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扩展阅读
怎样才能把围巾变成衣服 2024-11-13 04:14:28
反皮鞋脏了怎样清洗保养 2024-11-13 04:13:00
手机拉黑名单怎样破解 2024-11-13 04:11:15

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3-02-03 03:53:19

⑴ 怎样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4、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 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 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 然选择。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 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5、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 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 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 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 能不断进步。

6、 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 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⑵ 什么是环境与资源管理,其特点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则1

人类是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核心。他们有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健康而富足的生活。

原则2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国家拥有依照其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并有责任保证其管辖与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其管辖以外地区的环境。

原则3

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予以满足,以便公平地满足当今与未来对发展和环境的需要。

原则4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整体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考虑。

原则5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所有的国家和人民应共同努力完成这项基本任务,以缩小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需要。

原则6

应特别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水平最低和环境上最脆弱的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环境和发展领域的国际行动也应顾及所有国家的利益与需要。

原则7

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合作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完整。鉴于各国对全球环境恶化脱不同影响,他们负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考虑到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造成的压力和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与财力资源,承认他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努力中负有责任。

原则8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和生产与消费模式,并推进适当的人口政策。

原则9

各国应进行合作,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加强对技术,包括新技术与革新技术的开发、吸纳、扩散与转让,从而增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原则10

处理环境问题,最好是在相应层次上,全体有关公民参与。在国家层次上,每个公民都应能通过适当渠道,了解公共机构持有的有关环境的信息,包括其所在社区内危险物品和活动的信息,并有机会参与决策过程。为了增进鼓励公众的参与,国家应广泛发布这些信息。同时,还应为公众提供参与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的有效途径。

原则11

各国应实行有效的环境法律、环境标准、管理目标和优先事项,并应反映它们所适用的环境与发展条件。一些国家采用的标准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能不适用,甚至会招致不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代价。

原则12

各国应合作,创建一个支持性、开放式国际经济体系,引导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以便更好地处理环境恶化问题。出于环境目的的贸易政策措施,不应成为国际贸易中肆意或无理歧视的手段,或变相的限制条款。应避免进口国为解决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问题采取单方面行动。解决跨国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的环境措施应尽可能以国际意见一致为基础。

原则13

各国应制定国家法律,规定造成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对受害者承担责任和进行补偿。各国还应合作,尽快地、更加坚决地制定国际法,规定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活动的环境损害对其管辖外地区造成的不良影响承担责任和进行补偿。

原则14

各国应有效地配合,劝阻或防止向其他国家转移任何能导致严重环境恶化或已知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活动和物质。

原则15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采取预防性措施。对可以发生的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为由,拖延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预防措施来防止环境恶化。

原则16

国家当局应努力促进环境成本国际化和经济手段的采用,考虑污染者原则上应承担污染造成的费用,适当照顾公众利益,同时不误导国际贸易与投资。

原则17

对于可能具有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以及应由国家主管当局做出决定的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手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原则18

各国应将可能对他国的环境产生突然性有害影响的任何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通适这些国家。国际社会应尽一切努力对受到这种影响的国家提供帮助。

原则19

各国应在事先及时就可能具有重大不良跨国环境影响的活动,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通报并提供有关信息,并应及早以坦诚的态度与这些国家进行磋商。

原则20

妇女在环境管理与发展事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她们的充分参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原则21

应当激发世界青年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铸成全球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人人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则22

土着居民及其社区,以及其他地方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做法,在环境管理与发展事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都应承认并充分尊重他们的地位、文化和利益,让他们能够有效地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则23

被压迫、被统治和被占领区人民的环境与资源应当受到保护。

原则24

战争必然破坏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应尊重国际法,对环境提供保护,并为未来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合作。

原则25

和平、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

原则26

各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适当方式和平地解决他们之间的一切环境争端。

原则27

各国和人民应以坦诚的态度和伙伴精神合作,实现本宣言所体现的各项原则,并进一步制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

参考资料: http://www.4oa.com/office/748/935/200712/153752.html

⑶ 中国如何在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表现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合理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核心是保证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支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交互作用,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加剧。

1、土地资源约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有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能否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36人,是世界平均49人的1.78倍。在人均耕地不足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农村住房占地不断增加,加上生态退耕和灾害损毁,使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如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分别使耕地减少16.7万公顷、3.6万公顷、33.9万公顷和4万公顷。特别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可利用性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土地沙化面积扩展高达2460平方公里,大量粮田、草地、林地被沙漠侵占,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市)的土地面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耕地不断减少和土地资源质量下降,不仅会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受到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制约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双重需要下,导致土地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2、水资源约束:虽然我国江河纵横、水网如织,水资源总量达255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945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局面,导致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使之对工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成为制约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缺水每年给我国工农业造成的损失高达3500亿元,这还不包括水资源被过度开采而导致的巨大间接损失。美国兰德公司甚至提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八大瓶颈之一就是缺水和污染,它们对经济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达到1.5%~1.9%,高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外商投资下降的影响。

