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季大棚豆角如何管理产量高
散叶生菜之罗罗生菜类型,叶缘曲回皱缩,叶缘红色,温差越大、光照越强、颜色越重。株形呈球形,犹如珊瑚。植株开展度20-30厘米,单株重300克左右。从播种到收获60天左右。
‘贰’ 大棚种豆角用黑膜好还是白膜好 大棚种豆角怎样管理
春天种植大棚豆角不铺地膜不可以,春季气温较低,大棚内温度依然达不到豆角发芽适温。
分析说明:
豆角发芽适温25~30℃,播种时气温应在20℃以上。
生长适温2O~3O℃,15℃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产生冻害,耐高温,35℃时仍能开花和结荚,但品质不佳。
春季冷棚温度依然达不到豆角发芽适温,所以大棚栽培豆角需要覆膜,一方面增温,另外有除草功效。
栽培季节:
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
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种。
夏秋季栽培于5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7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
地膜覆盖:
品种选择:豆角栽培广泛的品种是之豇28-2,可以用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期:豆角播种的适宜下限温度14℃,应当在断霜前后温度稳定通过4℃时播种。
豆角播种方式可以和菜豆(芸豆)种植方式一样,采用高垄低穴播种后覆盖地膜方式播种。
行距65厘米,穴距18~25厘米,每亩播4000~5000穴,每穴播2~4粒种子,播种量2~3公斤。
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抹掉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第一花序以上的花芽叶芽同时着生混合芽中的叶芽;中上部的侧枝见花芽后打顶。
同时注意主蔓爬到架顶以后及时将主蔓顶打去,刺激侧蔓生长,侧蔓见花芽以后依旧打顶。
采收:豆角在荚果长够长度以后及时采收。
延迟采收籽粒膨大,降低了商品品质,同时也影响以后的荚果生长。
采收时注意不要伤害其它的花序、花芽和蔓叶。
‘叁’ 大棚豆角冬季管理温度
加强大棚采光度,经常擦棚膜,提高透光度;在肥水管理上,应尽量少浇水,适时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可在开花后晴天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施后2小时适当通风;豇豆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根系老化,为延长结荚,可施用保花增角进行叶面施肥。
大棚种植豇豆,由于处在低温高湿环境,通风不良,极易发生锈病叶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害虫主要有蚜虫和豆荚螟。防治方法是:病害用针对性杀菌剂+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虫害用杀虫剂+新高脂膜600-800倍液进行喷雾,减少病虫滋生。
(3)大棚豆角怎样管理扩展阅读:
需肥特点
根据豆角的生长特点可知,豆角的根部虽然比较发达,但生长能力比较弱,主根在土里的长度在80~100cm,群根主要分布在15~18cm的耕层中,侧根和根瘤都比较少,固定氮的能力也比较弱,但是豆角的根系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对土壤的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肥沃、排水效果好、透气性好的土壤是种植豆角的最佳土壤。
豆角种植虽然简单,对施肥的要求也不高,在豆角的生长前期,由于根瘤没有完全发育,固氮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这个时期应该适量施氮肥,保证豆角的固定氮的能力;当植物开花结荚后,植物对磷、钾元素的需求量比较大。
通过研究可以得知,每生产100.00kg的豆角,需要氮1.02kg,五氧化磷0.44kg,氧化钾0.97kg,由于根瘤的固氮作用,所以在豆角的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做多,对氮元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豆角的生长需要来控制施肥的种类,合理进行氮、钾、磷等元素的施肥。
‘肆’ ·我想知道关于蔬菜大棚豆角种植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一、育苗。豆角种子较小,抗寒能力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豆角以往多采用直播,近几年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应市场,还能保证苗全苗壮促进开花结荚,增加产量。实践证明,育苗可比直播增加产量27.8%—34.2%,提早上市10—15天。豆角直播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结荚多。也就是说豆角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生理上讲,豆角育苗期正处在短日照下,对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故开花结荚部位低。
育苗移栽多采用小塑料袋和纸筒(纸钵)育苗,也可采用5×5厘米营养土方块育苗,每穴2—3粒种,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苗龄一般为20—25天。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为了利于种子发芽和杀死附着在种皮上的虫卵、病菌,采用高温消毒“籽”播种,效果很好。即先将种子精选,放在盆中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6小时,捞出稍晾播种,一般不再播前催芽。
二、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移栽2株。每亩5500—5000墩。
三、插架、摘心、打杈。架豆角甩蔓后插架,可将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抹掉,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后期的侧枝座荚后也要摘心。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抹杈和侧枝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先控后促管理。豆角根深耐旱,生长旺盛,比其它豆类蔬菜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加之大棚栽培,光照弱、温度高、肥力足,营养生长旺盛就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开花结荚。田间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和早衰。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亩施优质速效化肥、二胺50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
1、煤霉病:豇豆煤霉病又叫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厘米,病斑边沿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早期落叶。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400倍多菌灵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液5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公斤,7—10天1次,连续2—3次。
2、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荚。发病初期,叶背面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锈褐色,隆起呈小脓疤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粉必清150倍液。
