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种植冬茬黄瓜想要增产,该怎样科学浇水
有菜农问,“冬茬黄瓜想要高产多收,浇水、施肥有哪些讲究?”
一般来说,冬茬黄瓜主要通过大棚方式栽培,在植株生长期间,菜农们肥水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黄瓜产量和品质。一方面如果肥水缺乏,株苗生长发育必然受阻,开花坐果情况不佳;另一方面,肥水过量又容易引起植株烂根、黄叶等问题,同样不利于黄瓜增产。
那么,想要冬茬黄瓜高产,菜农们该怎样浇水、施肥?
⑵ 想要种植好温室越冬黄瓜,栽培时要注意什么呢
黄瓜一般属于夏果,但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温室黄瓜冬季种植。但是冬季温室黄瓜要注意多方面的管理。然后,让我们编一个小系列来介绍一下冬季温室黄瓜。
第五,温室的水肥黄瓜要调整
温室浇水黄瓜植株应在慢苗后和根瓜入土前适当控制。黄瓜的根瓜坐好后,要及时浇水、施肥。后期可根据土壤和天气情况,每半个月左右浇水一次,注意放风除湿。
最后,在冬季温室黄瓜种植管理中,要注意及时调整黄瓜植株,当株高达到25cm左右时,要及时挂好藤蔓。及时清除卷须和畸形瓜,适当疏花。
⑶ 越冬一大茬黄瓜定植前后,管理要注意什么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前后是黄瓜种植的适宜时期。黄瓜作为葫芦科瓜类蔬菜,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蔬菜,而且黄瓜结果能力较强,丰产性较好。那么在黄瓜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技术要点,就可以移栽了。为了确保移栽的黄瓜苗的成活率,一定要优选生长健壮的,根系发达,且带泥土多的植株。移栽黄瓜苗最好是在晴天的傍晚,或者是在阴天的下午,切忌不可以在雨天进行哦。
移栽黄瓜秧时要下底肥,黄瓜根系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特别敏感,而且黄瓜生长快,结果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要求的养料严格。因此,要黄瓜高产,在移栽黄瓜秧时要下足底肥。黄瓜一年四季都能吃的到,也是人们餐桌上网红蔬菜。黄瓜的清香让人陶醉,黄瓜的柔软让人回味,黄瓜炖肉那是荤素结合,黄瓜能吸油,口味重的人吃在嘴里满嘴是油,一直滑到胃里,一口白酒那是绝配。
⑷ 黄瓜应该怎样进行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十分机动灵活的问题。具体操作时,必须针对温室栽培的生态特点,实行以有机肥料为主的原则,结合土壤种类、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中各种肥料元素的含有量,以及计划使用肥料的种类、肥效成分含量和黄瓜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生育阶段、需肥、需水规律来制订具体的土肥水管理方案,确定如何松土、施肥和浇水。
首先要结合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深翻30-35厘米,并分层(表层、底层)进行,以保持原有土层。结合深翻,每667米2温室,底层土壤内要施入优质圈肥3000--4000千克,掺加麦糠、或铡碎的玉米秸草350--400千克。
表层(20-25厘米)熟土层需施入优质圈肥4000--5000千克,或鸡粪3000-4000千克,并要结合土壤的具体肥力状况掺加适量的化学肥料。一般的土壤肥力,可掺加饼肥150--2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二者须掺入足量的有机肥料中,沤制10-15天后,方可使用)。深翻之后灌透水。
土壤显干时,再次将20-25厘米耕作层(表层)耕翻,结合翻地和土壤中各种肥料元素的含量状况,确定磷钾肥、氮肥、微肥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每667米2温室可增施硫酸钾40--60千克、硫酸锌1.5千克、硼砂1.5千克。若土壤偏碱性可撒施石膏粉100--150千克。高温焖室后,结合定植,穴内撒施有机生物菌肥50-100千克。
第二、结合深翻,对底层土壤喷洒“免深耕”土壤调理剂200-250毫升,改良深层土壤,使之疏松通透,促进根系发达,为丰产打好基础。
第三、定植后要结合瓜苗生长发育状况、生育时期、季节变化确定如何追肥和浇水
浇水要做到三看,即看秧、看地、看天气决定是否浇水。
一看秧苗在节能日光温室内栽培黄瓜,日照短、温差大,雌花分化多,多是生殖生长表现扁强。在水分管理上一般不需蹲苗,要以促到底,以获取高额产量。定植后5-7天,需浇1次缓苗水,应浇透浇足,以利瓜苗加速生长,深扎瓜根。
缓苗水浇后2-3天应掀开地膜,再次耧锄瓜垄,做到锄深、锄细,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以利瓜苗形成发达的根系,为以后高产打下基础。锄后覆严地膜。
