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结荚期怎么管理,更有利于高产
要选择土壤比较肥沃的,地势比较平坦的,排灌比较方便的土地,而且要经常去施肥。
❷ 花生结荚期是决定荚果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花生结荚期要怎么管理
花生处于结荚期,不仅花生植株茎叶生长旺盛,荚果生长迅速,也是各种病虫害交替出现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要做好田间管理,对花生迹羡增产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边肖建议大多数种植者在农业经营中注意以下方面的田间管理,花生虫害后如果在作物叶片上发现空洞,可确定90%以上为棉铃虫所致,应立即控制。如果控制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后期叶片的光合能力,进而影响临近荚果的饱满度。治愈时可喷洒高效氯氰菊酯1500次,棉铃虫会到顶时,防治效果较好。花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尤其是花生结荚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病害。
根据这个时期的管理,在花生充分结果期,大约是收获前20天。主要控制叶斑病,防止花生早衰,使活茎成熟,增加花生饱满度,增加花生产量。花生叶面喷施肥料能增强花的生长势,提高抗病和抗逆境的能力,具有吸收快、见效快、利用率高、投入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整个生长期可结合喷施或单独叶面喷施数次。在高产农田和酸性土壤小区,钙含量不足影响产量和质量。在叶片上喷施富含复合氨基酸钙的复合肥,可以快速补充钙镁,增加果实数量,改善荚果品质。控制繁荣,防止倒伏,调节生长。雨后,花生长得很快。
❸ 如何管理花生可以获得高产
花生作为重要的食用和油料作物,其种植与管理技术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种前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先对种子带壳晒种,选晴天将带壳的种子放在土晒场上晾晒1~2天,然后剥壳,北方地区播前10~15天剥壳,南方地区播前1~2天剥壳,剥壳的同时剔除发生病变粒、干瘪粒等,尤其是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有损伤的种子。
为了防止苗期病害,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齐苗率,播前拌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播种时将75%甲基硫菌灵与水按照4:30的比例稀释,然后均匀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产的重要手段。花生上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锈病、病毒病和根腐病;虫害有蛴螬、蚜虫、银纹夜蛾等。对于病虫害要重视预防,发现为害后要及时用药防治。
❹ 在花生结荚期,怎样进行肥水管理才能减少病害
夏天花生从豆荚时期,即水果针开始生长定型果,这一时期的管理决定了豆荚的数量和产量的高低。花生荚期是生殖增长和营养增长非常旺盛的时期,很多农户认为花生后期产量也差不多定型,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花生产量高,豆荚期管理也很重要。夏天雨水多,不及时排水,土壤湿度高,容易形成腐烂的水果,干旱的话,豆荚长不饱。土壤肥料不足时,荚的生长不能吸收营养,影响产量。而且,后期叶斑病、白犬病、红蜘蛛、这种病也经常发生,所以在管理上可以从这方面开始。
花生一般被称为花生,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被称为地豆、乐华三、长寿果、鲍鱼、无花果、生果、糖咽等,花生的命名经常带有“长寿”、“三”等字,可见花生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花生的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出土过碳化花生种子。我国古代有类似花生的植物,但我们现在普遍种植的花生是明朝以后从南美进口的,得到了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的确认。
❺ 花生的管理应注意哪些
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两个时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
(1)开花下针期:①遇旱浇水:当0~30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叶色墨绿,开花量减少,叶片中午萎蔫日落才能恢复时,应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②适时追肥:施肥量不足的地块,结合浇水,每1/15公顷根基追施过磷酸钙10~15千克和草木灰50~100千克或在结实区追施石膏粉25千克以补充钙质营养。若新生叶片浅黄而小,叶脉失绿,可加追5~10千克标准氮素化肥。如心叶黄白失绿时,应追施1.5~2.0千克硫酸亚铁(黑矾),或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矫治。③治虫保花果:始花前后易发生蓟马危害可及时喷施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始花至单株盛花发生蚜虫时,喷施800~1000倍液的乐果乳剂或早晨傍晚喷施乐果粉防治。④治病防早衰:花针期叶片发生黑斑病,不仅影响叶片光合效率,而且造成中后期茎叶枯衰,影响荚果的充实饱满。根据病情于始花后叶面喷施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或48%的百菌清600~800倍液及时防治。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4~5次。
(2)结荚期田间管理:①培土迎果针: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前,用大锄带草环深锄猛拉培垄,或用耘锄耥垄培土,创造侧枝高节位果针入土结实条件。②控棵保稳长:结荚初期植株生长过旺和有早封垄现象的高产田,应在始花后40~50天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上促下,调节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速营养体光合产物向生殖体转移,确保茎叶稳长,防治田间群体郁蔽而倒伏。③浇好结荚水: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遇旱严重影响果针入土结实,特别是结荚后期干旱能引起大幅度减产,应及时浇水。
❻ 花生地要如何管理花生结果才会丰硕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物的生长习性决定了春夏露地种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田间效益。无论在温室内种植,在低温等不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都会明显影响花生的发芽率,导致出苗不均和缺苗,因而花生地的管理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管理花生结果才会丰硕吧!
