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茄子的种植方法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培育适龄壮苗是早熟成败的关键。适龄壮苗标准为:8~9片真叶,株高不超过20厘米,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完整,无病害,80%花蕾长出待开。因此,培育壮苗的关键是配制肥沃的苗床土(营养土),为促进花芽分化,早熟丰产优质创造良好条件。苗床土配制因地制宜。
温室温床育苗:苗床土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性氮磷钾肥。床土应选用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熟土50%,再加40%的腐熟马粪,10%腐熟的人粪干或鸡粪干,过筛混匀。
营养土也可选用80%肥沃菜园土和20%周天生物有机肥,每立方米混合物中再加入30%周天复合微生物肥2-3公斤,充分混匀堆沤,捣碎过筛填入苗床,浇透水后播种。
播种至苗齐特别注意保温,茄子苗期夜间土温不能低于17~18℃,土温过低,根系发育不良,且易发生苗期病害。白天温度不宜过高,否则短柱花增多,降低结实率。
二、重施基肥,适时定植
茄子是喜肥耐肥作物,生长期较长,为获高产,必须施足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3~1/2。高产田块每亩施周天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或优质腐熟有机肥如鸡粪、马粪、牛粪、猪粪等5000~8000公斤),最好是三分之二普施,三分之一配施30%周天复合微生物肥50-100公斤+生物活性钾20-40公斤,集中施入定植沟或穴内。定植前15天,闭棚消毒。做成宽50~70厘米的高畦,铺地膜,在膜两侧按30~40厘米株距挖穴栽苗,2行植株相互交错呈三角形定植,宙坨与垄面相平,每亩栽3500~4000株。
三、巧施追肥,壮秧催果
定植后10天不通风,保持室温30℃左右,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保持25~30℃,夜间15~17℃,久阴乍晴,必须进行遮荫,避免温室内骤然升温而植株萎蔫。在阴雪寒冷天气也必须坚持揭苫见光和短时间少量通风。非智能温室在11月至翌年4月份期间,内部光照强度很难满足茄子对光照的要求,所以要千方百计来改善温室或大棚内的光环境。
(1)茄子种植管理技术视频怎样种茄子扩展阅读:
植物学将茄子分为三个变种:
⒈圆茄
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皮色紫、黑紫、红紫或绿白。不耐湿热,中国北方栽培较多。多数品种属中、晚熟,主要品种有北京大红袍、六叶茄、九叶茄,山东大红袍和天津二敏茄等。
⒉长茄
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长达30厘米以上,皮色紫、绿或淡绿。耐湿热,中国南方普遍栽培,多数品种属中、早熟。有南京紫线茄、北京线茄、广东紫茄和成都黑茄等品种。
⒊矮茄
植株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形。种子较多,品质劣,多为早熟品种,有济南一窝猴、北京小圆茄等。
2. 茄子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基地土壤:茄子适合种植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催芽播种:消毒后浸泡24小时,等待5天出芽。 水肥管理:种植后15天左右用稀释粪肥施肥。 病虫害防治:使用瑞毒霉、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稀释后,喷洒表面或灌根治疗。
茄子怎样种植
1、基地土壤
茄子适合种植在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壤中,播种前可以选择播种过豆类、葱蒜类的土块,翻地是混入腐熟后的牲畜粪便和草木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少苗期的病害,并提供充足养分。
2、催芽播种
茄子播种前选择饱满无病害的种子,在高锰酸钾的稀释溶液中浸泡半小时消毒,冲洗干净后在20度的水中浸泡一天,包裹在湿布中放在30度的环境中,等待5天左右出芽后即可播种,在土壤中按照30厘米的株距栽种,浇足根水后覆盖透明薄膜。
3、水肥管理
茄子种植后15天左右施肥一次,选择稀释后的粪肥最佳,作物坐果期,需要找出侧枝,并进行中耕除草,并追施一次复合肥,在茄子生长中后期,每结果两次就需要追施一次复合肥,在茄子的生长前期,不需要过多浇水,保持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坐果后需要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茄子种植期间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褐纹病、绵疫病以及蚜虫等,会导致植株倒伏,叶面上有褐色轮纹,果实上出现轮生黑点,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可以使用瑞毒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稀释后,喷洒在植株表面或灌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