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鳝水泥池怎么无土养殖
养殖技术
一、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操作程序
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内容比较多,关键技术包括黄鳝浅水半人工繁殖技术、配合饲料驯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其中鳝种筛选和处理是制约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
二、鳝池的建造和处理
鳝池的建造要考虑到如下五个设计原则:模拟自然环境;排灌方便,利于保温;有利于驯食配合饲料;有利于防治黄鳝病虫害;防逃、易捕和方便管理。室外静水无土养殖池面积15-20m2,室内养殖面积较小,一般为6-10 m2。池壁高:室内20-30cm,室外40-50cm。可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壁顶用砖横砌成“T”形,也可用塑料薄膜池进行养殖。若干个规格一致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排水口稍低于池底,以便排污彻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宜高,一般距池底15-20cm;溢水口距池底层25cm,室内养殖可不设置溢水口。各水口直径约5-6cm,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要防止黄鳝逃跑。
水泥池建好后必须进行脱碱处理。用未脱碱的新池养殖,是许多养殖户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方法是:用磷肥(1t水用1kg磷肥)或醋酸泡一周,将浸泡水放干换清水即可;或者灌满水浸泡30d(最好放草堆沤),然后放干。塑料薄膜池不需要进行脱碱处理。
静水无土养殖中鱼巢非常重要,各种管子、竹筒、砖隙、水草等都可以作鱼巢。由于鳝鱼有一定的群聚性,鱼巢面积不可太小。黄鳝鱼巢设置总的原则是:便于黄鳝自由进出,内部黑暗无光,有足够的空间。生产中一般用废旧自行车轮胎经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作鳝巢效果比较好,轮胎放在水草下面,每个小池可放5-6个轮胎。可用2m左右的竹筒,洞口大小视鳝体而定,适当比鳝鱼大一些为宜,每两根竹筒为一排,每池设3-5排,每排间距0.3m左右。每排竹巢下垫砖头,使竹巢下面有较大空间,便于流水排污,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压放砖头,还起到遮光荫蔽作用。
三、水草放养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草”, 投放水草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合理投放水草净化水质,可使鳝池换水次数减少为每月1次,节水节劳力,且能起到防暑降温、减少应激反应、提供鱼巢、防治病虫害等作用。按“防鱼逃跑,生长快,净化水质效果好,利于鱼藏身”的标准选择水草,常见的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细绿萍等,水草种植面积不宜超过全池面积的2/3,要至少空出1/3鱼池面积来设置食台和便于黄鳝活动。在不同季节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芦和水浮莲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细绿萍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黄鳝栖身水草下受冻。一般在鳝种放养前15d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10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消毒,或用10g/m3硫酸铜溶液浸泡杀虫。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将多余的水草捞出或将过长的水草刈割,并结合鳝池消毒在草上泼洒10g/m3生石灰或0.7g/m3硫酸铜溶液,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四、鳝种筛选
黄鳝养殖成功的关键是种苗的质量。目前,黄鳝规模繁殖技术尚未过关,生产中采用的苗种基本上来自野生资源。野生黄鳝的捕捞方式很多,有笼捉、钩钓、电击、锹刨、夹捕、网抬和药捕等,有的经过多次倒手与贮运,有的野生鳝种本身带有病虫害。因此,从市场购买的黄鳝野生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在生产中非常重要。
黄鳝苗种筛选的方法很多,感官筛选法(根据体色、外伤、力量、粘液等情况判断)、水流筛选法、行为筛选法、入穴筛选法等主观性强,对体内病害处于潜伏期的黄鳝无法筛选,并且逐条筛选比较费事;药物浸泡法对黄鳝刺激性大,药物浓度不好把握,操作也比较费事;摄食筛选法筛选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其具体操作过程和定量方法没有报道。
我们在生产中采用的鳝种筛选方法为: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d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在18~30℃范围内,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鳝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水草投放10-15d后进行。
五、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
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具有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繁殖时间集中、管理方便和效益高等优点,是黄鳝规模繁殖的必然趋势。繁殖池按照静水无土养殖要求设计建造,面积20-30m2,水草种类因地而异,包括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在每年3~7月,每平方米繁殖池放养亲鳝10尾(雌:雄为6:4)。管理方法如同静水无土生态养殖,但在繁殖季节(5~8月)加强换水次数,即7d换水1次,水深20~25cm,pH为6.0~8.5。黄鳝产卵后及时捞出进行人工孵化,未受精卵要及时剔除。滴水孵化的方法是:孵化器是40cm×40cm×7cm的浅盘,底部铺2cm厚消毒过的河沙,水从高处的容器滴入,从盘边壁溢出,水深保持5cm左右,日温差不超过2℃。受精卵刚进入孵化器时水滴次数为10滴/min,持续24h,以后逐步提高水滴速度,直到孵化出幼苗。
六、黄鳝的驯食
黄鳝对食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对某种食物适应后,较难改变其食性。而目前人工养殖的鳝种主要来自摄食活饵的野生鳝,养鳝时若单纯投喂活饵,不利于黄鳝的健康生长,又增加投入成本,且可能受饲料资源不能长期拥有的限制,如果投喂配合饲料或将少量活饵掺入配合饲料,就有可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保证全面的营养、便于加入添加剂和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因此,投喂配合饲料是发展黄鳝养殖业的重要措施。
1、驯食条件
(1)饲料者要有耐性驯食过程至少要7-10天,10-30天驯食成功是正常现象。
(2)鳝池面积宜小,一般为15-20m2。黄鳝摄食是综合运用嗅觉、味觉和侧线系统,必须在有效的范围内,黄鳝方可发现和捕食食物。
