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养幼儿进餐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行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引导幼儿愉快进餐
幼儿进餐时要讲究秩序和纪律,不要拥挤,应从小学习饮食礼仪,不影响别的小朋友进餐,养成专心用餐,礼貌进餐的好习惯。幼儿进餐时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而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能使幼儿身心愉悦、放松。经常保持进餐时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增进幼儿食欲。幼儿进餐时,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能使幼儿愉快的进餐。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播放音乐。就是在幼儿进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愉快的进餐;二是对进餐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鼓励,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表示赞扬,这会激励他们更加积极用餐;三是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宽容。如:进餐过程中出现有的幼儿掉饭菜,有的剩饭,还有的把饭扣在地上等现象,这时我们不能训斥、命令、批评,而是要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 给他们鼓励,这样他们才会越做越好。
2.创设丰富的进餐主题墙饰,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
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中介和桥梁。我们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墙饰活动,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在互动中学会科学进餐的知识,懂得进餐时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增强幼儿科学进餐的自觉性。
通过家长的反馈表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幼儿存在着挑食、偏食、边吃饭边玩耍,甚至个别幼儿进餐不吃一点菜等一些不良习惯。针对这些不良习惯,我们首先创设了“我是爱吃饭的好宝宝”主题墙饰。接着创设第一个子栏目“我会这样做”。把幼儿吃饭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拍下来,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一起看图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进餐时,如果哪个孩子做的不好,我们会说出儿歌中的某一句,提醒他,孩子会很快就调整过来。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等也是科学进餐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内容深入每个幼儿心里,我们和孩子一起把每一项步骤图展示在主题墙上,编成儿歌,照着去做。从而大大减少了教师用生硬的语言、命令等形式去教育幼儿,而是采用物化的教育目标,通过表扬、暗示、提醒儿歌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幼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离园时,进餐表现良好的小朋友就会奖励一朵小红花。激励的效应是神奇的,孩子之间也互相提醒,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
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教育不同,对食物的偏好也必然不一样。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进餐多少等,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异。
1.逐渐加量法
面对太多、太满的饭菜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给幼儿盛饭时,要留有余地。这样幼儿会很轻松地吃完一碗。然后教师及时鼓励:“真棒!再盛点吧!” “今天,你吃了两碗,真了不起。”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激起幼儿的食欲,达到逐渐增加饭量的目的。
2.情绪感染法
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极易受大人的情绪感染。因此,我们会用积极地情绪去感染幼儿,激起幼儿食欲。面对不爱吃蔬菜的小朋友,我们会神秘地说:“你一边吃蔬菜,一边还能听到蔬菜咯吱咯吱地为你唱歌呢!”面对食欲不佳的幼儿我们会认真地说:“你这个勇敢的奥特曼,快吃吧,补充能量才能打败怪兽。”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们,激起幼儿主动进餐的愿望,有效地解决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幼儿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3.榜样示范法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同伴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我们要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对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让孩子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有意地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渐渐地让他们在正确进餐的轨道上迈进。
4.观察法
针对幼儿进餐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如:有的孩子吃饭慢,是因为身体不适,我们会更加关心,鼓励他适量进餐;有的孩子是因为不爱吃,我们会用游戏口吻激励他,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5.亲身实践法
