”;员工懒散,就不会努力工作,企业就不会发展...
...(有点绕口)。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企业,多半会面临破产,员工们的损失不大,大不了跳槽。而老板的损失或许不可估计,公司破产,损失的不只是金钱,可能还有人脉,经营企业,人脉很重要。
说了利害关系,现在来谈谈对员工的管理,由于不了解贵企业的情况,所以我只好分情况来说:
小型企业是老板直接管理员工,“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这句话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一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离不开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在于:
(1)赏罚分明;
(2)制度大于人情;
(3)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4)制度适用于任何人,老板也不能特殊化。
第(2)条和第(3)条是不是有点矛盾啊?呵呵...其实不然,给你举个例子:以前我上初中时,班主任让我们班委干部每天早上把7:40之后来的同学姓名记录下来,实行这个制度后,仍有不少同学迟到,我就根据“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原理,向班主任提了一个建议,给同学们宽限一点时间,但不是明着宽限,具体办法是,在班主任的“默许”下,我们私自把迟到的时间改为7:45,在这之后来的同学一律记录下来,表面上看,迟到的时间仍然为7:40,这5分钟就叫“小事讲风格”,而7:45之后就叫“大事讲原则”了。之后就很少有同学迟到了,如果班主任明着说把迟到的时间改为7:45,那效果就会不同了。
用制度套住员工(不是锁住),给员工留下一点“宽容”,他们会在放松的同时,遵守制度。
除了用制度外,培养员工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很重要,奖赏制度要明确,适度,经常开会,一定要把“主人翁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至于怎么灌输,根据贵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广开言路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要及时了解员工们的想法,家庭情况,最好记住每个人的生日,在他们生日时,给他们一份惊喜,或许员工会把企业当成“第二个家”来看。经常听听员工们的建议,可以发掘出更多的人才,让“主人翁意识”强的员工,更有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弱的员工会增强这种意识。
再附送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管理,希望您以后能用上,呵呵
中、大型企业有个特点,那就是员工和老板很少沟通,甚至很少见面,自上而下的生疏,会导致沟通不便,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如:人才的建议不能及时反映到老板那里去,因为还隔着主管和部门经理,沟通的不方便,会导致大的方针策略不能更好地实施。有句话叫“我下属的下属,不是我的下属”,这句话说的很好,也很适用。作为中、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您的下属就是部门经理们,您要做的是要像上面说的小型企业里,老板对待员工那样去对待部门经理,他们,再去管理员工。但您需要不定期地进行“基层调研”,虽然不是您的下属,但他们也是在为您工作。否则,会出现一种状况:员工们只关注自身利益,董事长只注重长远利益,长远利益不是每一个员工都看得到的,甚至有可能因为长远利益而影响员工的短期利益,即使长远利益远远大于短期利益。是的,身处不同的位置,看的就不一样,否则人人都能当董事长了,这种时候,沟通就成为关键,董事长、总裁和部门经理们,要努力让更多员工了解企业的状况,在实行长远利益方针时,一定要及时让员工们了解,这样,上下一致,企业的路就会越走越好。
上面说的制度和广开言路,也可以用在中、大型企业里,不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一味的“教条主义”,反而会不好,破坏企业的和谐。
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吧,希望您看过之后要根据贵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方法。最后祝您生意兴隆,发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