(3)驯食要建立在黄鳝摄食已经能够“定点、定时、定质、定量”这四定的基础上。
(4)驯食要根据季节、天气和鳝种的规格而定。如黄鳝在冬眠刚结束、温度上升、刚开始摄食时非常利于驯食。
(5)如果为野生鳝种,应认真筛选和杀灭水蛭,并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驯食。
(6)驯食前不宜放养泥鳅等鱼类,过早放入会与黄鳝抢食而不利于驯食。
2、驯食方法
利用黄鳝吞食和贪食的特点,将活饵与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进行驯食,要掌握黄鳝开始摄食时间、摄食高峰时间和吃完时间,以利于人工驯食。
(1)驯食前要使黄鳝饿1-2天,不投喂食物。
(2)开始驯食前按黄鳝重量1%左右的活饵进行投喂2-3天,如河蛙、蚯蚓、黄粉虫等,并要做到“四定”。
(3)再停喂1-2天后将配合饲料与活饵做成“蛋糕”式,即部分活饵剪碎与配合饲料绞拌在一起,部分粘在外围,或用压面机压成细条状喂。总量为放养鳝重的1%左右。第一天为80%的活饵的20%的配合饲料,第2-3天为60%活饵和40%配合饲料,第4-5天为40%活饵和60%配合饲料,依此类推,一般在7-10天可发完全驯食吃人工配合饲料。
(4)在驯食过程中,每天观察残食、水质和排出的粪便来判断黄鳝摄食情况。如果摄食不正常,要捞出残饵,并减少配合饲料的比例或适当减少投喂量,这样仍不能正常摄食时,则停喂1-2天再继续进行,如果黄鳝能吃完,则逐渐加大配合饲料比例,直至驯食成功。驯食成功后,要立即在配合饲料中拌入药物杀灭寄生虫。对于驯食成功后的黄鳝,将配合饲料制成绿豆大或豌豆大小的干燥颗粒进行投喂,总量也要逐渐增加至鳝重的2%-10%,然后进入日常管理工作。
七、避暑遮荫
黄鳝静水无土养殖池较小(15~20m2),水位浅(15~20cm左右),在夏天水温极易超过30℃。遮荫避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要在池上搭架拉遮荫网,并在池边种植葡萄、丝瓜、括蒌、南瓜等攀援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线。同时气温超过33℃时,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黄鳝密度,并缓缓注入新水,可采用地下水调节鳝池水温。
八、水质调控
养殖水体的pH值、透明度、溶氧、氨氮、温度、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等是病原体以外诱发鱼病的主要生态因子。要保持鳝池内有良好的水质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药物调控。水体每隔10~15d用生石灰10g/m3或漂白粉1g/m3全池泼洒交叉使用,北方水质偏碱,使用漂白粉的次数多一些;南方水质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数可多些。将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拌入饲料内服,每种药用3~5d,隔20~30d交叉使用一次。
(2)保持合适的水位。水位太深,水温变低,水质不易培肥,而且黄鳝吃食和呼吸需经常把头部伸出水面,为减少鳝体力的消耗,水位宜浅。但水位太浅,水温变化剧烈,黄鳝的活动空间小,极不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一般水位为15~20cm,气温高时可加深至30cm。特殊情况下的水位也有变动,如苗种池、待售池和有病的黄鳝水位宜浅,成鳝养殖池水位可深些。如果水草生长繁茂,每月换水1次即可,一般要根据水蒸发量及时补充清水,但每天要清洁食台的残食,以免败坏水质。换水时要控制进水与池内水温差,小鳝不能超过2℃,大鳝不超过5℃,水温日温差小于10℃,最好建蓄水池便于换水。
(3)保持生物多样性。鳝池要放养福寿螺、田螺、小杂鱼、泥鳅等清除残饵以调节水质,许多生物还是水质好坏的指示物。但注意这些生物在量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一般黄鳝摄食量(干重)为其体重的1%~2%,鱼粪干重为摄食量的2%~10%,一般鳝放养密度不超过3kg/m2,按泥鳅摄食干料量为其体重的2%~4%计算,则每m2鳝池放养泥鳅不宜超过0.3kg。泥鳅宜在黄鳝驯食配合饲料后放养,方可充分发挥泥鳅吃食黄鳝粪便、防止黄鳝“发烧”的作用。放养蟾蜍对于防止黄鳝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田螺放养密度不宜超过0.25kg/ m2。另外,还可培育适量的绿藻,加入光合细菌(PSB)等。
观察水色是调控水质的关键,一般以黄绿色、蓝色且清澈见底为好,水色呈茶褐色、灰色、黑色则不正常,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九、黄鳝养殖的疾病与防治
黄鳝的疾病预防及治疗 黄鳝的抗病能力表现相对较强,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一般很少得病,但若管理不善或环境因素严重不良等,便可能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㈡ 黄鳝养殖技术 无土静水网箱
一、网箱设置的水域要求
选择网箱养殖黄鳝是由于大水体的生态缓冲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水质,因此,一般要求网箱设置水域一般不宜过小,合适面积在1~10亩以内,水深1~1.5米。面积过小或水体过浅不能发挥网箱养殖的优势,面积过大或水体过深会造成管理难度加大。选定的水域应坐北朝南,避免北风劲吹,平原地区北向应密植树林。
选定作为网箱养殖黄鳝的水体,一般要求底泥不宜太厚,最好底泥厚度低于15cm,尤其是富营养性底泥。因为特定水域设定了一定规模的网箱后,底质的曝气效果,光合作用及水层对流均受到严重抑制。底层缺氧状况加剧,促进了厌氧硫化菌的硫化过程,硫化氢浓度快速上升,极易达到有害浓度,从而造成对黄鳝的生长发生影响,严重时黄鳝会出现中毒死亡。如果水域条件选择无法避免,在设置网箱时,应对底质进行处理。
网箱黄鳝养殖的水域可以放入一些耐低氧和控制水质的鱼类,一方面可以活跃水体,促进水体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清理黄鳝养殖形成的残剩饵料和有机质。可选用的品种以鲫鱼、鲤鱼、鲢、鳙较好,数量每亩50~100斤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放养规格来决定。由于网箱养殖的水体容氧降至2~3mg/L以下是经常性的,虽然缺氧对黄鳝没影响,但放养的鱼类会缺氧死亡,因此要做好增氧工作准备。
对于有条件的黄鳝养殖单位,如能将网箱养殖水体进行水泥护坡,并增设防护板,将更有利于网箱黄鳝养殖的管理和增大养殖成功的保险系数。从调查情况看,网箱养殖黄鳝由于鼠害等事故造成黄鳝穿箱逃逸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改造后将有利于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二、网箱的设置要求
从经济角度及特定水体的生态净化负荷考虑,设置网箱净面积宜占网箱设置水域的50~60%,低于50%,虽然水体的有机负荷降低,但单位药物费用偏大,同时水面利用效率不高,高于60%的水体生态负荷将负担过重。因此合适的网箱设置比例,对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极为重要。
网箱制作的面积以15m2~20m2为度,高度0.7~1m,无需盖网,制作网箱材料目前大都选用聚乙烯9目编织网片,产品尽量选用正常厂家生产,编织采用聚乙烯单丝线绞合而成,接头应重叠编织,上下各四边接合纲绳,角部纲绳留1米长余地,便于网箱固定结扎。
一般网箱设置于水体中,保持网箱没于水下部份25cm,其设置方式分固定式和浮动式,如果设置水域能控制水位可用固定式,如果设置水域水位变动大,可用浮动式(具体方法详见图例),无论何种方式,网箱必须拉紧成形。