亲身实践法就是教师与幼儿一起亲自实践,有地放矢的进行教育,改变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进餐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幼儿不喜欢吃青菜,尤其是菠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菠菜种,种在种植区,经常带领孩子们去观察,给菠菜浇水、松土、除草。菠菜成熟了,我们共同把收获的菠菜带回活动室,通过择、洗,再送伙房。带领幼儿参观伙房师傅烹饪菠菜的过程。进餐时,孩子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三、家长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可以独立完成的,也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完成的。这需要家园同步,统一行动,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多渠道与家长沟通,实现家园互动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具体表现,实现家园共育。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及时有效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与家长双向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性,家长如何以身作则科学喂养幼儿等知识。通过qq群、微信、手机短信、电话等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偏食、挑食等现象介绍一些小窍门、小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科学育儿的自觉性。
2.召开家长座谈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我们打破由原来家长是被动的倾听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针对孩子近阶段饮食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请进餐习惯良好的家长说说自己育儿经验;鼓励家长说出自己育儿困惑;大家互相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经验共享,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向沟通,也各自在活动中积累了教育经验,提高了教育水平。
总之,对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趣、直观、形象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那肯定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幼儿的身心进一步得到健康的发展。
2. 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正确进餐
(一)合理组织,使幼儿有良好的用餐情绪
1、家园共育、控制零食
有些家长从孩子一起床就不断往孩子的嘴里添零食,特别是双休日,孩子想吃什么零食,家长就给买什么,造成孩子没有饥饿感。幼儿园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采用节制法,对幼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
2、以身作则、科学进餐
挑食是托班幼儿在用餐中常见的不良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法。在平时家长可以在幼儿在场时有意识的谈些他们不爱吃食物的营养所在;也可以在餐桌上和幼儿一起尝试;还可以多变化一些烹饪的方式,同一种菜的不同口味也会吸引到幼儿的。当然耐心和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幼儿逐渐的克服。
3、餐前安静活动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
(二)控制合理进餐时间
让幼儿自觉调整用餐时间。对幼儿进餐环节中出现的边吃边玩、边吃边讲话、东张西望,教师尝试过这样几种小方法,效果不错。
小奖品的妙用(利用孩子带来的分享食物,或午餐中多出来的水果、点心奖励有进步的孩子。)
吃饭耗时的原因也包括了有些幼儿习惯把饭含在嘴巴里不肯吞下去,这点也是让许多家长和教师感到困扰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研究。利用午餐后的卡通欣赏、或玩具分享时间来吸引他们。
3. 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幼儿进餐
你好,指导幼儿进餐可是个大工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孩子们刚刚上幼儿园,进入小班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三周岁。这个年龄在家里都是小宝贝,可能不少孩子还都是由家长们追着来喂饭,孩子们自己都不需要动手,真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但是上了学,到了幼儿园,再也不会有家长跟着后面追着喂饭了,老师因为要照顾几十个孩子,也无暇分身,顾及不到那么多。
所以在家里,家长就要尽可能早早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要学着自己吃饭饭,不用别人来喂。
真正到了幼儿园,有的孩子可能还没有真正学会吃饭,一定程度上会有点不适应,吃不好就会哭闹,也会让老师比较苦恼怎么办?
那么老师可以试试这样做,尽全力努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幼儿园的孩子都是使用饭勺,汤勺,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把饭分好,把菜分好,座椅放好,对孩子们强调,要等着老师喊一声“开始吃饭”的时候,才能真正开始吃饭,谁都不能提前吃,谁都不能提前动勺子。
教育孩子们饭前一句话“谢谢老师”,要求孩子们必须要整齐划一的说出来,时间一长,孩子们就能懂得最基本的感恩概念了。
2.每个孩子都只能吃自己碗里的饭菜,不能伸手到别人碗里面,因为大家分的饭菜都是一样多,你吃了别人的,别人就要少吃一点了,别人不就要饿肚子了吗?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要改。
3.不要把饭菜掉在桌面上,那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要大口大口吃饭,让饭饭在肚子里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这样做不是一举两得吗?
4.吃饭结束的时候,最好设计一句话,安排孩子们每天说一次,比如“老师,你们辛苦了”也能增强孩子们进餐的仪式感。
4. 如何管理好幼儿午餐后
进入大班以后,感觉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好多,吃饭速度快了,和同伴的交流多了,还经常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精力也旺盛了,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说话声音也大了好多。每天的午餐后散步前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很难管理的时间段,每天吃的快的都是那一部分孩子,他们吃完后,就在教室中显的无所事事,如何更好的管理好这个时间段,就成了老师头疼的一件事。 后来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很喜欢看书,只是教室图书区的那些书他们早就看过了,没有了新鲜感,吸引不了孩子们安静的阅读了。于是,我让孩子们从家中带来新的自己喜欢的书,放在自己的小生活柜里,每天吃过饭后,可以拿出来和同伴交换、分享,随时还可以拿回去重新调换。几天过后,我发现,午餐后教室中特别安静,先吃完的孩子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安静的看着书,其他孩子的吃饭速度也快了好多,因为他们等着吃完后,拿自己的书去和好朋友交换着看呢。王武杰拿来了新的迷宫书,吃过饭,就大方的和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认真的走迷宫。宣宇航带来的是大家大家都喜欢的恐龙,几个男孩子就围坐在一起,讨论每种恐龙的特点。露露和斯烨飞是好朋友,每天露露都要搬椅子坐在斯烨飞身边,等她吃完了一起去看书。没带书来的孩子,还学会了礼貌的向同伴借书。等所有孩子吃完后,孩子们就把书收回自己的柜子中,一起下去散步了。孩子们找到了兴趣点,自然就会安静的有序的投入其中,这样老师就可以去提醒照顾还在吃饭的那部分孩子,使整个进餐环境安静有序,利于孩子零良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只要老师用心去感受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很多问题就会很容易的解决的。
