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苹果树如何管理
苹果树苗定植后要进行精心管理才能确保及早成活并安全越冬。
1.盖帽、戴套。用长30厘米、宽10厘米特制的长筒形塑料薄膜袋,套在定干后的树苗的剪口上。下端用皮筋固定在树干上,防止剪口失水,保护整形带的幼芽不被害虫咬伤。待幼树成活萌芽后,及时将塑料袋顶端剪破,翻向下端,再将原来的顶端固定在树苗根部,以利保护树干不受机械损伤。
2.保墒、防风、新梢开张角度。为保证幼树成活,应经常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雨季到来之前每月浇水一次。风大地区应为刚成活的幼树设支架,以防被风吹折。八九月份,对幼树发生的新梢,除中心领导枝外,应及时对50厘米以上的枝条拉平,缓和其生长势,使来年多发短枝,以利早期结果。
3.防止大青叶蝉危害幼树枝干。大青叶蝉又称大绿浮尘子,主要危害方式,一是成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幼树枝干的汁液;二是成虫9月初用其锋利的产卵器割破枝干表皮,在皮下产卵,造成树体严重失水而枯干。防治方法,一是在树下或周边杂草间喷洒杀虫剂杀死害虫;二是于下霜前在幼树枝干上涂抹掺有杀虫剂的防寒涂剂。也可在树干上绑草把,既可防止浮尘子产卵,又可以防寒、防冻。
苹果树高接换头后的当年管理措施主要有:增施肥水改接后增施肥水,可促进营养、水分的输导,提高嫁接成活率。
及时抹芽改接树易生萌芽,须及时抹除,以集中营养,促进新品种枝条的生长。
扭梢、摘心背上枝和过旺的辅养枝,都应通过摘心或扭梢加以控制,以缓和树势,增加枝量。
适时解绑解绑时间不宜过早,到秋季当新梢长至40厘米~50厘米长时再解绑。
改接换头的苹果树,在加强当年管理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搞好第2年的管理:
扭梢5月下旬对背上的旺枝进行扭梢,但单株扭梢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生长和扩大树冠,一般2年生树扭梢6~7个为宜。
捋枝对直立旺枝在8月份可进行捋枝,以促进成花。捋枝从枝条基部5厘米左右处开始,逐渐捋向梢部,每隔2~3个芽捋一下,将角度捋到90度。捋枝程度以折而不断为度。
② 苹果树的管理方法
(1)气温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4—10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一般认为年平均温度在7.5~14 ℃的地区,都可以栽培苹果。苹果自然休眠期较长。如冬季温度高,不能满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温时,春季发芽不齐。从世界栽培苹果最多地区来看,冬季最冷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平均气温在-10~10 ℃之间,才能满足苹果对低温的要求。中国各苹果主要产区的一月份平均气温都在此限度内。 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在12~18 ℃ ,夏季(6~8月)平均气温在18~24 ℃,最适合苹果的生长。夏季温度过高,平均温度在26℃以上,苹果花芽分化不良。热量不足,花芽分化也不好,果小而酸,色泽差,不耐贮藏。秋季温度,白天高夜间低时,果实含糖分高,着色好,果皮厚,果粉多,耐贮藏。 (2) 降水量 苹果在生长期每亩地需降水量约为180毫米。一般自然降水量,实际能利用到果树吸收的约为1/3,这样生长期降水量能有540毫米,已足够用。在4~9月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的地区则需要灌水,中国北方降水量分布不均,70~80%集中在7~8月间,春季则水量不足。在内陆降水量少的地区,水量不足,因此在建园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灌溉条件和保墒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雨季排水措施。