三、鳝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网箱按要求设置后,提前20天放入水花生,水花生采集时,要注意洗净泥浆,放入网箱,要求水花生覆盖厚度能达到20厘米,并配置紧密,整体均匀。一个星期后,水花生可恢复生长,放苗前1天,控制好要求水位。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饲。
㈢ 黄鳝怎么养
养黄鳝的方法是:
选择优质苗种。快速养鳝应选择体色深黄有大黑斑、无病无伤、敏感、争逃力强的种类。
合理密养。常规养殖,每平方米放养规格约50克的个体,密度为2千克左右最为合理。同时,池埂多(如埂沟式鳝池)、水草多、换水方便、排污彻底的鳝池放养密度可增大;相反则应减少。黄鳝规格大、放养总重可增加;规格小,放养总量应减少。有养殖经验的放养密度大;无经验者放养密度小。
大小分级分池。大小鳝同池或同网箱混养,整体增重倍数低,即整体生长速度慢,效益差。一般收购的“统货”,至少要分三个以上的等级饲养,分的等级越多,越利于养殖和整体快速增重。
㈣ 养黄鳝怎么养
鳝鱼,又名黄鳝、长鱼、无鳞公子、海蛇、蛆鱼、黄蛆等,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黄鳝的饲养 :
养殖技术基本技术
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1)苗种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2)苗种的质量。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因此,一般不宜选用。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3)苗种规格。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不能收益。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4)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
放养密度因鳝池大小,饵料来源,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人工养殖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100~15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2.5~4千克。放养的规格较大,密度可相应减少。反之,则可相应地增加。如饵料充足,也可多放些。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2.5千克为好, 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
无土生态养殖
相对有土养殖而言,鳝鱼无土养殖具有管理方便、驯化容易、放养密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现将鳝鱼静水无土养殖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
(1)鱼池设计
①原则要遵循“防逃、易捕、进排水方便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原则。
②鱼池规格一般为6-10平方米,池高度25-30厘米,室外养殖池稍高。由于鳝鱼比较温驯,只要鱼巢设置得好,没有过强的刺激,极少越墙逃逸。可有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或垫塑料薄膜,若干个规格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要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③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④“三水口”(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要求排水口稍低于池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一般距池底15-20厘米;溢水口距池底20厘米,室内养殖可不设溢水口。各水口直径5--6厘米,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
⑤鱼巢设计-般在鱼池四角处设置鱼巢,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起,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但不可太宽,也可用竹管、PC管等代替。另外,鱼池留出1/3面积来设置食台,可用木条、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
(2)鱼种处理
①鱼种质量 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宜40-80条/千克,鱼种要健康活跃,体表无伤,鱼种体色以黄色、青黄色为好。
②鱼种消毒 a.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但该方法刺激性强,操作时一定要谨慎;b.用10微克/克高锰酸钾溶液或8-10微克/克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c.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蛙时用。.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8微克/克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
③高密度锻炼放人鱼池之前,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密度为5千克/平方米),每3-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④放养密度一般为1.5-2.5千克/平方米,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但不宜超过5千克/平方米。
(3)日常管理
①水质管理室内水深保持在5-8厘米,室外保持10厘米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厘米。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利于防治虫害且不影响鳝鱼生长发育。
②投饵鱼种放养后,要用7-10天甚至更长时间驯化鳝鱼吃食配合饲料(饲料软湿成团或用绞肉机绞成条状),吃食正常后,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定点”,并通过观察鳝鱼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③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静水无土养殖的主要病虫离有毛细线虫病、肠炎病、细菌性烂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驯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着手药物(如敌百虫、驱虫净)拌饵进行杀灭。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养殖。
越冬一般越冬在有土养殖池进行,分为带水和不带水越冬两种。带水越冬水深20厘米左右,但要放草、树枝等物防止个池结冰。不带水越冬即在鳝冬眠前排尽水,泥层保持湿润,上盖稻草等保温物即可安全越冬。有条件的地方,冬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使鳝鱼打破休眠,冬季仍可生长,春节前后出售商品鳝,这样经济效益更为理想。④越夏相对而言,室内越夏容易。室外养殖-定要考虑遮荫,高温时要采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调节温度等措施。