5. 如何组织幼儿正确进餐
我们常常看见有这样一类孩子:饭前不愿意洗手或是不自觉地洗手;吃饭总是要父母喂,边吃边跑;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忘看动画片,手里不停地玩玩具;看到不喜欢的饭菜不吃,或是有选择地吃。这些现象反应了孩子的进餐习惯及家长是否有正确引导孩子独立地进餐。
我们常说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有良好的食欲和合适的饭量对他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但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进餐习惯和规则也很重要。虽然孩子的年纪很小,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保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教师应将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观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因此,加强幼儿园进餐环节的组织和指导,对促进幼儿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我将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进餐各环节做了如下小结:
1
进餐前积极有效地洗手
在我们的集体活动中,我们可以学习“洗手歌”,通过开展各类正确洗手的活动并贯穿一日生活环节中,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提高对是食品安全的认知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知道饭前洗手也是科学进餐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内容深入每个幼儿心里,让孩子们更加明确地掌握正确盥洗的步骤,我们可以把每一项步骤,通过图形加文字的形式又或者是幼儿自己绘画的方式展示在墙上,编成儿歌,照着去做。从而,大大减少了老师用生硬的语言、命令形式去教育幼儿。让不愿意洗手的幼儿或者不自觉洗手的孩子能够主动、积极地正确洗手。
2
进餐的环境、氛围一定要温馨、舒适
首先温馨、舒适地进餐环境给人宁静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烦躁、嘈杂地环境中小朋友们会显得更加不安,一个人的心情没有平静下来,又谈何能够舒心地进餐呢。在开餐前,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几分钟地简短互动,大家可以常常歌、聊聊天、又或者是猜猜我们今天的美食是什么,让孩子们对进餐的食物产生好奇,已达到吸引孩子们能够自主地开餐,而不是抗拒每天的进餐环节。在教室,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环境主题墙、空中创设有关各地丰富地美食照片以及图片,让孩子在美食氛围中能够愉悦地开展进餐环节。
6. 教师如何组织幼儿进餐
餐前组织
1、用音乐律动和手指游戏等方式组织幼儿盥洗,减少等待现象
每餐前的盥洗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以往总是老师维护好幼儿的秩序,以组为单位进行,一位老师在教室看护好教室里的幼儿,另一位教师要注意幼儿上厕所的安全和幼儿洗手的情况。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饭又有一段时间差,是幼儿消极等待比较多的环节,如教师组织不当,先前孩子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
2、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开展餐前食谱播报活动,促进幼儿食欲。
良好的进餐环境有利于孩子促进消化腺的分泌,激起用餐食欲,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产生好的影响,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因此我们努力在为幼儿进餐前创造温馨、宽松的环境。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餐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够,对于饮食的营养价值认识不清。老师就事先了解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餐前给孩子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幼儿了解每种菜对自己的身体生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乐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端到班上时,用饭菜的香味再次调动孩子们的食欲。
二、就餐时的细节组织
1、把握好幼儿就餐时间,掌握正确的就餐方法
就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到孩子营养素的合理摄取,由于铁摄入不足,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增高。儿保专家主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幼儿每次就餐所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因此,班级教师和保育员针对吃饭过快的幼儿,及时提醒其细嚼慢咽,对幼儿进餐环节中出现的边吃边玩、东张西望,把饭含在嘴巴里不肯吞下去,吃饭耗时过慢的幼儿,找出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教师尝试用进步星,或午餐中多出来的水果、点心奖励有进步的孩子,或用餐后活动如玩具分享、自主游戏等来吸引他们尽量吃快。让幼儿逐步自觉调整用餐时间。
2、规范幼儿端饭线路,确保进餐中的安全
