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蘑菇怎么种植
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简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三、播种及覆土
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播种。将培养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采用穴播,株行距约9×9厘米,每瓶菌种(750毫升)约播1平方米,若要发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种后需注意保湿,菌丝开始萌发生长时,要逐步加强通风,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并控制杂菌生长(发现时可挖去)。菇床上要覆盖细泥团,蘑菇子实体正常形成,生长。可用晒干的菜园土上豆类土等肥土块过筛,大泥团约鸽蛋大小,小泥团约花生仁大小。当菌丝体发满表面,并已深入培养料之大部份时即可进行,先盖粗土,(约2.4厘米厚,含水量20%),后盖细土(约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豆粒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保持80-90%。秋菇采摘三批后,气温降低,可用0.2%尿素或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畜尿或1%葡萄糖追肥。入冬后,加强管理,还可试验用增加菇房室温的办法继续产菇。春菇生产约在3月份开始,管理需保温保湿,适时喷水,并在每批菇采摘后,下批菇蕾形成前喷施追肥。
更多种植技术 请 网络 〉种地网。海量技术等你来发掘
❷ 香菇第三茬出完菇菌棒软怎样管理香菇第三茬出完20几天后菇菌棒软怎样管理
摘要 一、养菌期
❸ 进行越冬管理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我国北方和长江流域栽培双孢蘑菇,一般年份收获3潮菇后气温可能会降到5℃以下,逐步进入冬季。冬季气温太低,菇房基本停止出菇,蘑菇菌丝也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的管理原则是保护好菌丝,为春菇高产奠定基础。冬季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床面(清除菇脚、死菇、补土),喷施一次追肥,然后将覆土保持在半干半湿状态,并定期对菇房进行通风换气,防止杂菌和病虫害发生。
在云南、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高,所以双孢蘑菇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仍可正常出菇,这些地区冬季的管理仍应按秋季的出菇期和间歇期交替管理的方法进行,让其充分出菇,获得高产。
(1)越冬前清理床面秋菇结束后,逐床检查蘑菇菌丝的生长现状,为菌床越冬管理提供依据。越冬时的菌床,因受秋菇出菇数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其菌丝的生长势不同,生产上常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菌床整理时应分别掌握。
一类菌床覆土层菌丝生长势仍很旺盛,色泽洁白,无板结现象,没有明显病虫危害。这类菇房先对床面进行一次撬土和撬料,再将土层内老菌丝、死菇等剔除干净,然后整平床面,补好细土,进行越冬管理。
二类菇床覆土层菌丝较正常,料面菌丝有发黄现象,但萎缩不严重,整个菌床有局部或轻度的病虫危害。这类菇房可先把表土刮到一边,用竹签或钢叉斜插入土层至料内撬动粗土,同时拣净枯黄菌丝、老菇根以及老化无再生能力的干瘪菌索,随即重新覆土,并均匀撒上石灰粉,每100米2用量约20千克,按湿过冬或干过冬进行越冬管理。
三类菌床覆土层菌丝细弱,暗淡无力,土层与料层之间菌丝萎缩,局部出现夹心或者变黑,菌床有明显的病虫危害。此类菌床冬季最好不要松土,床面可按常规越冬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如打钎、戳洞、通风、保温等,待翌年春菇出菇前,再将土层轻轻松动一下即可。有管理经验的菇农,可采用“大动”处理,才有希望多收春菇。方法是先把覆土层取下,接着剔净发黑的料层,剥除霉变的污染料,再把处理过的菌床翻个身,即底料朝上,原面料向下,然后用原覆土将菌床面重新覆盖好,并按湿过冬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一次喷水后7天左右,补盖1层新细土。(2)整理菇房主要做好菇房的保温工作,北边设置挡风屏障,加盖保温草帘等。因冬季不出菇,需要气体交换少,可堵塞所有的菇房内的通风孔、漏洞等,门窗上挂厚实帘子。(3)越冬管理措施越冬期间菌床停止出菇,床面的用水量减少到最低。菇房的水分管理可分为湿过冬和干过冬两种方式。