浅水有土网箱养殖
浅水有土网箱养鳝,是一种将网箱套置在浅水池塘,并在箱内铺放厚15~20厘米土层的人工养鳝方式。这种方式既具有土池养鳝快速生长的优点,也具有水泥池养鳝管理和捕捞较方便的长处;它不像深水无土网箱养鳝那样需转池越冬。不足之处是,箱内的土层容易板结。水质变化较快。其养殖技术如下:
1、稀泥铺垫浅水有土网箱养鳝,在套置网箱前,必须在池塘底铺垫一层厚10厘米左右的无菌稀泥。然后将网箱套置于稀泥上,再在网箱中铺放一层风化土,这样可防止套箱后箱内的土层板结,有利于黄鳝打洞潜伏、避暑和越冬,铺垫池底的稀泥,应选择既要有丰富的腐殖质,又不要太污浊。当其备用稀泥的田块选好后,应在其田内用生石灰1公斤/立方米体重消毒一次,7天后干田掏泥进行铺垫。池塘底铺垫稀泥后,再用50毫克/升的生石灰消毒一次,5~7天后排水套置网箱。
2、土层铺放浅水有土养鳝网箱内,应选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好,充分分化的黏性土壤作土层。实践证明,以旱田或菜园地表层土壤最为适宜。千万不要选用死黄土、污泥、淤泥和树根多、草根多、瓦砾多的土壤。土层铺放厚度15厘米以上,并要使土层基本平整,以减少同一箱内的泥内温度和水温的差别。
3、网箱套置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为宜,网宽4米、长5米、网高0.8米(水上、水下各0.4米)。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鳝逃。网箱并排设置在水深0.6米以上的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
4、水草移植网箱中移植适量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让其生长最终覆盖面积占网箱面积的75%~80%,以净化水质、调节水温、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5、驯化投饲鳝种放养后2~3天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成为空腹,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或动物内脏,投饲量为体重的1%~2%。投饲时间逐渐推向傍晚和早上各一次,投饲量视吃食情况逐渐增加到体重的4%~5%,在水温22℃~28℃黄鳝生长最适温度时,投饲量可增加到体重的7%~8%。黄鳝长期吃惯一种或几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其他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小鱼、蚌肉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的可投喂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快长。
6、鳝种投放浅水有土网箱养鳝,可高密度精养。4~5月,挑选体色黄,体质健壮,个体重量40克左右的鳝种,每平方米面积投放2.5~3公斤。
7、生物放养浅水有土养鳝网箱内,每10平方米面积应放养有益生物泥鳅30~40条,行山虎2~4只、克氏鳌虾5~8只,大蟾蚧2只(无真菌疾病病例的鲜池内不宜放养蟾蜍),以清除残食、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和预防疾病。
8、日常管理管水浅水有土养鳝网箱宜保持水深20~30厘米。当盛夏酷热时,水要深一些;春、秋天凉时,水要浅一些。同时应经常换水,一般夏季3~4天,春、秋季7~10天换水一次。
清残吃剩的残食、死鳝臭体等,必须及时清除。
防逃浅水有土养鳝的网箱易遭老鼠等敌害咬破和被某种水草顶穿,因此应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在暴雨频繁的日子里,鳝池的水位会猛涨,应及时排渍;在暴雨陡降的夜里,黄鳝有堆积网箱一角、相互合作外逃的习性,要做好雨夜的巡查工作,如发现黄鳝有堆积现象,则立即用小竹竿敲打水生植物浮排,防止黄鳝外逃。
消毒灭虫一般每隔15天用25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箱泼洒消毒一次;每隔30天用0.7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箱泼洒灭虫一次。此外,经常给黄鳝投喂蚯蚓和蚌肉的网箱,每月还应用阿苯达唑2克,拌食4公斤,投喂50公斤黄鳝1~2次,每间隔24小时一次。
9、干池越冬11月上旬,当气温下降至8℃~12℃时逐渐排干池水,让鳝入蛰冬眠。当气温下降至5℃以下时,要在池内和网箱内都盖上一层厚约10厘米的稻草。在雨雪天气里,还要及时排渍,以防渍水结冰,引起黄鳝窒息死亡。
黄鳝网箱养殖病虫害较多,大致可分为5类:一是生态性疾病,主要是收购运输、养殖中管理不善,导致生态失衡而引起的,如发烧病、发狂病等;二是细菌性疾病,如腐皮病、赤皮病等;三是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等;四是寄生虫病,如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五是各种虫害,如水蛭、水老鼠等。由于发病初期很难观察到,一旦病症明显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对于黄鳝网箱养殖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少有效技术。要以“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方针,保持黄鳝养殖箱内外的生态平衡。
黄鳝的适宜人群 :
1.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脱肛、子宫脱垂、妇女劳伤、内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风湿痹痛、四肢酸疼无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都可多食;
㈤ 黄鳝养殖怎么管理
黄鳝养殖技术
一.食性: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蚯吲是很好的饵料。黄鳝池水温应保持在15-28摄氏度之间;切忌碱较重的水,并要求隔日换水一次。否则不好养。黄鳝一般不会抡食(视觉不好)。昼伏夜出,白天藏于洞内,晚间守候在洞口捕食,当气温、水温较高时,白天也常出洞呼吸与捕食。摄食多为啜吸方式,视觉不发达,夜间主要依靠前后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感受随着水流传过来的饵料生物发出的微弱的化学分子的扩散。在野生条件下,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大型浮游动物如轮虫类,也捕食水蚯蚓、蝌蚪、幼蛙、螺、蚌及小型鱼虾类,还有嗜食陆生动物的癖好,夜间常游近岸边,甚至离水上岸觅食,捕食蚯蚓、蚱蜢、飞蛾,还兼食有机碎屑,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
二、饲养池:最好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以便换水和排水。池的大小应根据养殖的规模和数量来确定。家庭付业养殖,以,宽4-5平方米或十几平方米均可。饲养池深1.5米。池内壁涂抹水泥。池的上半部应略为向内倾斜,以防逃跑。黄鳝喜穴居,故池底应铺筑30-50厘米厚的肥泥,并在泥中渗和一些稿杆和畜粪,以增加有机质,然后再投以石块、断砖等物,人工造成穴居的环境条件。池子铺好后,在泥土上面应保持15CM左右的水层,在与水平面相平的地方设一排水口,在排水口对面略高于水面的地方设一进水口.进出水口都要用塑料网布或铁丝网拦住,以防逃逸。也可利用宅旁园地的旧粪坑、积肥池、废沼气池等加以改造利用。为保持池内水质新鲜,水体溶氧充足,应隔日换水一次,夏天高温季节,更应增加换水次数。(北方及寒冷地应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饲养池)