3、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及荚果。叶片染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层稀薄白粉。病原为子囊亚门的真菌。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瑞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粉必清150倍液。
4、豆角炭疽病:该病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重者危害荚查,形成红褐色病斑,属真菌性病害。该病在多露、多湿条件下发病重。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70%甲托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施宝灵每瓶对水50—60公斤或特谱哩500倍液喷雾。5—7天,连续2—3次。
5、斑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初呈暗绿色,后转紫红色,数个病斑融合为病斑块,致叶片早枯直至落叶。通常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初期喷洒百菌清+甲托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后期克抗灵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2—3次。
‘伍’ 温室大棚豆角栽培,如何管理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豆角包括豇豆、芸豆、油豆、扁豆、豆王等等,我们把这一类作物统称为豆角,因为它们同属蝶形花科的豆类作物,只不过是形状不同而已,但它们在管理上是相通的。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都知道,豆角的产量差异很大,而豆角产量之所以上不去,主要和前期花不多、中后期的断茬及秧苗早衰有直接关系。因此,结合田间指导经验,以栽培时间先后为主线,围绕影响豆角高产的因素提出关键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对设栽培豆角的菜农朋友获得高产能够有所帮助。
豆角属于连续开花结果的蔬菜,只要管理的好,是最能显现增产效果的蔬菜作物之一。在做好文中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同时,辅助其它平常的管理手段,就能够保证高产进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陆’ 大棚种豆角有哪些管理方法
大棚种豆角的管理方法
一、品种选择,尽管是大棚种植,但是低温仍旧是制约因素,而且日照少光线弱均不利于豆角的良好生长,因此要选择耐低温,抗逆抗病,早熟的品种。比如绿丰、绿龙、架豆王等,这些品种适宜在大棚栽种,并且产量高品质好。
二、科学育苗,可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方式,一般可在十一月上旬到十二月进行,每皿播种两到三粒,播种后尤其注意保暖保湿,可加盖小拱棚或者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前要保证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间温度在15℃左右,第一片真叶出土后可适当降低温度,但幅度不可过大,在1到2℃之间,采取早揭晚盖的形式,保证幼苗的平衡生长。在苗龄达到一个月时,大约为两叶一心,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周还要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在15℃左右,晚上在5到10℃之间。
四,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温湿度的调控,豆角不容易得病,但是由于设施装备的不完善或者说操作粗放很容易导致温湿失控,比如一个放风不及时就很容易导致豆角徒长,高温高湿很容易引起叶面的霉病,因此开花后喷施1 50 倍速克灵以防灰霉病,每隔10天一次。其次还要注意摘除带病叶片,并带离棚内,早发现早防治早隔离是关键。
文献来源:冬季也能种豆角,掌握4点种植技术,冬季大棚豆角长得好 (.com)
‘柒’ 豆角多少温度管理怎样管理新手
豆角(下列温度指芸豆)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18至25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下、28摄氏度以上不能结果,出现大量落花现象。
如果是大棚的建议保好温控制好大棚的温度。花期。注意控制水分及氮肥的用量。
还有一种落花是虫害引起的,蓟马,螟虫等,虫害也要注意防治。
及缺素缺硼也会出现大面积落花
‘捌’ 大棚如何种植豆角
一、育苗。豆角育苗移栽可采用小塑料袋或纸钵育苗,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苗龄一般为20~25天。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育苗时将精选的种子,用80℃~90℃的热水迅速烫一下,迅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4小时,捞出稍晾后播种。
二、整地施肥和整畦。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结合翻地每亩施土杂肥8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25公斤。整畦宽1.2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每穴移栽2株,每亩5000~5500墩。
三、前期管理。搭架、摘心、打杈。架豆角甩蔓后搭架;将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抹掉;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后期的侧枝坐荚后摘心。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抹杈和侧枝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结荚期管理。先控后促。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坐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
‘玖’ 豆角的种植管理方法
1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种。夏秋季栽培于5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7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
2地膜覆盖
(1)品种选择:豆角栽培广泛的品种是之豇28-2,可以用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
(2)播种期:豆角播种的适宜下限温度14℃,应当在断霜前后温度稳定通过4℃时播种。豆角播种方式可以和菜豆(芸豆)种植方式一样,采用高垄低穴播种后覆盖地膜方式播种。行距65厘米,穴距18~25厘米,每亩播4000~5000穴,每穴播2~4粒种子,播种量2~3公斤。
(3)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抹掉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第一花序以上的花芽叶芽同时着生混合芽中的叶芽;中上部的侧枝见花芽后打顶。同时注意主蔓爬到架顶以后及时将主蔓顶打去,刺激侧蔓生长,侧蔓见花芽以后依旧打顶。
(4)采收:豆角在荚果长够长度以后及时采收。延迟采收籽粒膨大,降低了商品品质,同时也影响以后的荚果生长。采收时注意不要伤害其它的花序、花芽和蔓叶。[2]
3种植移栽
移栽定植,移栽前大田应浇水、深翻、结合翻地施入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合理密植,边栽边浇定根水,并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
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下旬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时应用打洞器打洞移栽,采用营养土育苗时用定植刀打穴定植,定植后浇好定根水,并填实细土和封严定植孔。一般每畦1.8m宽(连沟)种2行,行距80~100cm,穴距22~25cm,每667平方米栽3000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拾’ 温室大棚冬天可以种豆角吗啥时候可以适时播种该怎么管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