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樱桃树的花果怎样管理
保护地樱桃栽培成本高,经济效益也高。但由于棚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坐果不良,成熟严重的落花、落果,使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因此,采取一些农业技术措施在提高保护地樱桃坐果率的基础上,再进行疏果和促进果实着色等花果管理技术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提高坐果率:保护地樱桃必须在加强改土和保护地中的肥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花期还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提高坐果率。
人工授粉:保护地樱桃在建园时配好授粉树的基础上,开花前(包括自花结实品种)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确保坐果良好。樱桃花量大,果农又尚未形成疏花的习惯,因此要通过采取花粉,然后进行人工点授的方法困难很大。目前生产中采用制作两种授粉器,在不需采取花粉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一种是球式授粉器,即在一根木棍或竹竿(长短根据需要而定)的顶端,绑缠一个直径约5~6厘米的泡沫塑料球或洁净纱布球,花期在授粉树及被授粉树的花序之间,轻轻接触擦花,达到既采粉又授粉的目的。球式授粉器适用于在分支型结果枝组上授粉,但工作效率较低。另一种时棍式授粉器,即选用一根长约1.2~1.5米,粗约3厘米的木棍或竹竿,在一端缠上50厘米长的泡沫塑料,外包一层洁净纱布,用其在不同品种的花朵上滚动,也可达到既采粉又授粉的目的。棍式授粉器适于单轴延伸型果枝组上应用,工作效率很高。棍式授粉器临时来不及制作时,也可用鸡毛掸帚代替。不论哪种授粉器授粉,自初花期开始,要进行3~5次授粉,以保证开花期不同的花朵都能得到充分及时的授粉。
为保证甜樱桃早开的花也能授粉结实,国内外还利用上年采集的露地甜樱桃花粉,贮藏条件是-20℃的低温(冷冻箱),保持干燥,以供保护地樱桃授粉之用。据山东省烟台果树研究所房道亮等试验:大紫、那翁、红灯3个品种每千克大铃铛花,出产带药壳干花粉的量分别是:24.1、12.8、17.68克/千克。花粉冷藏前3个品种的萌芽率大体相似,为32.1%~33.4%。贮藏一年后,刚从冷冻箱取出的花粉发芽率为11.3%~12.6%;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后,花粉萌芽率为22.9%~24.7%;放置12小时后时萌芽率为22.9%~24.6%。因此,使用时,花粉从冷冻箱中取出后,在棚室条件下放置4小时后再用;若从冷冻箱中取出后立即授粉,坐果不好。
此外,在棚室内也可试用壁蜂进行辅助授粉,每667米棚室内放300头左右。
花期叶面喷药:花期叶面喷布0.2%~0.3%硼砂,可提高坐果率13%左右;喷布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坐果率15%左右;花后5~10天喷10毫克/升坐果灵(LXL),均可促进坐果,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疏花疏果:为增加保护地甜樱桃的单果重和提高果实的整齐度,日本已采用疏花芽、疏花蕾或疏花以及疏果等措施。萌芽前疏花芽,一般一个有7~8个花芽的花束状短果枝,可疏掉3个左右的瘦小花芽,保留饱满花芽4~5个。花芽萌发后至开花时再疏蕾或疏花。经过疏花芽后保留下来的花芽多者能开放3朵,疏蕾或疏花后,每个花束状果枝保留7~8朵花。生理落果后再进行疏除小果、畸形果。
促进上色:棚内光照较露地差。果实开始着色时,可摘叶及铺挂反光膜改善光照条件,促进着色。摘叶时主要摘除直接遮盖果实的叶片,先摘发黄、残缺叶和小叶。摘叶不宜过重。反光膜可铺设在行间,或剪成条状挂在行间,增加反光量。
B. 樱桃树开花后怎么管理
可以放蜂授粉、喷0.3%的硼砂提高坐果率。
C. 大樱桃开花前如何管理
樱桃的花果管理,主要体现在授粉保果、疏花疏果及采收前的果实保护上。樱桃是自花结实能力较低的果树,为了确保结果,除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以外,还应做好人工授粉及利用访花昆虫辅助授粉来提高坐果率。同时,每隔10天喷施0.3%尿素+0.3%硼砂或者0.5%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提高坐果率。
疏蕾是在花开之间,将弱小及发育不良的花蕾摘去。疏蕾可以改善保留花的养分供应,这是提高樱桃单果重的有效措施,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每个花束状短果枝大约留2~3个花蕾。通过疏蕾,可以增大果个体。
疏果在疏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果个大小的生产技术。通常在5月中下旬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每个花束状短果枝留3~4个果。通过疏果,可进一步调整植株的负载量,促进果实增大,提高果实含糖量。疏果应注意将小果以及光线不易照到、着色不良的下垂果疏除,保留横向及向上的大果。促进着色的技术包括摘叶和利用反光薄膜。短果枝上的果实易被簇生叶遮住日光,为了促进果实着色,在着色开始时,应把遮住果实阳光的叶子摘去,于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塑料薄膜,利用树冠下的反射光,促进果实着色。为避免裂果的发生,一般在果实着色始期的6月上旬架设防雨帐篷,效果很好。另外,果实成熟时往往招致鸟类取食,应注意防鸟,通常采取撒网的办法,将树体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