由于鳝鱼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因此应分池饲养。一般可分为亲鳝繁殖池、苗种培育池和成鳝饲养池(亲鳝繁殖池和成鳝饲养池也可以合并)。在成鳝产卵孵化期间(4~8月份),可在池内投放半腐烂的苕种或油荚子等稿秆,让雌鳝在上面产卵,当其孵化出幼鳝后,可全部捞取放入另外的池中喂养。苗种池以肥水为主,培养水蚤和其它小虫,供幼鳝摄食。
三、养殖技术 te-yang.cn
1..选种及放养: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1)苗种的来源。购买或自已采集,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①一是在市场上采购鳝种;要选择健壮无伤的黄鳝。应该选购一直处于换水暂养状态的笼捕黄鳝种苗作为饲养对象。凡是受到农药侵害的黄鳝和药捕的黄鳝都不能作种苗放养。一般可以将黄鳝品种分为三种:第一种,体色微黄或橙黄,体背多为黄褐色,腹部灰白色,身上有不规则的黑色小大斑点,这种鳝种生长快,最大个体体长可达70CM,体重1.5公斤左右;第二种,体色青黄,这种鳝种生长一般;第三种,体色灰,斑点细密,这种鳝苗则生长不快。鳝苗应该分开饲养。鳝种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35尾左右,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重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放养哪一种规格的鳝种还得考虑市场因素。如果春节前后市场上规格大的商品鳝价格很高,养殖者也可以适当考虑放养大规格的鳝种。
②二是直接从野外捕捉野生黄鳝种苗。野生黄鳝种苗的采集方法也有二种:方法1: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每年夏季,可以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最多,晚间多于白天。晚上或者雷雨过后放入田间的水沟中,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捕捉到黄鳝。用鳝笼捕捉黄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最好用蚯蚓作诱饵,每只笼子一晚上取鳝苗-次;二是捕鳝笼放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将笼尾稍稍露出水面,以便使黄鳝在笼子中呼吸空气,否则会闷死或得上缺氧症。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黄鳝种苗出售,小的留作鳝种。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黄鳝种苗,体健无伤,饲养成活率高。 方法2:是晚上点灯照明,沿田埂渠沟边巡视,发现出来觅食的鳝鱼,用捕鳝夹捕捉或徒手捕捉。捕捉时,尽可能不损伤黄鳝的身体。捕到的黄鳝苗应该马上放养。
③半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即野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或自已人工繁殖。
黄鳝的繁殖习性:模拟野外自然产卵环境,在养殖池中让其自然繁殖。黄鳝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到性成熟都是雌性,区别黄鳝的性别可从体长判断:体长在20~35CM以下的全为雌性;产卵以后卵巢逐渐变成精巢(体长在22CM左右时开始性逆转)。体长36~48CM肘,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数几乎相等;成长至53CM以上的个体全多为雄性。
黄鳝两龄成熟,全长在20CM左右的个体即可达到性成熟,怀卵量约为200~400粒;全长50CM左右的个体怀卵量约500~1000粒。黄鳝的生殖季节较长,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8月,产卵盛期为6月上旬至8月(黄鳝的产卵从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8月上旬结束,但开始产卵的时间和盛期与黄鳝栖息环境的水位变化有关系,如遇枯水年份,则其产卵和产卵盛期都会推迟,等到水位上涨时才会繁殖。产卵的个体,前期以较大型的为主,而在8月上旬产卵的个体,体重多在50g以下)。黄鳝产卵常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或挺水植物、乱石块间。洞穴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前洞、后洞和岔洞,出洞口有3—4个。洞口通常开口于隐蔽处,洞口下缘2/3没于水中。在水田中央的洞,离地面深约3—4 ㎝,并呈横向发展。前洞产卵处比较宽,后洞较窄,洞长约为黄鳝体长的3—5倍。产卵前雌雄亲鳝常在洞口外先吐泡沫筑巢,泡沫位于洞口的上方,积聚成巢,将卵产于泡沫中,故受精卵在水面的泡沫中孵化,若泡沫被毁坏,卵即下沉;卵成批产出,成熟的受精卵为金黄色,比重较水大,无粘性,卵径在2~4毫米之间,吸水膨胀后可扩大到4.5毫米左右。在产卵孵化过程中,雌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消失为止。受精卵孵化期较长,约需七、八天才能孵出幼鱼。刚出膜的幼鳝,全长13毫米左右,此时具有胸鳍,鳍上布满血管。胸鳍经常不哼停地扇动,是幼鱼期间的重要辅助呼吸器官。当全长达到30毫米以上时,胸鳍即逐渐退化,最后消失。
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育苗。在每年盛夏的时候,有些湖岸沼泽地区和农村的水沟、水稻田,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泡沫团状物漂浮在水面上,这有可能是黄鳝的孵化巢。当发现这种现象时,应该及时用瓢或盛饭的勺子轻轻将它捞起,放在已经盛入新水的面盆或水桶中。而后,将鳝卵小心地放在鳝卵孵化巢中孵化。孵化期间的管理和人工繁殖孵化期间的管理是一样的。
自已人工繁殖孵化育苗:每年年底,从人工养殖的成鳝苗中,选择体格健壮,体色黄而有光泽的个体,集中在富含有机质土壤的池中越冬,待转年4~8月自然产卵繁殖(产卵盛期为5~6月)。当池中水温达到15℃以上时,要加强对这批鳝鱼的投饵喂养。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鳝鱼产出的卵和孵化的鳝苗,发现卵后可以取出来专门孵化,发现苗也要及时捞出按不同规格分池放养,以防大鳝鱼吃小鳝鱼、相互残食。在培育池内,可以先用鸡粪等有机肥培育出浮游生物,然后将鳝苗放入,让鳝苗靠吃浮游动物生长。如果浮游动物不足,则可以辅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浆。幼鳝一经开始吃食,就可以逐渐分散活动。
以后即采取在每年10月份左右将大黄鳝捕捞起来,小黄鳝留在池中,让其钻入泥穴越冬。这时应把池水放干,保持土壤润湿,在气温较冷的地方,可在池土上面覆盖一层稻草,以保温防冻。到第二年春暖以后,放水入池,幼鳝即出穴觅食,成为第二年的饲养种苗。
(2)苗种的质量。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因此,一般不宜选用。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如在市场上,则不能买用糖精等喂过的鳝苗。