3、能源供应约束:我国在2003年相继出现了煤荒、油荒、电荒。09年一年中今年4月,首钢收购吉布森矿山被澳收购委员会以违反《公司法》为由叫停;中国海外建筑工程的巨头中冶集团与澳大利亚矿产商兰伯特角铁矿有限公司的铁矿石项目投资,也遇到了麻烦;澳大利亚费利克斯资源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与中国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申请尚未获批;10月8日,已在8月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中国上海宝钢集团与澳矿企阿奎拉得到澳外资审查委员会通知,被要求重提申请,这些我国在国外矿业集团并购收购上遇到的麻烦也反映出了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需要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这不但涉及经济问题,而且也涉及政治与国家安全的问题。一方面国际市场能源价格飙升,局部地区能源供应不足和剧烈波动,给我国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降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使我国利用国际能源改善国内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能源进口的增加,国际上出现了中国“能源威胁论”,使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面临着很多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因素。

4、生态环境约束:人类生产活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循环交流,社会生产过程伴生着以液体、气体、固体形式的废弃物排放。当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有害物质排放成倍增加、环境自净能力难以维继时,生态环境恶化就不可避免。城市烟尘、酸雨、可吸入颗粒物等,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反应,形成复合型污染,严重污染了土地资源、空气资源和水资源,直接威胁到居民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农村水土流失、地力衰减、草地退化、土地沙化,越来越多的河水变得不适合农业灌溉和生活饮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人们食品安全。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和以农村为中心的生态破坏相互交叉、影响,造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导致全国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还给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阻碍,使经济安全风险增大。

2、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约束产生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只有将产生资源环境约束的主要原因梳理出来,才能找到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正确途径。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各种资源几乎应有尽有,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矿产资源,其总量都比较丰富,可持续发展之所以面临资源环境约束,除了人口众多、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等客观因素外,无外乎资源环境需求、利用、配置、管理四大原因。

1、需求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阶段,经济增长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

2、利用原因:习惯于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目标和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使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得以延续,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

3、配置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合理配置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价格扭曲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失灵是加剧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约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资源环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随意使用或者低价使用的公共物品,其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4、管理原因。有效管理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资源环境管理不完善,成为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约束的基本原因。

3、缓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约束的对策

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出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以观念创新为前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应提高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营造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环境。

2、以产业创新为基础:要把调整产业结构放到突出位置;走资源节约型城市化道路,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3、以管理创新为保障: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形成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褒扬、对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惩罚。从资源环境管理法制化出发,加快资源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4、以市场创新为动力:推进资源产业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顺资源之间、资源与资源性产品之间的价格关系,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大力培育和规范资源环境市场,制定和完善资源环境的市场运行规则。

5、以科技创新为出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结:

缓解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关系着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和整体国力提升,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支好型社会,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⑷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及选择动因分析

此文原载《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第2期

综观各国自然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由被动的、“后发性”的、解决纠纷式的管理,到逐步理性,逐步进入主动、“先导性”的科学与法制管理。尽管各国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制度选择的差异,但对资源的管理都是相当重视的,都设有专门部门、机构,管理一类或几类自然资源。本文在考察分析部分国家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履行和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的三种模式,即集中、相对集中和分散管理;为了深入了解某种资源的管理,这里选择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资源作较具体的分析,部分国家涉及了水、草原资源管理问题。

1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

综合考察各国自然资源管理,由于各种资源本身的差异、各国管理制度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在资源管理方式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国家。也就是说,无论哪类国家,既找不到绝对集中管理各种自然资源的国家,也找不到完全分散管理各种自然资源的国家。因此,本文所提的集中与分散管理模式都是相对的。

1.1 集中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集中管理模式是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等主要资源由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统一综合、协调管理,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实行的是集中管理模式。美国的土地、矿产、森林(部分)由内政部集中统一管理;加拿大的矿产、森林、土地(部分)由自然资源部集中统一管理;俄罗斯的矿产、海洋、环境等统一归自然资源部管理。

集中管理模式的特征表现为:

(1)过程的渐进性。这与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有关。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即使近代的大部分时期,由于生存在地球上的人较少,处于人少资源丰富的状态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十分有限,表现为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限制地利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平衡被逐步打破,需要对某些短缺资源的使用加以控制和配置管理,而短缺资源的种类还会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而增加,为降低社会对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实行集中管理成为必然。另外,各种资源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森林生长在土地上,矿产埋藏在地下,显然森林的养育、采伐等管理活动离不开土地的管理;矿产的开发不依土地的占有、使用为前提也无从谈起。因此,各种资源的协调、综合管理逐步走向集中是大势所趋。

