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管理一个垂钓鱼塘
管理一个垂钓鱼塘的办法:
垂钓鱼塘内的鱼类应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既要考虑容易上钩,又要考虑充分利用水面。一般要放养在水体的上、中、下层栖息活动的多种鱼类,规格应特大、大、中、小搭配。品种包括鲢、鳙、青、草、鲤和鲫等常规鱼,还可放养一些黄颡鱼、鲶鱼、黑鱼等肉食性鱼。鲢、鳙鱼虽不易上钩,但可起到利用上层水体、净化水质的作用;肉食鱼和特大规格的鱼可消灭水体中争食、争氧的低质小野杂鱼,还可提高垂钓者的兴趣。
供垂钓的鱼塘在投饵问题上,往往存在着垂钓者与饲养者之间的矛盾。其实,正常合理地投喂饲料,不仅可保证鱼体不减膘失重,还可使其增重,使垂钓者和饲养者都得益。经常有垂钓者光顾的鱼塘,在饵料品种上一般应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饵料,日投喂量较普通鱼塘适当减少(占存鱼体重的3%~5%),投饵时间以下午4~5时为好,鱼吃食八成饱后再经过一夜的消化,次日早晨便处于半饥饿状态,不会影响上钩。
垂钓鱼塘一般饲养密度较高,高温闷热天气池水容易缺氧而出现“浮头”现象,从而影响上钩率。因此,应注意加强日常特别是垂钓期间的饲养管理。可以在鱼塘中移植一些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于夜间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有条件的应配置增氧机,每天中午(避开垂钓时间)开机增氧2~3小时。垂钓期间,还要注意搞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和池水的消毒工作,坚持早、中、晚巡塘,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妥善处理。要及时捞除垂钓者丢弃的废弃物和被钩伤而死亡的鱼尸等,以免污染池水。同时,要掌握池塘存鱼的密度,及时补充缺鱼量,投放成鱼时应将载鱼量控制在每亩(1亩=667平方米)500千克之内。
垂钓鱼塘中的鱼有一部分因脱钩而受伤,进食和抗病能力减弱,经常补充外购鱼也容易带进病原体,所以更需高度重视鱼病的防治。垂钓期间发现鱼病,应用绿色环保鱼药(如生物制剂、中草药、食盐、大蒜素等)进行防治,切勿使用毒性强、药效长、残留量大的鱼药,以免造成中毒。从邻塘移入的成鱼,在捕捞、分拣、运输时要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外购鱼一定要经严格检疫,避免带病入塘。此外,垂钓池塘发生严重病害时,要进行彻底清塘,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晒塘数日,并用生石灰等药物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投放成鱼。专门用于垂钓的鱼塘,即使当年未有严重病害发生,冬闲时也要进行1次彻底清塘消毒。
鱼塘: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环境要求:一般理想的池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具体来说,应具备如下的几方面的条件有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禁忌:
一忌雨天施肥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热天施肥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
四忌化肥单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五忌高温季节施肥鱼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水温超过30℃时应停施、少施肥料。
六忌固态化肥干施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溶解后兑水全池泼洒。
Ⅱ 暴雨过后鱼塘要消毒吗
每年总会有几次暴雨天气,当我们遇到暴雨天气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避开积水路段。如果暴雨发展成了洪涝,那么就要注意,被污水沾染的东西一定要消毒之后使用。像一些养殖鱼塘的农户,在暴雨过后也要注意及时给鱼塘消毒,净化水质,不然会影响鱼儿的正常生长。
暴雨过后鱼塘要消毒吗
需要消毒。一场暴雨过后,池塘里的泥浆会迅速增加,水环境发生了变化,鱼体容易受到压力。 在阴雨天气,鱼的鳃会因为缺氧而比平时膨胀得更多。 此外,水体的酸度增加。 一旦泥正雀浆等污染物增多,很容易导致细菌侵入鱼体。 而此时,由于活体水体的变化,鱼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大雨过后的发病现象十分普遍。 因此,要及时消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暴雨后鱼塘用什么消毒
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选择。 如果水体比较肥,水中藻类多,可用二氧化氯全池喷洒消毒; 如果水体稀薄,最好使用碘制剂进行消毒。 这主要是因为与二氧化氯相比,碘对藻类的杀伤力没有那么大。可根据藻类在水体中的繁殖情况进行判断。
另外也可以用生石灰,因为雨水是偏酸性的,而生石灰是碱缺型性,这样可以中和大雨后,虾场(塘口)的酸性水,稳定鱼塘水体pH值。但是,必须在消毒前先净化水。大雨过后,泥浆冲入鱼塘容易造成水体浑浊,其中含有大量病菌,容易造成缺氧,导致鱼类发病。
鱼池下雨过后要怎么处理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及时抽出泥水,换上新水; 对于pH值小于8.5的池塘,可喷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改善水质。