在进餐过程中总有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不安全因素,尽管幼儿也是很有序的按顺序进行,免不了还是有因端饭引起泼洒或碰撞,老师也是天天强调注意安全,但还是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摸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窍门,如果所有的幼儿能都围绕在固定的线路上(如逆时针从后到前)进行活动,那么就不会出现交叉现象,就能避免人为的碰撞,于是我们对幼儿分组端饭的线路进行统一规范,每组由组长带队,按固定的顺序进行,无论幼儿谁当组长,位置怎么调整都不影响线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很快明白坐在哪个位置该怎么走,刚开始几天需要老师不断的强调提醒,慢慢就好了。这不是对幼儿的限制,而是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极好环节。
7. 怎样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分析造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弱爱迁就孩子: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有些家长较为溺爱孩子;孩子不喜欢吃的就不让幼儿吃或少吃。如:有些小孩不吃动物内脏、肥肉,不喜欢吃蔬菜,家长一味迁就,不注意调整食物结构。而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就给他们多吃,造成了孩子偏食吃的过多过猛,营养过剩。 2、以零食代替主食。有的家长怕孩子不吃东西,就用别的东西哄他,零食不断,如饼干、果冻、糖果。零食冲掉了主食,影响了幼儿正常的进餐。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降低幼儿身体的抵抗力。 3、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就允许幼儿边玩边吃,或边吃饭边看电视有时还抱着孩子到球场、公路边、草地、边走边哄边吃……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了挑食、厌食、偏食、吃饭慢等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父母在幼儿吃饭时经常指责、打骂幼儿,或讲小孩不高兴的事情,影响他的进餐。 4、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孩子。家长自己挑食摄入食物单一,食物缺乏变化多样,不能激起幼儿的食欲,造成孩子偏食与挑食。 (二)身体因素: 1、有的幼儿患有上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引起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饭量较小。 2、幼儿龋齿或换牙,造成食欲差吃饭慢。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明确中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标准 1、能正确地使用餐具(筷子)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4、学习收拾碗筷,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明确目标后,我将班级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分成以下四类 (1)挑食偏食 (2)身体差饭量小吃饭慢 (3)边吃边说不专心进餐的 (4)吃的过多过猛的肥胖儿。 1、第一类孩子,我以鼓励帮助为主。在餐前特别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挑食。在学习古诗《悯农》时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要珍惜。我们还请校医介绍各种食物搭配的益处,多吃青菜,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对身体成长的好处。我还常常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如速度快,不挑食的幼儿,以一个正面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幼儿。 2、第二类孩子:进餐前教师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孩子如:有意识的吸吸鼻子说:“哇,今天的菜真香,瞧,陈婧、雅雯小朋友与老师一样,也闻到香味了,吃的真香呀!”小朋友也会学着我的“馋”样大口大口吃起来。个别已经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的孩子,他们不喜欢饭菜盛得过满,经常会看着一大碗饭发呆;于是我降低要求在饭前提醒督促保育员给他们盛饭时,不要盛得太多太满,吃饭时不催食,鼓励多吃等到他们吃完后表扬他们再给他们添饭。幼儿进步了我会及时的表扬或奖励,如“俊宇小朋友真能干,竟然吃了两碗”,或奖励小红花等。这样既达到不减少饭量又不会使孩子对吃饭有畏惧感。 对于体质较差吃饭慢的孩子,如李钰萍小朋友我会特殊照顾;通过询问家长我知道她不太会使用筷子吃饭,所以进餐时我给她换了餐具汤匙,并经常到她身边鼓励她,有时太慢了我会主动给她喂饭。冬天冷饭菜容易凉了及时给她换饭。有时一餐下来,我给孩子换的饭就达七八碗,不过现在幼儿都能吃完自己规定的食量。 3、对第三类进餐习惯较差的孩子,如吴东霖,琳璇、陈杰,我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训斥他们,讲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并利用进餐后的看书时间给他们讲《漏嘴巴》故事,教育他们吃饭在专心不东张西望,吃饭时在旁督促他们不讲话专心进餐。 4、对吃的过多,饭量较大的幼儿如吴宁欣与林俊毅,在校医的指导下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食量;让他们多吃青菜,多喝汤,少吃肉类和面食。提醒他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益消化。 (三)健全值日生制度鼓励幼儿进餐。 幼儿进入中班后,自我服务意识增强了,我班新设定了值日生制度,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孩子每天最关心的是今天是不是轮到自己值日。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与幼儿一起进行餐前准备,指导幼儿帮助保育员摆放餐具,分发碗筷,饭前特别提醒那几个吃饭慢的值日生“今天是你们值日请快一点吃,才能帮啊姨擦桌子,收拾碗筷。”现在孩子可积极了,吃完自己的一份饭后,还会提醒吃的慢的小朋友快一些,不要影响他们擦桌。接下来我还要求值日生要督促幼儿漱口擦嘴。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家园配合纠正幼儿不良的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午餐时间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着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进餐习惯。 1、设立进餐表格,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进餐情况。 我将一段时间观察到的幼儿进餐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家长看,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在园进餐量及是否挑食,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否养成,从而能有目的配合教师进行督促。