(2)资源的充足性。资源开发在本国的出口创汇、增加就业、稳定经济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的天然气、铜、锌矿产量居世界首位,煤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矿产有铅、钼、铀、铝矾土、金、汞、镍、碳酸钾、银、钨、铝、秘等。又如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之一,其产品的80%用于出口,丰富的矿产包括金、银、铜、铀、石油、天然气、煤等60余种;在自然资源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96.9万,相关间接服务人员也有97万。自然资源产业投资占到全国新增投资的24%。正因为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资源管理部门特别重视,要求集中多方面力量协调各种关系。

(3)体制的适应性。指的是国有资源所有权、处置权和管理权基本一致的管理体制。集中管理的是国有部分资源。美国和加拿大的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分属联邦政府、省(州)政府和私人所有,处置权和管理权也分别在三个主体。当然,起主导作用的仍是联邦和省政府,私人处于从属地位。

(4)发展的带动性。包括经济发展、工业水平和调查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加大了资源的需求规模和种类,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多类资源的综合效益发挥奠定了基础,资源调查技术的提高为全面了解资源情况、信息化服务等提供了条件。另外,市场化水平和社会组织的健全也是这类国家的共同特点。

1.2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是指中央政府部委以下的二级机构管理或少数专门的中央政府部委对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等主要资源的管理,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较为典型。如法国的能源和其他矿产由经济、财政和工业部统一管理,地产由税务总局的地产管理局统一管理,海洋资源由法国海洋国务秘书处集中管理(宋国明,“法国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的方式”,《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2期)。在德国,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部门包括财政部、司法部、环境保护部、经济技术部、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邦机构未设单独的内阁级资源管理机构,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资源管理机构设在相关部内的司局或部门(付庆云,“德国自然资源管理”,《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3期)。日本的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是产业经济省。

资源相对集中管理的特征表现为:

(1)经济发达对各种资源需求强度大。据联合国《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20世纪中期,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源约为30亿吨标准燃料,到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87亿吨标准燃料,80年代一跃达到100亿吨标准燃料。由此可见,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是逐步增加的。另外,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矿产品消费量下降,而人均矿产品消费量上升,如图1(胡小平,“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对比分析”,《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参考》,2003-3-25)所示,而且,这种对资源的需求强度弹性系数很小。正是在国内需求强劲,甚至刚性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为保证国民生活质量不受或少受影响,必须组织强有力的政府机构扩大对外交往,以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各方面需要。如日本在经济产业省设置资源能源厅,负责矿产和能源的开发管理。

图1 1998年世界不同收入国家人均GNP与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关系图

(2)资源缺乏对进口资源依赖程度高。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欧洲的英、法、德等,亚洲的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多年的国内资源开发和消费弹性很低的情况下,其供应量和消费量严重失调,对各种资源的国外供应依赖程度逐渐增强。

法国自然资源不丰富。所需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靠进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电器、动力工业、日常消费工业、食品工业和建筑业等。新兴工业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军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门均有较快发展。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http://e.sina.com.cn/a/2004-03-24/63254.html)。

又如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铅和锌的蕴藏量也较丰富,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着名的煤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尤显缺乏。2001年,日本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量25720万吨,进口铜精矿居世界第一位,为103.97万吨。目前,日本的能源进口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80%左右。日本的核电在能源供给总量中占15%~16%,但核燃料全部依赖进口。

德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高,农产品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是世界第二大管道天然气进口国,其他矿产资源也是匮乏,在西方采掘工业产品中,德国的消费量约占10%,而自己的采掘量仅占1%,除煤炭和钾盐资源丰富外,其他矿产资源或相当短缺,或完全没有。

(3)协调机构对政府和企业沟通有力。相对集中的资源管理方式使得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成为主要障碍,发挥协调机构的作用成为必然选择。如日本的综合资源能源调查会,其委员由经济产业大臣任命,主要职能是应经济产业大臣的咨询要求,对确保能源以及矿产资源的稳定有效供给,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政策进行调查审议;应经济产业大臣或其他大臣的咨询要求,对石油的分配等重要事项进行调查审议。该类协调机构了解企业和世界同类企业的情况,往往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有直接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法国的水资源管理中的流域委员会,是流域水利问题的立法和咨询机构,委员会由水户、地方行政官员、社会组织的有关人士,特别是水利科技方面的生态学者组成。流域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每年召开1~2次会议,通过一些决议,同时对流域长期规划和开发利用方针、收费计划提出权威性咨询意见。而当地具体管理水资源的部门实际是该委员会决议的执行机构。流域委员会与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的关系是咨询制约关系,水资源工程和水管局的财务计划,如果不能得到流域委员会的批准,就不能付诸实施。这样的管理模式,其作用是增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中的民主性。

1.3 分散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分散管理是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等主要资源分别由中央政府的多个部门管理。巴西、智利、墨西哥和印度属于这类管理模式,以印度较为典型。