对少量小苗、弱苗可浇施0.2%的尿素+1000倍壮苗专用型“天达-2116”以利幼苗整齐均匀。
瓜秧长至5-6片叶时再次浇小水,促进瓜秧快长。
根瓜坐稳后浇一次大水,并结合浇水追施催瓜肥。每667米2温室冲施腐熟粪稀500千克左右,或腐熟饼肥50千克左右。
以后要根据瓜秧生育状况确定是否浇水,瓜秧生长点叶色嫩绿、明亮,叶色浅于下部叶片,表明水分充足;生长点叶色黑绿或浓绿,明显深于下部叶片,表明是缺水,新发卷须基角大于45度,是缺水,基角小于45度是水分充足。瓜条顺直、无尖嘴现象是水分充足,反之是缺水。凡缺水时,须及时浇灌补水。
二要看地,黄瓜喜湿怕涝不耐旱,既要求土壤持水量达到85%以上,又不能出现积水涝渍,因而对其浇水应小水勤浇,只要用手攥土不成湿团,掉地散块就需浇水,否则会影响结瓜,并出现弯瓜和尖嘴瓜现象。土质不同浇水也应不同,砂质土不保肥不保保水,浇水量应小,间隔时间应短;粘质土、壤土保肥保水能力强,水量可稍大些,间隔时间可长些。
三要看天,黄瓜浇水需选晴天清晨进行,力争在上午10点前浇完。下午和阴天决不可浇水,否则会引起地温下降、室内湿度增高,并诱发霜霉病。具体掌握上:结瓜后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冬至到立春可适当控制浇水,20天左右浇灌一次;若遇联阴天,可延长到30天以上不浇水。惊蛰之后天气回暖,浇水应逐渐增多,由7天左右一次增加到5天左右一次;谷雨后可增加到3天左右一次,浇水量也应逐渐增大。浇水时,9时以前要开启风口,通风排湿,10点左右关闭风口,提高温度达30℃--35℃,以高温降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加速地表残留水分蒸发,13时左右再次开口通风,排除湿气,降低室内湿度,以防止诱发霜霉病。
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化肥。追肥要根据黄瓜的生育情况、生长季节结合浇水进行。
一要着重追施有机肥,严禁单纯追施化肥有机肥料如前所述不但可满足黄瓜对氮、磷、钾、钙、镁、硫、硼、铁、锌等肥料元素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透气性,缓冲土壤溶液的PH值。更重要的是有机肥料可以不断的释放二氧化碳,满足黄瓜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在温室内的使用效果远远优于速效化肥。
追施有机肥料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浇水在小沟内冲施腐熟饼肥,每沟0.5-1千克,或粪稀每沟5千克。方法是把饼肥事先发酵,加水搅拌成稀汤,待沟内水浇到4/5时,随水流入沟内。第二种方法是在大沟(宽行)内撒施腐熟圈肥30-60千克(优质鸡粪30千克、或其他圈肥50-60千克),然后掘翻入土、掺匀后向大沟内浇水、覆严地膜。
注意!在大沟内撒施有机肥料追肥,必须做到撒粪、翻掘、浇水、覆盖地膜同步操作,完成一沟再进行第二沟。并且只能在晴天上午、并开启风口时进行,严禁沟内撒粪后,不能立即翻掘入土、浇水压肥、覆盖地膜,造成氨气挥发,毒害叶片和瓜秧;也不可在阴天或下午操作,因为这时不可能长时间开启通风口,排除挥发的氨气,同样可引起氨中毒现象发生。
二要结合生育周期进行追肥,生育前期一般不追肥,待根瓜坐稳后追施第一次肥料,采收第一批瓜后追施第二次肥,进入采瓜盛期后,应增加追肥次数和数量。结瓜后期可减少追肥或不追施肥料。
三要根据瓜秧生长状况决定追肥,瓜秧长势较强,生长点部位新发叶片较大,叶缘呈刺状、缺刻明显,叶色明亮,黄绿色,说明肥水较足。反之生长点新发叶片小、圆、缺刻不明显,生长速度慢是缺肥。瓜条生长速度快,化瓜少,瓜色明亮,瓜条顺直,说明肥料较足。反之瓜色发暗,瓜条弯曲,多出现细腰、尖嘴瓜现象,瓜条生长速度慢,化瓜多,是明显缺肥,应及时追肥,并适当增加追肥量。追肥时,也可以追施速效化肥,但不可过多施用和盲目增加施用量,以免提高土壤溶液浓度,烧根伤苗,碱化土壤和引起肥料流失,增加生产成本而造成浪费。追施化肥必须结合浇水进行,每沟冲施0.3千克左右(先溶化成水溶液后随水冲入)。严禁撒施和点施,以免氨气挥发,毒害叶片和瓜秧。
四追肥要结合季节进行,冬至前10天左右,必须大沟追施足量有机肥料,因冬至后天气进入严寒季节,温度降低,特别是地温降低更为明显,根系活性受抑制,加之设施的通气量减少,室内二氧化碳会严重缺乏,光合产量将明显降低。此时追施较大量的有机肥料,既可发酵散热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又可释放足量的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春节前高价期的产量,显着增加温室的经济效益。为追求早春2-4月份产量,在立春时可再次在大沟内追施一次有机肥料。
第四、要经常揭膜松土,黄瓜根浅,喜湿怕涝,要求土壤透气性良好,若土壤缺氧会引起根系老化、死亡,因而在管理当中应勤锄勤耕,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通常每15-20天应揭开地膜松1次土,并深刨瓜沟,促进土壤气体交换,排除土壤中有害气体,增加土壤氧气含量,减缓根系老化和死根现象发生,延长根系寿命。揭膜应选晴天上午进行,揭开后立即松土、翻刨瓜沟,打碎整细土壤,并在下午两点钟之前覆严地膜,以利于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⑸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定植后如何管理