就如班级的李钰萍小朋友她吃饭很慢在家爸爸总是喂她吃,养成她饭来张口的习惯;我们给家长讲这种做法弊端,会养成孩子依赖心理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不利;取得家长的共识之后要求他能配合学园放手让幼儿自己吃饭。 2、幼儿身体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调整幼儿的进餐量。 那一天,我发现叶泽潮小朋友坐在桌前那眼睛发呆,不吃也不说,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他的表情很难受:“我肚子不舒服”我给他倒来了一杯水,他刚喝了一口就吐了。我把他带到医务室室请黄医生看一下,从病情看是着凉了。我及时向家长反馈,请他们注意调整幼儿的饮食,减少幼儿的饭量。 还有一次吴宁欣小朋友捂着小嘴对我说:“蔡老师,我的牙好痛”。我一摸真的牙齿松动了。午餐时我减少了她的饭量,并在旁关注她的进餐情况,有时帮她挑一些细软的食物吃,不让她用牙齿咀嚼肉类。放学时我提醒家长带幼儿到医院看一下。第二天幼儿来园我急切地询问幼儿的情况,家长对我说:孩子在换牙了,医生说这段时间不能吃硬的东西,感谢老师的关心”。一学期来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我班幼儿在进餐时习惯大有改善,绝大部分幼儿在进餐时已形成良好的习惯。 着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进餐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们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8. 如何正确组织幼儿进餐
首先应将餐具分发下去,其次维持幼儿良好的秩序。
禁止打闹和吵嚷
再次要保证饭食的温度合适,不能过烫或过凉。
这是应该做的必要的准备工作。
9. 幼儿园保育员 怎样照顾幼儿进餐餐前餐后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进餐时尽量话少一点,话多了幼儿会一直跟你说话,鼓励不挑食,多吃菜,吃饭要吃好,餐后清洗餐具,做好卫生。
10. 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进行午餐
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形成及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进餐教育也是幼儿健康驾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饮食习惯,存在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这些不良进餐习惯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那么,怎样使孩子从小成养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个人觉得家长、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去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一下简要谈谈本人在幼儿教学中采取的颇有成效的做法:
一、 家长、教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引导
幼儿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饮食方面,家长对孩子比较“松弛”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爱吃的干脆就不吃,总是由着孩子说了算。所以,使孩子造成偏食的现象。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也向家长提到了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吃碰到的问题,每次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为什么孩子们在饮食方面有这样的差距。有的孩子甚至在吃鱼肉的时候,老师帮忙撕碎喂他,他还是全部吐出来。如果现在不改正一旦形成了这个坏习惯,那以后对于他们的健康身体是大有影响的。因为现在孩子正在长身体,各方面都需要营养。同时,也向家长了解了有部分孩子在家中是由成人喂饭的,甚至有的孩子要家长哄着吃,追着吃。另外,幼儿偏食、挑食、饭前吃过量零食的现象也很普遍。
所以,我认为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少不了教师的耐心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协调,家长和幼儿驾驶实施同步教学,从而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养成好习惯,假如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做法不一致,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二、 巧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餐前洗手的习惯
手是人体接触外界最多的部位,也是做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天生好动 ,他们常常在吃东西之前忘了洗手,这样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嘴里,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要洗手的习惯,并保持小手的干净。同时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刚开学时,我总是发现班上有个别孩子的洗手方法不正确,摸了肥皂就冲掉,这样没有洗掉手上的细菌。所以,孩子们在每次洗手前,我总是唠叨着,边示范给孩子们看:卷起袖子,打开水龙头、充分冲湿双手,摸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搓一搓,用清水冲掉、关掉水龙头、双手合拳甩一甩,用毛巾擦干。就这样,孩子们在手把手的引导下,使每位孩子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了使孩子们养成洗手的习惯我还字编了一首《洗手歌》:“呜,咔嚓咔嚓,排队啦!来洗手,打开水龙头呀,小手冲冲湿呀,摸摸肥皂。搓一搓,搓手心;搓一搓,搓手背;搓一搓,搓手腕,小手冲干净!再用毛巾亲一亲,看,小手小手,干干净净。”
孩子就是孩子,有的事情我们可能说一遍两遍他们能明白过来,但是有的事情我们要经常提醒正确引导,如今孩子们已养成了正确、勤洗手的好习惯,我觉得自己每天的唠叨不是多余的,事实证明了一切。所以说我们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即要耐心、又要细心,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
三、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导幼儿常规进餐
