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零开始,6步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思维磨坊 2016-12-02 22:29
这是《个人知识管理》系列第【06】篇文章。
全文约2500字,建议阅读时长10分钟。
【一、知识管理的6步】
知识管理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去“管理”知识。实际上,知识没法被管理,我们只能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这跟时间管理的道理类似。
不过,既然约定俗成有这个说法,我们不妨循此思路,想一想怎么“管理”。
在进行个人PKM的时候,如果在一开始就对整个学习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么在具体操作时,就能尽量减少卡死在某一个环节的可能性。
这就好比去登山,如果一开始就看到了路上要经过的风景,要遇到的困难,也知道终点在哪里,目标明确,心有定见,也就会比较容易坚持下去。
从零开始,6步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太容易卡在某个节点上,就习惯放弃,然后再怀疑、鄙视个人知识管理,从此弃之如敝履。
经过4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把知识管理方法分为3个阶段、6个小步骤,期间穿插了工具和具体的执行方法。
从零开始,6步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3阶段分别是:
获得(get)阶段,简称G阶段。
使用(use)阶段,简称U阶段。
分享(share)阶段,简称S阶段。
在获得阶段,细分的环节有:
1、获取:
根据生涯愿景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建立知识的筛选标准,确定信息流入渠道。
2、保存:
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显性知识的分类存储。确保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能迅速查到。
在使用阶段,细分的环节有:
3、内化:
将外在的显性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
4、使用:
将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运用。
在分享阶段,细分的环节有:
5、总结:
针对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定期进行总结和复盘。
6、分享:
将最有价值的部分,分享给特定群体,以分享的方式建立个人品牌。
对比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环节设置,能最大程度帮助我们对抗信息乱流,通过知识管理创造价值。
每天接受海量信息,没有做筛选和断舍离,大脑如同一间杂乱的房间,渐渐没有心力进行深度思考。这是在获取环节出了问题。
获取和存储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在获得知识的的当下,就必然要存储它,要么存在大脑中(记忆)、要么存电子文档、要么存实体文件。
譬如,你遇到微信里好的内容下意识动作是什么?是收藏,勤快一点的会加标签。但是当收藏了几百条内容,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呢?
没有好的存储习惯,在进行主题学习和使用的时候,就会如大海捞针。
收藏了很多显性知识文件后,如果不去学习、内化、使用,那学习过程不过是自欺欺人。
好比方,你买了N本经典书籍,也认真看了,然而合上书,既不记得里面的精华内容,也没有自己的体悟,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并不是这些书有问题,而是你压根没有意识到“看完书”才是第一步。
最后,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阶段性的总结,会帮助我们去修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其实质,是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心智模式。
当持续往复上面的步骤,分享这个动作,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看一看那些大神的文章,无不是把阶段性的总结进行精加工,然后通过各类渠道发布。围观群众只看到了“果”,却没看到之前的一系列环节所组成的因。
此外,分享还有一个好处。当你试图去“分享”某个知识的时候,会促进自己反复的把这个知识点吃透。
人的思考方式,其实是以语言作为中介。如果你说不明白某个知识,那证明脑子里没有想明白。
【二、不同阶段,关注不同环节】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的环节。
初学者进入新的领域,最需要的是正本清源,这时应该重点关注获取和存储。持续的时间段,对普通上班族来说,至少要6~12个月。
这时候切忌对学习材料贪多求全。选择最经典的书、最专业的老师和课程,反复记忆、领会、贯通。
以我自己为例,去年开始接触认知心理学,1年的时间就是在反复的看经典教材,然后寻找可以运用在成人学习上面的知识点。
当对某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关注重点就要变为内化和运用。
寻找一切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反复实践、刻意练习,用行动带来价值和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勇敢的放弃那些与自己个性、成长路径不符的知识,断舍离方得聚焦,聚焦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和总结之后,譬如2~3年,才是到分享的时刻。否则你自己都没搞清楚,分享的时候,心都是虚的,已经偏离了“分享”这个动作的本义。
在这个阶段,你要重视做分享,尤其是职场工作5年以上的朋友,只有把你的独特的隐形知识分享出来,你的厉害之处才能被大多数人去了解,带来各种发展机会。
然而这并非是终点,系统的分享,会让你把上一阶段的知识做总结,好比把仓库清空了一些,大脑腾出了新的空间,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学习旅程。
在分享过程中,你会收到好的、坏的反馈,这些反馈,预示着哪些知识会给你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的知识拓展方向。
【三、总结】
如同本文开头所说,知识管理,其实是管理你的学习过程,而看到管理的全局,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有时候我们习惯浅尝辄止,是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些这件事儿,是有不同环节的。不停的接受新知识,停留在【获取】环节,不过是欺骗你自己:看,我在很努力的学习哦,我是个优秀的人!