印度的矿产、能源、土地、水、森林和海洋均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森林资源由环境和森林部管理。有些资源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如能源资源分别由石油天然气部、煤炭和矿山部、非传统能源部管理;土地资源分别由农村发展部、城市发展部、海洋发展局负责;海洋资源不仅主要涉及到海洋开发局,还涉及到煤炭和矿山部(管理海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部(管理海洋石油资源)、环境和森林部(管理海洋环境)、国防部(管理水下航道、水下建筑等)和沿海各邦地质局等。又如,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部是联邦政府主要部门,但其管理还涉及到环境与森林部(水质量管理)、农村发展部(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业部(工业用水管理)、电力部(水力发电管理)、城市发展部(城市饮用水管理)等。归纳起来,印度自然资源管理的联邦政府部门主要包括10个:矿山和煤炭联合部、石油天然气部、非传统能源部、原子能局、农村发展部、农业部、城市发展部、海洋开发局、环境和森林部、水资源部。

巴西联邦政府为协调管理好各种资源分别设置了全国能源、核能、石油、森林、垦殖和土地改革委员会以及全国矿业生产局。智利除在内阁设有专门的矿业部长外,还设有全国能源、铜、有色金属委员会等(新华社国际部资料编辑室,《各国国家机构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分散管理的特征表现为:

(1)发展中国家,资源开发在本国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年人均收入在70美元以下的即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国家,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均表现较突出,资源开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较大。印度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矿储量占世界第五位,煤炭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

智利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5%,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食品加工和采矿业、石油精炼、造纸、化工等;采矿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铜年产量约占世界的15%,主要工业产品有石油冶炼产品、粗铜和精炼铜、水泥、粗钢、生铁、葡萄酒。

墨西哥是世界最大的银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6左右;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在南非,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石油等。

(2)资源较丰富,具备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迈进的基础。如印度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煤、铁、锰、铬、钛、菱镁矿、铍、锆、钍、独居石、云母和白云石等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铝土、铜、金和铅锌等矿的储量也较丰富。墨西哥的银、石油、铋、镉、铅、锌、铜、汞、锑、硫、重晶石、萤石、锶、锰、砷、天然碱、硅灰石等矿种储量居世界前列。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约30%的铜矿资源,20世纪90年代,智利的采掘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5%~50%,其中82%来自铜工业,铜出口收入占全国的40%(吴荣庆等着,《拉丁美洲若干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和比较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钻石、石棉、铜、钒、铀以及煤、铁、钛、云母、铅等的蕴藏量也极为丰富,黄金、钻石、钒、锰、铬、锑、铀、石棉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先进的管理,使南非成为当今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2001年黄金出口占南非出口总额的11%。但近年来因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下跌,铂族金属已逐渐取代黄金成为最主要的出口矿产品。南非还是世界主要钻石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的8.7%。南非德比尔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和销售公司,总资产200亿美元,其营业额一度占世界钻石供应市场90%的份额,目前仍控制着世界毛坯钻石贸易的60%。

(3)综合协调机构作用大,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上面列举的巴西、智利等国都设有综合协调委员会,各种委员会是保证本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协调机构。印度没有设置专门的资源利用管理方面的协调机构,但该国的计划委员会、建议委员会和财政预算委员会等综合性机构,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时从宏观上进行平衡各种问题,可以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

(4)政府在资源开发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起步状态,各类组织机构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尤其是生产组织还在向竞争性的市场化迈进过程,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引导甚至是主导的作用一时还难以退出舞台,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是必须的手段。

2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

人类在对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机会选择过程中,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抉择。分析其选择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认识的提高、经济发展和机构改革的需要、管理的需要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1 认识的提高

由分散到集中的管理方式的演变本身就是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孰重孰轻的认识过程。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一再证明,为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无度地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殊途同归的。

以美国为例,19世纪大多数时间里,美国民众都认为土地、木材、水、矿物、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用之不尽的,政府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管理制度与民众的认识背道而驰,内政部主要任务是处理私营、个体及合作公司在公有土地上对森林的毁坏,有目的地进行资源管理。进入20世纪,内政部日益致力于扭转国民对待这些自然资源的传统做法,主张在科学技术和国家法令的指导下,本着有益于社会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农场和灌溉设施可以租赁给私营企业,依照国家标准发展;矿地可以租用开采;在保证木材和草地可持续生产的前提下,允许放牧和砍伐。

为更好地发挥荒地、荒山的作用,1907年内政部将属于地质调查局的开垦服务处职能扩大,成立独立局,并于1923年命名为开垦局。开垦局后来完成了大量的项目——包括举世闻名的胡佛和古勒大坝、加利福尼亚全美运河、科罗拉多地下供水隧道、防洪工程、电厂以及以前不能供养移民的大片土地上休闲资源的开发、种植业和相关工业的发展等。1903年开始建造的罗斯福大坝使得菲尼科斯和亚里桑那成为美国第一个重要的农业中心。美国内政部机构的沿革(图2),无论是众多部的独立(1882年和1888年的农业部和劳动部的独立;1953年和1977年教育部和能源部的独立),还是内部新机构的成立(1879年地质调查局的成立,养老、专利管理事务办公室的成立;2004年内政部机构增至8个,包括土地、复垦、渔业等),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源管理的集中化趋势。

