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割完稻谷虾田怎样管理
扩展阅读
怎样让序号自动从1开始 2025-02-01 16:01:04
电脑怎样打印快影素材 2025-02-01 15:48:09
网上买灯饰怎样买到正品 2025-02-01 15:46:27

割完稻谷虾田怎样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7-28 23:12:28

㈠ 稻田怎样养殖小龙虾

1、稻田条件要求

要求有水源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海拔在300米以下区域为佳、进出水口应用规模20目的网袋或网片过滤;土质以壤土为好,砂土不宜开展;水、电、路三通,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排灌方便。但有的养殖户却将不宜养虾的稻田进行改造养虾,结果往往导致得不偿失。

2、稻田改造标准

田地四周挖宽2-4米深1.5米的虾沟,在周边设置高0.5米的防逃设施;虾稻共生必须以水稻为主,稻田改造时虾沟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0%。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养殖户在稻田四周开环沟,沟的宽度有3~4米的,有5~6米的,甚至有的达到7~8米,虾沟的面积超过20%甚至更多。

3、稻田管理

种养前要暴晒田地数日,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水全田泼洒,消毒后用人、畜粪作好田间基肥准备;稻田晒田的时候水分不能完全晒开,稻田一般要用有机肥,不要用对小龙虾有伤害的肥,施肥的时候将小龙虾赶到事先挖好的沟中。小龙虾对农药比较敏感,尽量使用生物制剂农药。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水进行消毒。稻田里的水要经常换。

4、稻种的选择

稻谷种子要选用具有抗病、抗虫、抗倒伏的大穗型,稻米品质优良。。对于水稻品种,可选择口感较好的,如南粳5055、9108。增大用种量,苗基本用种量1.5公斤—2公斤左右;

5、幼虾的放养

幼虾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3-5min,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再放在池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min-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复2-3次,使幼虾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春季每亩地可放5000尾,因为春季放苗盈利把握没有秋季放虾种的大,所以尽可能不要放太多。在秋季放种虾,每亩投送15-25公斤即可。以后每一年可根据情况适当补一些种虾,甚至不补,这可通过虾洞的多少来判断。若多,就可不补,反之,则适当投放新苗。


(1)割完稻谷虾田怎样管理扩展阅读:

小龙虾的主要价值

由于大部分小龙虾的抗污染性十分强,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依然可以存活。放养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鱼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对水文环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贡献。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㈡ 稻田如何饲养小龙虾的正确管理方法,这样做才多产

种植一季中稻,养殖一季小龙虾。

即在每年8-9月份中稻收割前投放种虾或在10-11月水稻收割完毕后投放虾苗。第二年3-5月捕捞出售小龙虾,6月开始翻耕土地插秧,循环耕作。

虾稻连作对于稻田间挖暂养沟的可采取在水稻收割前往田间投放大规格种虾,采取自繁育形式;虾稻连作如果田间没有挖暂养沟只能采取水稻收割完后,大田上水后在投放虾苗。

二.虾稻共作投苗节点

虾稻连作:养一季小龙虾后,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继续在稻田里养殖或培育小龙虾亲本。

即每年7-8月水稻秧苗插完待分蘖后投放或捕放苗种,或10-11月水稻收割完毕后投放虾苗;对于新开挖的虾池在每年春季3-5月投放虾苗。第二年3-6月捕捞出售成虾,6月中上旬翻耕土地插秧,水稻生长期间可以同时培育亲虾,10月到第二年3月自繁育虾苗,期间可以依据养殖密度出售成虾及虾苗。

虾稻连作采取在稻田间挖暂养沟的模式,小龙虾可以与水稻共生,相对可以延长小龙虾养殖时间,比虾稻连作多出一到两季小龙虾,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无论采取哪种虾稻养殖模式,主要管理要点如下:

1. 防逃管理:小龙虾天生具有夜行性、攀援及掘洞能力,因此在稻地养殖小龙虾需要做好相应加高、加固养殖池埂及做好防逃设施。

2. 饵料投喂:虾稻混养虽然稻田可以给小龙虾提供一部分饵料,但也需要人工投喂。一般以投喂配合饲料、黄豆、麸饼、动物性饵料等。

3. 水草栽种与管理:一般采取在秋季或春季栽种水草,以伊乐藻为主。在栽种水稻期间水草由于高温、低水位等因素死亡,需要在秋季及时补种。

4. 水质及水位管理:虾稻共生期间水位调节以水稻为主,待水稻收割完毕后依据温度及小龙虾生长节点调节水位。需要保持养殖水体清新,尤其在虾稻共生期间,使用肥料会影响水体,需要时刻监测与调节。