现在,看看你所处的职业阶段和学习状态,该重点关注哪个环节呢?
⑵ 管理知识,从记录开始
知识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吗?并不然。复杂是因它为看起来是这样的,如果你不去操作,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形成一套流程,它就像一座大山在你面前,想把它移走永远都是困难的。
如果不知道怎么去做知识管理,就去从记录这件事开始去做。记录是最简单的知识管理。
记录不是说做笔记才叫做记录,而是把你想到的或是某种感觉、又或是别人说到什么让你觉得可能是有用的就先记录下来。你可以选择用一个工具,比如一个本子,或者某个笔记软件。
为什么要记录这些?它们是知识吗?它们可能是信息,也可能是知识。但是知识产生于信息。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它是被形式化和外显现化的,有清楚、清晰、结构化的表达。它可以是短视频、课程等等,又或者是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
而相对于知识,它是混乱、模糊、没有结构化的,它是直觉的,很难交流或难以用语言和表达的。它存在于联系、人际对话、经验性直觉中,及人用于比较环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
很多时候我们突然产生的想法、感悟等等其实是我们内在主动或被动的将过去的经验、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而产生的。是一种非结构性、零星的、独立的、新颖的想法。同时它也是短暂性的,会被其它事情替代,会将这种想法遗忘在记忆层面中。
记录可以让我们这些不经意的觉知保存下来,方便继续完善和不断建构。这个过程也能大量调动以前深藏不被我们所觉察知道的知识。
很多人在记录时会身边有什么就用什么记,比如有张纸就用纸记录了,没有纸就打开手机备忘录,又或者放在微信收藏里等等。这样的记录是支离破碎的,它们不过是从你的脑子中写下来然后还是零散的,没有结构的。而且非常之容易丢失和遗忘,无法进行完善和建构。
有些人会记录完后喜欢给它们进行分类。比如今天想到关于知识管理的,就分类到知识管理;每天看到关于心理学的,就加一个心理学的分类。然后可能就会不断增加非常多的分类。
其实最好的分类是不分类。 分类本身是为了更方便的去找,但分类本身就在消耗你精力和时间。分类多了,你就会不想分类直接放弃了。
所以,你要找一个固定的记录方式,比如你喜欢用本子,就用本子;喜欢用是笔记软件,就找一个你自己用起来觉得顺手的笔记就好。然后就从第一行开始,顺着往下写就好了,有一点就记录一点,不要去设限。当你记录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体会它给你带来的好处。当然前期也不要非逼着自己写多少,你可以设定一个小目标:我就写3条,字数不限。如果实在没有就不写呗。如果突然感觉来的是就记录下来。
记录只是第一步,有记录才有发生。但是如果不分类,我要如何知道哪些是有用的?
很多人可能习惯会把不留白。我们最好可以是留出一半的空间,来进行萃取和做复盘用。比如你用笔记本,右边一页可以用来做记录,而左边的一页留白。你可以在记录的同时进行复盘、萃取。也可以在某个时刻想到和这个有关的,就记录在左边这页。在笔记软件上,我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一半做记录,一半做总结,下面留白写反馈。
如果有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我就会另外起一页做主题,比如我最近一直对知识管理感兴趣,就建立一个主题,把所有关于这方面的主题链接到这页,相当于做一个索引。这样就把之前零散的信息通过一个主题串联起来。当然一个信息不会只在一个主题,如果是通过分类的方法,相当于把它限制在一个盒子里,它是无法流动的,它就会死了。
所以....
如果你对知识管理也感兴趣,可以添加 chxtan (微信长期营业),可以一起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