图2 美国内政部机构图

2.2 经济发展和机构改革的需要

经济发展和机构改革是资源管理模式改革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要。

如日本中央政府机构是根据1948年制定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设立的省(省长官为大臣,称“相”)、厅体制。在战后几十年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以总理府为首的22个省、厅的庞大体系。中央各省的省职员少则过万,多者达到数万,加上门类繁多的下属机构,全国“特别职”与“一般职”国家公务员合计达到110万人以上。图3,日本能源资源厅的沿革证明了这一点。从1949年成立资源厅,1952年将资源厅的职能分割到通商产业省的矿山局、煤矿局、矿山保安局和公益事业局,到1973年矿山局和公益事业局合并成立能源资源厅直至2001年的机构改革形成了目前的局面,均是为了适应资源产业的发展,致力于基础产业的培养,努力扩大出口,处理石油危机和贸易摩擦问题。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政府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一直致力于通过维持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来支撑国家经济发展。

图3日本能源资源厅综合机构变革框图

2.3 管理的需要

机构精简是各国政府致力于改革的重要方面,减少或者合并政府机构,将职能相似的纳入一个相对集中的部门是通常的做法。这样可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使得政府可以将更多地福利留给人民。印度政府的40多个中央政府机构和日本的20多个相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管理集中程度的差异。

2.4 技术的保证

可以想象,缺少发达的通讯设施或者先进的调查手段,实行集中管理只能是空谈,至少是不现实的。因此,必要的技术支撑是保证资源管理实现集中管理的客观基础。

⑸ 环境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

我国环境变化的趋势 1.由于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正在努力实现小康目标,这就使贫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缩小,而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2.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入,产权明确化的资源系统的环境将趋于改善,而产权模糊的资源系统的环境将趋于恶化;

3.城市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将缓慢下降,而农村发育起来的乡镇企业和新城镇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将逐步提高。这样一来,一部分环境将改善,而另一部分环境将趋于恶化。同时,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将呈上升趋势。环境趋势的变动,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改革的力度、政府的环境战略和政策实施的有效程度。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一、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明智的选择。我国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也要求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牢固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绝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业。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公民,都应高度关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充分了解人类活动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并对未来发展持积极负责的态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选择与建立非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纵观已经或者大体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只能选择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环境、资源组合方式。实际上意味着选择一种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坚决把保护环境当作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并通过把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把环保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大力宣传教育,把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

五、建立科技“引推型”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战略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建立科技引导和推动型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六、正确处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在今后几十年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始终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政策的着眼点应当是如何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准备良好的人口条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广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发展,才能根本改变传统的生育观,使我国人口健康发展,并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改善协调起来。

七、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资源管理的关系 制定和实施包括自然资源因素在内的价格改革方案,并逐步修订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内容,以期从根本上改变“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质量改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实行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对资源使用部门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并建立资源核算制度,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强化资源产业地位,转变产业运行机制,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八、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应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中国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益尝试,应予以坚持和完善。

⑹ 简述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资源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内容的环境管理。例如,流域环境管理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环境管理。这是因为,可以把一个流域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看成是面对整个流域可以重新进行优化分配的一种“资源”。
同样,污染物总量控制也是一种资源环境管理。这是由于一个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可看成是一种“资源”——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在该区域内通过排污交易市场进行再分配的“资源”。对总量目标分解的实质就是对这种“资源”的再分配。

1.资源环境管理的性质
资源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地、矿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整个社会的资源和环保问题的公益性事业,往往是市场作用有缺陷的领域。从经济学角度看,市场通常对私人物品进行较为有效的配置,而公共物品则因为其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产权缺失特征所致的外部性问题,使得市场在配置这些稀缺的但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资源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如工厂排放污水而污染了河流,将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农药与化肥污染了农作物与土地等,但这却又很少体现在生产者的成本中。
市场本身不仅不具备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且经常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这决定了资源环境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具体指政府、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通过公共干预可以为资源环境的管理提供制度框架,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干预政策,推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发展。狭义的环境管理一般指政府运用各种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环境。因此,资源环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性质。
资源环境管理的权威性表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开展资源环境管理工作,行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权力和职能,政府其他部门要在国土资源部门与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之下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环境管理的强制性表现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强制性对策和措施。例如,关闭“小煤窑”、污染限期治理等,就是根据国家的资源与环保产业政策,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此外,资源环境管理过程中,公民个人和环境保护组织能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公众是环境管理的最终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一些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公众个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可以起到监督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的作用,促进企业和政府资源环境管理的效果,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公众通过自愿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来参与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参与,是公众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管理”形式。