❹ 菌菇发菌及出菇后如何管理
白林地蘑菇白林地蘑菇又名又名林生伞菌,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中部浅褐色,覆有平伏的丝状纤毛,边缘常开裂。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白色,渐变粉红色、褐色、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菌柄污白色,松软到中空,近圆柱形,基部稍膨大,伤后变黄色,尤其基部更明显。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上部,上表面平滑,下面棉绒状,大,易脱落。褶缘囊体近洋梨形。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分布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
❺ 秋菇如何管理
7月上中旬春菇基本采收完毕。7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为休闲期,这段时间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土壤相对干燥。8月下旬对菇床进行喷水调湿,可用1%~2%石灰水调至湿度达85%左右,同时,控制温度在28℃以下,促进菌丝恢复生长。当秋菇的菇蕾长到豌豆大小,菇色由白变成咖啡色时,每平方米喷营养液1.3千克,促菇蕾健壮成长。营养液配方如下:50千克水加0.5千克葡萄糖加10克谷氨酸。其他管理工作基本上与春菇相似。
❻ 怎样进行春菇管理
当春天来临,气温逐步回升并稳定在10℃以上时,冬季无法出菇的休眠菇床可以逐步增加覆土层的水分,调整菇房湿度,以满足出菇需求。春菇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发生,可生产约占总产量30%的蘑菇。到5月中旬以后,由于气温较高,加上菇床营养已经耗尽,将不再出菇,或者零星长出的蘑菇太容易开伞而没有商品价值,所以应该结束出菇管理。将床面的堆肥清理干净,菇房进行大通风,修理菇床,为下一次栽培做准备。
为保证春菇生产的顺利进行,除应实施土层处理和发菌管理外,还应注意协调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1)温度管理春菇的管理工作较秋菇困难,其特点是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温度变化趋势由低向高,与蘑菇的生长规律相反,且温差变化较大。比如在长江流域,3月上中旬温度低时仅仅0℃,高时可达20℃以上,4月份经常出现25~30℃的高温天气。因此,春菇管理上,在前期可以参考越冬管理的有关要求,抓好提高和保持菇房温度的措施,调水不可过早,床面不能过湿,防止春寒对菇房的袭击,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菇棚可采取内部加遮荫网,外部适当揭开覆盖物,利用塑料薄膜吸光提温,通风换气也要安排在中午气温高时进行,尽量减少菇房内温度的波动。越冬菇房配置的增温防寒设施,在早春气温尚未稳定时,不要过早拆除,以利于菇房保温增温。长江流域4月中旬、北方地区5月上中旬以后如出现25~30℃高温,白天要少通风或不通风,夜间多通风,或在通风口悬挂湿布条;此外,可给菇棚或菇房加盖草帘,或在地面泼洒冷水,出菇比较旺盛的菇房也可酌情添加冰块,尽量降低菇房温度,以防高温死菇,为春菇赢得较多的出菇时间。(2)春菇水分调节水分调节是否合适是春菇丰歉的关键。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干燥多风,菇床经漫长的冬季而失水较多,对水的调节要求也就更高。
春菇期间气温由低到高,出菇由少到多,蒸发量和吸水量也逐渐增加,因此用水量也要随之逐渐增加。经过越冬管理后,蘑菇菌丝的活力较低,前期气温低出菇量也不大,因而春菇菌床调水不可过早、过重。调水过早出菇反而推迟,影响产量;调水过重容易造成菌丝退菌,严重可引起培养料腐烂。春菇开始调水的早晚、多少与菌床的越冬状况密切相关,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对于干过冬的菌丝健旺菌床,调水可适当提早。北方地区可提早到3月初,并采用喷重水的方法;南方地区在2月中旬前后,气温8℃时进行调水。调水时可结合5%的石灰澄清液喷浇菌床,要求水渗到床底,用水量为每平方米5~9升,分2~3天调完,然后保温、保湿10~15天。待床面有新生蘑菇菌丝后,再喷1次催蕾促菇水,5~7天后即可见新生菇。②对于湿过冬的菌丝细弱菌床,调水要晚一些,不可采用喷重水的方法,须勤喷轻喷,缓慢增加土层水分,待气温稳定菌丝萌发后,再增加用水量,促进出菇。(3)翻床措施近几年来,有的蘑菇生产者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又总结出“蘑菇翻床”管理措施,即将菇床培养料颠翻过来,使下层培养料朝上,然后再覆土出菇的方法。一是在菇床倾倒坍塌的情况下,可将培养料移至新菇床重铺,经7~10天菌丝即恢复生长,而且菌丝健旺,这与新菌床透气大或机械刺激菌丝有关,覆土后可正常出菇;二是菌床内有隔层,如培养料过于黏湿厚重,或喷水过量,菌丝因缺氧窒息而萎缩,造成“黑层”或下层培养料不能充分利用,或是不小心喷水过重,使覆土层与培养料层之间形成“夹心饼干”,菌丝短时间内不能重新恢复、爬土,这种情况就需要翻床拌料,重新覆土出菇。有关试验表明,蘑菇菌丝可以从80厘米或更深的深处的培养料中吸取养分,并输送到表层供子实体利用。按国内菌床料层的厚度,不存在菌丝吸取不到下层养分的问题,因而后期翻床拌料并不能增加营养而提高产量。只有在上述特殊情况下,不得不翻床拌料。