(1)前期管理
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①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②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应适度控温,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阳,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③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
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是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也是管理最难的时候,同时还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①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超过32℃时开始放风;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既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②湿度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室内放风量小,极易形成高湿环境,发生各种病害,针对这一特点,应实行低温、低湿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维持在85%~90%,早晨叶片尽量不结水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旱不浇水,水后要大放风,用药时尽量选择烟雾剂和粉尘。
③追肥:随着采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养分。根据采收量和植株表现,确定追肥的品种和数量,一般在第四水开始随水追肥,如果叶片、瓜条颜色较深,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并注意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时先将肥料溶解随水追肥。若植株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则以追磷钾肥为主。追肥量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追肥量过大。3月份以后,可结合浇水追施稀粪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后期管理
①落蔓摘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陆续采收,生长点接近屋面时要采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铁线上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生长点下落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病害传播。
②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采收期:进入4月以后,为防止植株衰老、脱肥,尽量延长采收期,此时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浇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并确保冲施肥的质量。若出现花打顶,呈萎缩状时,可采取闷尖摘心,促生回头瓜。为提高瓜条的商品率,应及时疏掉弯瓜、病瓜和多余的小瓜。采收一定要及时,不可延迟采收而影响瓜条的商品率及总产量。
(4)特殊天气的管理
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①寒流: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采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
②阴雪: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③连阴天:连阴天时及早采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5)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