2、资源环境管理的特点
资源环境管理具有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区域性、非程序性的特点。
(1)资源环境管理的系统性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性、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应用知识的综合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开展资源环境管理应具有系统观念和大系统管理思想。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资源环境管理必须从系统规划、综合决策入手,建立地方政府总负责、国土资源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区域与行业管理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等级控制管理模式,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极大地调动社会各阶层及政府各部门的环境保护积极性,实施分工合作、综合协调、综合管理,走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道路。
(2)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是由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科技发展的区域性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区域环境是各种环境物质流的交流、汇通、融合、转换的场所,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管理,无论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是管理的目标、政策和行动,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区域上才能发挥作用,都必须关注人类行为对其作用到的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所受到的制约。
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特点告诉我们,开展资源环境管理要从国情、区情出发,既要强调区域的统一化管理,又要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防止简单化,不搞“一刀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目标和资源环境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3)资源环境管理的双重属性资源环境管理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重性。资源环境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活动,是一种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社会化协作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结合。由于自然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是有机整体,按照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而发展,因此任何开发利用都必须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否则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资源环境管理的社会属性,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具体政策、管理方式和内容是有所差异的。
(4)资源环境管理的冲突协同性冲突和协同是资源环境一社会经济系统中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资源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发生冲突的结果。在资源环境管理中,涉及影响资源环境的多种因素,包括技术、市场、战略、文化、制度、组织以及区位条件、宏观经济、政府调控等,而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资源环境的,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分别独立地起作用,又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
当我们用协同学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观点和方法,把各种因素看作是彼此相互作用的,并且研究它们的作用方式、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等,最终找到决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参量,建立资源环境一社会一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模型,这样便有助于揭示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以及规律性。从而使资源环境管理在环境治理、资源充分循环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互通有无,建立真正合作、高效的发展机制,促进资源环境一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在开展管理研究时,必须兼顾冲突和协同两种客观存在的作用,处理好资源环境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各种关系是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⑺ 什么是管理环境,它分成哪些类别

1、管理环境被斯蒂芬·P.罗宾斯定义为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管理的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存在于组织界限之外,并可能对管理当局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2、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4、 外部环境是组织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它是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组织的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答时间:2020-1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发展模式及特点

城市环境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环境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资金和科技手段。

⑼ 全球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讲的是什么

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水平不同,决定了各国环境保护的起点和水平不同。因此,我们无法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从时间顺序上对全球的环境变化历程进行划分。目前,最为科学的划分方法是从环境保护的技术角度来认识全球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按照环境保护技术划分为3个阶段。

在污染治理之前,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着一个污染排放阶段,这一阶段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在这个阶段,环境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人类社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各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但随着污染排放的增加,局部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由于社会压力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局部损失,污染者不得不开始约束自己的排污行为。这时,环境管理进入以强化污染治理为核心的阶段。

污染治理阶段

这是世界各国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开展环境保护都先后经历的第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环境保护,有了环境污染才开始注重考虑污染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局限性,把环境问题仅仅理解为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自然停留在污染治理的层面上,将污染治理内容等同于环境保护的全部内容;第三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保护技术还处于污染末端治理的初级阶段,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规律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因此,污染治理就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首选过程,对于中国而言也不例外。

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征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始使用并不断健全,社会和污染者的环境意识开始得到提高。但这个阶段,环境保护对污染者而言,是生产的一个负担,治理环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治理的直接回报很小。

可以说,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水平基本上仍处于这一阶段。

综合利用阶段

工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污染治理阶段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仅仅依靠污染治理来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够的,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于是,由发达国家开始,在污染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同时,当时的废物资源化技术发展较快,而且通过废物资源化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而且可以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至此,在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发达工业国家率先进入了环境保护的第二阶段,即综合利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资源回收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并重。综合利用主要是围绕工业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而展开的,通过综合利用,促进了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这一过程的界线并不十分明显,大约经历了一二十年的时间。

污染治理阶段和综合利用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默认了污染物的排放,等出现了环境问题以后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实质上是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末端控制为主的环境保护道路。

清洁生产阶段

这是全球环境污染防治所经历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是人类关于环境保护规律认识趋于成熟的标志,是人类环境保护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经济不断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的象征。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发达国家开始调整污染防治对策,从改变传统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企业管理水平入手,实行生产的全过程污染控制。到了80年代末期,发达的工业国家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先后进入清洁生产阶段,并将这一对策作为本国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从法律上加以确定。这个时期的清洁生产技术有了很快发展,同时,清洁生产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清洁生产强调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或服务3个方面,可概括为: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通过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或提供更清洁的服务。其中,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清洁生产的主要目标。就是说,清洁生产概括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为减少环境风险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要求环境工程的范畴己不再局限于末端治理,而是贯穿于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各个环节。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的环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战略思想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是微观层次上的可持续的污染防治战略。然而,我们不能把清洁生产等同于可持续的环境战略。这是因为清洁生产是在现有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下针对生产领域的一种最佳技术管理,所追求的是局部资源的持续利用,并不能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如农药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问题是无法通过清洁生产加以解决的。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不仅要从技术领域进行全过程污染控制,而且要从政策领域、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入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全球环境保护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不仅要求生产活动少消耗、不排污,而且要求生产活动要体现代内和代际公平的问题,要实现生产活动不能给其他地方或后代人造成环境问题。