对于水质清澈的池塘,可添加生物菌肥、复合肥等,以保持池塘内充足的肥料,以平衡藻相和菌相。
对于水质过浓、池底有机物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举扮早菌等微生态剂和底物改良剂。 使用益生菌时,必须启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下雨天鱼塘可以消毒吗
可以用石灰消毒。鱼池的最底部只留约10厘米的水,其他地方暴露在外,大部分细菌被太阳紫外线杀死。 除此以外,每10米挖一个小孔,放置生石灰,水化开后用勺子等均匀撒上。整个池塘的石灰用量约为每亩60-75公斤。 泼洒后,用扒子和泥浆适当混合,以杀死泥浆中的细菌、野生鱼类和生物。 药物也可以是漂白粉,但成本较高 ,效果比生石灰稍差。
Ⅲ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鱼塘怎么管理
鱼塘养鱼最重要的是选择池塘,首先池塘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这样在旱季和雨季到来时才能保证池塘耐旱毕余告耐涝;在准备养鱼之前,要先进行清整和消毒,只有池塘的环境良好,才会适合鱼苗生长和生活。常见的池塘鱼类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尼罗非鱼等。
一、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1、鱼塘养鱼最重要的是选择保水的池塘,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这样在旱季和雨季才能保证池塘耐旱耐涝。同时池塘一定要向阳,光照要充足,池形整齐,底部平坦,淤泥要适量。
2、池塘在准备养鱼之前,要先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因为只有池塘环境好,才会适合鱼苗正常生长和生活。清整消毒池塘的过程主要是挖去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清除池内以及池壁的杂草,消灭病菌和敌害等,清除的过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
3、池塘可以养许多不同种类的鱼,常见的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尼罗非鱼等。养鱼时要注意,鱼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都离不开平常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做好设饵、施肥、调控手明水质和预防病虫害发生。
二、鱼塘怎么管理
1、由于在日出前夕是水中氧气产量最少的时候,鱼类在这个时间段最容易浮头,因此养殖户在这一时间段要到池边观察是否有鱼类浮头现象。并且在午后温度最高时,也要看看鱼类的活动情况,避免鱼群毁游出现不良状况。
2、养殖者也要定期处理池塘中的残饵、死鱼、污染物质,以及腐烂的水草等,要保证池塘有一个清澈干净的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也可以降低鱼类的病虫害等。每天的投饵量要因时而异,必须结合鱼类的长势情况、天气状况、水质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投喂量以及次数。
3、也可以在池塘旁边种上青饲料,比如燕麦草、青稞等,或是根据池中养殖的鱼类品种来决定青饲料的种植种类。在使用鱼类养殖器械时,比如增氧机或是投饵机等,一定都要合理的根据情况来进行使用。
Ⅳ 在气温变化较大期间,如何做好鱼塘的正确管理
天气进入变温期,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温也缓慢降低,淡水鱼池塘发病鱼死亡率开始降低,但此时由于早晚温差大,池塘发病率依然较高,容易出现倒藻、返底、鱼吃食不好、缺氧等现象,因此池塘管理切莫迅宴掉以轻心,了解本阶段常见问题,做好正确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水质问题
变温期水温一般降低到26-28℃,该阶段鱼吃食较凶,是加料的黄金时间,但是加料后鱼消化负荷重,此外加料后池塘残饵粪便增多,再加天气不稳定,易返底、倒藻、水变,水体自净能力弱,这都会导致池塘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超标,从而影响鱼的正常摄食和生长。
四、应对建议
首先应该缓慢加料,建议先加餐再加料,同时拌料内服“LY-生命逗昌素+肝胆易康”,减轻鱼类肝脏负担,促进消化吸收;其次经常带水上店检测水质指标,当出现氨氮超标时使用“碧水安”解毒,亚硝酸盐偏高时外泼“速解安”;此外还是要勤改底,减少返底带来的污染。
Ⅳ 大家知道鱼塘主要养殖管理措施吗能分享一下经验吗
夏季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旺季,也是各种鱼病暴发的关键时期,此时鱼塘养殖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鱼类养殖的成败。因此,广大养殖者必须切实落实好以下养殖管理措施:
一、加强巡塘
每天要坚持早晨、中行、傍晚各巡塘1次,早晨观察池鱼有无浮头征兆出现。若发现有浮头,应根据浮头轻重程度及时采取增氧措施。中午检查池水水质和鱼的活动摄食情况,正确判断施肥量与投饵量册坦备是否适当信卜,若有差异,应及时作出调整。傍晚查看池中有无残剩饵料及其它杂物,若有应及时其清除出池,以防池水受到污染。
Ⅵ 鱼塘养鱼管理制度
鱼塘养鱼的管理:
一、池塘水藻的处理
由于水中的过剩营养物质引起的藻类,其对鱼的危害性较大,不利于鱼的健康成长,具体去除水藻的方法如下:
1、 在大规模除藻行动的开始阶段或除藻前的准备阶段,适当捞藻清理水面是必要的。也可用滤网除藻,但长时间使用滤网过滤,滤网需经常拆洗。
2、在水深大于5米的水库,可以装置曝气筒(或扬水筒)对控制藻类繁殖有良好的效果,投资成本低,但只对小水体比较有效。