(3) 日照 苹果是喜光树种,光照充足,始能生长正常。据山东农大测定,泰安地区金冠、新红星,光照补偿点为600~800米烛光,饱和点在3500~4500米烛光。在此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也加强。日照不足,则引起一系列反应,如枝叶徒长、软弱、抗病虫力差,花芽分化少,营养贮存少,开花座果率低,根系生长也受影响,果实含糖量低,上色也不好。
(4)土壤 土壤对苹果的生长、产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土层、土壤通气、土质。总之,苹果需要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性到微碱。
(5) 风 大风常给苹果的生长发育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造成树冠偏斜,影响开花,授粉,破坏叶器官,以及落果等,所以在风大地区建立苹果园,必须营造放风林。
苹果主要病害: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白粉病 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褐斑病 苹果轮纹病 苹果黑星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主要虫害: 红蜘蛛 二斑叶螨 食心虫类 金纹细蛾 卷叶蛾类 苹果黄蚜 介壳虫类 苹果绵蚜
生理性病害: 苹果苦痘病 苹果烫叶病 苹果虎皮病 苹果痘斑病 苹果水心病 苹果小叶病 苹果黄叶病 苹果缩果病
③ 三年以上果树剪枝法
一、冬剪最佳时期
果树最佳冬剪时期12月中旬——翌年2月中上旬,核果类果树可延长3月上旬。
果树冬剪必须果树处于正常的冬眠状态,糖分转化达到冬季稳定状态,果树落叶后养分向树体枝、干、根部贮存,因此12月中旬后才进入冬眠养分贮存及运输结束,不因提早修剪造成养分回流尚未到位而损失。超过3月上旬后气温回升,树体营养因温度增高,开始转化、开始流动,糖分吸水流动,向根上流动,因剪枝产生伤流养分流失伤口愈合不好而造成枝条回缩而干涸,易造成病害侵染。
二、对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的修剪方法
1、幼树的修剪方法。
密植幼株应采取纺缍形的修剪方法,主枝的间距30— 40cm单轴延伸,7—12个主枝树高不超过3.5米,主枝开张角度75°角; 稀植幼树应采取平行半圆分层形,3—5个主枝,主枝开张角度65°角,每个主枝两对侧枝顺针排列,树体高度不超过3.5—4米,主枝间距分别为0.80米、0.60米、0.50米。
2、对结果期的果树冬剪方法。
结果树,主要是调节树势,使果树中庸健壮,调节好使其年年丰产,对大年树的疏芽、疏弱枝,多留辅养枝,为明年的花芽形成创造较好结果枝组。使其逐年形交替结果枝群。小年结果树,逢花必保,以保花为主,剪掉花芽较弱枝组,剪掉下垂花芽枝组,对营养枝条轻短截,促当年形成枝组式缓放形成花芽枝组,遮光枝组重疏,达到平衡结果的目的。
3、老年结果树,以更新枝组、更新复壮,重短截或疏掉老枝组,通过冬剪更新枝组,培养较新的结果枝组,疏弱枝留壮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群,促进连年丰产。
4、果树品种不同,冬剪的方法而不同。
(1)秋子梨系统:抗性强、成枝力较强、更新快,剪枝可以疏枝短截,恢复枝势快。
(2)白梨系统:成枝力较弱,结合冬剪主要采取回缩短截,刺激新梢形成,剪掉鸡爪子生长点,减少养分消耗,调整好树势,培养新的结果枝组;西洋梨和沙梨系统,成枝力较强,多为大形果,自然开张角度好,以疏枝为主确定合理结构以达到合理的丰产结构。
三、核果类的冬剪方法
核果类(桃、李、杏)果树是喜光喜温果树,成枝力极强,一般在光照温度适宜生长的条件下当年新梢即可形成花芽。因此,以疏枝、短截、更新,比梨均为枝势恢复快,幼树剪枝,均可采取三大主枝开心形,单轴延伸,有利早期丰产,开张角度60—65°角,单轴延伸,在主枝着生的,生长新梢,每个新间距5公分,其余疏掉,留下的每个新梢留2—3个花芽即可。群众说为龙干鱼翅形整枝法,这样的整枝法,即年年丰产品质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