5. 自繁育管理:对于采取投放种虾及留取种虾养殖模式的,需要在小龙虾完成交配进入洞穴后,及时加深水位,让小龙虾出洞穴繁殖。一般在水稻收割完成后大田间及时加深水位。

6.日常巡塘管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人为管理因素及其重要。定期的巡塘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天气突变季节、小龙虾脱壳期、高温季节的夜晚等影响到小龙虾正常生长与生存的时刻。

㈢ 稻虾模式稻谷收割前的水位管理

10月25日左右开始放水,逐步排干稻畦面水体,11月3日进行水稻机械收割,在此期间10月30日左右下地笼对青虾进行一次捕大留小的捕捞,待水稻收割完毕,11月9日起再下地笼对青虾进行陆续捕捞上市。

“稻虾共作”模式,具体怎么操作?

技术要点

试验田选择与改造→清塘→水草种植→水稻移栽→苗种放养→生产管理→水稻收割→养殖对象起捕上市

1选址与改造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四周用60厘米高铝皮作护栏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改造采用“田”字形,一沟一畦式稻田田间功能布局,沿田埂四周挖环形外沟,在中间挖内沟(简称外沟和内沟),其中外沟8米宽×1.5米深,内沟6米宽×1.2米深,坡比1∶(1.5~3),生产道路路基4米宽×0.12米厚C30混凝土硬化×0.6米高,高程以田面为基准点,在内、外沟里安装2.2千瓦盘式微孔增氧设备,在南北两边独立设置进排水系统并套用双层80目的筛绢过滤网,避免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

2养殖沟内清塘消毒及栽种水草

5月26日改造后的养殖沟经过一个月的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趁热均匀泼洒在池沟底部和四周坡岸,以清除野杂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继续曝晒一周至龟裂,为日后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6月2日养殖沟内进水5厘米并用专用有机肥或碧卡菌肥水膏作基肥,4日起在沟内移栽伊乐藻,水草种植面积占养殖沟面积的30%,以零星分布为好,不要聚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沟内水流通畅,另外摆放42捆茶树枝为青虾提供栖息、蜕壳、躲藏和避暑的场所。

3水稻种植

6月10日进水以田面平为标准,水稻种植区每亩施经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羊粪150公斤、猪粪300公斤、菜籽饼300公斤,均匀遍洒并进行翻耕,12日回水没过田面5厘米,18日用机械插秧移植水稻,当天插完,隔两天再加水10厘米保秧一周。水稻品种选择茎杆粗壮、分裂性强、耐深水、抗病抗倒的品种作为水稻,采用宽行稀植,株行距为20厘米×30厘米,控制基本苗在5.5万穴/亩。

4苗种放养

6月21日共放养规格在12~15尾/公斤花白鲢400尾,7月10日用生物肥水膏进行肥水,培育浮游动植物,为虾苗下塘提供适口的基础饵料,13日选择生长快、规格大、抗病性强的 “太湖1号”青虾苗进行放养,每亩放规格在6500尾/公斤虾苗4万尾,25日从本镇白茆顺隆鱼虾育苗场引进经标粗的沙塘鳢苗1354尾进行套养,沙塘鳢平均长度在2~3公分,苗种放养前均用苗种专用浸泡剂消毒,以防外界病菌带入。

5日常管理

(1)水稻管理:稻田插秧后稻畦面水层一般控制在8厘米左右,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将稻畦面水位升至20厘米左右,进行深水控孽,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水层逐步加深,并在水稻进入齐穗期提高稻畦面水位至40厘米左右,此后略有下降,并保持在30厘米左右。8月3日施一次有机肥,便于水稻拔节引穗,8月17日及29日使用生物农药(苦参碱)各一次进行水稻稻飞虱及纵卷叶螟病虫害防治,其他时间从未施过农药。

(2)水产养殖管理:虾苗下塘后第3天起进行饵料投喂,开始选择0号白对虾饲料0.5公斤/亩,7天后根据吃食情况逐步增加,进入9月份育肥阶段每天投饵料3.5公斤/亩。在水质管理方面从7月24日开始每隔一周定期用生物制剂及改底产品进行调水改底,高温季节每3天加水10厘米并排掉部分老水,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保证池水有丰富的溶解氧,30日进行一次青虾纤毛虫防治。平时有专人负责勤巡塘、勤观察、详记录,利用检测设备对水质情况定期检测,根据天气等状况灵活调整投饲量,基本做到精准投饵及水质监控。

(3)收割起捕:10月25日开始放水,逐步排干稻畦面水体,11月3日进行水稻机械收割,在此期间10月30日下地笼对青虾进行一次捕大留小的捕捞,待水稻收割完毕,11月9日起再下地笼对青虾进行陆续捕捞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