(3)苗种规格。苗种规格一般以25g为优。每千克4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不能收益。在同一个饲养池内,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4)黄鳝的品种很多,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好,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2.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或自繁的鳝苗种放养为佳。开春较早的地方,黄鳝在四月份就出洞觅食。人工养鳝池在四月份就可以投放种苗。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放养密度:因鳝池大小,饵料来源,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人工养殖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50—6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1.5公斤。有经验的可放80-100尾.。如放养的规格较大,密度可相应减少。反之,则可相应地增加。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1 -1.5公斤为好,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一般每公斤鳝鱼苗可长成 510 公斤成鳝。(鳝鱼的生长规律是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成鳝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人工养殖的话,最适宜水温为15~280C之间。水温在25-33度时,30克的黄鳝每个月可以增重30-40克,不过这种生长速度只能保持大概5个月左右,5个月后即使气候适宜它的食欲也不旺盛了,因为这时它已经是又粗又短,整个一肥胖症到了极限)。
3.饲料来源。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饲料可就地取材多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在养殖池内施足基肥。培育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及底栖动物等;二是在养殖池内放养一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虾,让其产卵孵化出幼体;三是专门饲养福寿螺或螺蛳、河蚌等等;也可与发展珍珠养殖相结合,利用蚌肉作为饵料;四是在养殖池上万加挂黑光灯诱捕飞蛾、螟虫及其它昆虫;五是利用猪、羊、鹅、鸭的内脏;六是培育(如从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蚯蚓等)或挖取蚯蚓、人工繁殖蝇蛆等;七是当动物性饵料不足时,可投喂米饭、面条、瓜果皮等植物性饲料。 饲料喂量一般是每平方米每天投喂饵料350~500克。约占鳝鱼体重的6~7%,夏天可达体重的14.3%。
4.投饵技术。黄鳝投饵应坚持“四定”原则:一是定质,不投喂腐臭饲料,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二是定量,黄鳝的摄食强度直接与水温有关,通常—月份日投饵量为体重的%;8月份黄鳝摄食强度最大,生长最快,日投饵量可增加到体重的8%—10%;当温度达到0℃左右时,应少投饵或不投饵。一般应在投饵后2小时进行检查,若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适当增加,若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饵料过剩,将败坏水质,造成疾病。三是定时,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每天傍晚投喂为好。四是定位,为使黄鳝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便于观察吃食情况和清扫残料,应设置食台,固定地点投喂,食台是黄鳝群争食的地方,食台应适当分散,多设几个。
需特别指出的是,因目前养殖黄鳝的苗种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捕,初放养时对环境很不适应,一般不吃人工投喂的饲料,因而需要驯饲,否则容易导致食欲不振,造成养殖失败。驯饲的具体方法是:鳝种放养—天内不投饲,使其腹中食物消化尽,然后将池水放掉加新水,于晚间进行引食。引食时用黄鳝最喜欢吃的蚯蚓、河蚌肉切碎,分几小堆放在进水口一边,并适当进水,造成微流。第1次的投饲量为鳝种重量的1%—3%,第天早晨如果全部吃完,投饲量可增加到4%—6%。如果当天的饲料吃不完,应将残料捞出,第2天仍按产天的投饲量投喂,待吃食正常后,可在饲料中掺人来源较易的瓜果皮、豆饼等,同时减少引食饲料,如果吃得正常,以后每天增加/普通饲料,几天后,就可正常投喂了。
黄鳝食量大,日摄食量可达体重的14.3%,一定喂足。当饥饿时可残食比自身小的黄鳝。
同时应注意防止鸭子、野兽和猫、鼠等入池埔捉黄鳝。
5.主要疾病防治
⑴肤霉病:病因是由于黄鳝互相咬伤或敌害生物的侵袭造成伤口被霉菌感染。霉菌的活动孢子吸取黄鳝皮肤里的营养,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迅速在体表蔓延扩散。病鳝体生“白毛”,食欲不振,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黄鳝入池前,池内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病发后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撒。
⑵毛细线虫病:由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肠内,破坏肠壁粘膜组织,致使其它病菌也侵入肠壁而引起的发炎。当寄生虫量大时,也可直接造成鳝鱼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黄鳝入池前,池内用生石灰清塘杀死虫卵。病后可按每50kg鳝鱼用5克敌百虫晶体(纯度90%)的比则,拌入豆饼粉1.5kg,作成药粒投喂。(也可用别的驱线虫药,饲料要平时喜吃的)
⑶发烧病:原因是由于黄鳝过高密度养殖,体表分泌的粘液在水中积聚发酵而释放的热量使水温骤升,溶氧降低,致使黄鳝焦躁不安,相互纠缠,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预防时可在池内混养少量泥鳅,吃掉剰饵,并通过泥鳅上下窜游,防止黄鳝互相缠绕。发疬以后则立即更换新水,或立即加入万分之七的硫酸铜溶液,每平方米鳝池50毫升。
⑷感冒病:病因是由于注入新水的水温过低,一时不能适应而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温度过低的井水或泉水给鳝池换水之前,应经过地面的一定距离流程,使水温升高后再注入池中。当秋末冬初水温降则,120C以下时,黄鳝开始入穴越冬,这时要排去池水,只保持池土润湿,并在池土上面覆盖一层稻草,以免池水冰冻。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综上所述主要存在以下八类大问题。
①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从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而且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养殖中死亡率在90%-100%,所以在购苗种时,一定要认真考察辨别。