⑽ 我国矿山环境管理模式建议

张梁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根据国务院“环境监督管理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精神,作者提出:国土资源部应承担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设立矿山环境处,并赋予五项职能。建立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制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矿山环境管理模式。

关键词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矿山环境处矿山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所谓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实质在于解决环境保护管理的模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协调、和谐的层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统一体,并解决好各个层次结构和各种职能结构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问题。

《国务院听取国家环保总局工作汇报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18号)指出:“关于环保执法问题。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行政职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环保执法工作。国家环保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直属机构,是全国环保工作最具有权威的执法和监督部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也有环境保护的职能。环保总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履行执法监督职能,做好综合协调,但不包揽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履行各自环保职能的时候,要服从环保总局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对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职能。国土资源部内设有地质环境司,地质环境司的职能是:拟定地质遗迹等地质资源、地质灾害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和实施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与塌陷等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地质灾害和地下水动态监测、评价和预报;组织认定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产地、标准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保护区;组织保护地质遗迹和地质灾害防治。

1矿山环境管理由国土资源部分管

矿山环境管理,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经济等杠杆,通盘调整矿山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政府的主要行动是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强制性的法律文件、非强制性的政策措施以及各种经济手段。

在矿业项目开工前,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审批各种计划、报告和许可申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与保证金、勘查许可证及采矿合同等。在矿业项目运行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查企业对环境防治、监测、管理、矿地恢复的执行情况,要求矿山企业向资源、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测结果。对于采矿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政府部门对上述事项提出改进要求,并在必要时实行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在矿业项目进入闭坑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查矿地恢复计划的执行情况,必要时使用强制性执行措施。

这些矿山环境管理的政府职能,由国土资源部来履行是最有利的。从总体上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特别的管理优势:①矿产资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由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有保护矿产资源的职责,因此也实际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起到减小废物排放和保护环境的作用。②国土资源部门掌握有关矿业活动的专门知识,在分析了解由矿业活动导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具有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其管理矿山环境奠定了知识基础。③国土资源部门将矿山环境管理的若干环节纳入矿业管理程序或使两者协调起来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行政管理效率,实际上是由分散管理转向相对集中的管理,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这种集中化管理中无疑将发挥主导作用。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相比有较悠久的历史、健全的机构与较强的管理力量,因此可以借助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力量解决部分或大部分矿山环境问题。⑤从我国中、小矿多,环境破坏严重,矿山环境问题绝大部分属于环境地质问题等特点出发,实施国土资源部门主管矿山环境的管理体制模式对强化矿山环境管理比较有利。也符合“国家环保局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并充分发挥各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力量,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政府职能分工的精神。2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设立矿山环境处,承担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

矿山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是:①拟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②组织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防治规划》,审批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防治规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③审批矿业项目计划、报告和许可申请。包括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④监督检查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防治、监测、管理、矿地恢复的执行情况。⑤组织协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协调配合当地政府解决矿山企业与公众,因矿山环境影响造成的纠纷。

3建立矿山环境管理制度

政府管理矿山环境的核心是制定政策和立法并依法管理。在矿山环境管理的实践中,政府又通常将矿山环境管理与矿权的管理结合起来,制定适用于矿业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

3.1建立矿山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矿山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制度所确认的、体现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并为国家矿山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在矿业法律上的体现,是贯彻和实施矿山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指导规范。

3.1.1矿山环境保护同矿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经济发展尤其是矿业的生产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国家要摆脱贫困、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惟一出路只有发展经济,加快矿业发展步伐,包括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但是,经济的发展,矿业的增长,意味着取自环境的矿产资源和排向环境的废弃物都要增加,因而受到矿产资源可供量和矿山环境容量的限制。长期以来,由于对矿山环境问题缺乏认识以及矿业经济工作中的失误,造成了矿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比例失调,造成了严重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矿产资源的破坏,成为矿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正确处理矿业发展与矿山环境的关系,必须衡量矿业发展与矿山环境互相制约的临界线,把矿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在不降低矿山环境质量的要求下使矿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把环境污染和矿产资源破坏解决于矿山生产过程之中。对于解决矿山环境问题来说,就是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矿业发展规划中,在矿业生产建设中同时解决矿山环境污染和矿产资源破坏问题。

3.1.2奖励矿业综合利用原则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矿业的迅速发展,使矿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量在惊人的增加。对于矿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已经普遍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由于设备、技术和管理上的多种原因,一般说对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率都比较低,许多应该综合开发利用和循环使用的资源被当成废弃物排入到环境中,这即浪费了矿产资源,又破坏和污染了矿山环境。我国环境污染所以特别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为此,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强综合利用,要优先发展综合利用的矿产品。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要执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

