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𢇁瓜种植期间需要怎样管理
丝瓜种植期间管理技术:
1.定植后用小拱棚覆盖,尽量少通风,以提高小拱棚内温度,促进缓苗。
2.缓苗后一般要喷120ppm的乙烯利或2000ppm的比久,以防苗徒长,促进多现雌花。同时还要浇一次透水,而后转入蹲苗。
3.当苗高30厘米时搭支架,并采用之字形绑蔓上引。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一律摘除。当瓜蔓同时生长时,要重水肥,原则上2--3天一水,5--6天一肥。追肥每亩每次用人粪尿500公斤或硝酸铵20--25公斤。
4.肥水管理。良种丝瓜前生育期短,植后30--40天结瓜。夏丝瓜苗期淋粪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亩施50公斤复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麸,每采收2--3次,再追肥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夏丝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于根系生长。
5.抽蔓开花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采收期除淋水外,沟内要保留10--20公分的水层,雨天要及时排水。理蔓打花打叶,插竹引蔓当蔓长30公分时可插竹,插入字架。
6.插架后,不要马上引蔓,要适当窝藤、压蔓,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匀分布。丝瓜在主蔓留种能成瓜2--3个。
7.吊瓜。丝瓜弯曲时,要吊瓜,用小包装绳一头绑瓜蒂,一头绑一小石块,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后2--3天进行。搞除老叶。夏丝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叶、老叶影响通风,又易传播病害,要及时摘除。
丝瓜,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果为夏季蔬菜,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
2. 佛手瓜种植方法
佛手瓜高产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肥沃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多施有机肥。佛手瓜是喜肥的多年生宿根作物,有机肥充足能提高产量和商品性。株行距70-100厘米×70-100厘米。定植穴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穴施10千克有机肥。放入有机肥后再填放10厘米厚的肥土,接着将种瓜平植下。每穴用种瓜2-3只。敏信种瓜2/5以上露出地表面,芽长有3厘米以上者不必露出。
2、肥水管理:佛手瓜在华南地区栽培较多,可以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由于是以食用嫩茎叶为弊拿逗主,因此加强肥水管理成为提高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在施足基肥后,追肥可以选用“沃叶水溶肥”或复合肥,切忌将未腐熟的人粪尿和速效氮肥直接追肥,因为佛手瓜幼苗对氨气十分敏感,极易使幼苗枯萎死亡。
3、搭架:佛手瓜可以匍匐栽培,也可以搭架栽培。搭架栽培以1.5米高“人”字架为宜,在瓜苗主蔓长至30厘米时摘心,促租卖进侧蔓生长,当侧蔓长30厘米再摘心,促进孙蔓生长,并且一边摘心一边将瓜蔓引蔓上架,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4、采收:当气温在20℃以上,空气平均湿度在80%以上时,佛手瓜植株生长迅速。当嫩茎长至40厘米左右时即可割取,收割时留基部1-2个基部叶以利分蘖萌发,继续生长。
5、越冬:食苗佛手瓜采收嫩茎叶的时间长达7~8个月。霜冻后除保留2~3条较健壮的枝条外,清除所有叶片和细枝条,并用乱稻草或地膜等覆盖。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揭去覆盖物。新叶长出后,可在距根部60厘米处开浅沟,每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复合肥60~80千克均匀施入沟内,覆土后立即浇水,浇水量根据土壤湿度而定。
佛手瓜的种植条件较为简单,庭院、房前屋后、村边地头都可种植,病虫害较少,产量高,风味好,耐贮运,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尝试种植。
3. 营养丰富的佛手瓜,要怎么种植才能易活且多结果
说起佛手瓜,想必有的朋友听说过有的没听说过,佛手瓜是一种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物很高的蔬菜品种,既可以生吃又可以作为水果吃。那么,佛手瓜的种植方法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佛手瓜
4、枝叶管理
在佛手瓜长到四十厘米长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它进行搭架,尽管可以让它直接在地面上爬行生长,但是搭架之后不仅可以提高佛手瓜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避免很多的病虫害。其次就是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将部分的枝叶剪掉,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还可以提高座瓜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