②不择品种:从外观看黄鳝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二种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人工养殖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③大小混养:同一池中大小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大鳝吞食小鳝,因此大小鳝混养,虽大鳝长速快,但池塘总产量低。
④池水过深:因黄鳝体内无鳔,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气。池水过深,黄鳝需频繁游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体能,影响正常生活生长。池养黄鳝根据鳝体大小,水深宜在10~15厘米,而网箱养鳝水草应充满整个网箱,以便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和呼吸条件。
⑤鳝池施粪肥:鳝池水体小,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如此“改良水质”是得不偿失。
⑥忽略培植水草:水草能为黄鳝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以成功,或难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⑦喂“素”食:有的养殖者利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素食饲喂黄鳝,严重饥饿缺饵时,黄鳝也会少量吞食,营养却满足不了黄鳝生命活动的需要,更谈不上生长增重,久之引起黄鳝逐渐瘦弱和发病死亡。黄鳝属底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
⑧频繁换料:常有养殖者因饵料无保障,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黄鳝饲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正常生产生长。
㈥ 饲养黄鳝怎么用静水无土养殖池
静水无土室外养殖池,面积以15~20平方米为宜,室内无土养殖池面积一般为6~10平方米。室内池壁高为20~30厘米,室外池壁高40~50厘米。排水口稍低于池底,以便排污彻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宜高,一般距池底15~20厘米;溢水口距池底25厘米,室内养殖可以不设溢水口。黄鳝有群聚性,静水无土养殖池必须设鳝巢,各种管子、竹筒、碎砖、水草等都可以作鳝巢。鳝巢面积不可过小,设置的原则是:便于黄鳝自由进出,内部黑暗无光,有足够的空间。用废自行车胎,经高锰酸钾消毒后作鳝巢,效果比较好。其他技术指标与有土养殖池类似。
㈦ 怎样养好黄鳝(湖北地区)
黄鳝工厂化养殖,改传统的有土、室外静水养殖,为无土、室内外流水养殖,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每1平方米投放规格25——40克的鳝苗2——2.5公斤,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饲养,以目前原料成本计,生产成本为15——20元/公斤。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建池 养殖池分室外和室内两种,面积每池2——20平方米,池深0.5米,池内用水泥抹光,池埂建宽0.5厘米,配备蓄水池。要求养殖池排灌自如,池中种植水生植物,覆盖池面的70%。
选择优质鳝苗 按2——2.公斤/平方米投放。鳝苗最好选人工繁殖的苗种,投放前进行鱼体消毒。有伤、体质衰弱的苗种不能用。
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鳝苗入池前首先进行驯化,再投喂配合饲料。成品饲料投喂前要经过调制,即在成品饲料中加25%的鲜鱼浆,制成直径为3——4毫米的面条状饵料。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2%。黄鳝具有摄食惰性,当其对某种饵料形成习惯后,不要随便更换,否则将严重影响黄鳝生长。
强化日常管理 每天保持流水10个小时,同时经常注意排污、防鼠、防漫池。
注意防病治病 池内定期施用驱虫杀菌药,剔除死鳝和病鳝。若用野生黄鳝苗种,因为刺头早感梁率很高,所以放苗前更应进行驱虫。可选用“皖龙一号”或“皖三号”药物驱虫。
====================================
在庭院内建池养黄鳝,效益相当可观。建一处10平方米的水泥池,若饲养得当,当年可获利1000余元。建池 鳝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以半地下池为好。池深1.2米, 用砖砌成,水泥抹面。在池沿下20厘米处留一排水口,排水口要用纱网封严,以防排水时黄鳝逃跑。池沿要建成“T’字形,以防黄鳝出逃。池中间还要建一饵料台,台高70厘米,面积为1平方米。饵料台下要多留空隙,以供黄鳝钻洞休息。
备池 池子建好后,要进行消毒。方法是:将池子灌满水, 按每平方米1千克的用量加入生石灰,浸泡10天,然后将池水全部放掉。也可采用干擦法消毒,即用新鲜的薯仔将池内全部擦1遍,5天后即可使用。 消毒后,先在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麦穰或稻草, 麦穰或稻草腐烂后可生成大量的红线虫,供黄鳝采食,草上再铺30厘米厚的优质塘泥。池四周及中间要起垄,以利黄鳝打洞。注水时,水深以高出饵料台10厘米为宜。 池内栽种少部分水草,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
放养 将身体无外伤的黄鳝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后放入水中。黄鳝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吃小。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2.5~3.0千克。
投饵 刚放养的黄鳝,7天内不要喂食,让其有饥饿感,以便改变其食性。黄鳝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蝇蛆、蚯蚓、田螺等为好, 也可投喂动物内脏。配合饲料可采用动物血液加麦麸、豆饼、玉米面等, 加水蒸煮后投喂。饵料要投放到饵料台上,每天傍晚投喂 1次、投饵量占黄鳝总体重的5
%。夏季夜间,可在水面上方10 厘米处吊一灯泡(最好是黑光灯)引诱飞虫,让黄鳝采食。实践证明,蝇蛆是黄鳝的最佳饲料,可长期饲喂。 养殖蝇蛆的方法是:将猪血(其他动物血也可)掺入麦麸、豆饼粉中, 加水蒸煮后放入缸或盆中,7天后便可繁育出大量的蝇蛆,可随时捞出,用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投喂。
繁殖 黄鳝不像其他脊椎动物那样终生属一个性别, 它的前半生为雌性,后半生则变为雄性。即体长30厘米以下的为雌性,超过35 厘米的均为雄性。因此,放养时要求黄鳝体长在20厘米左右。每年的5~8 月份是黄鳝的繁殖季节,每尾黄鳝可产卵300粒左右。若发现水面上有一堆黄鳝吐的白
沫,白沫下面就是它的卵。这时可将卵捞出放入孵化池内,3天后便可孵化出雏鳝苗。鳝苗的饵料可用煮熟的鸡蛋黄1个,搓碎掺水后泼入池中,每只蛋黄1次可喂1万尾雏鳝苗,半月后可投喂其他饵料。由于黄鳝繁殖能力强,因此,只需投放1次,便可繁衍不断。
管理 由于黄鳝池小,因此要加强水质调节,一般每10 天注入水体总量1/3的新水。夏季炎热时,可在池子上方搭1个凉棚。冬季要注满池水,以利黄鳝安全越冬。
防病 黄鳝抗病力强,一般很少生病。其主要病害只有一种, 那就是白粉病。防治方法:如果发现黄鳝体表有白粉状斑点,可捉1只蟾蜍,将头割破,吊在水中来回摆动,使蟾酥溶入水中,即可治好此病。 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可在池中放养几只蟾蜍。
捕捞 黄鳝当年可长到原放养体重的3倍,捕捞时先抽干池水,然后翻泥捕捉。
㈧ 水池怎样养黄鳝