❼ 双孢菇秋菇、冬菇与春菇的管理技术要点分别是什么
(1)秋菇管理
秋菇生长过程中,气候适宜,产量集中,一般占总产量的70%。其管理要点是在保证出菇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加强通风,调水工作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所在(参照下述调水技术)。
(2)冬菇管理
长江以北诸省,12月底到翌年2月底,气候寒冷,构造好、升温快、保温性能强或有增温设施的菇棚可使其继续出菇,以获丰厚回报。但在控温、调水和通风等方面与秋菇、春菇管理有较大差异,要根据具体的气温灵活掌握,不可死搬硬套。11月始,气温逐渐下降,出菇量、生长速度、水分蒸发量也随之下降,应逐渐控制通风次数和通风量,按“调水量≈水分蒸发量+出菇量”的原则,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并掌握好管理时间,各措施都要以“保温”为主。具体如下:①及时拉放草帘,增加棚内温度;②通风要在5~6天内选择一个艳阳温暖的日子和时机进行一次彻底通风,前后对流,然后再密封棚体以保温;③调水要视水温、气温及出菇情况酌情调加,忌调水量过大;④覆土层含水量“宁欠勿多”,以保证土层的良好透气条件;适当撬松料层,保持床内菌丝的生长活力等。
升温、保温性能差的简易棚,棚内温度一般在5℃以下,菌丝体已处于休眠状态,子实体也失去应有的养分供给而停止生长,此时应采取越冬管理,否则会入不敷出,且影响春菇产量。越冬管理方法是:①打开前后通风口通风,至覆土层干燥发白;②撬松料层,增强透气;③耙松覆土层,挑去老根、杂物、病菇、死菇,剔除杂菌,污染处用药物处理;④土层薄的地方要补土,整平畦床;⑤隔10天左右,结合喷水,喷施1%糖、1%食盐和5%草木灰澄清液。这种越冬方式为湿料越冬。还可用干料越冬,即整理好床面后,覆土、通风、干燥,直接进入越冬。
(3)春菇管理
2月底至3月初,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左右,此时进入春菇管理:①逐渐增加喷水次数和喷水量,但不能过急,提高土层含水量及空气湿度,喷水后注意适当通风;②前期仍以增温保温为主,通风宜在中午进行,防止昼夜温差过大,后期防高温、干燥,通风宜在早、晚;③出菇后期,菌床会变酸,可定期喷施石灰水进行调节。
春菇的第1批菇,由于培养基经过一冬天的休养,营养较充足,如能通过科学、协调、渐进的管理,使菌丝体充分恢复活力,一定能获得高产;相反,如果在秋菇、冬菇期因调水、温度管理不当对菌丝体造成损伤或因病虫害预防不力导致培养基内病虫基数过多等,春菇就很难有理想产量。
❽ 我是一个双孢菇种植户,春菇的管理方法
春菇的管理、 首先日平均气温稳定在十渡左右。调水要在晴天的中午首次一公斤石灰上清液。第二天清水一公斤、第三天杀菌药剂一公斤、如果不透随后可轻调。调水期间按常规管理。
❾ 春菇出菇少怎么办
这个可能跟你的管理不到位有关,检查一下温度,湿度是否达到出菇的标准。菌棒的含水量是否充足。
❿ 香菇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香菇属担子菌纲食用菌,是世界第二大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香菇也是我国着名的药用菌,那么要种植出高产香菇需要掌握哪些种植技巧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仿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豆粒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保持80-90%。秋菇采摘
三批后,气温降低,可用0.2%尿素或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畜尿或1%葡萄糖追肥。入冬后,加强管理,还可试验用增加菇房室温的办法继续产菇。春菇生产约在3月份开始,管理需保温保湿,适时喷水,并在每批菇采摘后,下批菇蕾形成前施追肥。
五、采收
一般应在菇盖开至八成时采收。采收时要轻摘、轻放、轻运,以保证菇形完整,不受损伤。同时,应分级采收,分级存放,分级装运,分级交售。无论采收、交售和加工都要及时。
综上所述,农民朋友如果想提高香菇的产量,就要掌握好正确的种植技巧,并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作用很大。