3、超声波灭藻具有操作方便、高效、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特点。长期使用超声波可抑制藻类生长。
4、在藻类繁殖季节,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可以抑制藻类繁殖。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化学方法主要以次氯酸钠、硫酸铜等方法为主。
二、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左右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夏季鱼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三、增氧机的使用
鱼塘使用增氧机是为了增加水中溶氧,防止鱼浮头的技术措施之一。怎样来提高增氧机使用的效果,介绍方法如下:
一是如果鱼塘发生少量鱼浮头,应在鱼浮头之前,于半夜前后开动增氧机,连续开机到太阳出来为止。
二是在阴雨天,可在第二日早上3-5时开机,一直开到东方日出。对水肥鱼密的鱼塘,开机时间应适当提前。
三是在高温季节,为打破热水层,一般在下午2时左右开机,开机的时间1.5-2.5个小时为宜。
四是增氧机的使用原则,就是低温天气不必开机,高温天气为打破热水层可天天开机。为了直接增氧,开机的时间应以夜晚为主,傍晚一般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夜晚开机应在太阳出来前为宜。
Ⅶ 夏天雨后怎么鱼塘钓鱼 夏天雨后如何鱼塘钓鱼
1、钓入水口。雨后的入水口水温相对较低,溶氧丰富,而且有很多雨水带来的草种、昆虫等鱼儿喜爱的食物。鱼儿有逆穗雹水而上的习性,所以雨后水域兄纯的入水口是个绝佳钓点,应选择急流旁边的深浅结合处,水深2~3米,常是大鱼出没的地方。
2、钓铧尖旁浑、清水交合处。一些水域的入水口处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没有给垂钓者以落脚的地方,所以我们也不能因钓鱼而冒险,可以选择岸边铧尖的浑、清水接合处,特别是铧尖逆水流的那一侧,会是鱼儿聚集、觅食的通道,此处做窝垂钓,会有不错的鱼获。
3、钓草边的明水处。岸边水草是鱼的栖息藏身之地,食物也比较丰富,但下雨之后,通常水草区的水质比较浑浊,鱼儿会游往清水区,但不会太远,一般会在草边清水与浑水交接的地方逗留,特别是鲫猜尘帆鱼,所以在草边明水区浑、清水交接的地方做窝垂钓,鱼获较多。
Ⅷ 洪灾过后虾蟹养殖池塘管理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呢
一、第一时间排出池塘过多积水,保持合理的养殖水位
二、及时调节水质,给虾蟹营造舒适的环境
1、及时监测水体中化学指标
一般雨后虾蟹塘pH偏低(7.4-8.2),而虾蟹合适的pH在8.5-9.0之间,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10~15kg/亩)来调节水体酸碱度。
2、及时消毒
雨后池塘内细菌滋生,虾蟹免疫力低,如不及时消毒,可能会造成疾病的高发。
3、及时提高池塘透明度,促进水草的生长
下雨期间阳光少,池塘水体流动较大,水草上会附着一些泥渍,影响水草的生长,建议使用通威饲料伴侣3(0.5kg/亩)来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水草生长,保证虾蟹的正常脱壳。
五、科学的增加投喂量
阴雨天投喂量减少既影响了虾蟹的正常生长,也造成了水草的大量被夹,因此养殖户朋友们会在天气好的时候迅速提高投喂量。但武汉通威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户朋友,投喂一定要遵从科学原理,过多投喂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而且会破坏本来就很脆弱的水体。建议养殖户朋友们做食台来观察虾蟹的吃食状况,科学投喂。
六、适当补充苗种
有些池塘可能因为池塘水满,虾蟹逃走或虾蟹死亡较多而造成池塘虾蟹存塘量低,这个时候要适当补充一些苗种进入池塘,从而保证效益。
Ⅸ 如何从几方面做好受灾鱼塘复产养殖的管理工作
1、建议政府抓紧将受损的水利工程(山塘、水库、坡圳、交通道路、排洪抗旱水利机械电网设施)修复加固,为全市农渔业生产创造优良的安全生态环境,将受浸村庄,倒塌民房重新修整建设好,真正做到利为民谋,情为民系,解决民生之急难。水利是民心工程,得人心者得天下。
2、修复鱼塘,加高加大加固鱼塘,进出水口、环山沟、防洪渠道里的淤泥杂物要清干净,将配套猪、鸭场、电网、公路、抗旱、增氧设备机械维修好,为复产养殖创造良好的基础。
8、做好鱼病防治。夏秋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多发的季节。因此每半个月亩米水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全塘泼洒,调节水体酸碱度,达到改良水质;也可亩米水用漂白粉1公斤化水全塘泼洒,杀灭水中鱼体表病毒和细菌,对治疗烂鳃,赤皮病有很好作用;如果鱼体表有寄生虫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即0.5ppm硫酸铜,0.2ppm硫酸亚铁合剂泼洒全塘。。每20天内服一次药饵,可用鱼必康,出血平,强克33等拌饵料投喂1~2天,用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加快生长。
9、最后是做好巡塘日记。要求每天巡塘3次,早上主要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有无浮头现象,中午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傍晚检查食场有无残饵。每天要将食场残饵,杂物捞干净,严防水质恶化;每10天测量pH值,透明度一次,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塘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