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那么水池要怎么养黄鳝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黄鳝的介绍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面板潮溼,数日内亦不会死亡。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黄鳝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喜栖息于池塘、小河、稻田埂边的泥洞和石缝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春
季,黄鳝经过一冬的潜伏,体力消耗过大,需要大量进食,所以春季是钓黄鳝的大好时期。夏季,气候炎热,黄鳝纷纷出洞钻在水草、石缝中、枯树底下“乘凉”,也易钓。秋季,黄鳝开始迸洞,不易上钩。[5]
黄鳝的体形较为特殊,它不是通常淡水鱼类那样的侧扁形、纺锤形,而是前大后小的长蛇形身体。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等三个部分
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鳝鱼的身体是圆筒形,适合穴居生活,对进出洞穴,减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点儿“隐士”气度,没有特殊的攻击本领,也无强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它既无脑鳍,又无腹鳍,就是背鳍和臀鳍也退化得仅留下一点点皮褶,鳞片消失得肉眼都难看见。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从你手中溜之大吉。鳝鱼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预防细菌、病菌侵染身体,减少疾病;阻止寄生动物植物的纪缠,有利成长;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
鳝鱼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鱼类多用鳃呼吸的,可是鳝鱼却独具一格,它的鳃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细血管直接吸取空气,所以我们要使鳝鱼鲜活,必须使它保持潮溼,存放在阴凉地方。
怀孕的黄鳝在被蒸煮等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会本能地把肚子顶起,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做出最后努力!
水池养鳝鱼的技术
***1***鱼池设计
①原则要遵循“防逃、易捕、进排水方便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原则。
②鱼池规格一般为6-10平方米,池高度25-30厘米,室外养殖池稍高。由于鳝鱼比较温驯,只要鱼巢设定得好,没有过强的 *** ,极少越墙逃逸。可有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或垫塑料薄膜,若干个规格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要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③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④“三水口”***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要求排水口稍低于池底;进水口设定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一般距池底15-20厘米;溢水口距池底20厘米,室内养殖可不设溢水口。各水口直径5--6厘米,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
⑤鱼巢设计-般在鱼池四角处设定鱼巢,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起,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但不可太宽,也可用竹管、PC管等代替。另外,鱼池留出1/3面积来设定食台,可用木条、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
***2***鱼种处理
①鱼种质量 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宜40-80条/千克,鱼种要健康活跃,体表无伤,鱼种体色以黄色、青黄色为好。
②鱼种消毒 a.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但该方法 *** 性强,操作时一定要谨慎;b.用10微克/克高锰酸钾溶液或8-10微克/克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c.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蛙时用。.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8微克/克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
③高密度锻炼放人鱼池之前,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密度为5千克/平方米***,每3-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④放养密度一般为1.5-2.5千克/平方米,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但不宜超过5千克/平方米。
***3***日常管理
①水质管理室内水深保持在5-8厘米,室外保持10厘米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厘米。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利于防治虫害且不影响鳝鱼生长发育。
②投饵鱼种放养后,要用7-10天甚至更长时间驯化鳝鱼吃食配合饲料***饲料软溼成团或用绞肉机绞成条状***,吃食正常后,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定点”,并通过观察鳝鱼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③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静水无土养殖的主要病虫离有毛细线虫病、肠炎病、细菌性烂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驯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着手药物***如敌百虫、驱虫净***拌饵进行杀灭。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养殖。
⑤越冬一般越冬在有土养殖池进行,分为带水和不带水越冬两种。带水越冬水深20厘米左右,但要放草、树枝等物防止个池结冰。不带水越冬即在鳝冬眠前排尽水,泥层保持溼润,上盖稻草等保温物即可安全越冬。有条件的地方,冬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使鳝鱼打破休眠,冬季仍可生长,春节前后出售商品鳝,这样经济效益更为理想。④越夏相对而言,室内越夏容易。室外养殖-定要考虑遮荫,高温时要采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调节温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