3.1.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西方国家在矿业发展过程中,大体都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矿业,其后果是使社会和经济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认识到在处理矿山环境问题上,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

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矿山环境管理中,通过矿业发展规划、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种矿业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破坏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在处理矿山环境问题上,更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矿山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我们难以筹集巨额资金用于污染治理。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则可以尽量避免矿山环境破坏或者将其消除于矿山生产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和破坏,则通过各种净化和恢复治理措施,达到矿山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无疑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把矿业经济建设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三种效益结为一体的卓有成效的措施。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又是同矿业经济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相辅相成的。后者是从对矿山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上保证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3.2矿山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3.2.1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制度

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专门针对矿山环境问题而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是为了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而对矿山环境保护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在于调控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保护矿山环境。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是克服矿产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和矿山环境保护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是实行矿山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

矿山环境保护规划由全国矿山环境保护规划、省、地、市、县级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和矿山企业环境保护规划所构成。

3.2.2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矿山建设项目预先进行环境影响的调查、预测和评价,通过评价对矿山建设项目的选址、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开发和建设,这就是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它是一项决定矿山建设项目能否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该制度是实施环境以“预防为主”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2.3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包括制定和施行环境保护标准,组织矿山环境监测,评价矿山环境状况、现场检查监督等。

3.2.4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为什么要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1.这是对矿山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我国矿山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加剧,全国矿山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每年因采矿产生的废水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以上,而处理率仅为4.23%,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煤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5000多公顷。各类尾矿累计约25亿t,并以每年3亿t的速度递增,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我国因采矿而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已达10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26.3万公顷。全国因采矿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公顷,破坏土地157万公顷,且每年仍以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一些地方因矿山开采破坏了水平衡,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下降。矿山土地复垦率仅为10%,比发达国家低50多个百分点。

我国有关环保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工作。但是就目前来看,矿山环境问题非但没有好转,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专门的制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保护和恢复矿山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实施了矿产资源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既是实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WTO/TBT协议”的原则下保护我国矿山环境,在矿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有效环境管理,使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的需要。

2.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有其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认为,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没有考虑到。无论是外在成本还是外在利益,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来源。在存在外部性时,政府可以采用两种可能的行动来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其一是建立和实行私有产权制度,其二是对引起外在成本的活动征税,而对引起外在利益的活动给予补贴。

矿山企业在开采矿山前,要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同意后,矿山企业才能够从事矿山开采工作,国家收取各种税费,体现了所有者权益,这个过程是一种交易关系。矿山企业经营的对象也是交易的对象——矿产资源,而矿山环境是与矿产资源捆绑在一起的环境资源,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不可避免地破坏矿山环境。也就是说,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并没有将矿山环境资源纳入到企业运营成本中。事实上,矿山企业已经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使用了矿山环境资源,从而产生了外部性问题。所以要运用经济手段对矿山企业进行监督,促使其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需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3.国内外有些地区已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而且效果显着

矿业项目都有特定的寿命期,矿业活动结束后的环境恢复是矿山环境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一些矿业历史悠久的国家,治理已废弃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需耗费巨额资金,已成为—项沉重的财政负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重演,许多国家都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要求各种新老矿业项目采取矿地恢复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保证金制度,以确保采矿权人能履行矿地恢复义务。各国通过大量实践,对矿地恢复与实施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问题,有下列几点主要经验:

(1)矿地恢复是矿山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矿地恢复纳入有关法规或计划,成为矿山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矿地恢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定义。一般而言,矿地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恢复原有土地用途或获准建立新的土地用途,同时也经常包含对环境要素的恢复。另外,从矿地恢复的实践看,出现了边开采边恢复的趋势,使得矿地恢复逐渐成为采矿经营期间环境管理内容的一部分。

(2)矿地恢复计划是实施政府监督管理的基础

许多国家都要求矿业项目的申请者提交矿地恢复计划,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恢复计划中通常包含恢复的内容、目标、措施、进度和详细的成本估计。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还颁布了恢复计划编制指南。矿地恢复计划成为实施政府监督管理的基础。

(3)实施保证金制度是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地恢复义务的重要手段

许多国家的管理实践表明,仅仅规定采矿权人的矿地恢复义务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一定的保证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为了确保采矿权人履行其矿山的恢复义务,普遍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保证金制度的实质是采矿权人为履行矿地恢复义务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提交保证金。如果采矿权人按规定履行了矿地恢复义务,政府将退还该保证金;否则政府可动用这笔资金进行矿地恢复。但由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植被的永续生长,因此保证金的返还还有一个滞后期。当发生矿权转让时,只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证明,并且恢复义务已由提交相同保证金的受让方承担时,才能免除转让者的恢复义务。保证金数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的国家或地区采取按单位受破坏土地的面积交纳某一固定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