孩子总是喜欢一些有趣、深动的游戏活动,根据幼儿的心里特点,而单单和他们说道理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的方法,来鼓励幼儿初步了解每天按时定量进餐的重要性。例如,我经常利用“娃娃家”这一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戏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喂小宝宝吃饭,比一比谁当起“爸爸”“妈妈”来最像,并在教学中用各种轻松、风趣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穿插进去《怎样吃最有营养》一书的教学,使孩子掌握一些常规粗浅的营养知识,懂得要想身体好,就必须吸收全面的营养,合理地搭配饮食,健康茁壮地成长。通过故事《胖胖和瘦瘦》,使孩子们懂得挑食的孩子又瘦又小,样样都爱吃的孩子长的又健有壮。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利用农村资源,曾在秋收的季节,带领班上的孩子们参观农民收割稻谷,还组织孩子们一起帮着拾稻穗,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并通过故诗《锄禾》,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明白我们吃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
四、 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进餐习惯
相信大多数的老师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在进餐时,有的孩子光吃饭,不吃菜,有的孩子爱吃荤菜,不爱吃素菜,有的孩子吃饭速度特别慢,等等。
@_@我是分割线@_@
那么,如何纠正幼儿在进餐中诸如偏食、挑食、饭前吃过量零食等不良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几下几点做法与大家一同探讨:
1、 进餐前夸一夸
每个孩子都有同一特点,他们喜欢听好听话,我就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例如,在餐前对进餐表现较好的孩子进行表扬,“辉辉小朋友吃饭真是乖,吃得又快有好,大家都要向他看齐啊”“大家看,帅帅小朋友坐的真端正,这样吃饭的时候,营养很快就流到胃里,被身体吸收,长得又帅又壮。”
2、 进餐时夸一夸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膳食,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壮的体格,就必须引导孩子均衡膳食,合理搭配,全面吸取营养。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会观察、学习承认的一举一动,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循环渐进地引导,在进餐前,我们必须在孩子面前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每天在进餐前,我都会给孩子们介绍菜名,让他们知道我们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并且简单的了解它的营养价值,有时候碰到孩子特别不喜欢吃的菜,像海带我们班的蒙蒙小朋友特别不爱吃,每次吃海带时,他总是不高兴。怎么办呢?我始终想不出最佳的办法,但是一次游戏活动中,《勇敢的小鲸鱼》使我得到了小小的启示,我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鲸鱼,然后游过三个包围圈,找到钥匙救出被困在大石头缝里的小海龟,对呀!我何不在孩子吃饭时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呢?于是我就忙开了,自做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并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如戴上鲸鱼的头饰,用童
趣而神秘的语气对孩子们说:“我是大海里的鲸鱼壮壮,你们瞧,我的身体多么
高大,我的皮肤滑滑的,小朋友们都喜欢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朋友你们吃的海带就是生长在大海里的一种水草,我也很喜欢吃海带,海带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小朋友身体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多吃海带,才能让我们变的很强又壮!”然后,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海带来,边吃边说:“真好吃啊!”于是,孩子们也就自觉的动起了勺子,蒙蒙也跟着拿起勺子,慢慢地吃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如今孩子们碰到吃洋葱、芹菜等都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光爱吃素菜或者爱吃荤菜,我经常会用个中游戏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每样才都要尝试一下,合理搭配,均衡膳食,均衡营养。在孩子进餐时,我总是用夸张的方式鼓励他们,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会积极鼓励他们,如常鼓励他们说:“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嚼一嚼,真好吃。超超小朋友,你真棒”“怡怡小朋友,你吃饭真像火车钻山洞,盛满饭的小勺子像一列小火车呜呜地开进你的嘴巴,你真会做游戏。”
3、 进餐后夸一夸
孩子们在进餐后,我经常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对今天的进餐情况做个小结,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孩子,发给他们小红花,小帖画,自制的小卡片等作为奖励,并进行口头鼓励,如:“越越小朋友,你不留剩饭,吃的干干净净的,真棒!”“杰杰小朋友,撮子真高兴有你这样 的朋友,你是个爱干净的乖宝宝!”“阳阳小朋友,你跟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爱吃蔬菜爱吃肉,你是最棒的!”诸如这样的夸奖,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互相学习,能够较为有效的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剩饭等不良进餐习惯。
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那样,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现在我班上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孩子们在进餐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再有偏食、吃零食的坏习惯,每个孩子都能干干净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家中、幼儿园里协调一致,家长们也感到特别惊讶。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那样,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麻烦,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甚至更多。。。。。。,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好,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