肥料:花生追肥后期主要以氮、磷、钾等常量元素肥料为主。在单品精制的追肥中,可以采用花生半花生增产包装。根据指导剂量,定期、定量地利用结实期、结荚期、果实膨大期,以达到促进针叶注射、控制旺盛生长、控制营养、提高产量的目的。
❼ 花生后期怎样管理能得高产
1、进行根外施肥保花生叶。花生根系后期吸收能力减弱,为弥补供肥不足,从结荚后期开始,需每隔7到10天,向叶面喷施尿素和过磷酸钙水溶液,以延长顶叶功能期,提高荚果饱满率。
2、适时对花生浇水。花生生育后期,若遇干旱,根系易衰败,并迅速引起顶叶脱落,茎枝枯衰,导致减产。因此,当土壤水分较低时,要立即浇水,以保根保叶,提高饱果率。浇水时要小水浇灌或手弊喷灌,切忌大水漫灌。
3、雨天及时排水以防花生烂果。花生生育后期,若秋雨过多,排水不良,易造成根系腐烂,严重时荚果会腐烂或发芽。因此,生育后期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毕困族通沟渠,排除积水和内涝,以保优质、高产。
4、花生的病虫害防治。花生生育后期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其发病高峰在花尺困生收获前的20到30天,高温高湿或连续阴雨发生较重。可选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需每隔10到15天喷施一次。
❽ 花生如何管理
在花生种植生产上,中、后期管理跟不上会导致花生产量降低,是严重制约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的一个因素。
(1)防早衰
花生从结荚期到饱果期是需要水肥较多的时期,如水肥供应不足,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长势差,叶片黄,出现早衰,致使花生绿叶面积减少,光合能力下降,制造的养分少,干物质积累减少,向荚果运输的速度减慢,影响产量。因缺肥造成早衰的田块,应在结荚到饱果期每亩根外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溶液50千克,喷施时间最好在晴天16:00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可有效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2)防徒长
花生饱果期,营养生长逐渐减退,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移,干物质迅速积累。但因气温、阴雨、光照及施用氮肥过量等多种因素的原因,致使花生茎叶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消耗大量的养分,抑制果实干物质的积累,影响产量。因此,对有徒长趋势的花生,要采取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对提高花生的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3)防积水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下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特别在花生生长后期,花生田绝对不能积水。如遇雨或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使田间湿度过大,造成茎叶徒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和荚果鼓粒,并易造成大量烂果或发芽,降低产量和品质。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种植花生,一定要实施高垄栽培或挖好排水沟,降低水位。
(4)防病虫
花生后期最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受害叶片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降低,造成早期落叶,影响干物质积累和荚果成熟,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防治上,在发病以前就应喷洒1~2次1∶1∶30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花生后期的主要害虫是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后期蚜虫发生,当有虫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5)防杂草
花生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温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杂草。据调查,有许多农民误认为后期杂草对花生生长影响不大,任其生长。实际上杂草尤其是护根草严重影响其通风透光,并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花生荚果饱满。
(6)适时收获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中部叶片大部分已经脱落,果壳网纹清晰,剥开荚果后,果壳内海绵层有黑色光泽,籽粒饱满,种皮红润,饱果率达85%时,表明花生已经成熟,必须及时收获,收获过早、过晚都会降低品质及产量。
❾ 花生的管理
1、根外追肥。每亩可叶面喷施浓度适量的磷酸二氢碧握扮钾或百分之一的尿素溶液;
2、防治病虫害。对单发叶斑病的地块,当病株率达百分之十时,每亩用百分之五十多菌灵50到75克左右,加水50到60千克左右喷雾。田间有杂草应及时拔除,不要伤害到果柄;
3、抗旱排涝。结荚期,株丛下面的土壤宜保持湿润,不要积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不要大水漫灌,浇水宜采用沟灌办法;
皮扮4、控制徒长。结荚期内,对肥水充足,有徒长趋势的地块,可在结荚初期或花生主茎高40厘米时,每亩用多效唑30到50克左右,对水40到50千克左右喷洒叶面,以控制营养生悔灶长,促进荚果发育。
❿ 沙土地种植花生,如何管理才能提高产量
在沙土地中种植花生,要想提高产量,就要做好花生生长发育中各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一般我们把花生的生长发育分为种子萌发出苗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5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各个时期的管理技术。
以上就是在沙土地中种植花生获得高产的管理要点。可以看出,通过了解花生生长发育各时期的特点,然后相对应的采取管理措施,以便最终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